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绪论

本书旨在研究明清时期湖北的慈善事业。其中“明清时期”的范围为明初迄于清末(1368 年至 1911 年)。鸦片战争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大门,出现了很多新趋势,但社会并不是遽然改弦更张。湖北处于内地,受欧风美雨的侵染相对较晚。以 1911 年为下限,基于尊重慈善发展的内在一致性,更好地揭示其历史脉络。所谓“慈善事业”,并不是囊括所有国家与社会的救贫济急行为,而指依托善会善堂的有组织的善举,包括政府主导的养老慈幼机构——养济院、育婴堂等,但不包括个别性的济人利物的义行,也不包括族田义庄、会馆公所,以及寺庙宫观的施舍行为。

中国拥有悠久的慈善发展历史,但长期没有制度化和组织化。明清时期,乐善好施成为与科第功名、孝行节义并重的广受推崇的社会风尚,出现了善人群体与慈善网络。以善会善堂的涌现为标志,以民间参与为主导、有组织的慈善活动大量出现。这是明清时期出现的新现象。日本学者夫马进指出:“善会是个人自愿参加的、以实行善举为目的的自由结社,而善会办事机构的所在以及具体实施善举的设施则是善堂。” 一般来讲,作为会社,善会强调的是志同道合者共倡善举,多由地方上的善人义士自由组合,服务对象多为小社区。作为机构,善堂强调的是有组织和场所施行善举,组织相对正规。当然,不少善堂乃奉命行事,跟风而建,旋建旋废,形同虚设。从明末同善会算起,数百年中,善会善堂在中国存在了数百年,其数量数以千计。建国初期,慈善被作为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的“反动产物”被否定和消灭。除了教科书中“不忘旧社会”的说教,以及控诉“仁慈堂”的故事,善会善堂迅速退出公众视野。近年来,各地媒体纷纷报道当地善堂遗迹,不少还成为文物保护单位。而在港台和海外,源于明清的善堂依旧在当地社会福利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潮汕等东南沿海地区,浓郁的善堂文化正在复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慈善事业经历了由计划经济体制下被批判、社会救济主要由政府包揽的格局,向市场经济体制下再次名正言顺、并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的转型过程。对新中国成立前的慈善事业,学界和社会也许还欠一个公道。

经历 90 年代的艰难再起步,2008 年的井喷式发展,目前中国的慈善事业正处在关键的转型阶段。套用史学家唐德刚的提法,今日中国慈善正处于“历史的三峡”——既势头凶猛,不可遏止,又充满暗礁险阻。若跌跌撞撞,最终突破,必将凤凰涅槃,一路坦途;若依旧故我,徘徊往复,则危机重重,前景堪虞。一方面是迅速增长的慈善组织数量与善款数额,一方面是脆弱的资金链条和社会信任。红十字——世界上最大的慈善组织,从索尔弗利诺走来,已经历了 150 个春秋,来到中国也有 100 余年,在历史上留下无数荣光。越来越多人的认识到,中国慈善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增强全社会慈善意识。在汲取传统精华,借鉴海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制度优势,塑造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的慈善文化,培育普及全民的慈心善意,是必由之路。

长期以来,中国慈善史并未引起关注,只有零星研究。20 世纪 80 年代起,随着世界史学的转型,以夫马进、梁其姿为代表,率先在海外,慈善史进入研究视野,佳作迭出。90 年代中期,慈善在大陆被官方重新肯定,相关研究也正式起步。时下中国慈善史研究方兴未艾,相关专著达几十部,以及为数众多的论文,慈善史研究成为新的学术热点。不过当前研究存在很多空白点,尤其是专题与区域研究不足。湖北属于区域研究的“弱势区域”,慈善史方面尚缺乏全面系统的梳理。本项研究在尽量吸收学界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试图大致勾勒出明清时期湖北慈善事业发展的图景。 1qaNopRYxmztFqnIM/Z1Qgvu5/9fNwwbkqr50ahBbRJbH8w4GZEdVGoMwdE7x2B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