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服装材料的认识与鉴别

一切用于制作服装的材料,统称为服装材料。要求服装材料既能使其所制成的服装给穿着者有舒适的享受,又能适应穿着服装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也就是说,所制成的服装必须具备遮羞、保暖、适于活动、装饰、美观、耐用等多种功能。

不同的时期,服装所用的材料及人们对服装的保养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为了保持服装的整洁、美观,维持和延长服装的穿着使用寿命,必须针对不同款式,尤其是不同面料和辅料的服装,采用相适宜的清洗、保养方法。违背了科学道理,不但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还会产生事与愿违的后果。

一、纺织纤维的分类

制作服装的原料品种很多,除了人们司空见惯的各种天然纤维以外,金属纤维、毛皮、皮革、化学制品等,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用量最多的是各种纺织纤维。

所谓纤维,系指直径细到几十微米甚至几微米,而长度比直径大许多倍的物质。常见纤维中,其长度达几十毫米以上,有一定强度、包缠性,并具有服用性能的才能作为纺织纤维。制作服装所用的纺织材料也很多,但就纤维材料的来源和组成而言,基本可以分为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两大类。天然纤维中,如棉花、麻类、羊毛、蚕丝等,依其来源、又分为植物纤维(棉、麻)和动物纤维(丝、毛)。另一类是化学纤维,即采用天然的或化学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制成纺织纤维。按照所用原料及处理方法的不同,化学纤维又分为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例如,用木材、芦苇、棉短绒等为原料制成的纺织纤维,称为人造纤维,如人造棉、人造丝等。而以煤、石油、天然气等为基本原料制成的纺织纤维,则称之为合成纤维,如涤纶、锦纶、腈纶、丙纶、氨纶等。常见纺织纤维分类如表2-2-1所示。

表2-2-1 常用纺织纤维分类一览表

二、常见纺织纤维的基本性能

为合理地进行服装的洗涤、保养,必须了解纤维在受热过程中性质变化的状况。一般情况下,随着温度的升高,分子运动加剧,纤维分子链之间的作用力逐渐减弱,物理机械状态也随之发生变化,温度如继续升高,纤维最终熔融或分解。

大多数合成纤维,在热的作用下,可经过几个不同的物理状态——高弹态、粘流态直至最后熔融,而天然纤维素纤维和蛋白质纤维的熔点比分解点还要高,所以这些纤维在高温作用下,将不经过熔融而直接分解或炭化。

(一)温度对纺织纤维的影响

1.温度对天然纤维织品的影响

(1)棉纤维织品:棉纤维的主要成分为天然纤维素,是孔性纤维,故纤维本身所含水分较多,遇高温后纤维中所含水分起到降温传热作用。当纤维所含水分全部挥发后,纤维空隙间的热空气扩散传出的速度低于熨斗温度增加的速度时,棉纤维先分解后焦化,因此在绝对干态下120℃逐渐发黄,150℃开始分解。

(2)毛纤维织品:毛纤维属天然蛋白质纤维,对空气中的水分有吸附作用,而当本身含水量大于空气温度时,有解吸作用(放湿作用),故有一定的热传导性,并且抗干热性也很强,一般干燥情况下,130℃开始分解出氨气,面料发黄,140~150℃发出硫黄气味,300℃时炭化。

(3)丝纤维织品:丝纤维的主要成分也为蛋白质。由于丝纤维表面有一层丝胶起到了保护作用,故耐热性较高,对热的传导性快。干燥情况下,一般110℃时无变化,130℃时逐渐散发出挥发性物质(表面丝胶逐渐分解),170℃强力开始下降,200℃时发黄,250℃时逐渐变成黑褐色,280℃时炭化。

(2)麻纤维织品:麻纤维也属于天然纤维素,其特点与棉基本相同,因麻纤维内呈现很多微管,从而含水量也相应增大。另外,麻纤维的热传导性比棉快,在干态下继续加热至130℃发黄,200℃分解。其分解点高于棉的原因在于其纤维成分内所含杂质比棉纤维多。

2.温度对人造纤维织品的影响

粘胶纤维织物即人造毛、人造丝、人造棉等,因其是用棉短绒、树皮等经化学处理的再生纤维,故其化学成分也是纤维素纤维,但因其纤维分子结构排列松散,260~300℃时变色分解。

3.温度对合成纤维织品的影响

合成纤维都是由热溶性材料组成,并用不同的材料聚合而成,因而产生不同性能的合成纤维。其耐热性能比天然纤维、人造纤维要低,经受高温后,若温度超过纤维的软化点或熔点就会产生收缩软化或熔融现象。

(1)锦纶织品:软化点180℃,熔点215~220℃左右。

(2)涤纶织品:软化点235~240℃,熔点255~260℃左右。

(3)腈纶织品:软化点190~240℃,熔点不明显。

(4)维纶织品:干燥软化点220~230℃,熔点225~240℃左右,但耐湿热性能差,

100℃湿热时强度下降12%,超过100℃会强烈收缩。

(5)丙纶织品:100℃收缩,软化点140~150℃,熔点160~177℃左右。

(6)氯纶织品:收缩温度60~80℃,软化点90~100℃,熔点200~205℃左右。

合成纤维织品中,受热后会产生收缩现象的占多数。如氯纶在70℃左右开始收缩,温度升高,收缩率增大,温度达100℃时,收缩率可达50%以上;维纶在热水中的收缩率在5%以上。合成纤维的热收缩率随热处理条件的不同而有差异,如锦纶在沸水中的收缩率为10%左右,而在饱和蒸汽中的收缩率可超过13%;涤纶在沸水中的收缩率为7%左右,而在饱和蒸汽中的收缩率可达12%。

(二)各类纺织纤维制品的熨烫温度

熨烫的温度要视纤维成分而定。就合成纤维而言,其熨烫温度应严格控制,否则将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一般合成纤维的熨烫温度应确定在高于其玻璃化温度而低于分解点的温度,这样既能达到热定型目的,又不致使纤维受到损伤,因此掌握适宜的熨烫温度十分重要。各类纤维织物熨烫温度参考数据见表2-2-2。

应该指出,服装的熨烫质量不仅与织物纤维的耐温性能有关,而且与服装的款式、结构、面料所用染料以及所采用的熨烫机具设备等诸多因素有关,特别是洗衣服务业广泛流行的手工熨烫,服装的熨烫效果基本取决于操作技巧和熟练程度。

表2-2-2 各类纤维织物熨烫温度参考数据表

(三)化学物质对纺织纤维的影响

各类服装材料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都将遇到许多化学物质,洗衣服务业在对服装进行去渍、去污清洗过程中,同样会使用各种化学药剂。为了正确选择和合理使用这些化学品,有必要了解一些常见纤维的化学性能。

纤维素纤维(天然和再生的纤维)对碱的抵抗能力较强,而对酸的抵抗能力很弱,其染色性能好,色谱较全,色泽艳丽。

蛋白质纤维的化学性能与纤维素纤维不同,其对酸的抵抗能力比对碱的抵抗能力强,蛋白质纤维无论在强碱还是弱碱中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甚至导致分解。然而除热硫酸外,它对其他的酸均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只是蚕丝稍逊于羊毛。此外,氧化剂对蛋白质纤维也有较大的破坏性,所以使用时应特别小心。

合成纤维的化学性能呈现多样化,各有特点,其耐酸碱的能力要比天然纤维强得多。

此外,不同类型的漂白剂在不同条件下,如浓度、温度和pH值不同时,对各种纤维的强度也有较为明显的影响,这在水洗或去渍过程中应引起高度重视。

常见纤维织物的化学性能:

1.棉纤维

棉纤维织物在无机酸的作用下极不稳定,酸能使纤维素大分子断裂水解,致使纤维强度明显下降。酸的强弱不同(硫酸、盐酸、硝酸为强酸,醋酸、蚁酸等为弱酸),浓度和温度不同,棉纤维水解的程度也不一样。

棉纤维织物对常温稀碱有极佳的稳定性,所谓丝光处理即是利用棉纤维的这一化学特点进行的。在常温下,纤维素与碱作用使棉纤维径向膨胀而长度略有收缩。同时纤维表面显现丝一般的光泽。

棉纤维可用各种氧化剂进行漂白处理。如双氧水、次氯酸钠等,但仍须注意控制使用得当,否则也会造成纤维强度变差。过度漂白不仅会使纤维氧化裂解,还可能造成过白的织物氧化后变黄。

2.毛纤维

羊毛对酸有一定的稳定性,稀酸对羊毛几乎不会造成损坏,但浓酸、高温、长时间处理也会导致毛纤维强度变差。用酸处理毛织品可增加其色牢度和色泽鲜艳度。

碱对毛纤维的损伤极为明显,3%~5%的沸腾烧碱溶液即可将羊毛完全溶解。在冷的稀碱溶液中毛纤维受外力作用会发生缩绒。故水洗毛纤维织物时切勿选用碱性洗涤剂。

氧化剂会使毛纤维的强度下降,同时增加了它在碱溶液中的溶解性,故一般情况下慎用氧化剂处理毛纤维。氯对毛纤维的损坏比较剧烈。它极大地降低了羊毛的强度,故此毛纤维同样不能采用含氯的漂白剂进行处理。

3.丝纤维

丝织物对酸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但比毛差。浓酸可使蚕丝中的丝素水解,而且随着酸的浓度增加、温度的升高、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加剧。

丝织物对低温稀碱溶液虽不及羊毛那么敏感,但在碱性条件下会使丝织物的光泽和手感变差。故丝织品清洗保养时应尽可能选用中性材料。

丝纤维对氧化剂反应强烈。丝纤维中的丝素经高温双氧水长时间处理可引起彻底分解。含氯漂白剂对真丝有剧烈的破坏作用,故丝织品绝不能进行氯漂。

丝织品常用还原剂来进行漂白处理,如亚硫酸氢钠、保险粉等。但也要注意控制浓度、温度和时间等因素。丝织品的耐光性能是天然纤维中最差的,故其不宜在阳光下暴晒。

4.麻纤维

麻纤维的化学性能与棉纤维类似,对碱有一定的稳定性而不耐酸。其他如抗氧化剂作用,耐光照的作用等基本同棉纤维。

5.粘胶纤维

由于粘胶纤维的成分与棉纤维相似,故其许多性能与棉相近,同属耐碱不耐酸的一类,但其耐碱的程度不及棉纤维,且抗折皱变形能力远不及棉纤维。此外,由于粘胶纤维是用天然纤维物质经一系列化学处理纺制而成的,其虽在一般溶剂中不溶解,但溶于铜氨溶液、铜乙二胺溶液等特殊溶液中。

6.涤纶纤维

涤纶纤维耐酸和弱碱,对各种氧化剂和还原剂都很稳定,其不溶于一般溶剂但溶于热的间甲酚、邻氯酚、硝基苯、二甲基甲酰胺、40℃的苯酚和四氯乙烯的混合液中。涤纶纤维不耐强碱,高温和高碱会使纤维完全脆化。涤纶纤维的耐光照性能优良。在日光的照射下,其纤维强度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在合成纤维中,其耐光性仅次于腈纶。

7.锦纶纤维

锦纶的耐酸性能不及涤纶,在浓盐酸、浓硝酸、浓硫酸溶液中会有部分的分解,强度下降。但其耐碱能力优于涤纶,不仅对一般碱性洗涤材料有良好的稳定性,即使在浓苛性纳溶液或浓氨溶液中,其纤维强度也基本不会改变。然而锦纶在日光照射下,颜色会变黄,强度下降。故其耐光性能在合成纤维中属较差的。锦纶纤维不溶于一般溶剂,但在苯酚、间氯酚等苯酚类溶液及浓甲酸中溶解。

8.腈纶纤维

腈纶纤维对酸有较高的稳定性,在65%的浓硫酸或45%的硝酸溶液中其强度基本不变,但其耐碱性较差,用碱处理时会泛黄,同时强度下降,碱浓度越高,处理时间越长,破坏越严重。腈纶纤维对氧化剂和一般有机溶剂(如苯、四氯化碳、四氯乙烯等)都有较好的稳定性,但溶于热的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等溶剂中。腈纶纤维的耐光照性能是所有服用纤维之中最好的。故常被用作户外服装面料。

9.氨纶纤维

氨纶的化学性能比较稳定,在各种酸性、碱性和其他化学溶剂中基本没有变化,但在热碱溶液中易被溶解,在温的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溶解或膨化。其耐光照性能不及腈纶,长期在日光照射下,其纤维强度逐渐降低,颜色也会发生变化。

10.维纶纤维

维纶纤维耐酸、耐碱、耐各种化学药剂,对各种化学物质都比较稳定,耐光性能也很好,仅次于腈纶。维纶在浓酸中膨胀或分解。在甲酚、浓甲酸中溶解或膨润,但不溶于一般溶剂中。

11.丙纶纤维

丙纶的化学稳定性好,既耐酸又耐碱,对各种氧化剂也很稳定,但丙纶纤维的耐光性很差,日光照射后其强度降低,会出现显著的老化现象。丙纶不溶于乙醇、丙酮、乙醚等常见溶剂,但在四氯乙烯、四氯化碳及高温的苯溶液中膨化和缓慢溶解。

(四)水对常见纤维的影响

水洗过程中,水对服装纤维的强度及各种物理性能是有影响的。衣服的种类不同,其选用的纤维材料不同,遇水后各种不同性质纤维的强度及其物理性能的变化也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例如有的纤维遇水后抗拉强度下降:羊毛和蚕丝纤维下降约14%,粘胶纤维下降高达53%;而有的纤维遇水后抗拉强度却有所提高:棉纤维提高2%,麻纤维提高5%。此外,纤维被水润湿后,其伸缩性能变化也很大,例如桑蚕丝伸长46%,粘胶纤维伸长35%,麻纤维伸长22%,羊毛纤维伸长12%,只有棉纤维变化较小,仅伸长4%。为此,了解这些变化,掌握不同纤维面料遇水后性能变化的规律,是保证服装养护质量的基础。常见织物纤维遇水变化见表2-2-3。

表2-2-3 常见织物纤维遇水变化

1.棉纤维

棉纤维遇水膨胀,伸长率约4%左右,故棉织物在水中比干燥时体积增大,且湿强度较干态时略有提高,约2%左右,这对洗涤较为有利。棉纤维织物有较高的回潮率,穿着舒适,手感柔软,但棉纤维织物的高吸湿也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创造了条件,经微生物破坏的纤维素,强度下降,对碱的稳定性也大打折扣。

2.毛纤维

毛纤维遇水膨胀,抗拉强度下降(约14%),且在外力的揉搓作用下,纤维相互纠缠,毡合更加紧密,从而导致羊毛织物长度减少,而织物的厚度和致密度增加。产生较为明显的缩水、变形。况且羊毛纤维对碱相当敏感,然而目前大多数水性洗涤材料为碱性,故毛纤维织物尽力避免水洗。羊毛纤维吸湿性好,即使含水率高达30%,手触也没有润湿的感觉,因此毛纤维织物收藏保管前,应保持洁净干燥,以免微生物侵蚀。

3.丝纤维

丝纤维与水接触后不仅强度下降,而且因其纤维间摩擦小,彼此固结不稳定,因此水洗时不宜过细揉搓,应大把拎洗。否则不仅容易变形走样,还会造成损伤。

丝纤维有较好的吸湿性能,穿着舒适。但柞蚕丝极易产生水渍,故穿着使用时应尽力避免溅上水滴。

4.麻纤维

麻纤维遇水膨胀,强度提高,但伸缩性变化太大(约伸长22%),洗涤过程中稍有不慎即会变形走样。其防水耐腐蚀性能比棉好,不易受微生物侵害。

5.粘胶织物

这类织物遇水迅速膨胀,变得又厚又硬,强度只有干燥时的50%左右,故粘胶织物水洗时不宜重揉重搓。其吸湿性好,穿着舒适,但易产生折皱变形,衣物保形性能较差。

6.合成纤维

常见服用合成纤维一般吸湿率低下,因此遇水不膨胀,不收缩,水洗也不易产生收缩变形,洗涤、可穿用性能良好。然而正是由于它们吸湿率低,从而易产生静电。容易出现缠体吸附灰尘、不散热、遇火星易产生熔洞等现象。

此外,服装所用的纺织品衣料,都具有一定的缩水性,这除了受纤维本身特性影响之外,还与服装材料在纺纱、织造、染整等工序生产过程有关。这些服装材料在生产过程中,均要受到一定的机械拉伸,这些机械拉伸力使纱线和纺织品或多或少地被拉长,从而形成一种潜在的收缩应力。这种潜在的收缩应力,在服装材料吸湿后会将伸长部分的全部或一部分收缩回去,从而造成织物的缩水现象。一般纺织品的经向缩水大于纬向,而且吸湿性越强,缩水率就越大,吸湿性越差,缩水率越小。

由于不同纤维制成的服装衣料缩水率不同,所以在服装清洗保养时,乃至在缝制服装时,就必须充分考虑服装衣料的缩水问题,以便采取相应措施,使服装不变形缩水。

三、纺织纤维的简易鉴别方法

不同季节的服装、不同款式的服装、不同质料的服装,应采用不同的清洗材料和不同的操作工艺。为此,正确地鉴别服装材料成了服装清洗保养的首要课题。

纺织纤维的鉴别方法很多,常用的主要有感官鉴别、燃烧鉴别、溶剂溶解等几种,以便鉴别服装面料是纯纺织物、混纺织物、还是交织物,进而鉴别织物纤维的类型。所谓交织物,即指经纬纱用不同的纤维原料,或同一方向的纱线用不同纤维原料相间排列的织成品。而混纺系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类别的纤维混合纺纱所织成的织物。

(一)手感目测法

手感目测法是由人的感官反应如视觉、触觉等,根据不同纤维织物的外观特征来鉴别纤维原料的方法。如眼观织物质地、光泽,手摸织物的质感、厚薄等。通过观察织物纤维的色泽、长度、粗细、变曲程度等,用以判断纤维的种类。

使用该方法,往往根据人的主观判断,有时难做恰如其分的表达,而且织物的手感与纤维原料、纱线的品种、织物的薄厚、组织结构、染整工艺等因素都有密切关系,因而要求测试者必须熟练掌握各种织物的外观特征,同时还要掌握各类纤维的感官特点。

该方法虽然简便,但是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且不能鉴别化纤中的具体品种,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常见纤维织物的感官特征:

1.棉及棉混纺织物

纯棉织物,外观具有天然棉纤维的柔和光泽,手感柔软,但弹性较差,易产生折痕。从布边抽几根纱线,仔细观察解散后的单根纤维,具有天然卷曲,纤维较短。将纤维拉断后,断处纤维参差不齐,长短不一,浸湿时的强度大于干燥时的强度。

棉织物有普梳、精梳与丝光之分。普梳织物外观不太均匀,且含有一些杂质,布面粗糙,常为中厚型织物;精梳织物外观平整、细腻、杂质较少,常为细薄织物;丝光织物是指棉织物用苛性纳进行丝光处理后,其纤维截面趋向圆形,结晶度与取向度提高,纤维表面产生丝一样的光泽,织物光泽较好,表面更加细腻均匀,是高档棉织品。

棉混纺织物主要有涤棉、粘棉、富棉、维棉、腈棉等产品。

涤棉与腈棉织物色泽淡雅,有明亮的光泽,布面平整光洁,手触有滑爽挺括之感,面料弹性较强,手捏布面放松后恢复较快且折痕较少;富棉与粘棉织物的光泽柔和,色泽鲜艳,料面光洁、柔软、平滑,但稍有不匀与硬之感,手捏布面放松后料面有明显折痕;维棉织物色泽较暗淡,手感粗糙,料面不够挺括且有不匀感,其折痕介于前两者之间。

2.毛及毛混纺织物

纯毛织物平整均匀,光泽柔和自然,手感滑爽,柔软,丰满,挺括,极难产生折痕。拆出纱线分析,其纤维呈天然卷曲状,且比棉纤维粗、长。

纯毛织物包括精纺、粗纺、驼绒、长毛绒等产品。精纺毛料手感薄软;粗纺毛料比较厚重,表面有绒毛;驼绒(商品名)以针织物为底,面料布满细短、浓密、蓬松的绒毛;长毛绒(也称海勃绒)料面耸立平坦整齐的绒毛,丰满且厚实。

毛混纺织物有毛粘、毛涤、毛锦、毛腈等产品。粘胶人造毛与毛混纺的织物一般光泽暗哑,手感柔软但欠挺括,易产生折痕,其薄型织物酷似棉织物。

毛涤织物光亮、滑爽、挺括、弹性好、不易产生折痕,但光泽不及纯毛织物柔和、自然;锦纶与毛混纺织物毛感较差,光泽呆板不自然,手触硬挺不柔软易产生折痕;而腈纶与毛混纺织物毛感较强,手感蓬松有弹性,光泽类似毛粘织物,但色泽较之鲜艳。

3.丝及丝混纺织物

蚕丝是蚕体分泌物凝固而成的物质。蚕丝分为家蚕和野蚕丝,以桑叶为饲料的蚕的蚕丝为家蚕丝,以柞树、蓖麻为饲料的蚕的蚕丝为野蚕丝。蚕丝在天然纤维中具有较高的强度,相比之下,桑蚕丝表面细腻,吸色能力较强,而柞蚕丝表面较粗糙,吸色能力相对较差,但柞蚕丝在吸湿、耐光性等方面却优于桑蚕丝。柞蚕丝织物清洗保养时一旦操作不当容易产生水渍,往往需要重新过水漂洗,为此,清洗保养柞蚕丝织物时应格外慎重。

丝织物料面轻柔平滑,富有弹性,悬垂性好。手触有丝丝凉意,色彩鲜艳、均匀、光泽自然、明亮,手捏放松后会产生细细的折痕。

丝混纺织物主要有粘胶丝织物、涤纶丝织物、锦纶丝织物等。

含有粘胶的丝织物手感滑爽、柔软,但不及真丝轻盈、飘逸,略带沉甸甸的感觉,光泽明亮刺目,不如真丝柔和、自然,且极易产生折痕;含有涤纶的丝织物其感官性能极像真丝,手感滑爽、平挺、弹性好、手捏放松后,恢复原状较快,无明显折痕,光泽柔和、明亮;含有锦纶的丝织物其感官性能在各类丝制品中最差,不仅身骨较疲软,而且光泽较差,色彩也不太鲜艳,产生折痕后恢复缓慢。

4.麻及麻混纺织物

纯麻织物淳朴自然,光泽柔和明亮,手感滑爽、厚实、硬挺、面料较为粗糙,手触有不匀和刺感,握紧放松后折痕较深,且恢复较慢。

麻混纺织物有棉麻、粘麻、涤麻、毛麻等产品。

棉麻、粘麻织物的外观、手感与风格介于纯棉与纯麻之间;涤麻织物面料平整,有较明亮的光泽和柔软的手感,弹性较强,不易产生折痕;毛麻织物的面料清晰明亮,平整挺括,手捏放松后不易产生折痕。

5.粘胶织物

粘胶纤维属化学纤维中的人造纤维,它以天然纤维素植物为原料(棉短绒、木材、芦苇、甘蔗渣等),经化学加工而成。它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其长丝称为人造丝,若将长丝截短,其粗细和长度与棉接近则为人造棉,与毛接近则为人造毛,介于棉毛之间则为中长纤维。

粘胶纤维应用比较广泛,但其最大缺点是极易产生皱纹,且不易恢复。尤其是遇水后强度下降很快,经不起水中重搓。其棉型织物外观似棉,但身骨比棉疲软,手感比棉稍硬,尤其遇水后会变得又厚又硬,然而一经干燥便恢复原状。其毛型织物外观有毛型感,但手感疲软,光泽呆板;其丝型织物外观像真丝,但手感比真丝软,光泽比真丝亮,有些刺眼。

为了改善粘胶织物的性能,人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开发生产了富强纤维、铜氨纤维、醋酯纤维等同系列产品,不仅提高了粘胶纤维的湿强度,而且改善了它的感官性能。

6.涤纶织物

涤纶纤维是用石油产品进一步反应聚合而成的纺织纤维,又叫聚酯纤维。它手感滑爽,有明亮的光泽,弹性好。涤纶纤维应用较为广泛,其制品有仿棉、仿麻、仿毛、仿丝及仿鹿皮型。其精纺毛织物手感干爽,光泽明亮,但挺板有余而糯软不足;仿丝织物质地轻薄,刚柔适中,但吸水性远不及真丝,故穿着不舒适;仿麻织物形态逼真,粗犷潇洒,手感挺爽,但吸湿性差;仿鹿皮制品形态逼真,质地轻薄,外观细腻。

涤纶织物最突出的特点是几乎不产生皱纹,故穿着挺括,但其吸水性差,容易产生静电。

7.锦纶织物

锦纶又叫尼龙,学名聚酰胺纤维。其质轻、弹性好、稍用力即可产生较大的变形。其身骨虽疲软,但强度较高,耐磨性是各种纤维中最好的。锦纶遇热收缩,热定型性差,手捏放松后有明显的折痕。其产品有仿毛和仿丝型。

8.腈纶织物

腈纶又称合成羊毛,学名聚丙烯腈纤维。其织物手感柔软蓬松,毛型感强,色彩鲜艳,光泽柔和,手捏放松后不易产生折皱,然而一旦产生折痕却很难度平。腈纶织物最突出的优点是耐光性属纺织纤维中最好的,但其最大的缺点是耐磨性差,受磨部位极易产生磨损。

9.氨纶织物

氨纶又叫聚氨酯纤维,由于其弹性奇佳,故俗称弹性纤维。其手感平滑,光泽自然,有理想的伸缩弹性,类似于橡皮筋。

10.维纶织物

维纶织物学名聚乙烯醇缩甲醛纤维,由于其吸湿性好,高时可达到10%,故又称合成棉花。维纶织物颜色晦暗,光泽暗哑,身骨疲软,手感蓬松,容易产生皱纹,而且由于其织物弹性较差,尺寸稳定性不好,加之容易起球、起毛,故在服装业的应用较少,但在服装材料中常代替棉或与棉混合使用。

11.其他纤维织物

随着化学工业和纺织工业的发展,为改善和提高化学纤维织物的物理化学性能,各种异形纤维、复合纤维、裂膜纤维及其他具有特殊功能的纤维也在织物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我们知道,常见化学纤维的横截面一般为不规则的圆形或椭圆形,而异形纤维的横截面呈特殊形状,如三角形、多角形、三叶形、X形、Y形、H形、藕孔形、中空形等。异形纤维除了具有同类化学纤维的基本性质外,还大大提高了同类化学纤维的感官性能及各种物理性能。如色彩更加鲜艳、亮丽,光泽更加柔和自然,手感更加舒适、蓬松、服用性能进一步得到改善。

复合纤维是一根丝条上同时保持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聚合物,有双层型和多层型各种结构。复合纤维结构上的变化促成了其物理性能上的相互利用,优势互补,使得其手感进一步改善,毛型感更强。

裂膜纤维也是由化学纤维制成的,它是将化工原料制成薄膜(如涤纶薄膜),然后将薄膜切割成具有一定宽度的条带,拉伸或撕裂成所需要的纤维,以改善它的性能。

除此之外,为满足特定的需要,近年来还开发了诸如吸湿性纤维,抗静电纤维、阻燃纤维等多种纤维织物。

应该指出,上述纤维织物要想确认其具体属性,光凭感官是远远不够的,尚需借助于其他鉴别方法才能取得较为理想的结果。

(二)显微镜鉴别法

用显微镜法鉴别织物中的纤维,是利用各种纤维具有不同的截面形状和纵向外观特征,在显微镜下面观察,从而确定纤维品种的方法。这种方法对天然纤维或截面形状和纵向外观特征明显的纤维可以清楚地加以区分,但是对于大多数合成纤维截面形状和纵向外观特征相差不多,就不太好区分了。

将纱线从织物中抽出,解捻成单纤维状态,然后在显微镜下面观察其纵向外观:纤维若是扁带形状并且有天然转曲,是棉纤维;若是圆柱形状并且有鳞片包覆,是羊毛纤维;纤维若是粗细不均匀且有竖纹横节,则是麻纤维;若是纤维粗细均匀且有竖纹,则是粘胶纤维;若是光滑的圆柱形状,则是涤、丙、锦等大多数合成纤维。另外还可以做成切片观察纤维横截面状态,帮助确定纤维品种,如蚕丝的不规则三角形;兔毛纤维的截面都有髓质层等。

(三)燃烧鉴别法

燃烧鉴别法也是一种简单实用的织物纤维鉴别方法,适用于纯纺织物与交织物的纤维原料鉴别。它利用各种纤维的不同燃烧特征来鉴别纤维原料的种类。鉴别时,先设法从织物上拆下几根纱线,用镊子夹住小束纤维,慢慢靠近火焰,仔细观察纤维接近火焰、在火焰中以及离开火焰时烟的颜色,纤维燃烧速度以及燃烧后的灰烬的特征。记录这些特征,对照表2-2-4纤维燃烧特征对照表。

表2-2-4 纤维燃烧特征对照表

(四)溶解鉴别法

该法是利用纤维在化学溶剂中的溶解性能来鉴别纤维的品种,适用于各种纤维制品。对于纯纺织物,只要把一定浓度的溶剂注入盛有待鉴定纤维的试管,然后仔细观察和区分溶解情况——溶解、部分溶解、微溶、不溶,并认真记录其溶解温度——常温溶解、加热溶解、煮沸溶解;对于混纺织物,则需先把织物分散为纤维,然后放在凹形玻片中,一边用溶剂溶解,一边在显微镜下观察,通过观察各种纤维的溶解情况确定纤维种类。

由于溶剂的浓度和温度对纤维的溶解性能有明显的影响,故用溶解法鉴别纤维时,应严格控制溶剂的浓度和温度。常用纤维的溶解性能见表2-2-5。

表2-2-5 常见纤维溶解性能表

注:I为不溶解;P为稍有溶解;S为大部分溶解;SS为溶解。 0Ff1ErIcma/gJ/XsyqMbi2FcZy38fTmdWsCQ18AikjtmXbaSTtrx1CK2wMVlQCt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