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王九龄

1932 年 4 月生,河北高阳人,1955 年毕业于北京林学院林业系林业专业。1956 年底,赴前苏联留学,就读于列宁格勒林业工程学院研究生部,获农学副博士学位。1960 年学成归国,分配至北京林学院工作。1986 年被聘为教授。

曾任造林学教研室主任、校(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林业大学学报》副主编、主编、编委会主任。同时兼任中国林学会理事、中国林学会林业史分会理事、北京林学会副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员和北京市政府专家顾问团林业组顾问等职。

王教授执笔完成《世界林业发展概论》“森林培育”一章,系统论述了世界森林培育学科酝酿、形成和提高的发展历程,出版首都第 1 部《北京森林史辑要》专著。他指导培养硕士研究生 11 名(包括合带)、博士研究生 5 名(包括合带)。

在科学研究方面,王教授始终把北方干旱瘠薄山地造林和林木速生丰产栽培理论与技术作为中心。为探索提高华北石质干旱山地造林成活率的新途径,他提出采用某些具有强吸水性物质在苗木根际人为创造一个微域湿润环境,克服降水时空分布没有保障而大面积灌水又不可能的困难,使苗木安全度过干旱期并接续雨季顺利成活,并带领课题组在国内首先开始了强吸水性高分子树脂(又称吸水剂)在植苗造林中应用的研究;在全面、深入研究此类吸水物质的一般特性、混剂土物理性质的基础上,通过大面积造林试验,筛选出了吸水剂抗旱造林最佳系列配套技术;考虑到北方干旱山地造林掌握树种耐旱能力的重要性,他在北京西山对油松、侧柏、刺槐、栓皮栋等 40 多个乔灌木树种的耐旱性进行了观测,取得了不同树种适应干旱胁迫能力的第一手材料。“七五”期间,王九龄主持国家科技攻关“太行山石质山地造林技术的研究”专题,组织多学科联合攻关,深入研究抗旱造林基础理论和实用技术,主要涉及造林树种的耐旱性和耐旱树种筛选、造林新技术开发、造林整地机械化,林地土壤水分平衡与造林密度,以及树种种间关系与混交造林技术等;为给林木种子的科学经营和合理使用提供依据,他陆续研究了云南松、白皮松、油松母树林的结实规律和种子产量预测预报方法,以及华北主要造林树种种子寿命与贮藏方法等;为揭示某些树种种子休眠的原因、休眠机理和探索解除休眠的有效方法,20 世纪 70 年代末,通过试验研究,他与课题组一起基本搞清了影响紫锻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并据以设计了适度变温催芽技术,大幅度地提高了场圃发芽率和出苗整齐度;到 20 世纪 90 年代,他对我国松属15 种松树种子休眠特性进行了研究,其中包括休眠特性的地理变异和种子成熟度、种子形态解剖构造与休眠特性的关系等,同时测定了多项生理生化指标,揭示了松属代表性树种(如红松、白皮松、西伯利亚红松等)种子休眠的原因和机理,并以属为单位对不同松树种子的休眠特性进行了分类,还相应地开发了红松、白皮松、西伯利亚红松等快速高效催芽新技术;为研究人工混交林的最佳树种结构,20 世纪 70~90 年代,他研究了多种类型的混交林,其中以北方沿河沙地杨树刺槐混交林的研究历时最长。他指导学生布置了控制环境下杨树、刺槐和茅草相互作用机制的专门试验,探讨了 3 者的种间关系,还从土壤酶的角度探讨了杨树与刺槐混交合理的原因,深化了人们对这一混交类型的认识。

王教授发表论文 50 余篇,完成 15 部著作,其中主编《中国北方林业技术大全》、《中国松属主要树种生理生态与技术》等 3 部,合编《造林学》、《林木种苗手册》、《世界林业发展概论》等 12 部。他作为课题主持人,获部级科技进步 1 等奖、2 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 3 等奖各 1 项;作为课题主要完成人,获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 1 等奖、2 等奖以及国家、省部级优秀教材奖 4 项。1990 年他被授予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2 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绿化奖章。 8WdbViOLxdzPNJTOfB8F3KIS6vALKDUDXYeC7gpH6yQQbch41Q983YxNej+F9x/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