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3 研究现状

自中共中央十六大提出“壮大县域经济”,各级政府在中央一号文件、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一五”、“十二五”规划、各地中长期发展规划中,针对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各项目标和路径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县域经济研究成为国内学者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然而到底“县域经济是什么?如何壮大县域经济?有什么发展模式?”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广泛理论研究。

1.3.1 国外文献综述

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国外针对县域经济发展的研究较少,但部分学者提出的农村发展理论对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价值,为此我们简要进行罗列:

阿瑟·刘易斯在“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中,提出通过现代工业部门扩张解决发展中国家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问题,但这一理论的缺点是忽视经济发展中,农业本身的发展。

托达罗在其经典论文《人口流动、失业和发展:两部门分析》一文中,认为城乡收入差异、成本与收益比值以及心理因素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的基本动力,同时预期城乡工资差异和就业比率等因素,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托达罗模型强调农业本身发展也是经济发展的目标,而不仅仅把农业作为工业化的阶段来强调其发展。

盖尔·约翰逊在其著作《经济发展中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中,以中国经济中人口增长背景和前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转轨问题为例,探讨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形成了相关研究理论。

舒尔茨则提出经济增长的源泉是人力资本和科学技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任务就是把传统农业改造为现代农业。而改造传统农业和实现工业化的核心,是向农民投资,从而奠定发展中国家农业增长的经济基础,这一理论被称为“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理论”

罗森斯坦-罗丹在“大推进理论”,提出农业剩余劳动力存在必须依靠工业化来一拿,剩余劳动力的多少决定了工业化模式及政府干预程度,罗森斯坦-罗丹还特别探讨了政府在工业化中的作用和任务。

赫希曼的“不平衡战略”中认为,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不平衡是经济发展落后的根源,据此他提出了产业的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产业发展的旁侧效应和极化效应等观点,并认为产业结构调整主导部门是政府,但必须引入市场机制调节。

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认为,资本形成是不发达国家经济发展问题的核心,发展国家存在“收入低-储蓄低-资本投资少-生产率低”的恶性循环。发展中国家虽然可以通过转移剩余劳动力,并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来实现加快储蓄,但发达国家的不良消费模式,使得发展中国家的储蓄很难转化为发展中国家自身的投资,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必须打破“贫困的恶性循环”,但该理论的缺点是忽视了利用国外储蓄的可能性。

缪尔达尔提出“传统农业国的现代化之路”理论,他以南亚地区为考察对象,认为不发达地区发展的根本出路是现代化,其发展对策是对农村进行土地改革,控制农村人口数量,通过教育和健康投入,提高发展中地区人口质量,同时进行政治改革,把“软政府”逐步改革成为“硬政府”。该理论的缺点是没有意识到南亚的发展同样可以走“工业化”和“市场化”道路。

速水佑次郎提出的“借用技术理论”,他用比较制度方法来理解对东亚尤其日本经济发展道路,他从人口增长、资源耗竭、资本积累和技术变化四个方面,从资源禀赋和技术变迁两个要素,考察了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和不同社会和文化传统的制度演进规律。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关于县域经济界定的研究。有关县的经济研究开始于 20 世纪90 年代初,最初研究中既有使用“县经济”、“县级经济”概念的,也有使用“县域经济”概念。孙学文(1996)认为“县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一个社会经济综合体系,是以县域经济为中心,以集镇经济为纽带,广大乡村经济为基础的区域性经济网络,县经济属于中观经济”。伍新木(1998)认为“县经济是基本的经济单元,其特征是一级独立财政”。刘朝、邓宝权(2002)则在研究中使用县域经济的提法,认为“县域经济包括了县级经济、乡(镇)级经济和村级经济三级经济体系”。这些研究仍然主要使用县级经济概念,是一种行政区经济概念。自十六大以来,学者们大多抛弃了“县经济”、“县级经济”概念,而广泛开始研究“县域经济”,形成了四点有关县域经济内涵:一是,县域经济是在我国经济发展“重城市,轻农村”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来的,包括城镇经济和乡村经济等内涵,他与市域经济概念相互对应,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单元。二是,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是以县级行政区为范围的,仍然是一种行政区划型的区域经济形态。三是,政府在县域经济的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但是县域经济的政府行政控制逐渐演化为市场配置资源的区域经济形态。同时政府在县域经济的作用也随着发展一定变化,县域政府逐渐从全能政府走向有限政府。四是,县域经济发展是特色经济。其经济发展的基础包括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人文环境和自然资源等要素的差异是导致县域经济发展地域特色的基础,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起点。四是,县域经济发展是从“传统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的县域经济,向以“县城为依托、以非农经济为主导”的县域经济转变的过程。总结这些研究,一般认为县域经济是指在县级行政区划的地域范围内,以城镇或者中心镇为重心,以农村和农业为基础,以政府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发展导向,由各种经济成分有机构成的特色区域经济。

(2)关于县域经济基础理论研究。早期对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研究,普遍缺少理论支持,如刘朝、邓宝权(1997)的研究中提出县域经济中工业、农业等产业的发展问题,孙学文(2000)论证了县域经济结构问题,均是在一定意义上的对策性研究,缺乏理论基础。当前,学者对县域经济研究主要借鉴发展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理论。凌耀初(2002)认为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研究的理论主要包括:经济增长理论,即以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改造传统农业理论为主体;不平衡发展理论,即以增长极理论和梯度发展理论为主体;可持续发展理论,即生态经济理论和环境经济理论为主体。学者指出县域经济发展应该采取采取不平衡发展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王传民(2005)将系统理论应用到县域经济的研究中,提出县域经济发展中各产业、各要素和各主体的协同发展理论。部分学者指出循环经济是实现县域经济协同发展的保障。厉以宁(2007)等提出中国特色的中心城市联网辐射理论,即将全国县域划分为发达、较发达、欠发达、经济落后等四类县,以发达和较发达专区或县为点辐射、线辐射或面辐射中心,分期分批地缩小欠发达和经济落后地区的面积。

(3)关于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对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经验模式总结研究相对较多,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研究类型:一是,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的经典模式分析。20 世纪 80 年代后,有关学者提出和总结各地发展比较成功的经验,形成了“温州模式、苏南模式、珠江模式、济源模式、晋城模式、海安模式、义乌模式、耿车模式”等。这些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对落后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给予了帮助和启示,但由于缺乏理论支撑,这些模式也暴露出了其发展弊端,部分当时发展较好的县域经济现在也出现衰败既是最好的证明;二是,关于类别形态区分县域经济发展模式。部分学者以经济发展基础,如资源、环境、区位、技术、信息、劳动力等,从各种角度对县域经济发展进行审视分类。从综合看,将县域归纳为高层次城郊服务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自然资源开发启动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外向开拓商贸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规模化产业专业基地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按经济地理区位,可把县域分为山区县、城郊县等;按主导产业分,可把县域分为农业主导县、工业主导县以及服务业主导县等。三是,动态演化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部分学者从县域经济发展动态演化视角对县域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区分。从主导要素高度化、发展要素的综合化、支撑体系高级化、演进创新自主化和演进模式多样化等发展趋势进行综合考察,分析人力资源、资本、技术、市场、企业和产业如何相互作用和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演变,在这个基础上总结出了“新苏南模式”、“新温州模式”和“新珠江模式”。

(4)关于县域经济发展实证研究。由于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存在地域性特征和较大的地区差异,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一般经验性考察,尚不能把握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性的深刻分析,部分学者从计量经济学等角度,对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做实证性,出现一定研究成果。在对具体县的经济发展实证研究,叶普万()、张素娥(2008 )、安树伟(2005)、王传民(2009)等学者对部分县的经济发展实证分析发现,“从三次产业结构看,县域经济发展中面临产业选择和产业结构演进,县域经济发展必然要求产业结构调整,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要确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选择合适县情的产业组织方式,县域经济的空间经济结构对县域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等观点:

一是,县域经济中农业发展的研究。部分学者提出,现代农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当前我国面临的“政府“缺位”和“越位”;产业结构不合理、规模化经营较小;企业竞争力不强等农业产业化发展难题制约了县域产业结构演进,必须加大改革,实现农业的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发展绿色、高效和生态农业。

二是,县域第二产业的研究。周金堂(2006)认为县域工业化要从工业企业改革、工结构调整、管理创新等方面进行改革,县域工业化要走“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和个人努力“三者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的县域新型工业化的路子()。

三是,县域经济发展中第三产业研究。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县域金融业和商贸流通业。县域金融发展极为落后,发展水平低,资金供小于求。其原因在于,当前县域经济制度与金融制度改革路径不一致,政策性金融供给不能满足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由于金融生态环境较差,县域企业经营风险大,企业诚信意识淡薄,商业金融又不愿意在县域发展(黄伯勇,2005)。为此,张搜提出要“重塑农村信用合作社,拓展政策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加大商业银行支农力度”。蔡则祥、赵志华(2007)提出要创新金融组织形态,规范民间金融组织,探索农业保险体系。郎咸平(2007)则认为“农村信用社应该完全退出农村借贷,以贴现窗口浮动利率方式择优向各村高利贷公司放贷,通过高利贷公司之间竞争,改善农村的资金供求状况”。针对县域商贸流通业,蔡伟毅(2008)认为商贸流通业的发达程度,代表了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是极其具有发展潜力的行业,应该加大发展力度。

四是,县域经济主导产业选择问题。王传民(2005)认为由于资源要素禀赋不同,县域产业需要依托特色产业,应该以特色产业构建主导产业和产业集群。县域经济发展需依托特色产业,确立主导产业,政府应大力支持主导产业发展,以主导产业引领县域经济发展。隆少秋(2008)对于县域导产业的选择方法和标准分别进行了总结。

(5)关于县域产业组织研究。顾淑华、张瞍(2009)指出县域经济发展必须依靠民营企业的发展,县域经济发展需要企业的支撑,不能单靠县域政府,需要壮大民营经济。早期的研究认为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中面临乡镇企业“小、多、散、同”等突出问题,乡镇企业在产权不清晰、融资难、技术进步慢、产业化布局不合理等显示问题(王青云,2006)。凌耀初(2005)认为企业集群、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是发展县域经济的有效途径,尤其是企业集群有资源积聚效应、分工-协作效应、产业集聚效应、优势资源共享效应,企业集群是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趋势,而实现企业集群经济空间范围主要是县域的工业园区、科技园区、开发区等。

(6)关于县域经济空间结构研究。县域经济的空间结构是县域经济发展要素和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状态,又具有不同经济意义的面、点、轴、网络等基本要素组成。县域经济的空间层次包括城镇经济、集镇经济、乡村经济构成,并存在不断的动态转换过程中。朱舜(2005)在针对我国县域空间结构研究中,认为县域空间开发结构优化,是我国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基础条件。部分学者指出县域经济的空间优化不仅是指城镇化发展,而应该基于空间经济的角度对县域经济的空间形态进行系统分析。凌耀初(2008)总结县域经济开发中包括极核式、点轴式、网络式,选择依据是区位指向原则、点轴极化效果原则、不平衡发展原则等。朱舜(2005)总结县域经济空间优化中,重点是发展县城经济,县域经济发展要实现规划先行,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多形式建设基础设施,完善小城镇的政府职能,增设县级市,修订设镇标准等。

(7)关于政府在县域经济作用的研究。欧阳功林(2009)提出要实现“强政府”,认为政府要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尤其是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县域经济发展中,政府应该履行的职能包括制定经济发展规划,推动传统产业升级,营造良好环境,推动制度创新,保障社会制度运行等。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加快解决“三农”问题,加强县域产业的协调和指导,加大对小城镇建设和管理,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推进机构改革等。杨荫凯(2008)则指出,县域经济发展中受到市域经济的打压,政府要解决解决县乡财政困难,必须推行实施财政“省直管县”,实行“撤乡并镇”可降低行政成本,节约县乡财政。张青指出县域间竞争,导致市场对对要素的配置失灵,效率低下,应加强县域间政府的沟通。

(8)关于县域经济竞争力的研究。县域经济竞争力是指,各县(市)多种因素和实力的综合起来,在市场竞争中争夺资源或市场的能力,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对各县(市)了解自我、发挥优势、找出差距,从而制定出适合自身特点的区域发展战略提供了参考依据,进而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主要是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来实现的,该指标往往会涉及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现有的指标体系中,比较有影响力的包括王传民、吴海鹰、吴康等建构的指标,国家统计局的中国县(市)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以及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2000)采用经济发展评价指标。学者们普遍认为,县域经济评价指标要采用公开、客观、可比性原则,但现有研究的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不强(蔡坚,2006、金辉,2008)。国内对县域经济竞争力进行评价的有以下几类:一是,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县(市)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中国县(市)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实际上就是县域综合实力指标,包括了百强县评价等内容。二是,各个省份出台的县域经济监测考核办法,对各省的县域经济发展和竞争力进行评价。三是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发布的县市基本竞争力排名。

1.3.3 县域经济研究述评

自党的十六大提出壮大县域经济以来,县域经济研究虽然取得重大进展,但仍然存在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县域经济研究缺乏系统的理论创新。当前研究大多是以总结经验为主体的研究,大多从县域经济发展为主进行分析,总结经验,形成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当前县域经济研究是典型的问题式研究,是针对县域经济实际问题,县域经济发展研究仍然缺乏理论层次的分析和探讨,现有理论解释力不强,没有形成系统性县域经济发展理论。

(2)县域经济研究缺乏宏观背景分析。当前研究多是针对某一个县的经济发展分析,从县域农业经济的工业化道路分析县域经济发展规律。然而,县域经济仍然是区域经济的一个层面,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区域经济的分工背景,从这个角度讲,我国县域经济研究缺乏区域宏观背景。

(3)县域经济研究的学科分析较为单一。当前研究大多是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对县域经济发展规律进行总结,但事实上县域经济发展是同空间经济学、行政学、管理学等学科密切相关的,单一的县域经济研究缺乏综合性分析。

(4)县域经济研究实证剖析的方法较弱。实证剖析县域经济发展是进行县域经济理论创新的基础,是县域经济理论创新的重要源泉。虽然当前已经对县域经济发展进行实证研究,但多是以多指标构建角度分析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比较,实证研究的薄弱程度还不足以支撑县域经济理论创新。

(5)县域经济的东、中、西比较研究较少。当前现有研究还缺乏从一个省的角度,对东、中、西部的县域和“市辖区”、相邻县域(具有类似的经济发展环境)的经济发展比较研究。 unCC0dCM5rt1licQ57E1oTimn06hTTrlUcA9f2Nzvg/1uC7pZlprdNJi6z6AX11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