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浦江话 一种有生命力的方言
(前言)

作为土生土长的浦江人,讲“浦江话”就像一日三餐一样平常而普通。想说就说、闭嘴就停;不要本钱、无需纳税。正因为如此,一直以来许多人对此并不太在意。

近年来,通过对一些资料的查看和思考,我们触摸到了一些“浦江土话”的内涵,它的博大精深和旺盛的生命力,使我们感觉到它也是一种值得关注的文化。

追溯浦江话的滥觞,我们会发现勤劳尚学的浦江人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中,创造了丰富的足以表达思想意识的独特的土话——浦江话。

走进口头档案——浦江土话,我们会看到这里同样点缀着一串串晶莹璀璨的瑰宝,慢慢咀嚼,细细品味,实在令人有一种琳琅万轴之感。

这里收集的一些浦江话同样蕴含着深隽的哲理和可贵的生活经验,给人们以智慧的启发,给丑陋以无情地揭露。千百年来,虽囿于交通闭塞与外界交流甚少之影响,但它仍顽强地在浦江这个独特的盆地里流传着,并影响着浦江人的生存和发展。尤其在人们的世界观上,这些熠熠闪光的浦江土话以其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向世人展示着它们的价值。《海与海够爸爸》通过一个浦江人与一个诸暨人的对话聊天,展示了这位浦江先人的机敏、诙谐、幽默和精明,看后有令人捧腹之效;《轻轻讲 重重听》、《认理勿认人 帮理勿帮亲》等是浦江先人告诫后人如何为人、成长、处世的警言,真可谓声到言到理到,虽只有一二句话却句短意长胜过千句千文,给人一种境界;《“狗瘪倒灶”的说法》一文通过兄弟之间关系的处理,深刻地讥讽了小气、吝啬之人的抠门行径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引人思考,启发人们做人做事要有一种好情怀;《同年哥与同年弟》则是经典的浦江“品牌”的礼貌用语,出门在外问路也好、办事也好,遇人叫一声“同年哥”,一下子距离就近了,给人一种温暖感;《爬上去朵(鸟)式 跌下来屙式》则直白地告诉世人:作为一个人,无论是从政还是经商或者操其他营生,人生之路都要走稳、走好,这比什么都重要。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如果用“浦江话”去观察思考一些社会现象,你一定会有所启发、有所收获;你会惊叹“浦江话”的内涵有如此之广、如此之深、如此有理,在我们的身边竟然沉睡着这样一座有待开发的文化“宝藏”,你会大有相识恨晚之感。

然而,改革开放以来,在各种外来因素的冲击下,比如随着对外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大、经济活动的更加频繁,外来的文化语言不断进入浦江盆地,影响着改变着浦江人。别的不说,就说我们平常所用以交流的语言,以往只有“公家人”(在单位上班的人)这个群体在单位里才说普通话(浦江人称之为“官话”),小孩子是不说的。但是,现在的情形大不相同了,跟小孩子说话得用标准的普通话,农村里的孩子也不例外。因为幼儿园里的孩子不说浦江土话,回家也不说,这样就使得说浦江话的机会和场所少了许多,流传的渠道就更窄了,或许到了现在的孩子成人的那个时候就难以流传下去了,再接下去就更不用说了。

于是,我们不得不看到许多精粹的充满寓意的富有知识性、趣味性、哲理性的浦江方言,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在被异化、淡忘、失传。应该说“浦江话”作为一种方言,也是语言中的一部分,其内涵同样值得挖掘、传承,应该受到人们的重视和青睐。

因此,挖掘、整理、传承浦江先人留于后世的这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浦江话”的内涵,把这一口耳相传的口头档案变为有文字记载的纸质档案,使这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有序传承,该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吕新昌 b7/qG1lCPuCuhB/Fq2q2ycn9svKNEYggjJskpKVEhXL9ggbLKBbWSGuEuJOjgSB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