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朱之悌

(1929.10~2005.1),湖南长沙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教授,著名林木育种学家,林木遗传育种学科开创者之一,国家教委任命的中国该学科首位博士生导师,首批国家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林业部有突出贡献专家,三倍体毛白杨新品种育种人。1954 年毕业于北京林学院林业专业并留校任教。1957 年赴莫斯科林学院留学,在著名林木遗传育种学家A.C.雅勃拉可夫院士指导下,于 1961 年获前苏联生物学副博士学位后回国。历任北京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学科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毛白杨研究所所长,长期担任中国林学会林木育种分会副主任,原林业部科技委委员、部科技进步奖评委会评委,国家科技进步奖、发明奖评委会评委,《林业科学》编委等职。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在前苏联留学期间,他各科成绩全优,学位论文中有关核桃嫁接成活机理的发现受到导师及评委的称赞。1961 年回国后,全身心地投人到工作之中,编写林木育种教材,精心辅导研究生,开展科学研究,直至“文革”开始。1979 年,在国家拨乱反正、学术界亦开始正本清源之际,朱之悌当选为第一届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并在北京林业大学返京复校后受命着手组建林木遗传育种学科。他主持编写了林木遗传育种教学大纲,消除“米丘林学派”错误影响;主持全国“数量遗传学在林木遗传育种中应用”主讲教师培训班,推动了林木数量遗传的启蒙与传播;主编全国林业院校统编教材《林木遗传学基础》,迄今仍为许多农林院校采用。而朱之悌作为带头人的林木遗传育种学科也取得了跨越式发展,1986 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我国第一个林木遗传育种学科博士点;1992 年,顺利通过林业部评审,被列为部级重点建设学科;1996 年成为国家“211 工程”一期重点建设学科;2001 年跻身于国家重点建设学科行列;2003 又获得林木、花卉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等。

朱之悌院士在国内外发表论文、专著 70 余篇(部),创造了同一树种研究连续 3 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 2 等奖的佳绩,还曾荣获中国林学会陈嵘科学基金奖、国务院黄淮海开发优秀科技奖、国家科委“金桥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首届国家林业科技贡献奖等多项奖励。而他的每一项研究成果问世,都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关注和重视,德国Hattemer教授、澳大利亚Lindsay Pryor教授等国外著名林学家来华进行学术交流时,专程赴基地考察毛白杨研究;1995 年世界林联芬兰大会,他是中国唯一被邀请的大会报告人;1996 年国外有关杨树的重要著作《杨树生物学经营和保存》出版,中国部分重点引述了他的工作等,为我国林术遗传育种学界在国际上争得了荣誉。国务院、原林业部及有关省市领导也多次专程赴基地视察。

朱之悌院士长期参与国家林业科技、教育以及产业发展重大方针、策略制定等工作,为有关部门决策提供了许多重要的意见与建议,曾荣获中国林学会重大建议奖等。20 世纪 80 年代初,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启动,朱之悌瞄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急需的重大问题,开展了毛白杨短周期工业用材新品种选育研究。他坚持在山东、河北等地的科研基地蹲点,锲而不舍地开展毛白杨良种选育研究工作。经过 20 余年的艰辛探索,获得了一系列具创造性的科研成果和新品种,为我国林业科技进步、林纸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等做出了杰出贡献。主要包括:首次对毛白杨成年优树采取分部位采样、保存以及利用的策略,开展了基因资源收集、保存和利用研究,建立了 10 省优树基因资源保存基地和测定林,选育出一系列速生、优质的毛白杨绿化雄株和建筑材、胶合板材新品种;利用毛白杨天然 2n花粉回交实现染色体部分替换和染色体加倍,成功地选育出一系列短周期二倍体毛白杨新品种,材积生长量超过普通毛白杨 1~2 倍,为解决我国北方造纸原料提供了优良品种;将幼化理论和组培快繁的思想巧妙应用于大田育苗之中,研究出毛白杨多圃配套系列育苗新技术,使繁殖系数 3 年由 1 株扩繁至 100 万株,攻克了白杨无性繁殖材料幼化及大规模扩繁的世界性技术难题;提出“南桉北毛、黄河纸业”的三倍体毛白杨产业化构想,竭力推动民族造纸木浆原料国产化进程等。

朱之悌院士培养了 14 名博士和 19 名硕士。其中 8 人被聘为博士生导师,13 人晋升为教授或研究员,成为林木遗传育种领域的骨干。 qrwT1ZHFrEZww8ZdYGCRKpCkZ3OYDKxqKzgu5nDRRD1KDbIUHre13mtlGlLhyqo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