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上烓头”与“烓灶下”

在浦江农村,一旦遇有做戏、造房,或红白喜事,亲朋好友总要聚集一堂。席间,人们一边喝酒、一边谈论:“这菜味道不错,今天谁上烓头?”

浦江方言中,“上烓头”,即指上烓头的人,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厨师。与下列一些词同义:“ó头”、“ó灶”、“灶头”——灶。在浦江城乡,无论哪里都有一些与“ó”有关的说法:ó灶菩萨——灶神;ó孔(门口)——火门(门口);小ó孔——建在灶上与火门相反一面的小孔。因贴近灶膛,可用来烘干鞋袜等物;“烓罗(锅巴)”。“烓灶下”,即指烧烓孔的地方,以及灶膛等什物。

“烓头”在浦江农村,以前家家户户都有,一日三餐离不开它。因而“烓头”一说在浦江民间是使用得最广泛的方言,只是社会发展到现在,由于煤气灶、电饭煲之类新灶具的出现,烧饭炒菜不用柴了,方言“烓头”才出现退化的现象。1990年版的《浦江县志》把“ó头”用国际音标注了音,《〈诗经〉毛传》中的“烓灶”就是浦江方言的“ó灶”。

《诗经》中的《小雅·白华》四章有两句是“樵彼桑薪,卬[áng]烘于煁[ chén]。”《毛传》:“卬,我。烘,燎也。煁,烓灶也。”我们把它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明白如话,意即:砍下那个桑树枝拿回家当柴火,新柴有点湿,我把它烘在烓灶里烤。在浦江农村对于刚砍下的青柴,为方便下一餐点火,要顺手把它烘在刚熄火的“ó孔”里,这很普通的,也是上了年纪的浦江人最熟悉的“ó灶头”的一个习惯。

《毛传》是西汉初年的著作,它把“煁”注解成“烓灶”。这说明“烓灶”在《毛传》的时代是当时的通用词汇。当时的普通读书人都可以读懂这两句诗了。

那么在那远古时代,我们浦江的先民是使用什么样的炊具的呢?悠久的制陶史告诉我们,我们的先民把一个泥土烧制成的陶器放在一个土围子上烧火做饭,随后把这样一个东西叫做“烓”,就是浦江方言的“ó灶”,“烓”的意思就是“灶”,“烓灶”就是“灶”。

由此可见,浦江方言不但历史悠久,而且文化底蕴深厚。 nYqmw0DET0HdMjP3j0p+52Wf1bEAvOmvbxGyQ3wKI/7useDLG4HSmcDqbxg+5LY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