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将“自主”当成自由活动

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过于强调学生的自主构建,却忽视教师的引领作用。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一味地让学生自读课文,自定学习内容,自选学习方法,缺乏艺术引领,常用“按你自己的习惯阅读书本”,“你想怎么学就怎么学”“没关系,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这种教学行为,看似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但实际上因教师作用的丧失,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也受到自身水平的限制,致使他们的认知水平仍在原有的水平上徘徊,导致课堂低效甚至无效。解决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的关键在于既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又要努力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主构建与教师价值引领相统一的过程。因此,笔者认为,课程改革中,教师的引领是保证学生学习方向性和有效性的重要前提。

(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流于形式,缺乏有效性

首先,合作学习有其外在的形式而无内在实质。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上的合作和交流。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机会增多了,课堂的温度升高了,空气清新了,但一些教师却片面地追求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没有认真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与过程。只要有疑问,哪怕是“为什么他要在降价的时候买衣服?”这样简单的问题,甚至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在小组里讨论。讨论既没有独立思考的前提,又没有时间的保证,有的学生还没有进入合作学习的状态,小组合作学习就被“一声令下”结束了。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么“听其不语”,要么稳做“仲裁”,只按自己既定的计划和教学设计,把学生往预设好的教学框架里赶。这种被动的近似应付的讨论,使得学生无法平等地沟通与交流,尤其缺乏深层的交流和碰撞,结果学优生的想法和意见代替了其他组内成员的意见,学困生自始至终只是一个听众甚至陪衬,他们偶然发表了意见也不会被重视。这种没有深度、追求表面热闹的缺乏实质的合作学习是一种随意的、流于形式的做法,在新鲜感过后,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也就没有了。

其次,探究学习,有探究之名,无探究之实。探究学习的本质是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探究学习的目的是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建构知识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但如果只按照特征要素和目的环节机械套用探究学习设计活动,安排过程,把学生顺理成章地引向要获得的学习结果,这既没有学生对现象、问题的质疑,也没有对问题的自由探索和自主设计,更没有教师引导和开放的探究,这难免迷失探究教学的方向,学生无法体验探究学习的乐趣,最终导致他们对学习科学的兴趣和热情。如有老师在讲授“政府的权威从何而来”这一课时,课题设计时写着将通过材料展示让学生在比较判别中理解政府权威的来源,但在实际教学中,只是让同学们看了一下材料之后,直接将书本上的答案划记好再稍加解释就算讲解完,这样,打击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更容易造成政治是假大空的印象。 tRD3j3D9mag+VWJFTLUY34SiFlhmhZeubzfmCmLgorr/AHgTGzdM/D/zdJalmmb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