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为什么要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
——关于“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的动员讲话

笔者作教育思想大讨论动员讲话——摄影 施宏

同志们:

按照党委的决定,我们今天召开中层干部会议,主要内容就是安排部署在全院教师干部中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党委会决定由我先讲,也算是一次动员。

到今天为止,我来学院工作已经整三个月零五天了。在这近一百天时间里,除了正常工作外,我主要是做调查研究。与近两百位同志谈了话,包括在座的大部分中层领导同志,也包括部分教师、干部和离退休的老同志。从谈话中我得出两点认识,一是音乐学院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的学校。在近六十年的办学历程中,几代人艰苦奋斗,团结拼搏,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音乐专门人才,在国内享有较高的声誉。二是广大教职员工对音乐学院怀有深厚的感情,强烈希望学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深化改革,不断推进事业发展前进。我感到这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工作的群众基础和思想基础。

近十多年来,学院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人为本,深化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是在全省高校中率先推行了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核心的聘任制,较好地解决平局主义大锅饭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教职工的积极性。二是从 2004 年开始,学院组织了本科教学评估工作,“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通过广大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评估工作取得优秀成绩。三是在推进教学改革、完善教学秩序的同时,重视艺术实践,使教学和艺术实践较好地结合,丰富了学院的学术氛围,也锻炼培养了教师和学生,扩大了学院的影响。四是从 2000 年开始,学院抓住高校扩招的机遇,扩大了办学规模,增加了学校收入,并开始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新增建筑面积近六万平米,改善了办学条件。五是图书馆、校园网及体育设施都有所改观,教学设备大规模更新,使学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硬件设施上了一个新台阶。此外,学院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也取得突出成绩。

在充分肯定取得的成绩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学院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面临新的挑战。包括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问题,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问题,教学投入和优势特色专业学科发展问题,教风、学风、校风建设和学术氛围等方面的问题,也包括领导班子建设、干部作风建设,规章制度建设和规范化管理等管理中的问题。广大教师、干部强烈要求党委团结带领大家高举旗帜,迎难而上,想大事,谋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迈开学院发展的步伐,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为把学院办成一流的音乐学院而努力奋斗。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党委研究决定,在全院教师干部中深入开展一次“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下面我讲四个问题:

一、为什么要在全院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

对这个问题,据说有的同志有不同看法。我想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先从理论的角度来谈: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正确的思想才会有正确的行动,有统一的认识才会有步调一致的行动。这是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的哲学基础。再从教育理念的角度来看: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文化现象,教育思想是人们对这种社会文化现象比较系统的理性认识。音乐教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和分支,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和特殊性,但从教育的规律性来看,教育思想对音乐教育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教育思想是教育之魂,也是音乐教育之魂。这是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的理论基础。再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认识:党的十七大提出科学发展观问题。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大家的头脑、统领学院的发展,这是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的政治基础。最后从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高度来认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党的思想路线。今年适逢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回顾三十年的历史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不断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是加快学院发展的思想基础。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文化现象,教育思想就是人们对这种社会文化现象比较系统的理性认识。教育思想的核心问题是对教育本质的认识。

教育思想与从事教育工作的个体条件有关,不同的人处于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角度,对于教育肯定有不同的认识。因为教育思想是社会文化现象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一种主观的东西。这种主观意识既是客观实际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也受到客观实际的制约。因此教育思想又与时代背景有关。不同的时代,可能出现不同的教育思想,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程,我们可以看出,小平同志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其核心问题是解决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党的第三代、第四代领导集体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其核心问题是解决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本质问题。同样,我们要进行教育改革,首先要解决对教育本质的认识问题。

再从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来反思一下,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高等教育战线,先后开展了四次教育思想大讨论:

第一次讨论主要是围绕着两个问题展开,一是真理标准的讨论,从根本上推翻了四人帮强加给教育战线的两个估计。二是开展了对教育的社会属性的大讨论,结论是形成了“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教育方针。这反映了我们党认识上、理论上的变化,是第一次思想大解放。

第二次讨论是关于教育与市场经济的关系,结果得出了两条结论:一是高等教育必须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同时把市场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程度;二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不能产业化,人才不能商品化,学校不能市场化。

第三次是关于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大讨论。讨论的结果是全面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成为大家的共识,更加强调培养创新精神。

第四次是围绕着大学扩招、合校问题和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的大讨论。到现在还没有完全定论,有的已有共识,有的还存在着不同认识和争论。但不管怎么样,每次讨论都是一次思想解放,观念更新。每次都给教育教学改革以极大的推动。

在我院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党委决定在全院教师干部中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或者称为解放思想大讨论,办学思想大讨论,目的就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抓住机遇,迎难而上。认真地思考总结我院近年来改革的经验教训,以便对教育的本质,音乐教育的规律得出正确的认识,并以此来统一大家的思想,统领我们的工作,在新的层次和高度上推进学院的改革与发展。

二、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对教育本质的认识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文化活动。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有四个,即教育、社会、人和文化。所谓教育思想,就是人们对教育与社会、人、文化发展之间关系的认识。教育思想的核心问题是对教育本质的认识,这种认识是围绕着教育与社会、人、文化的关系展开的。

首先看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的发展从来都不是孤立的,总是为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需要服务的,因此教育必须与一定社会发展相适应;除了相适应的一面,也有受制约的一面。因为教育的发展最终是由社会发展决定的。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只有社会发展了,教育才能发展;此外,教育在一定条件下还会有反作用。因为人力资源是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教育搞不好,人才培养跟不上或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就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反之,培养的人才符合社会的需要,就会促进社会的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讲,教育搞好了,就会引导社会的发展。因为教育有前瞻性,在知识经济时代尤其是如此。

再看教育与人的关系:教育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自身发展的的需要。一个人要提高自身的价值,必须接受教育。当然提高个人价值,最后还是要为社会服务,自身价值也需要和社会价值相统一,但人生的个人价值是实现人生社会价值的基础。一个人不受教育,没有文化,很难对社会做出重大贡献,所以教育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我们长期以来只是强调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国家的需要,而忽视了教育也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这是应该反思的;其次,我们常说要培养人才,但却忽视了人与才是辩证的统一体,只有德智体全面发展才能成为人才。品德在任何社会、国家都是第一位的。而我们往往重视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人的培养,放松思想品德教育,这难道不是教育思想问题吗?再次,一个人的成长有其内在的心理、生理上的规律,教育也有其自身规律,教育工作者必须遵循。比如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循序渐进,重视学生的个性培养等等,这些看起来是个方法问题,实际上还是教育思想问题。

接下来看教育与文化的关系:首先,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教育活动的基础。学校是培养人的,但学校用什么来培养人呢?用文化,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培养人。另一方面是教师的为人师表,教师的创新思维,教学方法,科研成果,科学态度等,都对学生有深刻影响。作为高等学校不仅仅是传承,还应有创新,在继承人类文化的基础上,重点是创新。一所大学没有高水平的教师、专家是不行的;第二、教育与政治经济的联系,是以文化为中介的,是通过学校培养的人去落实的,所以教育与文化的联系比起与政治经济的联系更加本质,更加内在,更加深刻。第三、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任务,提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号召。把教育和科学放在文化里面讲,这反映了我们党对教育本质认识的深化。

从以上几个方面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地延续和发展,这是教育的社会价值,也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2. 教育最本质的社会职能是培养人,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最本质的特征。因此,人的培养、人的发展是教育活动的中心。

3. 教育活动的基础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因此,教育的文化价值是教育的基础,教育的社会价值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教育的人本价值是教育的核心,三者是辩证的统一。

4. 教育具有双重社会属性,它既有上层建筑的属性,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也有经济基础的属性,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过去我们往往是过分强调教育的阶级属性而忽略了教育的生产力属性。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同志又只看到教育的生产力属性而忽略了教育的上层建筑属性。这些问题搞不清楚,就会导致领导决策的失误,导致教师教育的失误。

5. 教育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主体性。教育既要强调为社会服务的一面,也要看到它有独立性主体性的另一面,它既可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也可以引导社会的发展。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的主要问题是功利主义倾向严重,忽视人的全面培养。学生上学是为了学本事,将来找个好工作;学校办学是为了收学费,改善办学条件和福利待遇。这是值得引起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注意的。办教育不能够就事论事,不能够只看眼前利益,办大学一定要有教育思想和教育理想。当然教育理想不是教育现实,我们要从实际出发。我们搞教育的人,无论是领导还是教师,都应该从思想上、理论上真正搞清楚,这样行动中才有自觉性和共同的行为准则。

下面我想谈谈音乐教育的一些问题。对此我是门外汉,最近一直在学习。许多领导、老师、包括离退休的老同志给了我许多帮助和指导,我自己也在思考。主要是结合学校的实际作理论的思考。尽管这些思考是很肤浅的,谬误难免,但我还是想谈出来,一方面是求教于大家,另一方面是启发大家共同思考。讲错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般而言,将音乐教育学称之为一门“研究有关音乐教育的实践及其理论”的学科,是一门“介于教育学与音乐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是可以被普遍接受的。在我国当代约定俗成的概念中,音乐教育一般被分为学校音乐教育、师范音乐教育、专业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教育四类。很显然,我们是处在专业音乐教育这个领域的。

在谈到音乐教育的目的时,瑞典音乐教育家奥森(Bengt Olsson)指出:音乐教育之所以成为一种教育,是因为音乐教育中的音乐教授者和学习者,在从事教授和学习过程中都是具有目的的,换句话说,音乐的教学的目的与学习的目的是音乐教育的两个前提。因此,有目的的教授与有目的的学习是音乐教育的两个核心。

音乐教育在教育和音乐两个领域中,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范畴。在教育领域中,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美育教育、文化教育乃至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的目标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普通人,因此可称之为“普通音乐教育”;在音乐领域中,音乐教育是社会音乐文化继承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它的目标是培养专门的音乐人,因此可称为“专业音乐教育”。

按照前苏联音乐教育学的观点:“音乐教育是一种美育教育的形式,其目的是使受教育者通过这种教育形式和活动,获得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前苏联是世界上音乐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音乐教育受到普遍重视,这一点是人们公认的事实。这是因为前苏联从教育思想上将美育教育同培养共产主义思想相联系并使其成为公民生活及其思想中的一部分的缘故。他们认为,没有音乐教育就不可能使人的个性得到全面发展,而且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广大民众的公认。因此,前苏联对音乐教育学的地位、任务、作用以及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特殊意义等方面,均有着比较全面和深刻的阐述。

我查了有关资料,对普通音乐教育(Music in General Education)的目的,可以明确地表述为:将音乐作为审美和文化教育的一种手段,通过音乐教育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素养,陶冶情操,传承音乐文化,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我们是从事专业音乐教育(Education of the Professional Musician)的高等学府,具体地讲,它的目的主要是进行音乐专门技能技巧和理论素养(包括创作、表演和理论)的训练,培养专门音乐表演艺术家、作曲家和音乐理论人才。

再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来看看音乐教育的特殊性问题。学科建设是近几年来我国高校建设的热点问题。以知识创新、知识进步为目标的学科建设在我国高校建设中的基础性地位和“龙头”作用日益为大家所关注,如何加强和做好高校的学科建设工作已经成为高校建设和发展的事关全局的战略性任务。

在音乐教育中,音乐理论(作曲和音乐学)学科以研究形式和成果展现形式与普通文、理学科具有相似性,因此,可借鉴文、理学科的常规教学、科研管理和考核规范,并已经具有相对完善的学科体系和评估规范。而音乐表演艺术学科因其以“表演实践为主”的独特性,在进行学科建设项目规划和成效评估的过程中呈现出与理论性学科不一样的特殊性。集中表现为:实践性成果占较大比重、成果呈现一定滞后性、学科教学方式的独特性等。因此怎样在音乐表演艺术学科建设中设置整体框架,制定建设规范,以及设计符合其学科建设规律的、切实可行的评估方案,成为迫在眉睫的工作。正是由于音乐教育的特殊性,我们在进行教育思想大讨论中,必须从教育的基本规律入手,紧密结合音乐教育的特点和学院的实际,在办学指导思想、学院的定位、学科和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改革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上,不断丰富、完善和统一教师、干部的思想。所以,这次“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的主题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学院大发展。

三、在大讨论中需要弄清楚的几个问题

这次大讨论,我们要从思想上理清什么是一流音乐学院?如何建设一流音乐学院?这两个核心问题。为帮助大家思考,开阔视野和思路,重点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讨论:

1. 大学是什么?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先驱、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有一句名言:“所谓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为大师之谓也。”当代大学从本质上讲是一个学术共同体,是知识和道德风尚的引领者,承担着引领社会文明进步的使命。那么,我们作为大学的教育者、工作者,就应该有所担当。在大讨论活动中,要围绕着大学理念、大学功能、大学精神,对建设一流音乐学院做出思考。

2. 我院应该建成什么样的学院?主要是要搞清楚我们的定位、办学指导思想、办学理念、规模质量效益结构的相互关系以及如何深化改革。

3. 我院的办学特色是什么?特色是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显著特征和标志。我们作为一所音乐艺术类高校,自己的特色是什么?是声乐、民乐?还是作曲、音乐学、音乐教育学?他们的标志是什么?结合学校的实际,思考长安鼓乐的传承发展,陕北民歌的整理发掘,秦胡的研制和推广等问题。从思想上搞清楚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的关系、继承和创新的关系、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关系,从而形成共识,确定我院的特色学科和专业。

4. 如何搞好我院的学科建设?学科建设是龙头,专业建设是基础,已是所有大学发展的成功经验。我们要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首先要把学科建设搞好。我们有的教师至今还不知学科建设为何物,这种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所以要在讨论中重点学习思考,普及学科建设的基本理论,同时思考关于我院学科和专业建设、重点学科和重点专业建设问题以及相关的特色专业、学科队伍建设问题。

5. 如何更好地推进我院的教学改革?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也是永恒的主题。面对新形势,我们要思考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要结合着我院教学工作实际,思考有关课程体系改革,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建设,推进教学质量工程,加强教学管理。

6. 如何培养合格的音乐文化人?我们是从事专业音乐教育的高等学府,不是歌舞剧院,也不是其他表演类团体,我们的任务是培养人,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门表演技能的音乐表演艺术家、作曲家和音乐理论人才。我们有的教师常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当做演员,忽视学生的全面成长。据教务处统计,学生中补考率还是比较高的,这怎么能行?要结合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管理教育来思考,包括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问题。

7. 怎样才能使我院的学风建设迈上新台阶?不少教师都和我谈到,我们的学风还不够好,学生中逃课、旷课不是个别现象,还有考试作弊现象,值得引起高度重视。一个良好的学风是潜移默化、长期积累形成的。我们要思考为什么在学生中会出现这些现象?教师在学风形成中起着先导性、示范性的作用,教风是学风的榜样。所以我们首先要从抓教风开始,带出一个好的学风来。大学要有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学术空气,大学教师要有基本的学术素养。

8. 加强我院师德教风建设的根本途径在哪里?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以高尚的人格和严谨的教学来引导教育学生。可我们有个别教师却眼里只盯着钱,动辄给学生加课,为的是多收课时费,学生很有意见。这种不讲师德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扭转这种不良行为。请大家思考我们的教风、校风。这里还要谈校训问题,学校原有的校训存在同质化倾向,作为专业院校的特色也不明显,需要修订。请大家在讨论中思考并提出建议。

9. 如何开展音乐教育国际学术交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高等教育该如何应对?音乐学院要否开展国际间的学术交流?有的同志认为,学音乐的把琴弹好就行了,学外语没用。这种认识对吗?建议大家在讨论中结合我院实际,思考我们母语文化和全球化的关系、专业教学和外语教学关系及如何开展音乐教育国际交流问题。

10. 对我院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四、几点要求

按党委会研究,“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初步按三个月左右时间考虑,各单位要按照学校的统一部署,精心组织。为了搞好活动,提几点要求:

1. 领导带头、专家引路。教育思想大讨论,意在启发引导大家,目的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统一认识,要把注意力和关注点放到促进学院又好又快发展上来。院领导、系主任、教授、学科带头人、学术委员会委员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头写论文、带头办讲座、带头发言。

2. 系处为主,多方配合。各系、处要组织好本单位的学习讨论。暑假期间,主要是搞好动员,学好文件,思考问题,做好准备。在下学期开学后,要按学院统一部署,拿出专门时间精心组织讨论;教务处、科研处、学术办、党办、院办、工会可分别组织不同层面的专题讨论座谈会、研讨会,以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讨论氛围。

3. 集中精力,形成共识。大讨论活动期间,各级领导都要集中精力,精心安排,认真组织。讨论要围绕主题,不仅提出问题,更要拿出措施,解决问题,讨论要力求形成共识。允许不同观点的正常讨论,但要注意和防止不负责任的指责埋怨情绪。

4. 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和副教授以上教师都要提交一篇论文或讲座、发言的文字稿。欢迎广大教职员工踊跃写文章、提建议。

谢谢大家! 7ZbEt9iTTyoBfuT6Q4Qa6yhhhC9VbX1sYM/LhmFwNTX/Jh+Bw8iAvS+tpK5iV/g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