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热点问题探析

中国社会进入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时期是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开端,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经济的转轨和市场经济的确立为前提条件的。“转型一般是指从政治中心向经济中心、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从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化和质变。” 在这历史发展的“伟大过渡”中,经济领域的变革,带来了社会全方位的革命,尤其涉及到思想文化领域,各种现代价值观念对中国几千年文化传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因其变化快、幅度大,愈来愈引起广泛的关注。

在社会转型时期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是最为活跃的分子,他们跳动着青春的脉搏,在大学校园里最为彻底地解读着新事物。反映这一优秀群体的现状,关注他们的学习、生活,追踪他们的思想、情感走向,成为青年问题研究者和高校教育管理者关注的重点。“中国校园网”曾做了“大学校园流行语言”的调查,“微博”、“QQ”、“短信”、“考研”、“考证”、“过级”等特色语言在校园流行。宁波大学团委组织了“校园十大热点”大型调研,在两千多份答卷中排列前几位的依次为“考证考级”、“就业”、“考研”、“实践体验(打工、兼职、社会活动)”、“友谊与恋爱”。最近,笔者对部分学生做了“热点调查”,在 20 多个校园热点选项中,依次排列前几位的是“考证考级”、“打工”、“考研”、“短信”、“上网”、“就业、创业”、“入党”、“社团”等。

聚焦目前高校学生的动态,可以概括为几种类型:

(一)奔波忙碌的“考证一族”

近些年,“考证一族”一直成为大学校园里涌动的亮点。为使自己就业更有竞争力,更好地立足社会。除了完成学业必须参加的英语和计算机等级考试之外,大学生们自我加压,争取在大学期间拥有各种专业证书和技能证书,如普通话等级、计算机编程、律师资格证、导游证、船员证、会计证、驾驶证等。于是,相当一部分同学从大一开始,就投入大量的精力去“考证”,一次不过,接着再考,有的甚至成为“考级考证”专业户。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社会转型初期,大学生的思想热点主要表现为“经商热”、“政治热”。到九十年代之后的转型加速期,又表现为“学习热”。“学习热”与“经商热”相比,人们对“商海”和“知海”有了新的认识。从原先的“脑体倒挂”到如今的“点知成金”,从“知识无用论”提升到“要想满口袋,必先满脑袋”。“考级考证”现象正是这种认识在校园的反映。

(二)艰苦跋涉的“考研一族”

“考研”热潮一浪高过一浪。2012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再创历史新高,达到 165.6 万,连续三年年增超 10 万人。经过 30 多年发展,我国硕士生招生规模已是 1978 年的近 50 倍,与 1984 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招生规模相当,约为 1977 年全国普通本专科招生规模的 2 倍。 在高校,“考研率”也成为衡量学校学风的重要指标,各高校相继出台各种鼓励考研的优惠政策,推动了“考研热”的进一步升温,也预示着校园“考研一族”仍会大幅增加。

在全社会“终身学习”理念的倡导下,在学校、家庭及学长的激励下,在用人单位对高学历人才的召唤中,许多学子踏上了报考研究生之路。不论是出于对学业研究的兴趣,还是希望就业时增加竞争力而选择继续深造,他们深知,考研的路并不平坦。由于一次成功率低,有的已经成为“考研专业户”,决定毕其功于一役,誓将考研进行到底。

(三)积极主动的“实践一族”

大学生进行实践体验和锻炼也是一大热点。多数同学认为,大学时期打工、兼职已不再是贫困生的专利,而是大学生必不可少的锻炼。于是,有的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家教、网页制作、专业设计、商品促销、钟点服务等有偿社会活动;有的热衷于学生社团活动,活跃于大学各个舞台,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发挥一技之长,展示自己的综合素质;有的积极参与青年志愿者和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开展调查研究、道德实践、文化宣传、科技推广、企业帮扶、医疗服务、法律普及、支教扫盲、社会援助等一系列活动,学以致用,锻炼成长。

“实践热”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政治热”相比,体现了大学生进取、务实之风。大学生只有积极融入社会,把学习、科研与社会服务三者紧密结合起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在实践锻炼中增强服务社会能力,才能为将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推进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四)追赶潮流的“时尚一族”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 29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 2011 年 12 月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 5亿,达到 5.13 亿,普及率达到 38.3%。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校园注入了清新空气,大学生迅速掌握了以“数字化”为代表的先进文化和技术手段,很快融入到网络大军中,成为行家里手,也成为“网络世界”的主要“网民”。一般大学生都有了几年的“网龄”,有些甚至成了很深的“网虫”。若想听音乐、看大片或青春偶像剧,“追星族”们只需轻轻一点,就能圆了网上追星梦,既快捷又经济。因此,小小一方屏幕吸引了无数青春年少的心,他们在“一网无际”中自由徜徉,甚至于“一网情深”。

另外,“出国留学”也成为校园流行的时尚热点。在中国国际化进程中,开放的中国需要大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与国际接轨的能力。于是,出现了全民化的自费为主的第三次留学潮。争取“出国留学”已成为不少同学努力的方向,并且早早地为留学做着准备,于是,校园里各种语言培训班此起彼伏。

无论是“上网热”,还是“留学热”,大学生都追随着时代涌动的潮流,不甘落后,不甘寂寞。

(五)张扬个性的“交往一族”

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获得友谊和爱情,是大学校园生活主旋律之一。社会物品的极大丰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他们进行充分交往创造了条件。如今,大学生的交往沟通方式越来越推崇现代化、个性化。虽然属于“啃老族”(依靠父母),但相当一部分同学希望在交往中通过结伴购物、聚会、同游,甚至泡吧、健身、美容等方式来增进理解,建立人际关系。与所倡导的“君子之交淡如水”相去甚远。

当然,更为普遍的是运用手机和网络进行日常的联络。手机和网络在校园的普及,满足了年青人在交往中追求新奇、张扬个性的需求,校园都是“短号族”和“QQ群”。加入手机虚拟网,低廉的包月话费,可以喜笑颜开地“煲电话粥”;大拇指轻轻一拨,短消息漫天飞舞,跳入“一角钱”的陷阱不回头;输入“QQ”号,与熟知的朋友网上论“见”,不亦乐乎;进入聊天室,与天南海北的陌生人“倾诉衷肠”,不见不散。总之,短号、短信、“QQ”已成为学生互通信息、轻松交往的最爱,形成了难以割舍的心理依赖。

从这些热点现象中透视出大学生独特的思想状态。一方面,校园主流是健康向上的,大学生紧跟时代步伐,主动融入社会,提高自身素质,不断超越自我。另一方面,校园是没有围墙的社会,受自由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产生了负作用,左右着大学生的判断选择能力。从现象看本质,原因是多方面的。宏观上讲,根源于这一社会大背景,即中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没有完全确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各方面改革还需不断深化,整个社会处于剧烈的转型时期。经济的转轨,社会结构的变革,文化模式的更替,因其速度快、过程短,必然会在社会生活中产生激烈地震荡,引起一些错位、冲突和失衡现象。

(一)经济的转轨对传统价值观的冲击

在极短的时间内基本完成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轨,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中国特有的经济现象。在这段时期,由于各种新事物层出不穷,原有的价值观在传统与现代、后现代的冲突中遭到了强劲消解,而新的价值观又有一个扬弃和不断完善的过程,许多人一时不能认同新的价值标准,出现了无所适从和盲目应对的状态。

1.市场经济价值尺度的模糊

市场经济在价值观上表现出强烈的功利性,要求摒弃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的思想观念,树立起讲竞争、讲效率、讲效益的思想观念。但有不少同学片面地、肤浅地理解“利益”、“竞争”。特别体现在大学的考风问题上,一部分同学挖空心思地作弊,还振振有词地说“竞争是可以不择手段的”。曾有一项调查令人深思,100%的同学认为“作弊是可耻的”,但当其他人在作弊时,绝大多数人也选择作弊,理由是“好汉不吃眼前亏”。这种价值尺度的模糊,导致了只注重结果而不重过程,认为只要达到目的,就可以不讲手段、方法。事实上,竞争是受法律和社会道德约束的,市场经济也是“法治经济”、“诚信经济”、“道德经济”。

2.急功近利的物质追求

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一代青年,耳濡目染了金钱的社会功能,重金钱、重物质、重享受的倾向日益明显。值得注意的是“新新人类”的誓言:“享受当下”、“过把瘾就死”、“潇洒走一回”、“游戏人生”、“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后笑”,等等。信奉“拼命地干,拼命地玩”,“有钱不化,过期作废”;信奉讲实惠,讲实用,推崇“识时务者为俊杰”;跟风从俗,善于投机……值得关注的是人际交往中的显富摆阔现象:身上带闪的、带电的行头越来越多,对价格不菲的品牌津津乐道,开着私家车上学……如果年轻学子在比关系、比阔气的氛围中乐此不疲,必定顾此失彼,成为补考场上的老将、退学警告中的常客。学者陈锡喜指出,大众价值取向的多样性,特别是社会消费倾向急剧增长所刺激起来的消费主义价值观蔓延,使相当多青年对生活意义理解简单化、生活目标物欲化、道德理想空虚化,冲击了以“宽厚仁爱”和“重义轻利”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和计划经济条件下强调的以无私奉献和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

(二)社会的变革引发学习动机的转变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一些触及大学生利益的改革措施相继出台。如大学生学费由国家包揽改为部分由个人缴费;助学金制度改为奖学金制度;就业从国家分配,逐步改为自主择业;连续十几年的高等院校扩招,出现了就业人数的大幅增长。在这一形势下,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发生了较大的转变。

1.改革进程中就业形势迫使学生做出选择

社会就业形势逼人,社会用人单位青睐高学历人才,加上现行的一些高等教育专业的设置与市场需求相去甚远,于是,大学生选择转专业、考研、出国留学来打造优势。从考研人数的直线上升和选择专业的冷热差异中可见一斑。全国考研人数每年上升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就业形势严峻”是直接动因。为了缓解各种压力(主要是就业压力),报高考志愿时,不管专业兴趣爱好,毫不犹豫地选择“热门”专业,而已读“冷门”专业的学生希望有转专业的机会。在报考研究生时,很多人只求考上,拿到研究生文凭,不惜填报“冷门”专业。大学学习走入了一个怪圈,这是一种杀鸡取卵的短视症。

2.开放环境下应用知识得到空前膨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际化进程的推进,应用型人才有了更多的用武之地,应用知识得到空前膨胀。对大学生课外阅读的调查中发现,最流行的书是应考类书籍,包括英语词汇在内的应用型书籍占据了学生课外阅读时间的一半以上。所谓应用类书籍,大致是指英语、计算机、经济、法律等方面的考试用书。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像方便面一样实用、快速、方便。在全民皆学“ABC”的环境下,大学生自然成为英语学习大军中的主力,英语教辅类书籍购买力自然最旺盛。“发展需要”是大学生学习应用知识的主要原因,而“发展需要”的本质实际上反映出大学生希望依赖应用知识去获得成功。于是,许多学子起早贪黑地记单词、语法,埋头苦做阅读理解、完型填空,穿梭于大学英语四六级强化班、“托福”班、“雅思”班中,“为伊消得人憔悴”!多数是“为考证而突击,考后便放弃”的心态,而选修第二外语更是以拿下证书为首要任务。长此以往,这几本证书犹如速成的“方便面”,并不能代表真正的内涵和学识。

(三)文化的更替对大学生人格养成的影响

“20 世纪末,当中国经济建设成为全社会的中心之后,文化被逐渐推向了社会边缘。旧的不合时宜的文化价值观崩溃了,新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以至于社会成员处于无序状态之中,信仰、信念产生了危机。” 在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相统一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大学生的人格力量也经受了考验。

1.流行文化折射价值取向

当媒体热炒“超级女声”时,大学生中也有许多的“玉迷”、“笔迷”、“粉丝”,为之欢呼,为之落泪。而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智慧、权力、真理、金钱和美”价值取向进行选择,理直气壮地选择现实性、工具性的“金钱和权力”多于选择更具理想色彩的“智慧、真理和美”。这说明身处注重利益导向的社会环境中,加上流行文化中畸型的成功观、幸福观、消费观的诱导,在同学们中说理想、谈抱负,就像是一件羞耻的事。即使他们倾情“智慧”、热爱“真理”,也宁愿认“俗”,怕被视为“土气”。我们看到更多的是跟风从俗、比富摆阔的“零理想族”。于是,传统教育中要求大学生具有“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大家眼光、具有“激扬文字、到中流击水”的豪迈气概、具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历史使命,显得孤掌难鸣。一个连大学生都讳言理想的社会是可怕的。

2.网络文化冲击精神家园

经过五次工业革命,人类文明已迈入网络文明时代。互联网非常强大地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走进了人们的内心,开创了交往史上的新天地,人们在那里寻找到了爆发的信息、心灵的空间和驾驭的自信。然而,在大学生上网群体中,充分利用电脑作为辅助学习者不占多数,大多数是凭自身兴趣和爱好去游戏、看碟、网聊等,网络成为休闲消遣的主要载体。这是一个新旧参半的哲学命题:“存在与虚无”。一方面,面对现实世界,大学生奔波忙碌,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另一方面,面对网络世界,迷惘、孤独与空虚的青年,情愿被“一网打尽”。“网络也成了当代大学生情感流落的避难所,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放纵、选择沉迷、选择心灵消匿、选择精神休克。” 由于我国网络管理制度及立法的不健全,黄色、灰色、黑色的网络文化日益泛滥,无声无息地侵蚀着缺乏理性选择的青年的头脑,使他们的精神陷入虚门、坠入危机。这种情况在网络时代会一直不同程度地存在,迫切需要大学生的理性思考。

总之,作为大学思想政治工作者,简单地用是非曲直来判断大学生的热点问题已不符合时代的要求。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将这些校园的热点放到转型时期这一个社会大背景中去思考。在充分肯定积极向上、与时俱进的主流价值的同时,要积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国情、社情、民情,理性对待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事物,以成熟、稳定、健康的精神风貌带动青年一代的成长成才。

本文发表于《浙江学刊》2006 年第 3 期 zF9V1S+YHGFp4qbiyiH2740sWNY1TgfHkglmvboDWR71R4phUYBSIL9OMlfqMAa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