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学科建设是龙头
——对西安音乐学院学科规划的思考

(2010~2015 年)

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中国共产党西安音乐学院第八次党代会提出了“加强学科建设、提高教育质量、突出办学特色,努力建设一流音乐学院”的奋斗目标和“两步走”的发展路径。为落实党代会决议,加快一流音乐学院建设进程,特制订本规划。

一、总则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学院发展,学科为先。

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高水平大学在引领国家未来发展走向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高水平大学是由高水平学科支撑起来的,高校建设要走内涵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关键在于加强学科建设。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引领和带动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已经被越来越多院校发展实践证明是科学发展之路,也正被我院越来越多的教师干部接受和认可。“加强学科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办出特色,建设一流音乐学院”是院党委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确定的实践载体,也是院第八次党代会确定的奋斗目标。为此,有必要结合学习实践活动的深化,进行调查与研究,在分析我院学科现状的基础上,查找影响和制约学科发展的问题,从而准确定位,制定科学而合理的发展规划,以指导和引领学院健康发展。

二、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准确地把握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和音乐艺术教育的特殊规律,确立和强化学科建设在学校改革与建设发展中的核心作用与龙头地位。以创建一流音乐学院为总目标,不断调整学科发展结构;强化学科关联,构建特色鲜明的学科群;扶重扶优扶新,积聚本院学科优势,重点发展与西部地区社会文化发展密切相关、独具特色的学科;有所为有所不为,实行错位发展,着力夯实基础学科;积极培育,扶持创新,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积极发展新兴、边缘和交叉学科。形成结构合理、重点突出、特色鲜明、持续发展的学科建设格局。

(二)工作方针

1. 坚持特色发展,高地建设,国际视野

特色发展,是基于我院所处的地理位置、历史传统、文化区位的差异选择。特色可以表现在教育特色、学术特色、实践特色、创作特色诸方面。要有组织地开展教学、科研和创作活动,突出自己独特的文化区位优势,在创作方法、创作题材、作品美学特征上体现这些特色;要开展集团式科研活动,强化对特色项目的组织和支持,在人文性质、学术选题、著作形式等方面,突出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艺术家群体。

高地建设,是基于错位发展路径的选择,优先发展有可能形成学术高地的学科和项目。突出在我院已形成一定基础、有可能在国内甚至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学科或项目,给予足够的支持,起到引领作用。高地建设的目标是推出代表性人物、代表性作品、代表性学科项目。

国际视野,是基于教育要面向世界的高度选择,要求我们在学科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要有国际眼光、国际水准、国际参照系,大大提高我们的国际化水平和国际化程度。在特色发展、高地建设的基础上,我们的目标是国际化,把学院的领军人物和成果推向世界。

2. 错位发展,突出学科建设过程中的和而不同

我院音乐各学科按照国家人文学科分类统摄在“音乐学”二级学科目录下 ,但在研究方向上却有着诸多的不同,如表演学科强调的是实践操作能力及其研究;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学科强调的是作品创作及创作技术理论研究;音乐学学科强调的是音乐艺术人文理论研究;教育学科强调的是音乐教育理论与教学活动研究。这就使得各学科研究很难统一在一个水平线上,显在的事实是实践成果容易凸显,学术成果常常隐含。错位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在学科建设上不必强求各学科的统一性,而强调在充分张扬其学科特征的基础上,扬长补短,把音乐学二级学科建设作为一个学科群来抓,形成学术合力,创造不同的学术增长点。同质化没有出路,多样化才是方向。要客观分析自身的历史传统、学科特色、资源条件,科学合理的确定发展目标和路径。要明确每一个学科的定位,实行非均衡发展策略,准确把握在哪些方面能够实现突破,彰显优势和特色。

3. 凝聚特色,突出学科发展过程中的卓尔不群

特色是学院发展的生命,特色可产生学术生长力,特色是制胜的法宝。“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最大的特色莫过于形成整体性特色,凸现学校的办学风格和特点。我院最可凝聚的特色是基于地缘、区位与历史优势,强调打出自己独有的牌,在新的学科环境竞争中,形成别人不可替代的标志性特色。

4. 谋求经典,突出学科建设中的无可替代性

追求经典是艺术发展的最高目标和最高境界,也是艺术的生命。从音乐教育特殊性规律出发,要大力倡导在音乐创作、表演和学术研究中追求经典,形成高品位的音乐艺术成果和经典性保留曲目,带动全院教育发展。

三、建设目标

计划到 2015 年,在重点学科建设上,实现博士点零的突破,力争有 1 ~ 2 个学科梯队总体水平达到国家重点学科水平;在特色学科建设上,使部分学科在国内处于同类学科前列,形成有地域特色的科研团队、科研项目和学术成果,科研获奖跃上新台阶;形成 2~4 个省级重点学科,学科梯队总体水平达到省内一流水平,具有重大影响;在新兴学科建设上,扩充 2 ~ 4 个新学科点,初步形成有自身特色的学科建设格局。

四、建设内容

(一)以学科群建设带动学科整体水平的提高

我院“音乐学”已列入陕西省重点学科建设,“长安乐派”已列为陕西省特色学科建设,“西北民族音乐研究中心”已列入陕西省重点哲学社会科学基地建设。上述各项目在实施中虽各有所侧重,但在学科内涵上关联性较多,应整合力量,资源共享,形成学科群发展态势,促进多学科办学体系,带动学科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以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为着力点

——将作曲系、音乐学系建设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重点学科;

——在民乐系、作曲系加强以秦派二胡、秦派古筝、西安鼓乐、琴学研究、地方戏曲研究为基础的特色学科;

——在声乐系、管弦系形成以声乐表演、陕北民歌表演与研究、管弦乐表演等优势学科;

——在音乐教育系、钢琴系现有学科基础上形成学科创新点,拓展文化艺术管理学、学前音乐教育等新的生长点;

——在学科交叉上下功夫,组建电子音乐工程系。

(三)构筑学科创新发展平台。

——将“西北民族音乐研究中心”建设成为学科建设基地和学术创新转化平台,通过中心重点资助学科群集成特色项目、经典作品、教学与表演研究项目等,连续出版西安音乐学院重点学科建设丛书和各类专著 10 部,发表各类学术论文 20 篇。

——以“赵季平创作工作室”为平台,开展影视音乐创作和研究,出版专著一部,经典作品DVD5 套,创作新作品 5 部。

——以“罗艺锋音乐学工作室”为平台,开展有关中国音乐思想史和中国音乐美学史专题研究,出版专著 2 部,发表论文 5 篇。

——以“秦派二胡研究室”为平台,开展本流派风格的理论、创作、演奏技法研究,出版专著 1 部,创作新作品 5 部。

——以“秦筝研究室”为平台,开展本流派风格的理论、创作、演奏技法研究,出版专著 1 部,创作新作品 5 部。

——以“中国琴学研究室”为平台,开展中国琴学理论、打譜、演奏技法研究,出版专著 1 部,发表论文 5 篇。

——筹建“阎惠昌指挥学工作室”,带动学院指挥、民乐、电子音乐等学科发展。

(四)学科梯队建设

按照“立足培养、积极引进、改善结构、全面提高”的原则,积极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培养与引进并重,努力构建一支学科、学历、学缘和年龄结构合理、综合实力强的学科梯队。到 2015 年,建设一支规模合理、结构优化、素质良好、掌握现代教育理论技术、具有较强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力争 1 ~ 2 个学科梯队达到冲击国家重点学科水平,2~3 个学科梯队居于省内一流水平。

——音乐学学科梯队:新引进博士生 4 人,培养晋升教授 2 人,副教授 2 人,形成结构合理的科研与教学梯队。

——作曲与作曲理论技术理论学科梯队:引进、吸纳博士生 4 人,硕士生 2人,立足自身培养硕士生 3 人,晋升教授 3 人,副教授 3 人。

——舞蹈学学科梯队:引进教授 1~2 人,聘任教授 1 ~ 2 人,引进、吸纳博士生 2 人,硕士生 2 人,晋升副教授 2 人。

——其他表演类学科:引进博士生 8 人,硕士生 4 人,晋升教授 10 人,晋升副教授 20 人。

(五)新增学位点建设

——力争在音乐学、作曲学科实现博士点建设零的突破;

——完成舞蹈学二级学科硕士点申报;

——新增电子音乐工程、学前音乐教育、音乐社会学等 3~4 个新专业。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完善运行机制与管理办法

确立学科建设在学院各项工作中的龙头地位,以学科建设引领和带动学院教学、科研和人才队伍建设。学院成立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加强对学科建设的统一领导和协调管理。院学术委员会要定期研究学科建设问题,在学科方向的调整与凝练、学科队伍的汇聚与建设、重大课题的确定与评估等方面发挥专家的指导作用。

学科建设实行分类、分级建设和管理。建立学院统筹协调、各系组织实施和学科带头人责任制管理的运行机制;实施分层管理和目标管理;建立和完善竞争机制和约束机制。完善学科梯队、项目立项结题、基地平台、经费统筹等相关环节的管理,使学科建设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

(二)深化改革,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深化研究生培养体制改革。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健全导师遴选与聘任制度,积极推行导师聘任与导师考核挂钩制度,不断提升导师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和学术道德水平。建立健全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体系,完善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与监控机制,实行规范化教学与管理。

建立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和“研究生资助制度”,完善各类奖学金及研究生“三助”制度,推行双导师制。以科研项目和学术团队为基础,充分挖掘研究生创新潜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指导研究生参与科研活动;支持研究生出国学习和参加国际、国内高水平比赛,拓展研究生视野,提升创新能力。

(三)拓宽筹资渠道,加大经费投入

学院加大学科建设专项经费投入,从 2010 年至 2015 年,每年投入 300 万,五年总计 1500 万。列入国家、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学院按比例配套经费支持。对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学院给予倾斜性经费支持。对获得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专著、创新作品,学院给予重奖。除学院投入外,积极吸引社会资金投入,以确保学科建设达到预期目标。

(四)加强国内外的合作与交流

积极推进与国内外著名大学及音乐院、团建立合作关系,开展深层次的教学科研和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依托现有专家工作室,积极吸纳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建立长效的、动态式访问学者工作室;鼓励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积极参与学科建设项目,编写专著、创新作品,力争培养一批活跃在国内外学科前沿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力量;支持主办高水平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产生一批具有前沿水平的学术成果。

(五)促进学科建设出成果

对各类特色项目,学院可打破学科界限,集中力量组成有实力的团队,申报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对已具有一定影响的特色学科,要集中理论研究、作品创作和演奏、演唱人员力量,力争出精品力作、出学科带头人、出经典保留曲目。

将区域音乐文化研究纳入学科建设总体规划中,突出区域音乐文化资源特点。在汉唐音乐研究、丝绸之路音乐研究、长安鼓乐研究等方面形成优势;在秦派二胡、秦派古筝、陕北民歌研究方面形成研究、教学、创作、表演一条龙的特色链。

积极形成学科建设与学术研究成果出版机制,鼓励和支持学科带头人编撰本学科学术专著、教材、文集,编辑出版西安音乐学院重点学科建设丛书、经典保留曲库、教学与表演成果等。

2010 年 4 月 86LhxylomtxcB0xu0kOzSi4idn2XbLXNnj1mDkXe7vToIKHSdw01K4dKLFoZwr5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