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沈国舫

1933 年 11 月生于上海市,浙江嘉善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北京林业大学教授。著名森林培育学家、林业教育家。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1950~1951 年在北京农业大学森林系学习,1951~1956年在前苏联列宁格勒林学院林业系学习。1956 年毕业回国后一直在北京林学院(现北京林业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1986 年晋升为教授,并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1981 年起担任学校领导工作,1986~1993 年任北京林业大学校长。1985~1998 年任中国林学会造林分会理事长,1993 ~1997 年任中国林学会理事长。1995 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98 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副院长。

沈国舫院士曾获国家级和部省级科技进步奖 6 项,国家级优秀教材奖及国家优秀科技图书奖 3 项,1987,1991 年分别被授予部级、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6 年他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及首都“五一”劳动奖章各 1 枚,1991 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曾任《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第二届编委会主任兼主编、《北京林业大学学报(英文版)》主编、Forestry Studies in China主编。现任《林业科学》主编。

1961 年,沈国舫以编写组组长的身份主持编写了中国第一本全国统编教材《造林学》,受到国内造林学界的普遍欢迎。他主要研究立地分类、适地适树、混交林营造、造林密度和抚育间伐、速生丰产林及石质山地造林技术、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方面。共出版 10 本著作,发表 160 多篇论文,为我国森林培育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1 年出版的国家重点教材《森林培育学》进一步理顺了传统的造林学理论与实践体系,及时补充了森林培育学的新成果,拓展了学科发展方向,使中国森林培育学科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1983 年,由沈国舫主起草的《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技术政策》列人国家科委蓝皮书,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87 年,大兴安岭地区发生严重森林火灾,作为国务院指定专家组副组长,他经过实地考察和分析,汲取众人智慧,提交了《大兴安岭北部特大火灾后恢复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考察报告,遍受赞誉。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他发表了《森林的社会、文化和景观功能及巴黎地区的城市林业》《走向 21 世纪的林业学科发展趋势和高等人才的培养》《中国森林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及《现代高效持续林业—中国林业发展道路的抉择》《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及其关键科学问题》等一系列文章,体现了当代学者高度的前瞻性和勇于接受新观点、开辟新领域的进取精神。2000 年出版专著《中国森林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科学剖析中国森林资源现状,从森林资源、森林的功能和效益、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体系、森林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方面全面、系统地评述中国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该书标志着中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从零散的理论探讨阶段、指标体系制定阶段进入系统化阶段,该书获得国家科技图书 2 等奖。

沈国舫在担任《北京林业大学学报》和《林业科学》等我国有代表性的中、英文林业学术刊物主编期间,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事无巨细,严格把关,论文的科学性、试验的严谨性,中文错别字、外文打印上的小小错误,无一放过,严格得近乎苛刻。正是有沈国舫主编及像他一样认真负责的广大编委及编辑部编辑的共同努力,《北京林业大学学报》和《林业科学》才多次受到中国科协、国家科委及新闻出版署的嘉奖,双双于 2001 年进入中国自然科学学术期刊排行榜(农林类)前 10 名。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沈国舫进入大的生态环境建设研究领域,发表了《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环境建设问题》等重要学术论文,为西部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宏观政策指导。担任工程院副院长后,他分工负责大农业及环境领域,组织了一系列农业、水利和环境方面的国际、国内学术活动,主编出版了系列战略咨询研究报告。他还长期担任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首席顾问(原称核心专家),为国家提供环保方向的咨询研究。 S3YFcVo88e5aRpQBc5xCfTtOLcuNV+aJIe9pFotZyDFhkCf/DuVcTbmSmDYX75l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