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现代图书馆的馆舍、机构、人

第一节 现代图书馆的馆舍

一、数字时代,我们还需要图书馆实体吗?

当Internet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进入到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时,人们可能足不出户便可获取到生动丰富的文献资源。而传统上一直占据着信息集散中心地位的图书馆则开始弱化。那么,Internet是否就成了图书馆的替代品?回答是否定的。图书馆作为社会信息服务机构,虽在现代信息化社会中有些不适,但这是不可避免的。Internet的出现改变了图书馆的工作方式,但却不能改变图书馆提供知识与信息服务的使命,因此,图书馆实体的存在和发展有非常充足的理由:

1. 知识的不灭决定了图书馆的不灭

从信息的存储和传递角度而言,Internet只是一种便捷的交流与通信工具,它永远也不能取代图书馆对文献资源收集、整理、加工、存储、分析、处理传输和利用的功能。事实上,网络不可能也不能容纳人类全部知识,纸质书刊文献也永远不会消失。Internet与图书馆是信息与知识的相互依存、相互利用、相互发展的关系。

2.Internet上虽然各种信息无所不有,但鱼龙混杂,网络资源质量无法控制

目前Internet上发布信息,无统一的标准,也没有一个可信的、法定的机构进行审查、核实和确认这些信息。因此,网上充斥着大量无用信息,虚拟信息,不可信信息,甚至黄色、暴力信息,具有潜在的负面影响,图书馆在提供知识信息的同时,馆员可对用户需求信息进行选择和组织,对读者还有引导和教化的作用。事实上,正是由于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可控性的下降结果,才使得图书馆实体的存在变得愈发重要。

3. 读者的需要决定了图书馆的存在

只要还有纸质文献的存在,图书馆就不会消失。其意思是典藏具有长期存在的价值,电子阅览不可能完全取代书刊阅读。

4. 网络虽然便捷,但具有安全隐患

网络资源虽然便捷也可以共享,但也能造成永久消失,如果过分依赖数字信息而忽视馆藏资源的保护利用,一旦网络安全出现问题,可能后果不堪设想。此外,网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人们畅想数字图书馆时,常常忽略经费方面的问题,而事实上,网上很多有价值的资源是要付费的,有的付费很高。那么与公益性的图书馆相比,舍取问题读者自有公断。

总之,数字时代对传统图书馆的冲击是不可避免的,但并非意味着它将取代图书馆实体而一统天下。

二、现代图书馆建筑理念

1. 馆舍在地理上的位置

数字时代,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服务中心、科技文化活动中心以及社会学校进行学术交流,开展科研活动的重要场所,为了方便读者,在进行馆址规划时,应放在城市或校园的中心位置,此外,图书馆的建设应在符合国情的前提下,还要瞄准国外发达国家图书馆的建筑设计思路,体现现代化数字图书馆的管理思想。不仅需要具备当今图书馆应具备的多种功能,而且从位置、外观、内外环境上也要充分体现当今城市或高校的风貌。

2. 图书馆建筑的设计理念

新的设计理念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特性理念;二是功能理念。

特性包括突出性、枢纽性、本征性、先进性。突出性即现代图书馆无论从形体上,还是从色调上都能产生引人注目,不易忘却的视觉效果,确实在当地建筑群中具有独特个性且出类拔萃;枢纽性即馆址在当地交通线路上占据重要位置,成为人们寻街问巷时一个约定俗成的标志;本征性即馆舍建筑应给人以超凡脱俗之感,既有大胆吸取社会性建筑的新异,又不失图书馆所具备的行业气息;先进性即图书馆的各种设施,包括内部的、外部的、专业的与通用的,都应采用性价比高的优质产品,使读者处处嗅到现代科技与信息融合的气息。

功能包括数字化信息服务中心的功能、文献载体多元化功能、知识传播与教育功能、灵活扩展功能、舒适娱乐功能和其他功能等。

数字化信息服务中心功能体现在先进的网络和数字化设施,丰富的数字化资源和多种形式的信息服务。

文献载体多元化功能指既有丰富的数字化资源,又有较齐全的,用户需求的纸质文献资源,还有其他包括光盘、磁带、磁盘、微缩、多媒体等资源。

知识传递与教育功能指现代图书馆在由传统的阅览和外借基础上,发展到网上查询、阅览、借阅和信息咨询,使读者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网络获取个性化需求信息。

教育功能指图书馆作为全民素质教育的“学校”,要充分体现教育的前卫性和效率性。图书馆的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用户信息教育和大众终身教育上。如网上教育、数字化资源教育和培训、远程教育、多媒体课件教育等,实现图书馆信息文库虚拟化、图书馆的家庭化、教育的网络化。使读者最大限度的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自主学习自觉地更新、创新知识。

灵活扩展功能是指现代图书馆具有变化性和动态性,即要求图书馆建筑的布局结构设计具有高度的灵活性,体现开放、灵活的空间形态,使其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方便读者。因此要求做到借阅合一、空间实用、流线、直接。

舒适娱乐功能是指图书馆在灵活扩展功能的基础上,馆内外环境、氛围的协调,使读者在进入图书馆后就像在家里一样清新、舒适。此外,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和服务不仅需要具有示物特征,而且应具有娱乐与诉情特征,它能使读者在获取信息、学习知识时深化情感、陶冶情操、寓教于乐。

其他功能包括设立音乐影视场所、展览场所、学术交流场所、实验讨论研究场所、零食休闲场所、书刊销售场所等。

3. 图书馆建筑智能化与综合布线

智能化建筑是一种借助于楼宇自动化系统(BAS),通信自动化系统(CAS)和办公自动化系统(OAS),把分离的设备、功能和信息等集成到一个相互关联的、统一的、协调的系统中,实现大楼内各项操作和控制系统内信息共享,满足当今乃至未来运营及管理要求的新型楼宇。智能化的关键是建筑物的内部通信网络综合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是一个模块化的,并且灵活性极高的建筑物布线网络。它能传递数据、图像、语音以及各种用于控制管理设备的装置的信号,其目的就是利用这种综合布线网络的特点来满足不断变化的使用者的需要,同时帮助管理者简政、廉价、无损地作任何变动,尽可能减少长期用于建筑物的花费。

综合布线系统由建筑子系统、干线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管理子系统组成。建筑子系统(即实现建筑物之间的相互连接,提供楼群之间通讯设施所需的硬件及设施;干线子系统(即提供建筑物的主干电缆的路由,实现主干与主配线架的连接及计算机、控制中心与各管理子系统之间的连接);工作区子系统(即实现由终端设备到信息插座的连接);水平子系统(即实现信息插座和管理子系统的连接);设备间子系统(即由设备室的电缆、连接器和相关支撑硬件把各种公用系统设备互连);管理子系统(即通过配线架、跳线设备及光配线架实现交连、互连、输入和输出配线管理)。

图书馆综合布线的目的:一是要满足对图书馆自动化、数字化管理系统的支持;二是要满足对图书馆通信、广播、有线电视系统的支持;三是要满足对图书馆自控系统的支持;四是要满足对图书馆安防、监控系统的支持;五是要满足对图书馆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支持。综合布线的技术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一是先进性;二是开放性;三是灵活性;四是可靠性;五是兼容性和性价比。

先进性主要体现在先进技术和先进产品。先进技术即采用综合布线系统统一设计、统一布线施工、统一检测验收。先进产品即所有布线产品均应选用符合标准的国际、国内主流品牌产品。双绞电缆可选用超六类或七类产品。主干光缆最好采用多芯全铠装光缆。其他如信息模块、面板、各种跳线、配线架、光纤耦合器等最好采用统一名牌产品。

开放性与先进性直接关联。因为综合布线系统技术采用开放式体系结构,符合统一的国际标准。因此对国际、国内著名厂商的品牌均是开放的,进而对通信协议也是开放的。

灵活性即要求每条线路都可传递各种信息。因此,不管以后无论在馆内何处,何种设备的使用及变更都无须改变布线,只要在设备间或管理间进行相应的跳线操作即可。亦即系统组网灵活,可扩充性强,使用维护也十分方便。

可靠性要求综合布线系统的电器特性好,网络结构合理。如采用星型拓扑结构,当一条线路产生故障时都不会影响其他线路。同时,采用统一的传递介质,互为备用,提高备用冗余和可靠程度。

兼容性强,性价比高是综合布线系统的根本要求。通过综合布线,使不同的终端亦可使用同一信息插座,若干年不再进行重复投资,从而节省大量资金。

三、现代图书馆建筑的内外环境

(一)现代图书馆的内部环境

内部环境的好坏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环境的好坏,一是生态环境;二是功能环境;三是设施环境。

生态环境包括空间、采光、空气色调、家具、装饰等。高空间、大空间是图书馆不同于其他建筑内部的最大区别,同时,高空间、大空间也便于采光,空气流通。当然,空气的流通还依赖于运行良好的中央空调系统或局部空调系统。而光和室内色调对人的视觉起着最基本、最主要、最直接的作用。读者通过视觉了解整个图书馆内部环境,最初形成对图书馆的初步印象。与此同时,图书馆内的装饰、家具将给读者形成第二印象,也起着决定性作用。

光的获取有自然和人工两种途径,前者谓自然采光,后者谓人工照明。根据我国国情,在图书馆设施上宜采用人工照明与自然采光相结合,自然通风与中央空调或局部空调相结合的原则。以这一原则为依据,现代图书馆设计中带中庭的坐南朝北的图书馆建筑已成为主流,这种设计利用顶部大量的自然采光和通风的条件,而且在装饰过程适当采用大面积的玻璃落地窗,也使自然光能大大增强。在人工照明方面,根据阅读照标准,150 勒克司为最佳。图书馆的人工照明宜采用高效、长寿、节能、环保的光源和灯具。在灯饰的选择上,应注意色彩和造型与内部整体风格相协调。

图书馆内的整体色调设计(包括墙面、天花板、地板、家具、装饰面等)宜以明度较高,纯度较低的冷色为主色调,以纯度较低的有彩色系(包括暖色)作为辅色。同时选择适当的点缀色呼应主色。图书馆各功能区,如检索大厅、阅览室、音像视听室等的装饰色彩尤以单色调和类似调和为主,慎用对比色,尽量避免极富刺激性的互补色以及多色组合。此外,图书馆整体主色调宜选择同一色相的色彩,以期达到色彩上的高度统一,从而保持一种外观上整体柔和的视觉。

在保证馆内色调和谐的同时,可借用适当空间陈设雕塑、壁画、摆设深色植物、花卉,进一步提高内部环境质量,营造生机勃勃的生态美。

图书馆功能环境也十分重要,传统图书馆以闭架管理为主,读者流线单一。现代图书馆实行开架阅览,借阅合一,藏阅合一,某些空间可以互动、互换调整使用。开架管理,服务方式的多元化,营造“人在书中,书在人中”的条件和环境,是方便读者,提高文献流通利用率的有效方式。这些反映在建筑的功能环境上,就是藏、借、阅、管四项功能协调安排。其次,服务观念必须更新,馆员由被动变主动,由静态变动态方式的转变,对图书馆建筑的平面功能也产生了一定影响,促使图书馆不断改善馆内功能环境。第三,必须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阅读环境、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环境及优良的服务环境,把读者在图书馆的需求和舒适度放在首位,使读者在进入到图书馆后就开始逐步提高依赖程度,最终产生离不开图书馆的感受。设施环境是图书馆运营的基础环境,主要包括整体环境设施、智能化安防设施、空调设施、网络设施及数字化设施等。一流的图书馆应有一流的设施环境,否则就不能为读者提供好的服务,特别是在数字时代,设施环境比生态环境和功能环境显得更为重要。当然和生态环境与功能环境的营造相比,设施环境的优化可能投入更大,但是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读者对更高层次服务的必然要求。

(二)现代图书馆的外部环境

外部环境主要指图书馆周边、紧邻和出入口的一些环境设施,包括道路、园林绿化设计、泊停空间、人文氛围等。

馆外环境是现代图书馆的门户和第一窗口。馆外环境体现图书馆的文化品位及艺术风格。图书馆作为人类知识传播和信息共享的中心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当读者进入图书馆时,首先给予感性认识的就是馆外环境,它直接影响着读者进入图书馆的心情。一个优美、和谐、具有人文生态美的馆外环境往往使读者流连忘返。因此,图书馆建筑应让人领悟其各部分的和谐和整体美的特征。要营造人们学习知识,陶冶情操及休闲娱乐的氛围。因此,馆外环境和馆内环境同样重要,只有两者完美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体现现代图书馆建筑真正意义上的美。

第二节 现代图书馆机构变革

一、现代图书馆机构变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现代图书馆机构变革的指导思想

现代图书馆的服务与内部业务工作是图书馆的主题和核心。其行政机构和业务机构的设置,对于实现图书馆的社会功能,社会价值和社会效益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机构设置的指导思想应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以为读者服务为宗旨,以适应现代图书馆发展要求为目标。彻底破除以工作流程为主的业务机构模式和以只管理人不管事的行政机构模式,充分体现开放性、服务性和人文管理思想的特色。优化业务干部和行政领导的配置结构,在不断满足读者信息和服务需求的良性中发展,树立起图书馆良好的社会形象。

(二)现代图书馆机构变革的基本原则

现代图书馆行政及业务机构变革的原则概括起来是开放原则、服务原则、需要原则、效率原则、层次原则、发展原则。

1. 开放原则

现代图书馆的发展趋势是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因此在设置行政、业务机构时要考虑未来的发展,使行政管理和业务机构设置形成开放性结构。

2. 服务原则

行政管理与业务机构的设置都要围绕有利于服务进行。为读者服务是图书馆的生命,应充分体现服务的特色。从上至下形成良好的服务氛围和环境,更好地方便和吸引读者。另外,行政管理与业务机构对图书馆的服务都要进行深入的不断研究,使自己的服务在读者心目中获得更高的信任度。

3. 需要原则

由于各类图书馆的规模、性质、任务、服务内容和形式都有所不同,因此应根据实际需要设置行政管理与业务机构,避免生搬硬套。

4. 效率原则

行政管理与业务机构的协调,要有利于个体和部门之间的分工协调,即要便于领导,又要充分发挥个体和各部门的积极性,提高系统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5. 层次原则

管理层次与服务层次是明确岗位职责,做好内部沟通,协调的基础。行政管理中人与事的管理层次是指从上到下,既分工明确,又统一指挥。领导要尽量下放权力,以人性化的目标管理理念为主线,在体制和制度上下工夫。服务层次的划分更能体现服务的条理性,如资源文献的一、二、三次文献服务、馆内业务流程的运作等都应体现一定的层次性。

6. 发展原则

广义的发展原则涉及的范围很大,包括服务、资源、人才等方方面面。并且这些方方面面相互关联,例如,资源发展了,馆员的业务素质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就会得到发展。而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又不断刺激图书馆不断增加用户所需要的资源和提高全体馆员的服务技能和水平。因此,数字化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也离不开健全的、合理的、高效率的机构设置。

二、现代图书馆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的基本模式

国内图书馆目前采用的行政管理模式如图 2.1 所示:

图 2.1 现代图书馆行政管理模式图

从这一简单结构明显看出其体制属馆长领导下的集体分工负责制。按行政组织学的概念,实际是一种首长制,但实施时往往演变为混合制。即行政组织的事权,一部分由馆长个人决定,另一部分由馆党、政集体讨论决定。其基本特征是根据图书馆性质、级别、服务范围、馆内人员编制设置馆长一人,书记一人,副馆长若干人,副书记若干人。重大问题的决策,由集体讨论决定,具体问题的决策由分工负责人个人行使。这种混合制的优点是既利于权责集中统一,又便于集思广益;既可避免个人独裁,又可避免无人负责。缺点是如果运用不当,会造成一方面个人独断,以权谋私;另一方面则是权责不清,争功诿过。

从模式图中还可以看出领导层下是图书馆职能部门,包括办公室、财务、后勤、业务部门、其他。办公室通常负责日常事务、秘书、外事、人事、公共关系等,也可分解为独立的职能部门;财务部主要负责经费收支和账务管理等;后勤主要负责物质供应、安全保卫、医疗卫生等。业务部门是图书馆的核心,其机构设置和职能在下面将进行较详细叙述。

三、现代图书馆业务机构设置的基本模式

由于各图书馆的情况不尽相同,选择的业务机构设置模式也不尽相同,但其所包括的服务大同小异。当然,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某一图书馆所采用的模式也可能进行精简或改变。这里给出一个基本的、大多图书馆已采用的业务机构设置模式,供读者参考。

图书馆业务机构设置基本模式如图 2.2 所示:分为采访部、编目部、文献典藏部、阅览借还部、书目参考部、情报研究与咨询部、期刊部、特藏部、用户教育部、系统部、数字化部等。

图 2.2 现代图书馆业务机构设置基本模式图

采访部根据图书馆的性质、任务和读者需求制定馆藏建设方案和文献收集计划,进行文献选择、收集、采购、验收、登记、建立科学的馆藏体系;编目部对入馆文献资料进行分类、编目、加工、组织目录、揭示和报道馆藏、建立馆藏目录体系;文献典藏部负责基本书库,保存书库或存贮书库的组织管理,办理图书出库和归架,负责书库内文献资料的保护与管理;阅览借还部负责读者调查登记,发放借阅书刊证件,办理馆藏书刊的外借和阅览,开展馆际互借,网上预约、预借,负责书刊流通与利用的原始统计,管理各阅览室和借还台,指导读者使用图书和网上事务查询,宣传推荐书刊,指导读者阅览;书目参考部主要负责编制各种专题书目索引,解答读者咨询,指导读者使用书目索引、文摘及其他工具;情报研究与咨询部负责本馆、本系统相关情报学、图书馆学研究课题的选择、组织、鉴定、推广和实际研究工作,编写或提供综述、述评、专题研究报告和其他情报研究成果,为有关部门、科研课题或研究者的科研、规划、决策提供信息资源和文献查新服务;期刊部负责期刊的收集、登记、编目、加工、装订、保存、复制等工作;特藏部负责珍本、善本、手稿和其他特藏文献的管理与流通;用户教育部负责对用户进行相关的教育培训,负责对本馆职工的业务辅导,进行业务改革的研究和经验交流;系统部负责计算机技术应用、网络应用的规划,管理馆内自动化系统、网络系统、现代化设备和设施,进行相应的应用与开发;数字化部负责数字化产品的收集、整理、加工、应用,管理各种数据库和数字化应用系统,制作和开发数字信息平台和门户网站,建设特色数据库和其他数字资源。

总之,现代图书馆机构的变革需随着变化的读者需求、服务方式、馆内实际及时调整和改革。而调整和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明晰各部门岗位的职能、职权和业务关系,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做好人员编制,行政管理与业务机构的配备与协调,达到简明的、职责分明的、合理的机构设置,可以使图书馆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更有效地实现其理想的目标。

第三节 现代图书馆人的变革

一、现代图书馆人的心理状态透视

准确了解图书馆人的心理状态是建设好现代图书馆人才队伍的基础。综合一些业界专家对现代图书馆人心理状态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心理适应型、心理压力型、等待观望型和随大流型人群呈半正态分布趋势。恩格斯曾经说过:“没有哪一次巨大的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在数字时代和市场经济冲击下,图书馆历史地位和社会地位的动摇以及图书馆由于知识、能力、技能上的差异与缺失给变革中的图书馆人带来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问题是我们对以上不同心理类型人群的心理解析的同时,迎接竞争与挑战。

应当看到,在每一变革进程中,心理适应型人群在图书馆占有相当比例。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源于他们对图书馆事业的热爱与忠诚,他们清醒的认识到: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系于社会、系于市场,只有服从并服务于这个根本,才是唯一选择。他们曾经焦虑和窘迫,但信心最终没有动摇,他们的心理完全能承受时代的变革和变革中的阵痛。

心理压力型人群是随着图书馆的传统模式被打破,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信息服务的日异创新化等等而产生的。这部分人群包括一部分管理人员、馆员和一般服务人员,还有少量的业务骨干,其心理压力因个人情况而异。一是面对日新月异的现代信息技术知之甚少,工作起来力不从心;二是文化基础过于薄弱,在进行高层次创新性服务时显得相形见绌,寸步难行;三是习惯于因循老套路,缺乏创新意识与能力,工作路子一有变化就束手无策。

等待观望型人群大多都感到图书馆条件和环境不尽如人意,在彷徨犹豫中观望等待,工作情绪不稳定,一有机会就考虑跳槽,有的干脆把图书馆作为一个暂时的栖息地。这部分人群大多是有业务专长的中青年人,他们很在乎目前的工作为自己未来具有的社会和经济价值。当然这其中也有少部分属于怨天尤人,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人。

随大流型在传统体制下,都被视为大多数人所谓“优化”的选择,这是从众心理或从众行为最为被接受的。这部分人在传统图书馆模式时人群量较大,但在数字时代竞争越来越激烈时会相对减少。随大流人群中也分不同情况:一是有敬业爱岗的,虽然他们的文化素养和技术水平有限,但渴望学习和进步,但他们在图书馆地位和作用决定了他们暂时只能随大流;二是能安心于图书馆工作,但对未来期望值不高,至于图书馆的变革和信息技术的现代化考虑不多,也不感到压力,也无非份想法,只满足于现状;三是思想文化水平无长进,原本素质不高,加之原来从事的工作简单,无形中滋长了他们的惰性,只好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问,最终什么也不会。

二、现代图书馆人的心理及行为改变过程

按照管理心理学的理论,不管处在什么时期、阶段,人的心理及行为的改变分四个过程,即知识的改变、态度的改变、行为的改变、团体及组织行为的改变。其改变的周期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参考性改变周期;二是强迫性改变周期。前者采取个体直接参与的策略,通过个体的心理自责调适,最终达到行为的改变,其周期过程是知识—态度—个人行为—团体行为;后者适合于不成熟的个体,因为他们通常具有依赖性、懒惰性,制约机制往往是制度、条款和规章,其改变的周期是团体行为—个人行为—态度—知识。参与性的改变周期最主要的优点在于当个体一旦认同便能持久下去,因为他们对改变从心理至行为上都是自觉的,其缺点是比较迟缓。强迫性改变周期的优点是速度快,其缺点是有一定的脆弱性。因为他们对改变从心理上可能存在逆反现象,有时甚至会造成仇恨、敌意。

针对上述情况,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这两种改变往往应是融合在一起的,而不应绝对割裂开来。组织或领导在人的改变过程中应发挥主导作用,要分析不同个体在不同阶段的心理反应,给予正确的引导或指导。使每一个体真正认为,心理及行为改变对自己对社会都是非常重要的,从而逐渐提高适应环境的改变能力。

第四节 现代图书馆“事”与“人”的管理理念

一、图书馆行政管理的涵义

西蒙等在《行政学》一书中认为,最广义的行政就是“若干人为达到共同目的时所作的合作的集体行动”,狭义的行政则在于研究“为达到共同目的时,如何选择所使用的方法,如何运用工作人员并使之协力工作,如何分配事权使之完成在团体中的特定工作,并能与他人和谐的去努力”。图书馆行政管理从广义上讲有两种含义:一是可以专指机关对图书馆的管理,也可将图书馆自身的管理称作行政管理;二是在图书馆组织中,从事计划、组织、指挥、决策等高层次的管理活动是行政管理,从事其他具体的人、事、物的管理也可称作行政管理。综合这两种含义,如果诠释得更科学一点,不妨称之为图书馆行政与管理。即图书馆行政指国家和各级地方行政机构对图书馆的领导和管理,图书馆管理指图书馆领导行使的指挥、决定、控制、协调等活动和图书馆人员的业务性活动。综合上面的观点,我们以为要准确定义图书馆行政管理,必须将图书馆行政和图书馆管理分开表述。因此我们所讨论的图书馆行政管理实际上是图书馆管理,即业界学者曾经表述的涵义。如黄宗忠的表述:“图书馆管理就是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行为,最合理使用图书馆系统的人力、财力、物质资源,使之发挥最大的作用,以达到图书馆预期的目标,完成图书馆任务的过程。”。又如于鸣镝的表述:“应用现代科学的理论和方法,遵照图书馆工作和图书馆事业的固有规律,合理地组织和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馆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资源的作用,以便达到预计目标的决策过程。”。上述对图书馆管理的涵义表述,在我国可以说是两个流派,黄宗忠所指的“管理”是对图书馆组织中一切人、事、物的管辖和处理,可以认为是广义的管理。而于鸣镝所指的“管理”,则专指图书馆组织中从事决策的活动,可以认为是狭义的管理。

二、关于图书馆“事”的管理

图书馆对“事”的管理与对“人”的管理具有关联作用,它是图书馆科学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多年以来,许多馆将“事”与“人”的管理割裂开来,严重影响了图书馆管理的质量和效率,这是不可取的。当然,对“事”和对“人”的管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有不同的对策和方法,但两者绝对不能割裂。

图书馆对“事”的管理涉及方方面面,其管理水平与管理目标直接影响到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特别是数字时代显得尤其重要。对“事”的管理与职工的利益密切相关,如果图书馆领导班子失去影响力与感召力,将难以实现管理目标。

图书馆的“事”多而杂,管理层要抓大事、要事,如馆舍建设、网络建设、数字资源建设、多元服务、队伍建设、制度建设、设备建设等。领导班子既要分工负责,又要齐抓共管,扭成一股绳,才能使图书馆管理工作处于良性循环和一个较高的质量层次。此外作为领导层,不能违背图书馆管理的基础规律和基本原则。基本规律即合理地组织和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馆各种资源的作用,以期达到最佳效果和既定目标。基本原则即最佳效率时效原则、民主原则、优化原则、量才使用原则、以身作则原则、按章办事与合理奖惩原则、协调协作分工负责原则、科学决策等。

最佳效率时效原则,就是根据专业人员的层次和能力,给他们制定能表现自我成果有挑战性的目标,使其在功能发挥最大潜能和最高效率。

民主原则就是图书馆方针、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采用民主集中制,由图书馆全体职工讨论决定,领导给予支持与激励。业务分工由团体决定,工作方式和具体完成工作的路线由员工自己选择。领导与员工通力合作,避免干涉指挥,独断专行。领导者依据客观事实评价职工的岗位业绩和工作成果。

优化原则即根据馆内实际,服务方式和内容,做好不同学科专业人员、不同层次人员、不同性格和气质人员的优化调整和搭配。做到“车、马、兵”,各适其位,各适其职,相互配合,协同完成共同的目标。

量才使用的原则与优化原则相辅相成,即根据业务人员的知识与技能来分配工作,如高层次服务岗位,需要安排具有专业知识和图书情报学知识分析综合能力强的人员承担。对繁杂琐碎的图书情报整序工作,要安排工作认真细致、作风严谨,坐得住的人员承担。对于采访、宣传、辅导、阅览、流通等工作,则要安排性格开朗,热情周到,手脚勤快的人员承担。

以身作则原则即领导班子律人先律己,身教重于言教。凡要求职工做到的,自己必须率先做到,以自己廉洁自律的行为开创管理工作的和谐气氛,进而产生了强烈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按章办事与合理奖惩原则即按照具有科学性、实践性和相当高的可操作性制订的图书馆管理的各种规章,在实施过程中,应体现管理工作的原则、方法、标准与效果。管理者按章办事就按各种规章处理管理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领导者与每位职工的共同行为同时都应得以规章的约束,而领导者更应模范地遵守,任何形式的特殊化都有可能使各种规章流于形式,无法实施。合理奖惩是按章办事的一个重要内容,健全的激励机制是调动员工主观能动性的合理手段。所谓合理,即一是要有据,二是要适度。

协作协调分工负责原则是提高图书馆管理水平的不可小视的问题,图书馆的管理工作馆内各部门之间,各岗位之间,领导者与被领导之间,职工之间,甚至与其他相关单位的协作协调完成,从这种意义上讲,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应当大力提倡协作、协调精神,防止管理各自为政和只强调局部而不顾大局等不良作风。

科学决策原则指利用决策分析的各种方法,在处理重大事件或问题时的策略和行为及采取的方针和执行决策的全过程。图书馆整个决策过程,应该把它看作一个系统,这个系统由参谋系统(或信息系统)、决策系统和管理系统(或执行系统)组成。参谋系统的作用主要是获取决策信息,进行预测研究和可行性分析,根据获取的决策信息进行预测研究。预测的任务就是根据决策目标的要求,研究实现目标过程中要出现一些什么样的影响因素,指出事件在不同条件下的发展结果,提出可供选择的应对策略。在预测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可行性分析,并应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寻求达到目标的各种可行方法为决策论证提供基础条件。决策系统的作用包括方案论证和决策形成。方案论证是对已提出的多种方案进行择优,选出最佳方案。决策形成就是根据最佳方案拟订实施决策的计划。决策方案的实施即是根据决策的计划,一步步完成决策目标。当然在实施过程中还要进行决策追踪,通过反馈修正决策等。

三、关于图书馆“人”的管理

图书馆对“人”的管理说到底是怎样选人,怎样用人,怎样培养人。

图书馆对人员的选择首先要根据本馆的实际,在相对平衡、相对稳定、有利于创新和发展的原则下进行。人员的选择像生态平衡一样也有某种规律。例如知识结构、年龄、性别比等;在知识结构方面,就现代图书馆的需要而言,应该是复合型人才。但在短期内很难实现这个目标,只有通过员工之间的知识层次,方向搭配来解决。随着图书馆知识的不断更新和交叉,员工除了具备一定的图书情报专业知识和计算机技术与外语手段类知识外,还应具备所服务对象专业领域的专业知识,才能为读者提供高层次的服务;在年龄方面,不同年龄段的工作人员在心理状态、工作经验、知识结构、处理问题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在人员安排上要考虑人员年龄搭配,使其发挥各自的优势,弥补彼此的不足;在性别比方面,图书馆历来是女性多于男性,这一现象不可能在短期内有根本改变,但应注意逐渐缩小性别比。

此外,在人员选择上的另一原则,即德、能、勤、绩也至关重要。德即政治思想、品德素质;能即工作与业务技能及能力;勤即爱岗敬业,坚守岗位,具备职业道德;绩即工作业绩和贡献。

图书馆怎样用人,其中心问题是做到人尽其才,以充分调动专业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围绕这一中心应把握以下原则:一是任人唯贤的原则,即在用人上出于公心,让德才兼备的人承担重任,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二是职能相符原则,即按照人的能力大小委任与其能力相当的工作,防止人才小用或者人才大用;三是用人不疑原则,即对所任用的人以充分信任,使之竭尽能力完成工作任务,领导者应具有无私的情怀,不玩弄权术,不当政客,切忌信任危机;四是充分授权的原则,即大胆放权,授予任用人员一定的权力和责任,一方面有利工作,另一方面增强了人的责任感,同时也减轻了领导者负担,使领导者有更多精力去研究重大的决策活动。

在以上四个原则的根本前提下,还必须做好以下方面工作:首先做好思想激励工作,培养专业人员把握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馆内呈现出一种团结、和谐、文明、健康的氛围;其次要尊重、理解、关心专业人员,加强感情交流,体现人文关怀;最后,实行有效的物质和精神刺激,建立健全责任制和奖惩规章,实行优质优酬,取消平均制,使员工在压力和动力推动下积极工作。

图书馆怎样培养人是现代图书馆应抓大事之一,应该看到当前我国图书馆的人才危机现象,这种现象随着图书馆变革的深化,将凸现得更加严重。因此改变人才素质与时代要求的差距、专业人员比例小、年龄老化、人员结构不合理、队伍不稳定、人才管理水平低、缺乏中长期人才培养目标的现状机不我待。要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和制度,重点抓好图书馆的一些重点岗位的人才培养工作。建立人才引进制度,引进复合型人才,解决一些部门的学科的断层问题。要创造良好的合理竞争、人才辈出的环境,通过竞争使成才者的才智得到充分施展,激发成才者的创新精神。同时,竞争有利于对人才的鉴别,有利于克服领导者的主观印象和任凭个人亲疏选拔人才的弊端。要改革人事制度,在人员相对稳定的基础上,鼓励人才在馆内的合理流动,既有利于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又有利于使蕴藏在人才中的巨大生机迸发出来。要破除“论资排辈”的传统观念,大力扶持青年人才的成长,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成才之路和环境,使他们既有压力,又有动力,既有干头又有盼头。要加强图书馆人才理论的研究,通过研究解决结构优化问题,制定合理有效的人才培养,协调和管理原则,推进人才资源开发利用进程。

四、图书馆机构重组与人员优化配置

现代图书馆和传统时代图书馆相比有两个明显的变化:首先是信息载体及服务方式的变化;其次是组织机构的管理方式的变化。信息载体及服务方式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现代图书馆不再主要以纸质印刷文献为主,而大量的以数字方式存在的资源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且互联网的发展,也为文献信息的传播和利用提出了新的手段。新的文献利用方式和服务方式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组织机构和管理方式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传统图书馆的机构模式、人事制度、办馆指导思想、服务方式方法、各项管理制度等。传统图书馆可以说处在一种较封闭、僵化、低效的状态,而现代图书馆要求的是一种开放、灵活、高效的状态。传统图书馆的业务部门基本全是围绕着文献加工的流程特点而设立的,即常设有采编、分编、典藏、流通、阅览等机构,只有到了“流通阅览”环节,服务才到前台,而其他部门人员的岗位恒定,所有工作人员好像是被拴在单一封闭线上的蚂蚁,被动地受控于它所赋予的简单、枯燥、日复一日的重复劳动。现代图书馆则有着根本的不同,采访、分编、典藏这三项工作已经或正在变成次要任务,而其主要任务是对文献进行深入的揭示和帮助被服务者更有效的利用。这样在考虑机构设置时就应提升与主要任务直接挂钩的机构或部门的地位和档次,适当增添高素质专业人员,如情报咨询部、系统部、数字化部等,并考虑将采访、分编、典藏三部分合并,将流通、阅览两部合并。同时还要考虑将行政部门压缩,以符合“小政府、大社会”,节约社会运行成本的图书馆总体改革思路。

图书馆机构重组的目的毫无疑问是为了适应数字时代社会对图书馆的需求,更好地满足被服务者对各种有用信息地筛选和利用。在这一总目的下的前提下达到以下目标:一是实现图书馆运行的高效低耗,既要在有限地经费投入情况下,考虑服务创新,挖潜改革,又要在管理上建立起高效低耗的管理运行机制,避免人浮于事,把有限的人、财、物合理地用于现代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上。二是实现信息流和物质流的有机结合,传统图书馆是对物化文献的整理、收藏和流通,现代图书馆是对信息的开发和传播,是物化流的另一种形态。只有将信息流和物化流共同赋予图书馆,并有机的结合,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图书馆;三是实现图书馆服务的方便、快捷、多元化。传统图书馆由于机制老化、观念陈旧、设备落后,直接影响了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读者的满意率和可信度较低。现代图书馆、被服务者的服务需求是多元化的,同时他们的要求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各种文献资源的服务,因此对服务模式和服务者的素质都有者更高的期望。

图书馆机构重组的主要内容首先是图书馆行业的宏观重组。所谓宏观重组就是在一定范围内,打破行业、地区界限进行资源的共知,共建共享。如由政府及主管文化的部门进行组织协调,成立区域性网络(数字)图书馆联盟,发挥同盟成员各自的优势,减少不必要的软、硬件重复投资,实现图书馆人、财、物资源的共享。

其次是图书馆内部业务机构的重组。数字时代的图书馆,传统的线性业务流程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能够完成多种业务的独立的或自成体系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和控制机构。这些机构具有同等的业务能力,可根据不同的服务对象和专业,开展各具特色的业务服务。因此,人人都处在信息服务的第一线,有利于读者服务的个性化,有利于提高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的整体效率。

三是各业务部门内部业务流程的重组。现代图书馆各业务部门内部业务流程首先是要一切为了读者,方便读者,服务读者;二是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优势,改变传统的业务流程;三是业务部门的设立主要要根据馆情和服务要求的扩展兼、停、并、转,实现人力资源和服务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此达到服务效率的最高化。

实现图书馆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的主要途径是竞争上岗,优化组合。竞争上岗,优化组合是人力资源配置的要求,用“双向自由选择”的方式,把人员放置在合理的岗位上,用人之长,人尽其才,最大限度的激发工作人员的劳动热情和工作积极性,提高功效与质量,是现代图书馆的必然选择。竞争上岗,优化组合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对人力资源的必要调整,把德才兼备的人充实到更合适的岗位上去,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图书馆的整体效能。竞争上岗,优化组合的主要条件是能力和奉献,当然图书馆各业务部门有不同性质的工作和不同的业务岗位。因而也有具体的不同的聘用条件,但都应遵循用人之长的原则,鼓励人才冒尖,激发创新意识,强化竞争观念。最终实现人力资源价值的最大化。

至于竞争上岗,优化组合,双向自由选择的具体实施,要结合本馆的业务工作和人员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原则。一般情况下,从图书馆工作层次看,馆领导层下是部主任。选聘好部主任,对各部人员才智和作用的发挥,形成高性能的工作集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部主任的产生可以通过民意测验,然后由馆长任命。部主任对馆长负责,馆长授权部主任按照具体要求可聘用副部主任。部里人员组合由部主任接个人填写的志愿和选拔条件决定,部主任有聘用的权利;个人也有选择岗位的权利,有接受聘用和不接受聘用的权利。此外,各部要有合理的人选和专业结构,各部的人员定额是根据具体工作情况确定的,目的是人数适宜,人员专业,岗位职责对应。由于不同岗位有不同聘用条件,档次,指标不随意变动,有比较严谨的科学性。总之,各部在人选上要做到专业结构、工作能力、业务水平,智力效应等方面尽量合理。再则,不同的岗位,可以实行不同的酬劳,即以岗位等规定酬劳,这样更能体现竞争机制,更能激发员工学习热情、工作热情和奋发向上的斗志,也使一些人坦诚面对现实,正视自己的不足,保持忧患意识,自觉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 8oRUSYP9BAyV2gznFoyKmLQfZZ5/3O7tJCBK/EO1QWytsDodgf7F9fytguTJq/d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