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真理疆域的把握

既然宣传真理是课堂演讲的根本任务,那么在演讲过程中如何把握真理呢?

(一)尊重实践标准

真理是主观符合客观的一种认识,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是客观实践,这也是我们把握真理的一条重要原则,只有符合客观实践的认识才属于真理性的认识,因此要把握真理,首先要尊重实践。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列宁也曾说过,“人的和人类的实践是认识的客观性的验证、标准。”毛泽东在《实践论》中也明确界定了真理的标准,他说:“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

这是伟人对真理标准的确定,为什么只有实践才是真理的检验标准呢?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从真理的角度看,真理具有两端,即主观和客观,真理就是主客观的统一,是主观符合客观的认识。我们检验一种主观认识是否为真理,就要看这种主观认识是否符合客观现实,在多大程度上符合。要进行这种检验,只能寻找客观尺度,否则用一种主观认识去检验另外一种主观认识,只是在主观范围内兜圈子而已,不可能得出任何结果。而客观事物作为真理的另一端,同样不能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因为客观事物就是一种存在,它不能说话,没有意识,不能判断主观认识的对与错;从实践的角度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它也包括两极:主观和客观。同时实践还具有直接现实性。人们在实践中得到某种认识,消化吸收总结上升为理论,再用于指导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也就是把主观的东西再变为客观的东西,这就必然引起一定的现实结果。一般情况下,如果在实践活动过程中,人们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就说明人类的这种主观认识是正确的,也就可以称之为是真理性的认识了。

因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质上就是如何把握真理的真谛!也正是这个真谛,中国人才从“两个凡是”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才有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从而才出现中国令世界震惊的辉煌巨变。

20 世纪末,社会主义运动遭到重大挫折,西方一些思想家宣称马克思主义过时了,社会主义终结了,但是今天,历史却好像开了个玩笑,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社会主义仍然方兴未艾。在 20 世纪末,资本主义一些国家如英国、法国、德国等先后兴起了评选千年伟人的活动,马克思光荣当选千年第一思想家;2007 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是马克思的《资本论》热销世界,甚至有人开玩笑说,如果马克思他老人家还活着的话,巨额的版税收入会使他轻松挤进福布斯富豪榜。正所谓“事实胜于雄辩”,任何认识是不是真理,只要回到实践当中去就会自有论断。有人说,“真理越辩越明”,这是相对于谬误而言,真理绝对不是辩出来的,谎言重复一千遍仍然是谎言,真理不用辩它也自然是真理。

(二)划清真理与谬误的界限

谬误也是人的一种认识,它与真理相伴而生,相斗争而发展,这也是真理发展的规律。真理与谬误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主观是否与客观相符合。符合的就是真理,不符合的就是谬误。真理与谬误也是对立统一的,没有谬误就没有真理,没有真理也就没有所谓的谬误。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列宁曾经说过,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任何真理和谬误,都是在一定范围内、一定条件下才成立的,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失去了这个条件,真理就会变成谬误,谬误就会变成真理。正如恩格斯所说:“真理和谬误,正如一切在两极对立中运动的逻辑范畴一样,只是在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具有绝对的意义……如果我们企图在这一领域之外把这种对立当作绝对有效的东西来应用,那我们就会完全遭到失败;对立的两极都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真理变成谬误,谬误变成真理。” 例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关于革命道路的选择问题。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幅员辽阔的中国来说是真理,但在工人众多的俄国来说就未必是正确的了。真理是永远向前发展的,因此如果把真理不断发展的过程性人为地凝固化,真理也会变成谬误。如封建的社会制度相对于野蛮的奴隶社会来说,不失为一种先进的社会制度,但如果把它人为地凝固化,在资本主义社会已在全球占据统治地位的时代仍然固守这一制度不变,就必然使真理变成谬误。同样的道理,在社会主义真理的光芒越来越耀眼的当代,仍然妄图永远停留在资本主义社会,就会落后于时代前进的步伐,离真理越来越远。

真理与谬误只是一墙之隔。有人说如果用药来形容真理和谬误,差别在于真理是解药,而谬误是毒药。之所以有的药成了解药,有的药会是毒药,就是因为它用在了不同的地方。所以有时候真理和谬误并没有严格而明确的界限,这就需要我们正确地深入地理解、掌握真理和谬误的关系。

(三)区分真理与常识

常识就是众所周知的知识。大家都知道的知识是真理吗?这就需要辩证地分析。俗话说,“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言外之意,多数人或一般人所掌握的知识未必一定就是真理。真理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反映,它的发现需要一个探索性的过程,需要认识主体通过一系列的社会实践主动揭开事物或问题表面的层层面纱,这个过程步履维艰,充满荆棘,甚至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孔子有一句名言:“朝闻道,夕死可矣”。诗人贾岛说:“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这些都说明真理探索过程的艰辛。科学史上,科学家为坚持真理而献出自己生命的例子很多。例如,德国天文学家魏格纳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对大陆分布突发奇想,并亲自搜集证据证明自己的理论。1929 年召开的国际地质学家大会围攻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此后魏格纳成为踽踽独行的孤家寡人。在这种孤立无援的情况下,魏格纳孤身一人多次到极地探险以搜集大地测量学方面的证据,最终心力交瘁,猝死在极地冰原。再比如天文学领域,人们一直把托勒密的地心说作为真理,这种学说统治了 1300 多年。1506~1515 年间哥白尼写成“太阳中心学说”的提纲——《试论天体运行的假设》,但《运行》一书却直到 1543 年他临终时才出版,而且内容有所删减。哥白尼的学说在社会上也引起了不少的非难。马丁·路德曾挖苦说:“这个傻瓜想要推翻整个天文学!” 而且教会还采取种种卑鄙的伎俩对哥白尼进行公开的侮辱。19 世纪中叶,《运行》的原稿被发现。1873 年,出版了增补哥白尼原序的《天体运行》,但有关原子说的章节仍未补入。1953 年,《天体运行》出第四版时,才全部补足原有的章节,这时哥白尼已经逝世了 410 年!

真理的探索过程就是如此的艰辛,它不像常识那样,一般的人都明白、都能接受,它需要一个过程,当真理为绝大多数人所掌握的时候,可以说真理就变成了常识。正因为真理的发现需要艰苦的探索,所以要把握真理不仅仅要具备广博的知识、缜密的理论思维,还要具备敢于挑战权威和传统的勇气。 ekb9aJCfvQR48YcX4R61JqfYVXYBT04aPWGevi4D4/GY1uhKWggl5A8Kh58Z8kR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