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本书列举的这些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的过程。它和社会的发展一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古代的这些节日,大多和天文、历法、数学,以及后来划分出的节气有关,这从文献上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尚书》。到战国时期,一年中划分的二十四个节气,已基本齐备。后来的传统节日,全都和这些节气密切相关。

节气为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大部分节日在先秦时期,就已初露端倪,但其中风俗内容的丰富与流行,还需要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最早的风俗活动是和原始崇拜、迷信禁忌有关;神话传奇故事为节日平添了几分浪漫色彩;还有宗教对节日的冲击与影响;一些历史人物被赋予永恒的纪念渗入节日。所有这些,都融合凝聚到节日的内容里,使中国的节日有了深沉的历史感。

到汉代,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都已经定型。人们常说这些节日起源于汉代,汉代是中国统一后第一个大发展时期,政治经济稳定,科学文化有了很大发展,这对节日的最后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节日发展到唐代,已经从原始祭拜、禁忌神秘的气氛中解放出来,转为娱乐礼仪型,成为真正的佳节良辰。从此,节日变得欢快喜庆,丰富多彩,许多体育、享乐的活动内容出现,并很快成为一种时尚流行开来。同时,节日活动中的各种饮食也成为礼仪的载体,成了节日文化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食俗有的用于祭祀,寓意深刻;有的用以保健,颇具功效;有的表达愿望,意味深长。这些风俗一直延续发展,经久不衰。

值得一提的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的文人墨客、诗人雅士,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文脍炙人口,被广为传颂,使我国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精彩浪漫,大俗中透着大雅,雅俗共赏,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

本书所介绍的主要是汉民族的一些较大的传统节日,包括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等八个主要节日的由来、传说、习俗及相关诗歌,目的在于让广大中小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丰富历史文化知识,关注民俗传统,提高文学修养,继承并发扬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各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互相融合成为伟大的中华民族。许多民族的节日传统和汉民族基本相同,如朝鲜族、土家族等。同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节日传统和文化习俗。众多的民族节日,丰富多彩,各具特色,是一份有待挖掘的文化宝藏。本书简要介绍了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壮族等各少数民族的部分传统节日,是为了让青少年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之间源远流长、血脉相连的历史和文化,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促进民族团结和共同进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中国的节日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一到过节,举国同庆,万众同乐,这与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一脉相承,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中华民族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中华文化是全人类共同的文明财富,为人类进步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华民族在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必将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与时俱进,为全人类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编者 Yz5nyZ+XNgPUPmaorQfNcGZoVQU25oYMFwa9QZ+Ysx6HgC8tlO8zv8UhK0/GTvF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