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新闻写作原理

第一节
新闻概述

一、新闻的含义及类型

(一)新闻的含义

在中国,“新闻”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李咸用的《批沙集·春日喜逢乡人刘松》:“旧业久抛耕钓侣,新闻多说战争功。”《旧唐书·隐逸》记载,孙处玄有言“恨天下无书以广新闻”;宋代苏轼《分类东坡诗五·次韵高要刘湜峡山寺见寄》中有诗句“新闻妙无多,旧学闲可束”。往后,“新闻”一词更常见于文学作品中,《红楼梦》第一回就有“众人当作一件新闻传说”的用语。

据西方史料记载,“新闻”一词最初意为德文的“旅行”,后来逐渐演变成“报道”;15 世纪以后,“报道”发展为“新闻”,意为“绝对新颖的事物”。16 世纪初,在德国出版的《三十行书翰》誊本中,“新闻”一词被用作印刷物的代名词,已具有现代新闻纸的意义。但据《牛津英语词典》的解释:新闻一词作为“新闻报道”首次的使用是在 1923 年,苏格兰詹姆士一世曾说:“我把可喜的新闻带给你。”不论“新闻”一词起源于何时何地,古代东西方与现代社会“新闻”的含义,已经存在内涵和本质的区别。

新闻的定义,据不完全统计,有 170 多种。在世界各国关于新闻的 170多种“定义”中,主要的有两大类:

1.事实说

“新闻是一种新的重要的事实。”(胡乔木)

“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事实。”(范长江:《记者工作随想》)

“社会上新近发生的,为大多数人民所关心的,有意义的事实,就是新闻。”(徐铸成:《漫谈新闻和新闻评论》)

“新闻就是最多数人所注意而感兴趣的最新的事实。”(黄天鹏:《新闻学概要》)

“新闻者,乃多数阅者所注意之最近事实。”(徐宝璜:《新闻学》)

“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能引人兴味的事实。能引起最大多数读者的最大兴趣的新闻就是最好的新闻。”(布莱尔,美国威斯康星新闻学院教授)

“新闻是一种令人惊叫的事情。……只有那些正在发生的、有人情味的,足以吸引大众,至少是相当一部分人的事实,才构成新闻。”(美国·戴纳)

2.报道说

“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陆定一)

“所谓新闻,就是为了向大多数人传播知识和趣味,把最新的,或者与现在有关的旧事物的存在、变化、兴衰、发展等现实情况印刷出来的报道。”(日本·关一雄)

“新闻是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美国·约斯特)

“新闻就是同读者常态的、司空见惯的观念相差悬殊的一种事件的报道。”(阿维因,美国记者)

“新闻是最近报道的事情。”(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前院长莫特)

“报纸、通讯社、广播电台对新近发生的事实,运用消息、通讯、特写、摄影等各种体裁和形式进行报道。这些体裁和形式通常统称为新闻。”[李龙牧,1965 年《辞海(未定稿)》]

除了这主要的两大类外,还有传播说、手段说、信息说以及西方流行的反常说,所谓“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博加特,美国《纽约太阳报》采访主任)、“能让女人喊一声‘啊呀,我的天呀’的东西,就是新闻。”(爱德华,美国堪萨斯州《阿契生市环球报》主笔),等等。在这 170多种“定义”中,有许多其实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新闻定义,只是人们在谈到新闻的某个侧面的时候的一种形象的说法。

中国新闻界的前辈陆定一在 1943 年发表的《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中,提出“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个“新闻报道”的定义,被很多人所接受。这个定义主要强调了三个要素:新+事实+报道。事实成为新闻报道,必须经过传播者选择,并借助语言、文字、图像等符号载体及时传播。事实、报道、新近是构成新闻的三个基本因素。

(二)新闻的类型

新闻的分类,历来不统一。

有根据新闻内容来分类的。按这种分类方式,新闻可以分为政法新闻、经济新闻、文教卫生新闻、体育新闻、社会新闻等。综合性日报往往以此把报社分为政法部、经济部、教卫部、体育部,等等。报纸的版面有些也以此划分。比如《人民日报》,要闻有 5 到 6 个版,其余的版面中,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

有根据新闻发生地来分类的。一般的地方报纸、电台、电视台,把新闻分为三大块:国际新闻,全国新闻,地方新闻。报纸的版面有些也以此划分。比如《湖南日报》,安排了要闻、综合、专题等版面,同时,也有国际新闻、国内新闻、市周新闻等版面。

有根据新闻的时间性来分类的。这种分类把新闻划分为两大类:突发性新闻、延缓性新闻。突发性新闻是对出乎人们预料而突然爆发的事件的报道。例如,突然发生的灾难(空难、火灾、车祸等等),突然爆发的战争,突然生变的政局,不期而至的天灾(地震、海啸、暴风),等等。这类新闻常常是新闻媒体报道的主角。延缓性新闻是对逐步发生变化的事情的报道。例如,天气渐渐热起来了,房价在慢慢降低,青少年的平均体重逐步增加,等等。

有根据新闻与受众关系来分类的。这种分类把新闻划分为硬新闻和软新闻。硬新闻是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包括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制订和改变,政局变化,市场行性,股市涨落,银根松紧,疾病流行,天气变化,重大灾难事故等等。这类新闻为人们的政治、经济、工作、日常生活的决策提供依据。软新闻与硬新闻正相反,它是富有人情味、纯知识、纯趣味的新闻。它和人们的切身利益并无直接关系,向受众提供娱乐,开阔眼界,增长见识,陶冶情操,或作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最常见的,是把新闻分为消息、通讯、新闻评论、调查报告等等,大部分新闻写作的教材都是按这样的体例进行编写的,而且,这些类型与“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的体裁标目也比较接近。

二、新闻体裁的历史演变

(一)消息体裁的演变

“消息”这个词,很早就出现在我国的古代典籍中。在周代成书的《易·丰》中就有“天地盈虚,与时消息”。也就是说,日月的变化,是由于天地间某些物质的消长而引起的。这可以说是“消息”一词最早的、最基本的含义。后来,“消息”一词逐渐具有了“音讯”的意义。特别是到了三国以后,“消息”一词又增加了“情报”的含义。如《三国志·魏志·齐王传》中有:“昔诸葛恪围合肥新城,城中遣士刘整,出国传消息,为贼所获。”在这里,“消息”一词亦具有了“传播”的含义,具有了一定的新闻特质。不过,我国古代的“消息”,大多是附着在一定的传记和文学作品中的。在明清以后,近代媒体逐渐在中国诞生,“消息”作为“新闻”的一定程度上的同义语,在写作中打上了中国古典文学的烙印。直到中国近代报刊诞生半个世纪以后,消息这种体裁才逐渐独立,成为一种正式的新闻体裁。

我国近代报刊诞生于 19 世纪初。自第一份华文报纸《察世俗每月统记传》1815 年在马六甲问世以后,外国传教士陆续创办了一批近代报刊。由于这些华文报刊的创办者都是外国人,而且身份基本上都是传教士,所以,在这些报刊上,他们注重的是西方宗教文化的宣传,而不是新闻信息的传播,因而,自采自编的新闻并不多。而且,在为数不多的新闻中,一般也是采用中国古典文学所特有的散文式文章为主。这就形成了中国早期现代报刊新闻写作的一种特有的景观。

“消息”的正式独立与我国电讯事业的发展有关。随着国外势力在中国的扩张和蔓延,一些商业报刊如《申报》等新式报刊也陆续创办,有关商业的新闻信息开始受到受众的关注。一些报刊开始聘任专职或特约记者。1881 年12 月,天津到上海的有线电报线路竣工。不到一个月,《申报》就刊出了该报驻京记者从天津发来的一条关于清政府查办一名渎职官员的专电。这可以说是通过现代的通信工具进行新闻传播的一个突破。从此以后,新闻专电渐多,报刊可以较为迅速地报道来自他乡的讯息。不过,由于电报费用的昂贵,记者在进行报道时对发出的字句进行斟酌,尽可能要求简洁明了。这种报道逐渐摆脱了原有的带中国古典文学影子的新闻报道方式,从而使“消息”作为一种现代新闻体裁日渐独立和成熟。

“消息”这一体裁独立以后,在报纸上所出现的“消息”基本上是一事一报。“五四”以后,随着西方的一些新闻写作方法被陆续介绍到中国,“消息”作为一种新闻体裁,其形式和结构也逐渐丰富、丰满起来。导语开始普遍使用。随着新闻信息的增加,综合性消息开始出现。20 世纪 40 年代,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的一些报纸大量运用综合性消息,而且这种形式成了当时以及后来我国新闻传媒频繁使用的一种重要的消息种类。

(二)通讯体裁的演变

通讯是具有我国特色的一种新闻文体,是由通信发展而来的。

我国早期的报刊新闻,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电讯,以极简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社会上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重大活动,这种新闻的基本体裁就是消息。另一类报刊新闻,叫做“外埠新闻”,是通过邮局以信件的形式邮寄的。这种方式与电讯相比,较为经济,而在时效性上,相对来说较差,故在报道的内容和方式上,突出一定的特点,即:内容相对详尽,表达方式多样化。这就是我国比较早的通讯。

随着电讯事业的发展,发送电讯稿的费用大幅度下降,有关通信的稿件也逐渐采用电讯传递,以争取时间。不过,这种写作方式被保留了下来。在20 世纪 20 年代,发展成一种独立的文化形式,被称为“通讯”,沿用至今。

较早在我国近代媒体上出现的通讯,其写作模式多是脱胎于我国古代的散文和传记文学,继承了古代纪实文学的实录精神和表现手法,表现手法较为单一。随着时代的发展,通讯这种文体形式也经历了一个逐渐发展成熟的过程。

在清末民初,名记者黄远生的北京通讯成为我国新闻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标志。黄远生是我国新闻史上一个重要人物。辛亥革命后,当时上海的《申报》《时报》等竞相邀黄远生撰稿,《申报》还特辟《北京通信》,专门刊登他的通讯。黄远生的通讯政治味很浓,文中夹叙夹议,亦庄亦谐,生动活泼,有时“都下传观,有纸贵之誉”。著名报人邹韬奋赞赏黄远生的通讯“流利、畅达、诚恳、幽默”。黄远生的通讯,已经具备了现代通讯的特点,也可以说从他开始,中国新闻界才正式奠定了通讯作为一种新闻体裁的地位。

在黄远生之后,人们逐渐开始了对这种体裁的探讨。邹韬奋主编的《生活周刊》第 8 卷第 40 期(1933 年 8 月 7 日出版)曾发表《怎样采写地方通讯》一文,较为具体的探讨了有关通讯写作的问题:“可以用作通讯材料的,第一必须这事项是某地特殊的。第二必须是对于一班人有兴味的,完全干枯的公文式的报告,不能算作通讯。第三必须是描写现状的,凡是叙述过去的事实,除非是为了说明现状的起源,都不需要的。”“文体必须力求简短,通常每篇以两三千字为宜”。

早期的通讯,所涉及的内容多为事件或旅游考察。20 世纪 40 年代,在解放区,由于报刊所面对的受众多为农村的干部群众和人民军队的指战员,为了满足他们的要求,所以当时的报刊上,出现了大量的人物通讯和故事性通性。

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展开,工作通讯这种特殊的报道形式逐渐发展起来。与此同时,昔日的旅游通讯逐渐演变成风貌通讯。

20 世纪 70 年代末,我国新闻报道中出现了一些新的表现形式,如“采访札记”、“记者见闻”等,对原有的工作通讯有所突破,而人物专访也突破了人物通讯的固有模式,创新之作不断涌现。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社会生活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通讯这种报道形式也随之出现了一些新的种类,例如系列报道、大特写等。

(三)新闻评论体裁的演变

近代媒体,是随着人们对于信息传播和流通的需要而出现的。这种需要不仅体现为对于商业和贸易的信息的需要,也体现在对于政治信息的大量需求。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这一点都得到了显著的体现。而在近现代媒体上所出现的政治信息,较多采用评论的形式。这是新闻评论的最早形式。

在西方新闻发展史上,新闻评论很早就在新闻写作中占有很重要的一席之地。马克思、恩格斯在进行革命活动的过程中,利用有关的报纸,发表了大量的政论,他们把报刊作为进行政治斗争的一个阵地。

在我国,现代新闻评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六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西方殖民国家在中国宣传殖民主义的言论时期。

第二个阶段,是我国资产阶级改良派报刊宣传变法维新的言论时期。我国资产阶级改良派最著名的报纸是由梁启超任主笔的《时务报》,创办于 19世纪 90 年代的上海。此时,改良运动达到了高潮。梁的报刊政论感情奔放,他写了数百篇评论时事和介绍西学的文章,形成了新颖的、别具一格的“时务文体”,引起时人关注。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曾对这种文体的特点进行概述:“纵笔所至,略不捡束”,“务为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笔锋常带感情”。

第三个阶段,是资产阶级革命报刊宣传民主、反对封建帝制的言论时期。在辛亥革命前夜,在国内出版的影响较大的报纸中,有于右任于 1909 年 5 月在上海创办的《民呼日报》,孙中山于 1900 年 1 月在香港创办的《中国日报》和章士钊于 1896 年创办的《苏报》。

第四个阶段,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党的领导人李大钊、毛泽东、瞿秋白、陈独秀等先后主编各种革命刊物,撰写大量言论,成为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著名的政论家。李大钊的《庶民的胜利》,刊载于 1918 年 11 月 15 日的《新青年》。1919 年 2 月 7 日《晨报·自由论坛》发表的《战后之世界潮流》,是我国报刊上出现的最早运用无产阶级世界观分析时事的政论,并且采用白话文写作,标志着我国报刊评论开始了一个新纪元。

第五个阶段,是新中国建立以后至改革开放前。我国的新闻评论进入了一个宣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时期。不过,由于当时的政治环境,这些新闻评论都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功能单一。

第六个阶段,是改革开放以后的新的历史时期。20 世纪 70 年代末以来,经过 20 多年的改革实践,新闻评论有了很大的突破和进展。主要表现在:评论以大型为主向大与小结合,逐步向小型化发展;评论与新闻相互结合,形成了文体上的相互交融的趋势;写作人员由少数专业人员主笔向专门作者与群众相结合转变,呈现受众参与的开放势态;在理论论述上向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g9MLdTg38toZHUtb85HklUmR3/zHQC3Zberiv4upEUB5pgMsrbauF7E42La3Mai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