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总序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高校德育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发〔2004〕16 号文件颁布以来,各地各高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锐意探索、勇于创新,德育工作在改进中得到加强,在创新中不断发展,积累了一系列好做法和好经验,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和新成效。为了进一步推进高校德育创新发展,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以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 90 周年为契机,与人民出版社联合组织出版“高校德育创新与发展成果选编”系列丛书,系统展示各高校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经验和成果,促进理论成果共享、实践经验交流、工作思路启发,努力开创高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要在时代发展中把握德育创新发展的规律。这是一个创新和发展的时代,与这个时代同脉搏、共发展的高校德育,担负着赢得青年、赢得未来的时代重任。因此,创新是高校德育的主题,也是其自身发展的基本要求。只有跟上了时代,德育才会有效果;只有适应了变化,德育才抓住了根本。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我国改革开放事业也进入了攻坚阶段。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新形势,要切实推进高校德育的创新发展,既要适应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要顺应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突飞猛进条件下高校德育发展的新趋势;既要认识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对高校德育提出的新期待,也要担当创新发展的崭新实践赋予高校德育的新使命。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和强化战略意识,紧紧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条主线,按照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将德育置于时代大背景中来认识与理解,将德育置于社会生活变迁之中来考察,用动态性思维和发展性眼光不断地对德育进行时代追问,努力做好站在时代前沿、发出时代先声的引领者。

要在观念凝炼中提升德育创新发展的水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高校德育工作永恒的主题。“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德育处于学校教育工作的首要地位,是学校工作的灵魂,是素质教育的方向,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高等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因此,必须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立德树人理念落到实处。“立德树人”蕴涵着国家、民族与个人的价值追求与价值创造。在德育实践中,所有德育理念的创新都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立德树人理念的精致化与具体化,总结这些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育人实践中形成的育人新理念,推动实践的创新发展,推广取得成效的实践经验,是从根本上推进高校德育的创新发展。

要在政策措施的落实中实现德育创新发展的效果。理论是灰色的,实践之树常青。大胆地实践探索,不仅是落实指导理念的行动,也是更新理念、构建新模式的起点,更是德育创新发展的增长点。中发〔2004〕16 号文件颁布以来,各高校将德育工作与学校中心任务、学校发展目标紧密结合,从学校实际和学生成长规律出发,采取有效措施,创新途径方法,完善体制机制,德育工作在整体推进中取得突破性进展,在政策措施的落实中取得创新性发展,实现了更好的德育效果。梳理各高校在德育理论探索、课程改革、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服务、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新做法新经验,反映各高校在德育工作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探讨方面的新视角新尝试,展示各高校在落实政策措施时做出的重大部署、重要决策和重大举措,是对高校德育创新发展成果的回顾与总结,也是对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发展趋势的启示与展望。

实践探索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这套丛书的编辑出版就是为了搭建德育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相互交流的平台。期待更多的高校德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关注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的互动,在总结新探索和新尝试、交流好经验和好做法的过程中,发扬优良传统,扎实研究,勇于实践,奉献出更多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的新成果,不断提升高校德育的实践水平和发展质量,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丛书编委会 5ZioSZJox07IBLDzyx+kub7hlviPHJC37cO9fBXC34PN6f2rmQZCCkyA6QoFsp+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