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请千万不要用经院式的眼光来看我写的这些东西。因为,我不是做经院式理论的人。我只是一个长期工作于农村地区乡村中学的普通语文教师,我没有那本事。

我的语文教研之旅是从 1987 年对阅读课的教学改革开始的,1997 年发表《“思考讨论题导学法”初探》一文。以后的 10 年里,我完成了两个课题研究,写过一部语文教育专著,编写过一部校本教材等等。而“享受语文”的提出,则是对以前研究成果的重新思考,2005 年 9 月,开始组织课题组进行研究,并作为湖南省教育学会的规划课题获得了立项。到了 2006 年,在网上,我偶尔遇到了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课程研究室主任杨四耕博士,是他对这一课题的研究给予了极大的关注。2007 年 3 月,在《新课程》杂志第三期“特级教师”专栏里特地进行了推介,2007 年 4 月 10 日晚上,又特地在“特级教师家园网”上举行了在线研讨。杨博士还在他题为《课程创生:学校、教师、课堂》的讲座中,把“享受语文”和李镇西的“民主语文”、王崧舟的“诗意语文”等一起进行了推介。我的书稿基本完成之后,他是第一个阅读的人,不但提出了很好的意见,而且于百忙中写下了如下的评论人:

我和不曾谋面的谭青峰老师结识于网络。在有关介绍谭老师的文章里,我知道到他是湖南衡阳一所极不显眼的乡村初级中学的语文教师。据说,他所工作的学校还是一所没有围墙和校门,只有简简单单三幢楼房的学校。他靠自学获得大学文凭,靠长期的坚持和积累取得丰厚的成果而评上特级教师!

我欣赏这样的“草根”精神。于是,我开始关注这样一位特级教师,并在《新课程》杂志开辟的“特级教师”专栏中,对他的教学主张——“语文教学是一种享受”进行了推介。之后,在教育部的“特级教师家园”网络平台上举行了“享受语文”在线研讨。没想到,那一次在线研讨人气相当旺,吸引了众多同行!

我以为,每一个成熟的或是有个性的教师,都应该有自己的教学主张。教师何以需要自己的教学主张,教师怎样拥有自己的教学主张?许多特级教师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回答了这个问题。如李镇西的“民主语文”、王崧舟的“诗意语文”、余志君的“本色语文”等,而谭老师的“享受语文”则是立足于乡村中学语文教学来回答这样一个问题的。现在一些媒体和学术机构不太愿意关注不发达的农村地区教师的教研成果,这种现象是不太正常的。我国绝大多数的受教育者在农村,农村学校的教师队伍是庞大的,从教育的长远大计来看,关注广大农村地区的教师和他们的研究成果是很有必要的。谭老师在湖南衡阳那块紫色的热土上长期不懈地耕耘,并取得这样的研究成果,我为之欣喜!

我喜欢“享受语文”这一观点。谭老师从反思“刻苦勤奋”传统学习观念入手切入,从汉字形态结构美、字词的语言境界美、语言声音的音乐美、文本的审美价值等几个方面阐述了语文本身就具备美之本色,给人一个最基本的理念:语文是美的,语文教学应该给人美的享受。由此,他很自然地让“享受语文”的观点得以成立。的确,语文这么美,我们为什么非得让学生学得那样辛苦、那样累、那样烦?!我们难道就不能经过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来改变这样一种状况?正如谭老师所呼吁的那样,让“享受”一词写进教育词典,愉快、幸福、享受的学习应该成为人们自觉的、主流的学习观念。

如何让“享受语文”的理念得以实现?谭老师的探索颇富可操作性。他认为,整体感悟和课外阅读是疗治语文教学创伤的良药。谭老师提出,让课堂民主和谐、幸福快乐,突出学科特征营造审美化教学境界,用教材的形式来规范作文教学,引导学生快乐轻松地攀越作文训练这一道山梁,主张开展“玩”语文课外兴趣活动,把语文“玩”成开心词典等观点,不但与新课程倡导的理念相吻合,而且对当前语文教学改革很有借鉴意义。

读谭老师的书稿,一如他所提出的“享受语文”之主张是一种享受。谭老师自己说在书的标题上着意用了一个“说”而不用“论”,是因为“说”字与本著的体例正好吻合并显示了一种随和而不低俗,平易而不空泛的特点。在我看来,这是一种简约和实用之美。

谭老师的这部著作从体例上看有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部著作每一章开首的“引言”和章节的“标题”都是随和的语录体,理论阐述通俗且与教学实际紧密结合,并以经典案例作印证,没有从概念到概念的痕迹。谭老师是一线的老师,看了他写出来的东西,我不能不想到一个问题,他这样一种思考和总结教研成果的形式,恐怕正是一线广大老师所需要的。为此,我为谭老师叫好!

读完了谭老师的书稿,我想起了一位青年教师曾经问过的一个问题:成为专家教师的秘密是什么?现在我想说:希望得到某种东西与确信自己能得到某种东西是截然不同的。成为专家教师的秘密,关键在于投入你的事业。一个将全部心力投入于某一专门领域的人,通常都能获得应有的成就。我想,这就是谭老师之所以成功的理由!

是为序。

与此同时,“享受语文”教学理念还备受山东师大博士生导师、全国语文教育专家曹明海教授的青睐,“享受语文”意外地闯进了高校专家研究的视野。曹教授在主编《名师透视:语文教学智慧篇》(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8、9)一书时,选介了全国新时期 30 位有代表性的语文教师的研究成果,其中以《谭青峰:语文教学是享受教育的“紫色”思考》为题,比较全面系统的推介和高度评述了“享受语文”。“享受语文”又入选山东师大文学院研究生重点课程《语文教学论》“教学案例”部分,是于渏、钱梦龙、李镇西等 22 位入选者中唯一的农村学校教师的研究成果;2010 年 12 月在教育部举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评比中,在 900 多项成果和获奖率才 30%多的 343 项获奖项目中,荣获了三等奖。曹明海教授对“享受语文”的评价如下:

湖南衡阳地区有太多草木难长的紫色丘陵,谭青峰老师从教的学校就座落在这样贫瘠的山与山之间。校舍简陋得连校门围墙也没有,看不到什么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教师生活的清贫和简单生活方式与当今社会的发展不太相符。可就在这片“紫色”的土地上却默默而无声息地跃动着一种鲜活的“紫色”思考,即语文教学是一种享受教育。谭青峰老师怀抱着这种“紫色”思考,执著地耕耘着自己的语文教育创新之梦,收获着渗透紫色泥土气息的丰硕成果。

当我们走进谭青峰老师耕耘的这片“紫色”的热土时,就会强烈地感受到他在这里的“紫色”思考与耕耘,实际上是用心灵的沉思与生命的冲动激情发掘语文教育的真义,揭示语文教育的本性。应该说,他用激情与沉思凝成的“享受语文”,从一个独到的角度诠释了语文教育的本质,拓开了语文教育的一个全新之域,为语文教育建构了新的教学理念和价值观。在暴晒语文本色、昭示语文功能和生活感触的最深层次上,“享受语文”是最富有智慧的解释。谭青峰老师曾发过这样的侃世之言:“在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上,每一个人就是一座山,每座山都有属于自己的歌。”自然,谭青峰老师也是一座山,但这山上的歌没有用金钱打造出来的乏味的豪气和“时尚”,没有用权力衬托出来的荣耀和富贵。他只是在耕耘的那一块语文教育的土地上,付出了渗透艰辛的创意,让自己在这山上唱响的“享受语文”的歌也伴随了精彩的旋律。

谭青峰老师曾经这样描述过他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享受语文”的精彩场景:许多时候,当我看到大多数学生在语文的世界里品味、思考或对话时那样认真专注的神情,那种敞亮纯净的童心,我则仿佛是一个悠然自得的牧羊人,领着一群活泼可爱的小羊羔来到一片青草地,让他们尽情地吮吸着那块大地里的养分。我觉得,这就是一种境界。这种境界是一种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的境界,是让教师自己也获得了快乐的境界。而且,许多时候,我从教室里走出来的感觉,比我做管理工作所获得的感觉轻松愉快得多。一次次地我对这些感觉进行体验和思考,一种思想不由得就产生了:语文课上得好,对学生和教师,都是一种享受。于是,我开始进一步对自己的语文教学改革的体验和感悟进行整合性的思考,从而,提出了“享受语文”的概念和“语文教学是享受教育”的观点。由此可见,“享受语文”是在具体的教学体验和感悟中生成的。

谭青峰在紫色山乡的一块还有些贫瘠的土地上树立起了一面“享受语文”的旗帜。他带着浓浓的“紫色”泥土气息融入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大潮,不仅对紫色山乡里的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也使山外边的全国的语文教学获得重要启示。“享受语文”的智慧,现在不只是谭青峰老师自己的了,也被全国广大语文教师所拥有。我们期待着语文教学的听说读写活动真正化入这种享受的境界,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成为一种享受学习,使语文教学真正成为一种享受教育。(摘自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8 年 9 月出版的《名师透视:语文教学智慧篇》“谭青峰:语文教学是享受教育的‘紫色’思考”一文)

书稿经过一再修改和删减,最终定名为《语文,快乐享受的青草地》,是取其书稿中的一段话之意:

语文,应该是能让老师和学生享受美好与快乐的青草地。在这里,老师如悠闲的牧羊人,学生是那天真可爱的小羊羔;在这里,可以看天边的朵朵白云随风飘逸,小鸟自由地飞翔着追逐着歌唱着,溪水清沏潺潺流淌,烦了累了渴了小饮一口就会神清气爽;在这里,可以与这些小羊羔一起尽情吮吸这片天地里的养分,看着他们快乐幸福地长大,不知不觉,有一天会发现,成长着的还有我们自己……

最后,我想说明一点,“享受语文”教学观,只是一种以广大一线语文教师和自己多年的体会为基础的“草根式”理念。我对语文教学思考了一辈子,对“享受语文”专题研究了近五年,在研究和写作的过程中,我没有刻意去翻阅名家之言,除了认真地研究了李镇西、王崧舟、盛新凤等语文特级教师的课堂教学课例外,更多地是通过网络等形式,读了好多一线语文教师的文章;有的青年网友还十分热情地向我提供自己所写的文章或是提出建议。所以说,我对“享受语文”的研究过程,其实也是一个网络语文教学资源的研究过程;所以说,我只是把广大一线语文教师的体会“整合”在“享受语文”的旗帜下。因而,在这里,我要对我曾经参考或引用过的有关网文的作者,这里我要向对我的研究给予高度关注的杨四耕博士、曹明海教授及众多的知名的和不知名的网友们表示衷心地感谢!

作者 kDuG+G4g9x+vDdf0pZf92ssuoQ3hLV6PENm59XtLHFW9qgLHaAdXRoTt4rtoO9a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