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新闻写作中的情感思维

一、情感思维方式及其作用

(一)情感思维方式

思维学告诉我们,思维模式的静态结构由有机的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知识结构、价值观念、情感结构。其中,情感结构是思维模式的驱动系统,对思维模式起着重要作用:第一,影响思维模式的强度;第二,影响思维目标的确立;第三,影响思维的跳跃和非逻辑性;第四,驱动思维模式的变换。可以说,从理论上而言,情感正是新闻写作运思的驱动系统。

从写作学的角度看,写作活动中的感知活动,是伴随着作者的情感的。情感是渗透在人的一切写作活动之中的、伴随着认识一起出现并和认识活动交织在一起的心理现象。情感是作者写作的内动力,当作者在感知某个客观对象时,情感总会渗透到客观对象方面去,在情感思维过程中,存在着以情取舍、以情评价、以情而作的情况。彼得罗夫斯基也认为,情感是关于世界上所发生的对人具有重要意义的事物的信号系统。无数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由于情感的产生而把其中某些刺激物分出来并把他们相互融合在一起,仿佛粘在一起,产生印象并涂上某些情感色彩的记忆映象保存下来,从生理学的角度看,这是因为某些刺激物对人来说变成了有益或有害的信号,而情感的体验则是作为条件反射系统的强化而表现出来的。”这段话说明,从心理学角度看,情感作为一种信号系统融入了思维,成为思维的客观依据。

从新闻实践上看,新闻是记者对生活认识的结果。认识的过程与情感流动的过程是统一的。认识的切入,激起情感的活跃;情感的奔涌,又牵动认识的深化。情感的积累与认识的积累几乎是同步的。从采访一开始,情感就随境而生,感物而起,并随着认识的加深而加深。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强烈的写作冲动,并且驱动着作品的构思,成为流动于作品之中的生命汁液。所以,不是由记者开口抒发,而是融合浸透在内容之中。

(二)情感在新闻写作中的作用

我们先看一则新闻作品的采写故事:2003 年“非典”肆虐期间,相当一部分人情绪紧张,有大祸临头的感觉。正在这个时候,《甘肃日报》的记者收到了一条短信:“ SARS: Smile And Retain Smile (微笑,并保持微笑)”。同时,还注意到了同样内容的一则公益广告。正是这种简单而深刻的“释词”,激发了作者的灵感和情感。作者带着这种情感采访了医生、患者、普通人,搜集了与“微笑素材”相关的一个个鲜活的事实,引出一个深刻的道理:只要保持乐观,就一定能笑到最后。这就是新闻作品《微笑,并保持微笑》采编过程,作品发表后,得到了报社和上级宣传部门的好评,同时在读者中产生了积极反响,并获得第十四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从上面的例子不难看出,情感在新闻采写的过程中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1.情感因素是记者采访的内在动力

意大利的女记者法拉奇说:“我不是一个解剖学家型或冷眼旁观型的记者,我是带着千百种愤怒感情和千百个问题去采访的”。 记者对新闻事实的选择若没有外界因素的影响,感情因素是主要的决定因素。心理学认为,当一定的刺激信息刺激大脑时,大脑便马上对这些信息按照自己的情感条件进行评价、选择,那些能引起积极肯定的心理体验的事物就会被选择。当然,记者对事实的感情评价不仅是作为一个普通个体的评价,更应作为新闻媒介的代表按新闻标准对事实进行审视。

2.情感交流能缩短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之间的距离

要想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采访任务,而且取得较大的收获,记者只有与采访对象之间产生较融洽的关系,达到彼此内心的默契,才能从采访对象那里获得全面、系统、丰富的新闻素材;才有可能掌握到大量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情节、细节;才有可能准确地把握采访对象思想上、感情上的脉搏。

3.情感思维驱动着新闻写作的运思和表述

新闻素材被采集后,情感思维继续驱动着新闻写作的运思和表述,情感支配着写作主体对感知的材料进行甄别,把最有意义的事实从事实的“海洋”中分离出来,提炼出新闻的主题——它往往是情到深处后情感的凝结。表述时同样伴随着情感,美国名记者朱尔斯·洛在介绍其写作经验时说,记者处理的“不单是事实和细节材料,而是事实材料中的微妙之处:情绪和情感”。

4.满足受众情感需求,增强传播效果

具有感情内容的新闻作品,更能以丰富的色彩打动读者,增强新闻报道的吸引力与感染力。著名记者穆青曾说,在采写人物通讯时中,我们常感到仅仅是用客观事实的描述,还不足以充分表达出感情,也不能满足读者感情上的需要。因此,为了使读者和记者一样地动感情,在必要时就需要用蕴含哲理的抒情描写和议论。哲学家黑格尔也曾说,冲动与激情是一切行动的生命线,没有激情,任何伟大的事业都不能完成。新闻写作也印证了这一思想。

二、情感抒发模式及原则

(一)情感抒发模式

1.从情感抒发摄取的对象上看

从情感抒发摄取的对象上看,情感可以依附于景物、人物的描写之中。其模式有:借景抒情、借细节表情感、借取物象抒情、借人物之口抒情。

借景抒情。新闻作品借助于描绘景物而抒发感情,感情寓于写景之中。在这其中,情由景所背负,景为情而浸蘸,情是灵魂,景是载体。借景抒情是新闻作品中最为常见的手法,在通讯中尤为普遍。范炬炜等写作的荣获第十四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通讯《目击杨利伟飞天归来》,有这样一段写景抒情的文字:“真是天公作美,昨天这里还刮着大风,而今夜却是明月星空,几乎感觉不到风吹,一望无垠的大草原敞开胸怀,与我们一起静静等待着从太空归来的中国首位航天员”。在这里,作者借助景物描写,把一种喜悦之情、自豪之情、期盼之情传达给了读者,正是这种景中含情,创造出了一种优美的意境。

借细节表情感。细节是反映事物个性、特点的一句话、一个表情、一个动作、一个摆设或一角场景,它虽然只是细微的活动,但它却能影响作品的品位、作品的高度和深度,蕴于细节中的情感,则是影响作品感染力的因素。由何平等撰写的、荣获 1995 年“中国新闻奖”特别奖的人物通讯《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是一篇感人至深的作品,为我们展示了当代共产党人的博大胸怀。作品运用大量的细节描写,最感人的是孔繁森第二次进藏前与母亲告别的细节,孔繁森“默默地站在母亲面前,用手轻轻梳理着母亲那稀疏的白发,然后贴在老人的耳朵旁,声音颤抖地”把自己又要进藏的事告诉母亲,“年迈的母亲抚摸着他的头,舍不得地”挽留,孔繁森内疚地“扑通”地跪在母亲面前,给母亲深深磕了一个头。这里的抒情性细节描写,让读者深切地感受到了一个有情(亲情)有义(深明大义)的儿子与一位通情达理的母亲的离别之情。追求抒情性细节的描写,可以说是中国新闻写作的一大传统,细节的刻画,不仅是情感抒发的需要,它同时也是丰富人物内心世界、揭示主题的关键。

借取物象抒情。这种写法是通过借对物象的描写,寄托、传达写作者的某种情感,常用比喻、象征、拟人等手法,曲折委婉地将情感透露出来,使文章蕴含深厚,情深意远。新闻作品中的物象,可以是记者现场观察到的,也可以是记者所体验而“联想”到的,当然,这种“联想”不能是胡思乱想,而必须紧紧贴住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形象,这样才不会有悖于新闻真实性的原则。由新华社记者何平、刘思扬撰写的荣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特别奖的通讯《在大海中永生——邓小平同志骨灰撒放记》,综合运用了各种抒情手法,巧妙借取物象,写出了不尽的哀思。在这篇通讯中,作者选取“大海”这一物象作为叙事抒情的载体:大海,是邓小平同志革命生涯的起点;大海,磨炼了邓小平同志坚强的意志;大海,坚定了邓小平同志革命的信念。“大海”这一物象在文中具有多重含义:它的汹涌波涛,给邓小平带来过诸多磨难,它的波峰浪谷使他的一生大起大落;大海广阔无垠,又是邓小平博大胸怀的象征;大海代表着大自然,是伟人邓小平的归宿。作品紧紧扣住“大海”这一物象抒情,形成了极强的感染力。

借人物之口抒情:新闻追求客观性原则,而借用人物之口抒情是使情感信息的传达“客观化”的有效途径,其指导思想是把情感当做客观化的信息进行处理。比如,在消息《金门学生直航厦门考厦大》中就是这样处理的,这篇消息报道的是金门学生直航厦门考厦大的事,这一新闻事实让人感动,也让人感慨,记者通过一位金门老伯之口把这种复杂的感情表达出来:“年轻人只知道,用两个多小时就可以从金门到厦门了,他们一点都不懂,这段路用了整整 50 年的时间,是多么的辛苦。”这种感慨之情融入对新闻事实的报道之中,既客观,又自然。

2.从情感表达方式上看

从情感表达方式上看,抒情与叙述、描写、议论结合,情感的抒发借助于叙述、描写、议论的手段来完成。其模式有:借叙述抒情、借描写抒情、借议论抒情以及这几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

借叙述抒情。叙述就是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物发展变化过程,在新闻消息和通讯等文体的写作中,它可以交代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以及原因和结果,可以介绍人物的身世、经历、事迹。借助叙述抒情,就是在对新闻事实的客观叙述过程中,渗透记者的感情色彩。比如,由毕锋和李晓华写作的、获得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消息《海拔 4161 米:总理跟我们合影》,有这样一段叙述:“站在前排中间的罗发兵、李金城、马新安、程红彬最令人羡慕。他们昨天与总理同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今天又和总理在青藏高原相聚”,叙述中流露出了无限的喜悦之情。

借描写抒情。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具体状态描绘出来,它要求用色彩鲜明、立体感强的文字把表述对象具体化、形象化,活脱脱地再现人、事、物的状貌,给人以栩栩如生和身临其境的感觉。借助描写抒情,就是记者把自己的情感熔铸于对人物、景物、场面和细节的描写中。上文谈到的借景抒情、借细节表情感等几种模式从表达方式的角度都是属于借助描写抒情的情况。

借议论抒情。议论就是对客观事物的评价,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借议论抒情,就是记者对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所产生的强烈感情,通过议论的方式来表达,将感情和议论融为一体。比如,由李涛、郭亮等写作的、获得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广播《历史性的握手》,记叙了胡锦涛主席与台湾国民党主席连战会晤的情景,文中就运用了议论和抒情结合的文字:“这是跨过了那道浅浅海峡的握手,这是穿超了半个多世纪纷纭历史的握手”,议论中饱含着深沉的情感。

在不少新闻作品中,多种表达方式常常交融在一起,情感与叙述、描写、边议结合,使作品形成极强的感染力。特别是优秀的人物通讯中,莫不如此。比如,由董宏君和朱玉撰写的、荣获第十三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通讯《公仆本色——追记湖南省委原副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郑培民同志》,叙述了郑培民同志一生的主要工作经历,描写了他为党公为民的许多感人情景,并进行画龙点睛的议论和恰到好处的抒情,揭示出他人民公仆的本色。

其三,适时地直抒胸臆。

直抒胸臆是指不借助其他手段,直接抒发自己的爱增感情。适当地直抒胸臆并不影响新闻作品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在写作中,记者由新闻事实的叙述而引发的情感是水到渠成的,也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客观化的信息。当然,这种情感抒发方式要求文字简洁、情感真实自然。比如,在通讯《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一文中,就有这样直抒胸臆的文字:“无情未必真豪杰。为了党的事业,孔繁森把对家乡、对亲人的爱深深地埋在心底,把博大无私的爱献给了祖国和人民”,歌颂他的奉献精神。由张严平、田刚撰写的获得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通讯《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记优秀共产党员王顺友》,也有一段直抒胸臆的文字:“‘山若有情山亦老’。如果王顺友走过的邮路可以动情,那么,这里的每一座山,每一道岭,每一棵树,每一块石头,都将洒下如诗如歌的泪水,以敬仰这位人民的乡邮员,用 20 年虽九死而不悔的赤心,锻铸了一个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最高贵的品质——‘忠诚’”,歌颂他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

(二)情感抒发原则

1.情感要真实,杜绝虚情假意

真实地报道新闻事实是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真实地抒发情感则是新闻写作中情感抒发的基本原则。影响情感真实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记者情感投入过度,影响新闻事实的客观表述,会造成情感失真;记者为追求轰动效应,煽动感情,过分地铺张渲染,会造成情感失真;记者观点狭隘,在对新闻事实审视中渗入不正常不合理的情绪,会带来情感的偏差;行文中矫揉造作,扭捏作态,也会影响情感的真实表达。情感失真,就有可能影响表达的公正,造成新闻的失实,产生不良的社会效果。因此,真实地抒发情感是新闻写作中情感抒发的基本原则。

2.情感要健康高尚,防止低级趣味

目前,一些新闻媒体由于盲目追求经济效益、盲目追求轰动效应,忽略新闻的舆论导向作用和道德感化功能,夸大和片面理解新闻的娱乐性和趣味性,导致了一些新闻作品媚俗、浅薄、猎奇的不良倾向,这是一种不健康的情感。英国著名的艺术评论家罗斯金说,一个少女可以歌唱她失去的爱情,但是一个守财奴却不能歌唱他所失去的钱财。为什么呢?因为前者感情高尚,可以感动善良的人们,而后者感情卑下,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人类的一切情感,特别是与人民、与生活、与时代息息相关的情感,都是新闻作品情感的源泉,而一切病态的、格调低下的、颓废粗俗的情感,都是我们应该唾弃的。

3.适度写情,情感的抒发要自然得体、水到渠成

新闻写作的意义在于传播信息、引导受众,这就决定了新闻写作中的情感思维必须是适度的。新闻作品中的情感应该是水到渠成的自然流露,是润物细无声的春风化雨,是冷静客观而不露声色的;新闻作品中的情感抒发还应该是适合于事实表达需要的,而不是泛滥化的、粗俗化的。

4.巧妙写情,融情于事、融情于理、融情于景

一般说来,新闻写作中的情感抒发并不能像文学那样直白,常常把情感融于事、理、景的描写之中。融情于事,情感不致架空,不致让人不可捉摸,而是有了依附,让人可感可触,容易产生共鸣;融情于理,情感与理性结合,受理性支配,不仅使新闻作品有感染力,更能使新闻作品有说服力;融情于景,情感与特定的场景结合,借助特定的场景渲染出来,就不会使情感显得突兀,也更适于新闻表述的客观性、真实性与信息化原则。 68WG9f7yYNvlQ8NCGy5yhrc/N5p0Av233kujNWuvmxTIaMaZmw2HaYJlB366ewl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