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情境教学与知识建构
——以天津西开教堂为教学资源的行动研究

张捷

问题与方法
选题缘起和研究问题——行动研究方法——行动研究载体:西开教堂课程方案

一、选题缘起和研究问题

对学生知识建构问题的研究,是缘于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一些现象。我任教的学校是一所高等职业学校,它有别于普通高中。职业学校学生的知识基础往往比普高学生来得薄弱,但是社会对他们实际工作能力方面的要求却更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难以将所学知识有效地内化为个人的知识能力储备,应用于实际生活,并转化为个人经验,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而我所担任的公共美术课程,面对的是非美术专业的学生,惯例的美术欣赏课是教师讲授,学生听讲,满堂灌的方式使学生成了冷漠的局外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很难得到学生的回应,而学生也很难将个体的经验、认知模式和情感态度建立在课程内容之上,对其展开理解沟通。公共美术课是在师生的双重尴尬状态中维持进行。

2005 年,我进入中央美术学院攻读公共艺术专业硕士学位,有幸深入地接触到西方最新的课程理论,也得以使我从一个新的视角,重新认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个人知识建构的问题。于是,我设想通过行动研究,依据建构主义的课程理论,设计一个公共美术课程的情境教学案例,促成学生从被动的局外的听讲人,转变为主动的知识探求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进一步反思和探究建构主义课程理论的相关问题。我将研究问题设定为:

1.公共美术课程如何改变师生的传统角色定位,使学生成为知识的探求者和建构者?

2.将课程开放为真实的社会情境,教师面对着动态的、复杂的学习环境如何对预设的教学目标进行有效把握?

3.提倡学生使用网络等媒体工具以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如何培养学生辨析网络等媒体的信息,并有效地转化为个人的知识建构?

4.在情境教学中,如何把握审美批评的基本知识、原理与个人的独特体验之间的关系?

二、行动研究的方法

笔者采取行动研究的方法进行本案研究。教育领域中的行动研究,指教师以研究者的身份深入教学实际,在研究中担任两重角色——研究者和实践者,在实际教学情境中采取行动,在行动中反思和解决自身的问题。由于在实践中既可提升教师的理论修养,又可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因而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同一性。行动研究遵循问题研究的程序,即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包括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四个基本阶段。

本课题的行动研究,将以天津西开教堂作为公共美术课程的教学资源,围绕西开教堂设计包括三个学习阶段的课程。笔者将教学过程作为研究对象,对课程的进展进行近距离的观察,收集第一手资料,从研究者的视角反思研究问题,力图有所发现和阐释,借此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话,并提供一个实证的案例支持。

三、行动研究载体:西开教堂课程方案

课程资源:西开教堂

西开教堂是一座意义丰富的建筑。

西开教堂坐落于天津市中心,交通便利,是对外开放的公共建筑,有利于学生进行考查。西开教堂建于 1913 年,历史较为悠久,1916 年曾发生过震惊中外的“西开教案”。自 1916 年后一直为天津教会的中心,称为天主教西开总堂。西开教堂为天津在近代殖民统治时期保留下来的规模最为宏大的建筑,教堂高近 50 米,建筑面积近 2000 平方米,也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教堂。不仅如此,西开教堂还是兴建至今天津市保存建筑原始风貌最完好的教堂,由法国天主教总会设计、监制并施工完成,在建造过程中所使用的建筑材料也均由法国本土引进。西开教堂建筑风格独特,为罗曼式建筑。教堂入口左右有塔楼,上有穹隆顶,在拱顶十字形交叉处也建有大穹隆顶,三个穹隆顶呈品字形高高耸立,具有上升的趋势,形成富有变化的轮廓线,外墙处理运用半圆拱窗及连券等手法。教堂内部空间结构丰富,平面呈拉丁十字形,三通柱廊,多角柱组成的柱廊支撑着大小半圆形券顶,通过八角桶壁形的鼓座与支撑拱架券的廊柱相连而撑起中央高大的穹隆顶。

在天津保留下来的近代殖民统治时期的建筑中,西开教堂作为其中之一经历了具有传奇色彩的接受历程。这座教堂建筑是从 1913 年随着西方列强在中国大肆开展殖民统治的时期而产生的。那时,西开教堂首先带来政治上的巨大冲击波。当它诞生之初,就遭到了天津人民的坚决反对。当时在天津《益世报》披露法国当局意欲占地的真相后,在舆论声势的推动之下,民众的抗议、罢工热潮一浪高过一浪,由此引发了著名的“老西开事件”,其社会影响也迅速、广泛地波及开来。由此,西开教堂的诞生成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反帝爱国运动的导火索。

在接下来的 20 世纪 20 年代以后,西开教堂开始从激烈的斗争冲突的角色中慢慢摆脱出来。通过相继修建一些和当地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公益性机构,积极参与慈善事业,使它逐渐地得到了民众的接受。特有的亲和力使它的周边成为了各阶层民众聚集的居住区。

从 20 世纪 50 年代之后,由于政治上的原因,人们对西开教堂的兴趣明显减退,但教堂还在发挥着余温。但从 60 年代中期开始,人们对西开教堂的热情彻底冷却了。“文革”时期,西开教堂由于有着殖民统治背景和宗教功能的双重身份,在这场浩劫中首当其冲,受到了重创,不久便沦落为毫无用处的“空楼”。之后的 1976 年唐山大地震中,天津也受到了波及,西开教堂在这次劫难中又变成了残破的“危楼”。此后,西开教堂似乎完全被人们遗弃、淡忘了。

随着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出于恢复宗教活动的要求,政府在 1979 年动工对西开教堂进行修缮,1980 年秋竣工。但是,面对又获得新生的西开教堂,人们的记忆已经模糊了。有趣的是,当历史进入了 20 世纪 90年代后期,人们竟从各不相同的新的视角,重新发现了西开教堂的诱人之处,并给它赋予了“中法友谊的见证”、“对外交流的窗口”等新的形象,进而在一定范围内兴起了西开教堂的旅游观光热潮,并带动了地区商业的繁荣发展。同时,学术界也发现了西开教堂的艺术价值。目前西开教堂已被建设部、国家文物局、中国建筑学会评定为近代优秀建筑、国家级保护单位和天津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相隔近百年后,西开教堂再度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西开教堂的现象的确引人深思。它的几度沉浮,与时代语境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由此,笔者在前期对西开教堂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将西开教堂作为课程资源引入课程,让学生学习和探究作为西方罗曼式建筑的西开教堂,以及作为嵌入中国历史的西开教堂,学习和提升对于建筑的审美批评能力。

课程目标:

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对西开教堂进行历史主义的审美探究,培养学生现场感知、体验和综合理解历史建筑的能力,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与个人经验互动的基础上,掌握建筑美学的一般知识、历史主义地看待文化遗产的方法以及审美批评的能力。

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将在课堂、建筑现场以及参观访谈现场展开,从建筑特征认知、建筑历史考察、建筑审美批评三个环节深入考察西开教堂,三个阶段的难度逐渐增加,在对西开教堂复杂性、丰富性意涵逐步深入挖掘的过程中,使学生自主地建构起对西开教堂从一般审美特质到社会、文化、历史意义的综合理解。

第一阶段课程:从建筑的知性特征出发对西开教堂进行审美认知。

第二阶段课程:从接受历史的角度来看待具有审美特质的西开教堂。

第三阶段课程:以历史主义的眼光对西开教堂进行审美批评。

课程内容、目标、提示问题、考评:

续表

课程组织(实施方案):

续表

作为行动研究的课程反思
静态考察:对西开教堂建筑特征的审美认知——动态考察:对西开教堂接受历史的调查与反思——以历史主义的眼光对西开教堂进行审美批评

一、静态考察:对西开教堂建筑特征的审美认知

在本阶段课程中,要求学生把西开教堂视为一座独立的视觉实体,从建筑美的知性特征出发,对西开教堂建筑进行静态的客观的审美批评。通过对西开教堂建筑同西方的典型古典建筑作品进行比较,获得对西开教堂的建筑特征的认知。

根据著名美学家比斯莱的理论,在进行审美欣赏的时候,审美经验要和生活中其他经验分离开来,在对一件艺术品的审美把握过程中,观赏者要将个人的情绪反应全部压制,并将注意力总是牢牢集中于眼前出现的对象,对它的构成成分、形式关系、性质和语义诸方面予以自由的浏览和欣赏。只有把我们的注意力吸引到对象本身,对作品本身进行描述和解释,即分析艺术品的“客观理由”,这样才能使审美批评具有客观的合理性。

故事 1:“正确答案”在哪里?

在西开教堂现场教学的审美体验过程中,同学们一般都能如实描述自己眼睛所看到的建筑的外观特征,例如:绿色的屋顶,红白相间的外墙体颜色等等,有的学生还能表达自己独到的感受,更多的学生则围绕建筑的形式特征尽情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力,想法五花八门,他们眼中的西开教堂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功能性建筑,而是带给人们无穷审美想象力的有生命的艺术品。参观结束后,我给学生们布置了一份作业,让他们用文字记录下自己对西开教堂建筑的审美批评。

我本以为学生会在作业中,对西开教堂的建筑形式风格有更出色的表达,但交上来的作业却让我吃惊,多数学生的作业内容大同小异,也包括那几位非常有个人感受的学生。例如,在现场时他们曾这样描述:

“从西开教堂正面侧门进来后空间极度收束,经过这里的人完全被限制在一个狭小的门厅中,通过门洞进入大厅,豁然开朗,高大开阔的空间使我不禁停止了脚步,在那里愣了半天……”

图 1 西开教堂的正立面

“从西开教堂中轴线向祭坛的方向走,眼睛随着宏伟、庄严的韵律仰望着一个接一个的柱子,一个接一个的拱券,一个接一个的穹顶,就是这些建筑特征营造出了教堂的神圣和神秘吧。”

他们通过个人的悉心体验,很好地感受出了西开教堂建筑空间的序列变化,然而在作业中却放弃了原先个人的空间感受,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宣传册上的说明文字,这让我困惑不解,我在课后访谈了他们,了解其中缘故。

“我们参观教堂时,有人发给我一本关于西开教堂的小册子,上面有西开教堂建筑的介绍。其中有些内容正好是关于它的结构、色彩、布局这些方面的,和您布置的作业要求是一致的,所以我们就用了这个内容。”

“我也有这本小册子,上面写得特别好、特别专业,好多东西都是我当时没想到的。看了之后,我觉得我以前说的那些话挺幼稚、可笑的。很多人都拿到这本册子了,肯定要参考那上面的东西写作业。我要是还按自己原来的想法写,肯定不如别的同学写得好。”

图 2 走进西开教堂

我继续问道:“你为什么认为宣传册上的内容就写的特别好,而自己的不好呢?”

那上边写的好多话都是我说不出来的,就是挺专业的。再说,这么多人都看过了,一定错不了。

学生们并非对西开教堂建筑没有个人的审美感受,比如将教堂的走道看作是通往天国的道路,将教堂的尖顶的高度同人的思想境界联系在一起,甚至有的人把教堂的尖顶联想成火箭。对红白相间的颜色感受是如同花生巧克力酱的蛋糕,而对祭坛的设置感到像演出话剧的舞台、祈祷的座位就像剧场里的观众席,等等不一而足。我暂且不去评价学生们对西开教堂建筑的感知水平如何,而他们为什么放弃自己新鲜生动的感受,而将旅游宣传册上的介绍看作是标准答案,主动与其保持一致,将宣传册上的介绍作为自己作业的参照模版,甚至有个别同学直接将它的内容复制过来,这种现象不能不说明一定问题。

学生们得到的旅游宣传册对西开教堂是这样介绍的:“……内部从正门两侧到底部祭台,由两排共 14 根柱支撑着堂顶的圆券,并使教堂形成三通廊。入口两侧的顶部筑有两座高大的塔楼,与十字交叉处的后塔楼前后呼应成品字型,塔楼穹隆圆顶用木构架支撑,外间用铜片覆盖,楼顶置十字架,教堂墙体用红黄白相间缸砖砌成,檐口下采用扶壁连列券作环绕饰带,外檐以圆形窗和列柱券形窗组成叠砌拱窗为主,正面两侧和两翼山墙的山花下还设有梅花形窗,……”。

无疑,宣传册上的文字介绍是以非常专业的建筑概念和知识,描述西开教堂的基本结构的。这一点对于审美观照来说,也是客观基础,是基本事实,是课程中应该学习的知识。然而,面对同一个认知实体,每个人却会自然生出不尽相同的审美体验和感受,这是由于审美活动的特质决定的。问题应当拆开来分析:学生甘愿放弃自己的理解,而以宣传册上的内容为标准答案,第一,说明学生有尊重专业,追求知识积累的意愿。第二,学生将强调个人独特感受的审美活动,与求实求真的知识性的认知活动混淆了,用后者代替了前者。第三,学生倒向“标准答案”的做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应试教育培养的思维习惯,只追求掌握正确答案,而不注重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第四,审美活动中个人的独特感受有没有公共意义?其公共意义之一在于,它们有可能成为探索新知识的动力。从个人的独特感受到公共知识的积累之间,无疑有漫长的道路,这正需要教师的专业化引导和方法层面的支持,是教学应当着力的点,也是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路径。第五,“独特的个人感受”,没有对错之分,确有高下之别,或许肤浅、荒诞,但如果是真诚的,它至少是一个个体的心灵想象和生命感悟,对己有益,而对人无害。第六,从媒体获取的信息并不等于知识,如何转化为知识的积累,需要去伪存真的过程。培养学生在泥沙俱下的信息中披沙沥金,关键在于分析问题的能力的养成,包括如何发现问题,如何求证、解释、判断、反思、建构个人知识,这也是公共美术教育中能力目标的核心指向。

故事 2:当绘画更具吸引力

面对真实的西开教堂进行教学,也出现了另一种意料不到的情况。一部分同学对教堂建筑的外观根本没有耐心去观察,就急忙地进入了教堂,也没有兴趣对教堂的内部空间进行体验、分析,而是将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对教堂内部的壁画、油画、雕像甚至吊灯等这些建筑的附属品的欣赏上,他们很兴奋地讨论着塑像中的人物的“古怪”表情,塑像中的人物同耶稣的关系;油画《最后的晚餐》和《耶稣的诞生》中表现的故事内容,里面人物的不同身份;《耶稣受难图》的每一幅的表现内容,分析耶稣的离奇的身世;提出“吊灯发出的光应该更夺目一些,那样会把西开教堂装点得更为华丽”等等毫不相干的令人尴尬的问题。以至课程时间已经过了大半,在教师的再三提醒下,才将注意力转移到对西开教堂建筑实体的关注上来。课后,我就刚才学生表现,问及他们为何会有如此反应,学生们给了我各式各样的回答。

在真实情境中,学生对雕塑、绘画、装饰等建筑的附属物品表现出的浓厚兴趣,远远超过对建筑实体的关注,他们把目光集中在情节丰富、色彩靓丽、有具体形象的绘画和雕塑作品上,而且首先感兴趣的是作品的题材内容。当学生面对建筑的实体,需要发挥的理性分析能力,对抽象的结构进行分析时,难度和生疏感,很自然使他们的注意力转移,而倒向容易理解的故事性强的壁画等事物。

学生的兴趣是决定学习主动性的重要因素,学生对这些新鲜事物产生兴趣本无可厚非。但是认真分析,同学们对情境教学的热情与课堂上的冷漠虽然天壤之别,但均不能进入预定的学习却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但在现实情境的教学中,会出现各种诱惑力因素的干扰,在组织教学、设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时,就需要更仔细地推敲,任务要更加明确,同学在进入现场之前也应当有更充分的讨论。教师不仅要准备预设问题的答案,更要准备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把问题交由同学解决。新鲜生动的现场是容易达成的,但教学面临着活动无序、学习内容杂乱和学习质量低下的潜在可能。

二、动态考察:对西开教堂接受历史的调查与反思

课程第二部分是对西开教堂的民众接受历史的考察。西开教堂从 20 世纪初,经历了近百年的政治、社会动荡,和中国人民的命运始终交织在一起,它身上蕴藏了丰富的历史内涵。因此,虽然西开教堂的建筑特征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但是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却不断在发生着改变。本阶段通过历史的考察,探究西开教堂现象背后所蕴涵的时代语境、社会心理变迁等深层次问题。

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曾经在其著作《中国建筑艺术二十讲》中对建筑所蕴涵的历史给予过这样的评价:“城市中的建筑是人类在生活活动中,克服自然、改变自然的记录,同时也是人类社会各代的社会生活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反映。意大利史学家克罗齐有句名言:每一部真正的历史都是一部现代史。确实这样,因为历史是现代人所撰写的,都融进了现代人的主观意愿。而保存下来的历史遗迹是一种实物,……人们从中可以看到每个社会的断面,了解社会变迁,它比文献资料更加可信。世世代代的历史文物建筑中都包含着从过去的岁月传下来的信息。”

图 3 西开教堂周围成为民众的聚居区

西开教堂作为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建筑,以静止的状态承载着动态历史的变幻,其中蕴涵着真实丰富的历史信息。讨论西开教堂的历史问题,目的是要建立一种历史感,使对西开教堂的审美观照,处于真实的历史问题背景之中,使学生得以在真实的社会情境中发展和建构对于西开教堂的历史想象。

故事 3:“双面西开”的困惑

考察前期,在学生通过网络等媒体对西开教堂的信息搜集中,西开教堂以其建筑风格和旅游价值成为媒体宣传的焦点,它俨然成为城市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是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和充满异国情调的旅游资源,是为城市增添光彩的“亮点”。例如:

图 4 夜灯映射下充满异域风情的西开教堂夜景

S生:在中央电视台央视国际网络的《国家地理》频道对天津旅游的推荐节目中,西开教堂被列为天津旅游的推荐行程的参观景点,“……首先到天津规模最大的西开教堂,参观法式古典建筑,以及内部华丽的装饰风格,还可以在教堂外面的法式风情街畅游……”。

L生:我曾经在天津电视台播放的《魅力天津》栏目中看到过对西开教堂的报道,当时很兴奋,电视里看到的西开教堂简直太美了,是从空中俯拍的,镜头用的也很漂亮,在电视里看西开教堂很壮观。过去从来没有感觉到西开教堂是一幢这么有魅力的建筑,我觉得它应该作为天津地方文化的象征,我们城市应该为拥有这样的建筑而感到骄傲。

图 5 西开教堂成为时尚文化展示的背景

Y生:香港凤凰卫视的《凤凰周刊》在对西开教堂的报道中写道:“在天津市和平区最繁华的商业中心,矗立着一座始建于 1913 年的天主教堂,这座西开教堂是天津教区的天主教主教堂。罗马式的建筑风格、黄白相间的墙体颜色,整洁典雅的院落环境。当你在闹市流连过久、疲倦而好奇地推开它的铁门时,你会觉得周围的闹市声一下子减弱了很多。”

W生:在携程网提供的《畅游天津》资讯中写道:“……这里的欧陆情怀更让我着迷,尤其是每年的圣诞节、复活节,教堂内灯烛辉煌,高悬的水晶吊灯发出熠熠光辉。教众们在管风琴的伴奏下,高唱圣咏,整个教堂一派庄严肃穆。特别是每年到了圣诞节前夕,进入教堂参观的国内外各界人士就多达数万人次。如今的西开教堂已经成为天津的一个亮点景观,是天津市‘万国建筑博览会’中的一件经典展品。”

然而,随着学生对信息资料的逐步深入挖掘,他们发现西开教堂并非只有光鲜、华丽的一面,还有另一面,不仅与先前不尽相同,甚至截然相反,它披露出西开教堂“不堪回首”的过去。

L生:在《今晚经济周刊》对《天津·法汉今晚葡萄酒节》的报道中写道:“……回首昨日天津,处处是灿烂的法兰西文化踪迹,……南京路上的老西开教堂,教堂古典雄伟的设计,教堂外充满异域风情的法国风情街,……饱含着天津人民对法兰西的热爱;天津,正在向我们描绘着一个浪漫的法兰西。”

图 6 游人如织的西开教堂

W生:而在天津电视台《话说天津》栏目西开教堂专题中却介绍说“历经沧桑的西开教堂不仅是为我们记录了一段段中国人民饱受帝国主义侵略的辛酸历史,同时也是天津人民英勇不屈,反帝救国的历史见证。”

W生:在《今晚报》在 2006 年 6 月 30 日刊登了《“洋老乡”回家》的报道,“昨天,20 余位来自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的‘洋老乡’回天津‘探亲’,到西开教堂和五大道风情区参观,古稀老人故地重游,心头别有一番感慨。他们有的自小生活在天津,有的就是在西开教堂接受洗礼的,有的父辈就在天津工作生活过,许多人至今还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参观时,老人们一边寻找当年的记忆,一边感叹天津巨变。”

S生:我从报纸、电视上看到的东西也是这些,前一段时间报纸、电视宣传的还挺“邪乎”,但是我从小上历史课就知道八国联军侵略中国,这些“洋老乡”就是八国联军的后裔,但是,我们现在却这么欢迎他们回来,还盛情款待,不知道为什么?

学生面对如此强烈反差的报道,产生了困惑。

L生:本来以为通过电视、报纸查找消息能准确点、方便些,可是没想到上面的报道这么不一样。以前我们上学时学的历史好就是好,坏就是坏,而西开教堂的历史会有这么大的差别。

图7 1903 年在天津的八国联军

S生:我们平时都上网,知道网上的东西好多是假的,比如“八卦”新闻什么的,平时也就随便看看,都不能相信。可是西开教堂就确确实实在我们身边,媒体的报道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

当学生通过媒体传播所制造的高度符号化、脸谱化的西开教堂时,自然接受了其浪漫而富有“亲和力”的形象。然而当学生面对“饱含着天津人民对法兰西的热爱”和“一段中国人民饱受帝国主义侵略的辛酸历史”这样矛盾的情感信息时,便感到焦虑不安。“上学时学的历史好就是好,坏就是坏”那种简单化的“绝对判断”失效了,对于西开教堂在漫长的接受历史中的情感纠葛、真与假、是与非,就感到难以理解,不知如何判断。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教育的失败。简单化、绝对化的“正确答案”,便于背诵下来并且牢记于心,但是它不能帮助同学们分析现实生活中稍微复杂的事物和历史现象,当他们发现事实并非即此非彼那么简单的时候,就感到沮丧。盲目地信服“权威意见”,很容易转变为“怀疑一切”的虚无主义,因为同样缺乏理性的分析批判的精神和能力。在多元化社会中,在多种利益团体共同生活的社会中,面对不同的声音和复杂的事实,如何分析,如何判断,如何与不同意见共处,应当是 21 世纪教育中的核心问题,对于复杂事物的探究和理解,对于不同声音的包容和尊重,不仅是价值观,也是需要培养和训练的基本功。

图 8 西开教堂的修女院与中外儿童的合影

故事 4:以提问引发讨论

在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们对西开教堂倍受媒体关注和市民青睐的原因进行分析。S生和Z生的对问题是这样认识的:

S生:现在就流行这样的西洋风格的建筑,这些建筑看起来显得比较豪华、气派,西开教堂也是一样,又高又宏伟。

图 9 民国时期,水灾中的西开教堂

Z生:因为西开教堂是充满异域风情的建筑,现在就是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现在很多建筑都是这种西洋式样的,有的比西开教堂还高大,这样显得城市的文化气息很浓。

显然这两位学生的理解较为肤浅,他们把西开教堂理解为西式的建筑风格和华丽的外观装饰,甚至等同于仿西式建筑。于是我向学生提问:你们认为和西开教堂类似的西洋古典风格的建筑有哪些,它们有哪些方面一样或相似?

S生:现在流行的这样的建筑挺多的,有个叫嘉年华娱乐总汇的地方,还有学校附近的帝都娱乐城就是和西开教堂有些类似。

我继续追问:有哪些方面比较类似呢?

图 10 在由西开教案所引起的反法斗争中成立的爱国团体“公民大会”与法租界“爱国罢工团”代表合影

S生:这些建筑同西开教堂一样都有西方的柱式,有的建筑也有差不多的屋顶,都挺气派的。

图 11 《益世报》对西开事件的报道

Z生:是呀,嘉年华建的比西开教堂还高大,还有高大的科林斯柱式,宏伟的拱门,窗户上同样镶嵌着漂亮的彩色玻璃,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它建有高大的台阶,看起来比西开教堂还要神圣。

我再问:两个建筑之所以不同,就是因为娱乐城有高大的台阶,而西开教堂没有么?娱乐城就因为比西开教堂更高大、更华丽,就比西开教堂更有价值么?

L生:西开教堂是一座宗教建筑,而现在建造的一些建筑,从外观上看很漂亮,可这些建筑都是一些酒店、歌厅娱乐场所,我甚至看到一些洗浴中心都是这个样子的。它们之间最大的不同就是功能用途上的不同。

图 12 天津《益世报》的报导及漫画

M生:现在模仿的西方风格的建筑是很多,可是这些建筑无论从建筑规模上来说,还是从建筑的精致程度上来说,都比西开教堂差远了。我家附近的旅馆,前一段时间重新装修了,门口立上了好多罗马柱,而且连名字都改了,现在叫恺撒皇宫大酒店了,真是有病!

我又问道:与城市中的其他仿造的西式古典建筑相比,除了外型相似外,建筑承载的内涵是否也相似呢?我们已经对西开教堂的历史有了一番探究,我们是否可以在这方面作些比较呢?

L生:现在建造的这些西方风格的建筑格调都不高,都是一些娱乐场所,看似好像和西开教堂这样的建筑有点像,但实际上都是模仿个皮毛而已。西开教堂建造已经有近百年的时间,见证了城市近一个世纪的风云变幻,它经过岁月的洗礼,具有丰富的历史,这是其他建筑都不具备的。

W生:即使克隆一座和西开教堂一样的建筑,西开教堂的历史地位也是不可替代的。我认为,作为一座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不能仅凭外观好看,更重要的是要有文化和历史的内涵,现在的这些仿造的西洋建筑就是一种视觉上的污染。

通过讨论同学们已逐渐体会到,西开教堂的历史感是其他形式类似的建筑所不具备的,并认识到目前在建筑风格上存在着仿效西方古典建筑特征的不良风气,意识到建筑的真正价值不仅体现在其外观式样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历史和文化内涵上。

Z生:原先还觉得这些西洋建筑很好看、很洋气,甚至觉得这些建筑建得越多越能显示出城市的一种时尚感,现在想这些假的西洋建筑真是不伦不类。西开教堂在天津这块土地上已经扎根近一百年了,算不算文化遗产我不知道,但是,至少是城市发展的一个见证。

在课程中,如何深化学生对西开教堂历史价值的认知,教师面对着两条途径:一是通过灌输使学生接受“正确答案”;另一个是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在互动中自己加以探究,在讨论的过程中学习表述的方法,学习分析、质疑、批评和建构的方法。显然,后一种方式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建构知识能力的养成。

故事 5:让历史贴近我们

对于西开教堂在“文革”时期的遭遇,同学们是隔膜和陌生的。从采访到的信息和考察到的资料图片中可以看到,西开遭到猛烈批判,民众仿佛对西开充满了仇恨,同学们觉得这一切是真实的,但仇恨和暴力从何而来,又觉得不可理喻。于是,作为补充资料,我和同学们一起观赏了姜文的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从另外一个途径了解到一点“文革”时期与他们同龄的年轻人的情感。

影片描写了一群十七八岁的年轻人在“文革”时期的成长经历。同学们感同身受地体会他们的生活状态和情感经历时,也对“文革”时期西开教堂的遭遇有了新的理解。

图 13 红卫兵占领西开教堂

S生:觉得那时的年轻人生活得很有意思,很烂漫,日子也挺有意思的,和我们现在的生活虽然有很大的不同,但不像我以前认为的那么血腥,那么残酷,而是很疯狂的一个时代。看完这部电影,我觉得电影的名字和那个动乱年代年轻人的那种生活状态很贴切,真的是阳光灿烂的日子,相反,我们今天这看似阳光普照的生活,实际上则是阴云密布。

Q生:通过老师给我们放的影片,我们看到了一个和我原来设想完全不一样的“文革”,我以前曾经看过个电视节目《鲁豫有约》,采访的是画家韩美林,韩美林就曾经在电视里讲述了他在“文革”时期的悲惨经历,讲他当时是如何受迫害的,还险些被虐待致死,并且他认为“文革”是整个历史时期最黑暗、最没有人性的阶段。这个节目给了我很大的触动,觉得“文革”就是充满仇恨、杀戮的时期。看了《阳光灿烂的日子》这个电影后,我感觉也不是这样,轻松多了。

图 14 红旗插到了西开教堂的楼顶

G生:看完《阳光灿烂的日子》这部电影以后,我想起我们曾经看到的红卫兵砸毁西开教堂的那些图片。以前觉得他们之所以那样做就是因为他们心中充满了仇恨,现在想想可能根本就不是那样的,生活在“文革”时期的同龄人,他们富有激情,但却茫然无知,作出这种疯狂的行为很可能更是出于一种好玩的心理,只是一种年轻人的冲动。

图 15 教堂内查抄出的物品堆积如山

W生:觉得影片体现的生活很真实,影片为我们营造了一个真正“文革”时期的生活场景。以前一提到“文革”就意味着打、砸、抢这类暴力行为,现在觉得其实那个时期也是充满了人性的,总之感觉挺复杂的,没法说清楚。

图 16“文革”中破败不堪的西开教堂

接下来,大家讨论了如果完全按照影片的情境逻辑去设想西开教堂的遭遇,当然也不切实际,也会从一种简单化走向另一种简单化,然而重要的是,如果我们不能真切体会历史情境所具有的生动性、丰富性,就会对西开教堂历史情境的建构产生困难。只有当历史变得可以触摸,只有当人性变得可以理喻,历史才会像一面镜子一样照见今天,才会对于当下的我们具有昭示的意义。如果简单地将历史妖魔化,历史就不会与我们对话,我们自外于那段历史,那段历史中人性的残忍就得不到反省,我们也依然处于蒙昧之中。

故事 6:应对“突发事件”

在讨论西开教堂文化价值的课堂上,我要求同学们以事实为依据,对西开教堂在天津城市文化中的历史价值进行全面评价,同时深入理解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课堂上,同学们普遍倾向三种观点:一是西开教堂虽然具有殖民文化的背景,但是作为一座有近百年历史的建筑,值得保护。第二种认为,西开教堂作为具有西方建筑风格的宗教建筑,为天津的城市风貌增添了光彩,也应成为城市文化遗产建筑得到保护。第三种观点是,西开教堂虽然有不堪回首的过去,但是它已经在中国的领土上同中国民众一起经历了百年风雨,成为见证城市近代、现代乃至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遗迹。同学们讨论的结果均认为西开教堂应该作为城市文化遗产得到应有的保护。

图 17 1991年西开教堂被命名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课程顺利进行,在转入下一个问题之前,我惯例性地问了一句:“还有同学有不同意见吗?”一个同学很轻率地说了一句:“西开教堂这样的‘破烂儿’也能算遗产,这个遗产给我都不要”。他还没讲完,其他同学就笑了起来,本来正常的课堂气氛变得诡异起来。我下意识地表现出视而不见的态度,继续进行下面的课程。

事后回忆起来,我对自己的处理感到遗憾。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这样的“突发性事件”并不多,教师对这种看似搞笑甚至恶作剧的事件,往往以冷淡的方式回应。然而,作为尝试建构主义学习原则的课堂,理应更加开放和民主,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说出与“主流”观点不同的意见。当遭遇“恶搞”时,也应以机智和幽默,将其转化为有价值的问题,从而生成新的教学目标。教师应当敏感到学生的异常反应意味着什么,需要考虑为什么有些学生会表现出特殊的行为,学生外在的行为与其内心的真实想法是否一致。不能坦诚相见的教育,只能导致虚伪,导致教学中的“两张皮”,教师好大喜功,学生则投其所好。

三、以历史主义的眼光对西开教堂进行审美批评

课程第三部分,学习以历史主义的眼光对西开教堂进行审美批评,即在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的基础之上对西开教堂进行广义的包括社会、历史、文化方面意义探究的审美批评。西开教堂多元的历史身份,为审美批评创造出一种十分不确定的氛围。在学生了解了围绕着西开教堂的历史和社会变迁之后,对西开教堂的审美认知就不可能仅仅建立在纯粹的视觉感受之上,而是将西开教堂建筑的知性特征与其历史内涵作为一个统一体,从宽广的文化视野和历史主义的角度来阐释西开教堂的美学意义,换句话说,是以一种强烈的历史情感对西开教堂建筑进行审美批评。

相对于第一阶段以比斯莱分析美学的严密、清晰的模式为起点的,静态的纯粹的审美特征的形式主义批评,本阶段要求融入影响民众对西开教堂接受心理的种种因素和力量加以分析和解释,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历史主义的审美批评。美学家古德曼认为,情感和情绪不应该从我们的经验中排除,它们对审美经验是不可缺少的。“它们既不与这种经验的认识成分分离,也不是它们的辅助要素,而是在理解艺术的过程中所涉及的区别和联系活动的主要媒介。” 他鼓励在审美批评的过程中,运用个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情感,更全面、更丰富地看待审美对象。

故事 7:每一块石头都刻满了历史

在对建筑实体进行审美批评,以及对历史变迁中民众接受历程进行考察的基础上,我带领学生再次来到西开教堂,我向身边的两个学生提了一个问题:“我们已经知道西开教堂矗立在这块土地上所经历的风雨历程,现在我们站在教堂的里面,用这种历史的情感再看它时,又有什么新的感受呢?”

Y生:墙还是墙,柱子也还是柱子,顶子还是顶子,没什么变化啊。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和以前差不太多。

L生:我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就是觉得挺冷的。

Y生:确实是,感觉挺阴森的。

Y学生的随声附和使我意识到,学生并非对西开教堂没有感觉,而是不知该如何挖掘自己的情感体验,并将这种体验同自己身处的建筑结合起来分析。我对他们继续追问:“你们觉得冷是因为温度的关系还是有其他的原因?”

L生:不是因为天气冷的缘故,今天其实挺暖和的。

我继续追问:“是周围环境的问题么?”

L生:可能是因为周围环境的关系吧,柱子又高又密,往上看的时候让人感觉有压迫感。

Y生:教堂的穹顶感觉就像一个大锅盖,有种随时可能把人扣在底下的感觉,感觉挺压抑的,所以觉得有点不寒而栗。

我想,学生已经开始细心体会自己的感觉了,这种感觉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引导他们以一种具体的情感来重新看待这座建筑。我问:“那么现在看来,这些经历了百年历史的墙壁、穹顶、柱石在当时的人们眼中,也会和我们看到的一样这么简单么?这些用钢筋水泥浇注成的实体,是否真的没有任何生命力?”

这时有不少的学生都聚集了过来,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以前来西开教堂没太注意过这些,就当作是一次参观,也没有什么想法。可是了解了它的历史后,再看西开教堂时,感觉就不一样了,一想到它曾经是压迫在中国人民身上三座大山之一的附属品,我就觉得特别特别的沉重。”

“看到教堂里支撑屋顶的又高又粗大的柱子时,总感觉它就像西方列强钉在旧社会中国人民背上的钢钉一样,尤其是站在侧廊里的时候,人被挤压在厚重的墙壁和密集的柱子之间,真是让人透不过气来。”

“教堂外面的颜色还挺亮丽明快的,里面的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现在的光线又昏暗,有点阴森。我感觉有点像恐怖片里的城堡,从外边看特别诱人,可是里面却充满了恐怖的气氛。”

不知不觉中同学们已经开始带着一种历史情感对这座建筑进行审美再创造了。在课后作业中,同学们写道:

“西开教堂的建筑是很精美的,”看到那一根根竖立在大厅两侧的柱子、墙壁上精美的艺术品时,我总是在想在兵荒马乱的中国,列强使用何种方式抢夺百姓的财物,又骗取了多少的劳工来修建他们心中的“圣殿”,这后面隐藏了多少人民的血泪。”

“重新站在西开教堂前,恍若隔世。我感觉自己似乎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眼前好像有一幕幕的场景与眼前的西开教堂重叠,里面的人与物既熟悉又陌生。推开教堂的大门,走进去,我就像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回到了从前。我抚摸着教堂那粗糙的墙壁就好像抚摸着它近百年来沧桑的历史。我不由得想起邻近的商业大厦,那光滑的墙壁就像它的历史一样没有痕迹。教堂里的柱子上都刻有精美的花纹,但是它那大理石的材质,又高又密的布局都会让人觉得刺骨的寒冷。这也许是我对它的历史了解后的心理原因。在教堂里轻轻地说一句话,都会有回音,过去倒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而现在听起来,这些声音从人的口中发出,再传到人的耳朵中却是截然不同了,我想这听到的声音中可能也夹杂着教堂的墙壁、屋顶、柱子这些历尽沧桑的物体传达的历史的回音吧。”

历史情感使人抚摸到历史的肌理,同学们真切地感受到一个经历沧桑之变的西开教堂,它并非像此前所知仅仅是一个西洋风的建筑。历史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然而在真实情境中,同学们仿佛感受到历史人物活动的痕迹,嗅到历史事件的气息。同学们用身体、心灵和头脑探访了西开,西开也融入了同学们的个人经验,重新建构起的对西开教堂的想象,它统整了建筑知识和形式之美,它属于天津人民的集体记忆和情感遗产。

故事 8:真正的挑战

有一位学生的作业是比较另类的,他以“文革”时期作为情感想象的背景,描述西开教堂在当时人们眼中的丑陋形象。

“文革”时期,在人们眼里,西开教堂是丑陋的。在那个时期,它是老西开那个地区最高的建筑,而周围则是百姓居住的低矮的平房。作为侵略者“遗物”的它,高高在上,成为制高点,俯瞰着新中国“主人翁”们的住所,这是不能被当时革命热情高涨的人民所接受的。罗马式风格的西开教堂,建造得十分精致。它的大堂平面呈十字形,造型独特。细节上更是处处体现了它的精美,令人眩目的彩色玻璃窗、檐口下的环绕饰带……就算是正面两侧山墙的山花下的隐蔽处都设有梅花形窗。这里的角角落落都充满着欧洲资产阶级的奢华风格。而我们的国家当时是崇尚朴素的,人民的衣着是简朴的,建筑的风格同样也是,虽然当时保留下来的照片是黑白的,但是从现在偶尔残留的“文革”时期的建筑来看,同照片的感觉一样是灰蒙蒙的。相比之下,西开教堂的“华丽”就太扎眼了,浓妆艳抹的它在当时看来是不堪入目的。西开教堂的“资产阶级情调”也不能被那个时代所包容的。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西开教堂三个塔楼的顶子,虽说与那个时代的崇尚的军装颜色一致——是绿色的,但是它酷似帽子的形状,让人不由得联想到这是西方列强强扣给中国人的绿帽子,虽然八国联军早已成为历史,但把这耻辱的标志永远留下了,真是阴魂不散,简直是对中国人民的极大侮辱。

这位同学的想象是神似的,在“文革”的意识形态之中,从“侵略者”、“资产阶级”、“人民”的概念出发,西开教堂的一切都是罪恶和丑陋的。站在被侵略者和被压迫者的立场上,愤慨油然而生,于是会生出一系列“绿帽子”之类的联想和批判,“文革”正是在同样的逻辑联想和激愤情绪的左右下,演出了一幕幕暴力血腥的历史。这份作业表达了这位同学的建筑知识和审美感知,他的情感想象和批判的模式,传神地表达了“文革”时期“阶级斗争”的意识形态。这位同学的想象是真诚的,然而问题是,他有没有能力做一次再批判,以使自己的认识与“文革”认识区别开来?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其他同学能不能呢?老师呢?

回答是悲观的。在教学中,特别是课内教学中,真正理性的批评的反思能力,并没有纳入课程教学目标,教学中概念化的历史知识和意识形态化的价值系统,并不支持学生对一个具体案例,例如西开教堂,进行分析和判断的理性思维的能力。不仅学生甚至教师也面临同样的困难。从这一份作业的反思中,我们看到真正的挑战,“文革”已经结束 30 多年了,在“文革”中付出巨大代价的民族,还没有将与之相对等的历史反思融化在当今的教育中,今天十七八岁的学生,依然与当年的学生一样,当他们真诚面对同样的历史问题的时候,表现出同样的思想贫乏和情感困惑。

讨论与结论

一、媒体信息不等于知识

通过网络等媒体查询相关资料已经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然而媒体信息良莠驳杂,相互矛盾,又激发学生对信息资料进行思考、分析和辨别的欲望。在此过程中,教师协助学生发展自主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辨伪、求证知识的能力,是建构主义教学的重要环节。

二、追求有意义的教学

以往公共艺术课程过于强调美术知识的灌输,从实际教学效果看,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率低下,重要原因之一是教学未能在学生所学的东西,与他们所体验世界之间建立起有意义的联系,不能提升他们认知世界、感受世界的能力。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在人类社会范围内建构起来的,知识不仅是个体在与物理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建构的,社会性的相互作用更加重要。它更关心这一建构过程中社会性的一面。西开教堂的教学案例,设定在真实的社会情境中,通过社会性实践,激发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对问题的条件、背景及相关因素产生更具体、更丰富的理解,对个人经验进行新的充实。事实证明,学生提出了预定的课堂知识难以覆盖的问题,尽管这些问题未能一一解决,却打通了课程与个人经验之间的联系,不论对教师或学生,课程都显示出了富于挑战性的意义,而这才是学习、求知和教学的本义。

三、教师需要和学生一起成长

建构主义的教学方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对知识的通透理解、理性精神、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对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的理解和把握水平,都直接影响到课程意义的真实性和说服力。

知识建构虽然强调从学生的个人经验出发对事物形成个人的认识,但仅仅各说各话的个人认知,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知识建构,知识建构并不是随心所欲的求异思维,而是建立在符合特定社会情境因素基础上的个人批判性反思的结果,它对于公共知识的认同或质疑,都是建立在理性主义精神基础之上的。

相对于传统的教师中心地位,建构主义教学将教师置于没有前置“合法性”地位,教师的权威需要以说理的方式建立起来,他/她不能靠职务权力之便,而是靠理性的说服力,引导和推动学生,以一个求知者的态度授业、解惑、传道,和学生一起成长。

主要参考文献

1.[美]拉尔夫.史密斯著:《艺术感觉与美育》,滕守尧译,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5年版。

2.徐千里著:《建筑学博士论丛创造与评价的人文尺度——中国当代建筑文化分析与批判》,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年版。

3.邹华著:《流变之美——美学理论的探索与重构》,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4.陈乃林主编:《终身教育理论探索丛书——现代社区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

5 .[意]布鲁诺.塞维著:《建筑空间论——如何品评建筑》,张似赞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 年版。

6.莱斯利. P.斯特弗、杰里.盖尔主编:《教育中的建构主义》,高文、徐斌艳、程可拉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7.陈向明主编:《在行动中学作质的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8.戴维. H.乔纳森主编:《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郑太年、任友群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9 .[美]Richaid D Parsons KimberleeB S. Brown著:《反思型教师与行动研究》,郑丹丹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5 年版。

10.汪霞著:《课程研究:现代与后现代》,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3 年版。

编者点评

做行动研究的同学特别辛苦,在我的指导下,要求他们在同一个时段里,保持两套思维、两种身份(行动者和研究者),或者说要在为研究问题所设计的行动完成之后,对行动过程中产生的资料进行整理、分类、深度分析和理论建构。有研究者认为“研究与行动之间是互相渗透的,两者无法分开来看待” ,我同意在本质上或许如此,但区分二者的意义,不仅仅是向现实中传统的学术规范做出适应性的折中,也有利于培养研究新手理解研究的基本含义和规范,建立研究者的角色意识。

本文作者接触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情境化的教学理论之后,情有独钟,大受启发,他投入全部心力,创造性地设计出以西开教堂为教学资源的多元递进的课程方案。不论是将西开教堂作为静态的建筑范本进行审美批评,还是将西开教堂作为嵌入历史的集体记忆进行历史主义批评,作者都将他的课堂带入到现场情境之中进行。这个课程设计和教学行动本身,无疑就是教师建构知识、反思和调整教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包含了大量的研究性劳动,从这个意义上说,行动与研究是互相渗透、无法分开的。

然而,当作者遵循建构主义的原则组织教学的时候,学生们反应如何?在教师所设计的开放性的、情境化的、集体合作式的建构主义课堂上,学生们的学习习惯、兴趣、参与程度、交流互动、理解认知、分析阐释、自主获取资料等方面的表现如何?能力如何?作者所关切的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如何?自主建构知识的能力获得了怎样的锻炼和提升?这些问题才是作者进行研究的初衷。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并非依赖主观愿望,而要依赖于对行动的检验,在检验中,重新认识课程行动中实际发生的故事。对这些故事的建构、描述和意义阐释,以及由此获得的理论反思才是行动研究的结果。

由于在行动的酝酿和实施过程中,充满了研究性的学习和思考,作者在行动研究之后又沉浸自我飞跃的感动之中,因而很容易将自己的理论学习心得、课程设计理念、内容,课程行动中付出努力后成功的故事,以及学生能够呼应自己期待的反应,编织成一篇动人的报告,其中虽可能不乏闪光和可取之处,然而,很可能落入了“自我标榜”的描述和论说之中,丧失了研究者反身观照的立场,那么研究结果就大打折扣了。

实际上,保持双重身份的困难并非发生在写作的最后阶段,而是发生在行动研究的过程之中。作为行动者要控制课堂,掌握进程,运用策略鼓舞学生,因而课堂上发生的微小的、个别的、消极的、逆向的、隐蔽的事件,很容易被行动者所忽略,然而,恰恰是这些微小的事件可能具有高度的意义,需要仔细观察和认真倾听。行动者的优势是贴近事实,然而能够真正体贴到有意味的细节,却需要敏锐的研究者的眼光。所谓资料的收集正是研究者在课程行动中进行的,如若不能及时发现和捕捉有意义的信息,就无法顺藤摸瓜地进行深入调查,那些有可能支持有意思的研究结论的资料,那些有可能激发理论思考的事实,就可能从研究者的指缝中溜走了。

研究的方法步骤对了头,并不保证研究质量必然优秀,因为每一个环节都考验着研究者的整体素质。研究新手自不必气馁,只要在研究实践中不断学习、积累和领悟,一定会有可喜的成绩。 5GMMXhG7ig2Y++MRlXqjYYS0eAuMNIE6ra5YMr/NnRHFDys8Cvw/TsmE7mKtj5Y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