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篇
领导点评

编者按:

学校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自 2007 年开展以来,得到了山东省、青岛市、胶南市领导的关心与关注。省市领导多次对学校的工作进行指导,使我们受益匪浅。领导们对工作的肯定,也更加坚定了我们坚持搞好这项活动的决心。

在开展国学经典诵读过程中,胶南市教体局和灵山卫街道办事处的领导,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帮助、肯定和指导。

胶南市关工委主任孙植正,副主任程吉文、秘书长杨明斗多次到校,就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进行指导,帮助学校出谋划策,为学校诵读教材把关。

胶南市委书记万建忠,组织部长刘守君等领导多次到校视察、指导工作。

青岛市原人大常委会主任、市关工委主任徐长聚,青岛市原副市长、市关工委副主任马论业,青岛市原政协副主席、市关工委副主任刘光享,青岛市原教育局长、市关工委课外教育指导团团长杜小悌等领导,也多次来校查看诵读情况,并对工作的开展作出指示。

2012 年 3 月 1 日,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省关工委主任王克玉,在青岛市、胶南市领导的陪同下,实地察看了我校的国学经典诵读情况。在充分肯定我校成绩的同时,还为我们进一步推进诵读工作做出了指导。

以下篇幅是根据领导们指导工作时的讲话录音整理的(未经本人审阅)。领导们的讲话,是对我们工作的鼓励和鞭策,更是我们以后开展工作的方向。我们倍受鼓舞,同时我们又深感使命重大。我们一定不负领导们的重托,扎实工作、加压奋进,使学校的各项工作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青岛市原副市长、关工委副主任马论业:

杨校长的汇报和现场材料,证明灵山卫小学确实在推广国学经典诵读,四年坚持着,是吧?

做得很规范,也很有想法。而且,从材料就能看出,家长满腔热情地支持学校工作,欢迎孩子诵读,这个很重要。因为我们这个国学活动也可以算为一种校外的活动,校外的教育。校外的教育呢,必须得到家长的认可,这个很重要。否则的话,家长要是有抵触情绪,就会给家庭带来了很多的负担、压力或是给学生带来了很多负担、压力。听杨校长介绍教材都是免费发给学生使用,这个方法很值得推广。

现在青岛市中小学的国学经典诵读应该推广得很好,原来万书记在市南区,你看现在市南区中小学各个学校都普遍推广这个。再就是前几年的莱西市,胶南市这几年做得也不错。

对灵山卫学校这个经验,我觉得应该首先在胶南市推广,因为这个事确实是好事,对学生好,对老师好,对家长也好。甚至对我们的整个教育也好,确实是一个事半功倍的好事情。不用花过多的钱,不用多大的精力,只要各个方面都认真去做,学生就能在诵读活动中陶冶情操,就能把孩子德育这一块很自然地提高。每年坚持下去,再结合我们的实际,这个很实际的做法只要肯坚持就能见效。

灵山卫的杨校长,坚持了四年,就有了效果。青岛三十九中的校长,高中学校他去了三年,也有了这个感觉了。学校的声誉、学生的文明礼貌、品德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因为国学诵读都是好的事,而不是那些社会的阴暗面。就是要以搞正面教育为主,学校就要搞正面教育,我们负责宣传报道。如果电视上尽是那些凶杀或是抢劫的东西,黄赌毒那些,一旦播出,小孩心灵确实承受不了。

非常感谢杨校长,默默无闻地干了四年,有了成果。《青岛日报》和《农村大众》都做了报道。希望胶南市关工委对咱们市委、市政府和教育部门抓的这个典型好好地、更进一步地推广。

我再特别重复一遍,教材免费发给学生这个点子确实是个好点子。

我就说这么多,谢谢!

2010.8.18

青岛市原人大常委会主任、市关工委主任徐长聚:

很感谢!灵山卫这个地方,我们来过多次。灵山卫可以说历史久,发展快,名气大,经验丰富。为什么我们一下轮渡,万书记第一个就领我们看灵山卫?呵呵,精心策划。确实是,灵山卫在整个青岛,甚至香港那些范围内也是很有名气的。历史上也好,经济建设也好,各方面成绩突出。

刚才,马主任对灵山卫小学的工作进行了点评,听了确实受启发。你们在诵读活动中的一些具体做法,很用心、很有成效、很有尺寸。这个寻根的做法,《银杏树》序中前一段讲:为什么银杏树寿命这么长?有这么一句话“根深才能叶茂”,最令人印象深刻。树是这样,人也是这样,民族也是这样,国家也是这样,不牢牢地把根扎在自己的土壤里,一味地抄人家,模仿人家,很快就要灭亡。

我们都知道有一个豫剧名家,叫常香玉。她有一句话“学我者活,像我者死”,这句话很经典。你学豫剧吗?现在我是最好的,你学我,当然你就找到了最好的老师,学我者活,就能进步;像我者死,你要是跟我一样,那就没有你张香玉、李香玉了,你都成了我常香玉,就没有你了,对不对?

美国发展的再快再好,我们也不能照搬他的,特别是文化,必须把握中华民族的传统,这是中华民族的根,中华民族的魂,中华民族的命!我觉得这一点校长把握得很好,非常明确,非常自觉。这一点,我希望在读书活动中让学生去领悟,当然一年级学生叫他都去明白,绝对不可能,但是要自觉地引导,自觉地教育,要自觉地叫他感悟这个问题。既要传承传统文化,更要把这个根扎正、扎好、扎深。只有这样,将来你才能发展,真正地成才、成功,干出一番大事业。这一点,我很受启发,希望我们灵山卫小学在国学教育,在各方面取得更大的发展。

2010.8.18

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省关工委主任王克玉:

灵山卫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搞得很好,工作扎实、细致、过硬。刚才听了学校杨校长的汇报,看了相关资料,感觉做法、措施一套套的,我看着很好,体现着扎实、细致、过硬!

编印的这两本书《银杏树》和《银杏树下》,就是工作扎实过硬的体现。学校经典诵读活动体现了三个全体:全体学生参与,全体家长参与,全体老师参与。我们还没有看到其他地方有这样的,即使有做的,也还没有拿出来实际的东西,而灵山卫小学拿出了实际的东西。

再一个,你们能够长久坚持,每周 1 -2 节诵读课,六年诵背312 首古诗,这也是过硬的体现。我们省里第一次讲小学生一二百首,后来二百首左右,但是有人提出太高了,就选了一百首。我们现在正在研究怎么开展,怎么让学生形成一个长效的诵读机制,就是让诵读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具体诵背多少,要有明确规定,像感恩教育有什么规定,诵读有什么规定,才艺有什么规定。达到以后,要给学生发奖,这三项我们正在考虑。

我看到青岛市给你们单位发的奖状,这个很好。怎样扎实地、长久地、不间断地抓下去?我看,就是杨校长那个话:叫学生形成自觉,叫学生终生受益,学校把古诗诵读的要求分成三个层次——读过,读熟,背过。很好,反反复复地诵读,学生以后就会理解的。经典诗文印到脑子里以后会慢慢理解的。

学校这个指导思想,我们觉得实用,有推广价值,很好的!

你们考虑学生的愿望,不增加学生的负担,让学生愉快地参与,都是一种提高。有许多过硬的东西,形成了实用价值比较大的经验。

再一个,你们的诵读活动,同感恩教育这方面都结合在一起了,这个,在《银杏树下》得到了体现。看得出家长们都是非常支持的。

再就是你们抓的这个习惯培养,学生放学后,回家读一读,看一看,温故而知新,这个东西非常好。

2012.3.1 ELRAj/AGvz001/syPqC2WNI8J8vZN03hxx+Qht8elB6/k/V67Fzy+BV0Bz3c2Ye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