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智慧是演讲的神韵

演讲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环境中,面对广大听众传授知识、发表意见、抒发感情,从而达到感召听众的一种带有艺术性的口语表达活动,作为一门语言艺术,演讲的主要形式是“讲”,即运用有声语言并追求言辞的表现力和声音的感染力。教师作为讲台上的特殊演讲者,如何通过语言的表达、声音的传递、情感的沟通、思维的互动使学生接受、理解并且认同自己所教授的内容,这是教师应该具备的一种教学技能。课堂演讲的效果首先体现在语言的表现力上,学生们爱听那些幽默生动的语言,在笑声中与教师产生共鸣;学生更爱听那些富有哲理、凝结智慧的语言,在思想的碰撞中心灵得以启迪。智慧是演讲的神韵,充满智慧的演讲闪烁着真理的光辉,可以令人回味,引人深思。

20 世纪 90 年代初,受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和国内社会动荡的影响,大学生的信仰受到了冲击,不少学生对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产生了动摇。这种情况下,教师讲授“共产主义的现实性”专题无疑较以前增加了难度。一位老师在课堂演讲设计中连发三问,直入主题,通过层层剖析,显示出高超的演讲智慧。这位老师首先问道:“有谁能指出这个宇宙世界存在着永不运动变化的物体?有谁能告诉我自然和社会运动的总趋势不是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方向发展的?又有哪位同学能够否认在总体比较中,现代人的生活远比古代和近代好……既然我们能够看到我们的父辈比我们的爷辈好,我们又比我们的父辈好,有什么理由不相信我们的子辈、孙辈会比我们好?这种不断好下去的结果是什么,难道还用说吗?……”接着,老师又从另一个角度挖掘:“到一个陌生的目的地去,你可能要走许多迂回的弯路,只要大方向正确,你不会在意那些弯路,而且确信自己能够到达目的地。可历史同样走上弯路的时候,总有一些认识肤浅的人犹豫彷徨……肤浅导致脆弱,脆弱导致怀疑和放弃……只有理论上的尽快成熟,才能远离肤浅、浮躁和脆弱。”“现代西方一些哲学家(如尼采、萨特等)曾在揭示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本性时说,人的本性就是永不满足于当下的自我而趋向于对自我的不断超越,而这种超越之动力就来自信仰和理想。因此,人不能没有信仰!没有信仰和理想是生物性的回归与降格!……当然,我们的信仰和理想不包括他们所认可的非科学的假想和幻想,而是要把理想和信仰建立在科学的发展观上……”。最后,老师总结道“我们所说的共产主义不仅仅是一种社会高级发展形态,它更是指向这种高级社会形态的运动!前途的光明和道路的曲折是相伴随的……”。 这是一节充满智慧的课堂演讲,老师没有单纯的说教或者理论的硬性灌输,而是通过三个有力的反问点明主题,接着用当时对大学生影响很大的现当代西方学者的理论进行阐述,最后紧扣授课主题给出结论。全篇授课演讲一气呵成,丝丝入扣,充满激情和智慧。正如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中的一句话:“不是锤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演讲语言的论辩力和感召力,不在于声严色厉之中,而在于深邃的义理与丰富的感情紧密结合。

演讲者深沉的哲理思考、敏捷的思维、出众的口才,是其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的充分体现。丘吉尔的演讲在历史上非常有名,据说在剑桥大学的一次毕业典礼上,上万名学生等待丘吉尔首相前来作关于成功秘诀的演讲。演讲吸引了众多媒体和广大市民,每个人都渴望感受这位伟人的智慧和口才,欲从他身上学到成功者必须具备的才智和品质。丘吉尔在随从的陪同下走进会场,挥挥手走向讲台。他脱下大衣,摘下帽子,默默地注视所有听众。一片欢呼之后,丘吉尔说了一句话:“never give up!”(永不放弃)便穿上大衣,戴上帽子离开了会场。这时整个会场鸦雀无声,几秒钟后,掌声雷动。“永不放弃”短短四个字,浓缩了丘吉尔成功的原因所在,凝练的四个字也无法不让人折服于丘吉尔的聪慧与睿智。

周恩来总理也是一位出色的演讲大师。他的雄辩与智慧在当时蜚声海内外,他的风度与气魄还有那柔中有刚的犀利言辞,不但令国人敬佩骄傲,就连敌手见了也会情不自禁地赞叹起来。曾经有一位美国人带有挑衅意味地向周恩来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一个国家向外扩张,是由于该国的人口过多。”总理当然不接受这个观点,他直接反驳道:“我们不同意你这种看法。英国人口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只有 4500 万,这并不算太多,但是英国在一个时期内曾经是‘日不落’的殖民帝国。美国的面积和中国比较,中国也只是略大了一点点,但是中国的人口远远超过美国人口的五倍还要多,可是美国的海外驻军却达 150 万。中国的人口虽多,却没有一兵一卒驻在外国领土上,至于在外国建立军事基地更没有,由此就可看得出来,一个国家是否向外扩张,与它的人口多少是没有关系的,却与这个国家的社会制度息息相关。”多么掷地有声的回答啊,显示出一代伟人高超的智慧与胆识。

课堂演讲的效果和影响力同样源于教师的思想、学识、智慧、才华和演讲技巧。虽然教师教学活动中的演讲和政治家竞选演讲及商业推广中的演说目的、受众都不一样,但都是从听众出发的演讲,只不过教师的课堂演讲以传授知识为主要任务,它不能离开教学目的,课堂演讲是在服从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计划的要求基础上,使教学能够更好实施的一种教学手段。纵观古今中外伟大的学者,从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雅典街头的辩论、柏拉图的“阿加德米”学园到亚里士多德漫步的哲学,从中国的圣人孔孟讲学到韩愈的传道授业解惑,这些伟大的思想家是具有高超教学方法的教育家,是学识渊博的思想家,同时也是天才的演说家和演讲大师。他们不是稳坐书斋闭门造字,而是通过讲学、游学将自己的思想和见解传授给更多的人。我们不会忘记苏格拉底这位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天天披着长衫、光着脚板,在街头、市场、宴会中与人交谈,探讨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伦理道德问题。我们也不会忘记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孔子与弟子们用 14 年时间周游列国,历尽千辛,宣传自己的主张。正因为如此,闪烁在他们思想中的智慧光芒不仅照亮了当时的时代,而且越过岁月的长河影响至今。

捷克著名作家米兰·昆德拉在演讲《智慧是什么》中曾说:“现代的傻不是意味着无知,而是对既成思想的不思考。”智慧是人生的永恒追求,也是教育的基本主题。课堂演讲艺术是教师的教育思想、知识积淀、教育能力和语言艺术的结合,演讲效果的高低取决于多种因素,但不可否认的是,洋溢在课堂演讲过程中那充满智慧的思想和语言为演讲增添了神韵,也增添了授课的吸引力和效果。毕竟,教育的真谛不仅仅在于传授丰富、有用的知识给学生,而且还在于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有所领悟、有所体验,能把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智慧。 ZMyeHGlVx4R2Vd5g8eBFW9itlsGZBDn84fflAucTEOnFL7XpDiK9sIFqM4E9ErR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