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1 研究背景

(1)湖北省是“中部崛起”战略的支点。世界著名经济学家张培刚教授曾提出“牛肚子”理论,指出中部地区就是我国的“牛肚子”。中部地区处于我国内陆腹地,水陆空交通通达便捷,自然、文化和旅游等特色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老工业基地和生态功能区,可以说“中部定,天下安”。然而,继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中共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以来,中部地区成了“被遗忘的区域”,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严重滞后于东部沿海地区,发展速度也慢于西部地区。为此,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构想,并指出“加快中部地区发展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方面”。湖北省处于我国中部地区核心地位,她具有不可替代区位条件、异常丰富的特色资源、潜力巨大的产业基础和科教文化智力支持。2010 年 8 月,胡锦涛同志在湖北考察工作时明确指出:“湖北在中部举足轻重,要把湖北建成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2)县域经济是湖北省跨越式发展的基础。县域经济与市域经济同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宏观经济调控中最基础的单元,县域经济对于各个区域经济板块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我国是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在我国国民经济宏观管理序列中,市域经济主要是第二、三产业经济,县域经济主要是农业经济,县城主要是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结合地带,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省域经济、国民经济的成长具有战略意义。为此,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壮大县域经济”。湖北省是县域经济比重较高的内陆省份,湖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是湖北省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研究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规律,寻找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壮大县域经济实力,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对于促进湖北省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实现湖北省经济腾飞,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3)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致力于新型发展模式的构建。改革开放以来,湖北县域经济总体实力不断增强,产业结构不断改善,但是同沿海地区和发达地区相比,湖北省经济内生矛盾仍然十分突出,集中表现在县域经济存在“经济总量小,政府财政能力小,产业特色不明确,经济效益不高”的劣势,县域经济没有比较优势,县域总体竞争力差,从而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阻碍了湖北省国民经济总体发展。当前,尽管湖北省注重借鉴东部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但湖北省还没有培育具有成功典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在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区域功能明确定位的背景下,如何构建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已经成为重大问题。 56SiYqjqC3WrLgLhP+em+xvm7mUlrNgJC6iv4t9SapM+q1JfVzpBixirGLVfDMP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