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音级在音高上的相互关系即两音之间的音高距离叫音程。构成音程的两个音节,下面的音叫根音,上面的音叫冠音。
先后发出的音构成旋律音程。书写时应按先后次序写,唱时也要从先发出的音往后发出的音上去唱。
同时发出的两个音构成和声音程。书写时竖着写,从根音往冠音上唱。紧挨着的两个音级构成的和声音程,书写时可以把根音写在前面,冠音紧随其后。
度数实际上是音高关系的一种单位称呼。构成音程的两个音之间包含有几个基本音级就叫它有几度。如C ~ G共包含五个基本音级,所以把它称为五度音程。
简 谱
音数是指构成音程的两个音级之间所包含的半音与全音的数目。如E~ F为半音,它的音数就为 1 半; C ~ F之间包含有两个全音和一个半音,它的音数则为 2 全 1 半。
为了区分度数相同而音数不同的音程,还要用文字来加以说明,如大、小、增、减、倍增、倍减和纯等。
自然音程是指大、小、纯音程和增四、减五度音程。它们的度数与音数关系如下表:
变化音程是由自然音程变化而得来的。通过把构成自然音程的音加以升高或降低,改变原有的音数关系,这样的音程就叫变化音程。在度数关系不变的情况下,音程的名称与音数有如下的关系:
把音程的根音与冠音位置颠倒过来就构成了音程的转位。它是通过把音程的根音升高八度或冠音降低八度而完成的。如:
音程的转位有如下规律:
音程的协和性是根据人的听觉感观来认识的。听起来悦耳、融和的音程就叫协和音程,反之听起来感觉比较刺耳、不相融和的音程就叫不协和音程。
协和音程有三类,纯一度和纯八度称为极完全协和音程,纯四度和纯五度称为完全协和音程,大小三、六度音程称为不完全协和音程。
不协和音程可分为两个层次:
大二、小七度音程为不协和音程。
小二度、大七度以及一切增减音程、倍增或倍减音程为极不协和音程。音程转位后它的协和性不发生变化。
由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音通常按照三度关系叠置起来的音,就叫做和弦。
常用的和弦有三和弦和七和弦,但也有一些更为复杂的和弦。和弦在音乐中的色彩较为特殊,有着比较积极的作用,三和弦和七和弦一般来讲是比较常用的和弦形式。这里我们主要向大家介绍这两种和弦。
三和弦
由三个音按照三度关系叠置起来,就构成了三和弦。构成三和弦的三个音由低到高依次叫做根音、三音和五音,唱时应由低往高的顺序读,书写时应竖着写。
5→五音
3→三音
1→根音
由于根音上方三度关系的不同,三和弦主要有四种类型:
(一)大三和弦(简写为大三):
小三度叠置而形成的。如:
(二)小三和弦(简写为小三):
三度叠置而形成的。如:
(三)减三和弦(简写为减三)
(四)增三和弦(简写为增三)
由四个音按照三度关系叠置起来的和弦为七和弦。构成七和弦的四个音分别叫根音、三音、五音和七音。常见的七和弦有四种。
(一)大小七和弦
(二)小小七和弦(又称小七和弦)
(三)减小七和弦(又称半减七和弦)
(四)减减七和弦(又称减七和弦)
和弦的转位与音程转位的方法一样,都是通过把低音升高八度或把高音降低而得到的。三和弦有两种转位形式,根据它们的音程关系把这两种转位形式分别称为六和弦(一转位)和四六和弦(二转位)。如:
七和弦的转位有三种形式,分别被称为五六和弦、三四和弦和二和弦。如:
和弦的协和性是根据构成和弦音程的协和性确定的。大、小三和弦的结构内部所有音程都是协和音程,因而大、小三和弦是协和的和弦。其他和弦的结构内部都包含有不协和音程,因而它们都是不协和的和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