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热情的阻遏因素与教改应对

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学习热情不足、实效性不强问题,影响着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功能的实现。认真把脉分析研究当前影响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热情的主要问题障碍,有针对性地采取化解改进之策,这是改进加强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成效,实现课程功能要求的内在要求。

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影响研究生学习热情兴趣、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原因是多元的,其中以下几方面应是其中的主要因素:

一是教学实践上未能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理念。一些教师过多注重学科理论体系阐发的完整性,相对忽视对教学重点内容与研究生理论需求和兴趣点的结合。往往由于课时的有限性而难以完整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要求,更由于要兼顾方方面面阐发,而将一些重点也淹没在泛泛的阐述中,从而导致教学供需契合度不高;

二是现有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一些内容存在的艰深枯涩,或这些课程的部分内容的历史背景与当代研究生成长年代存在的时序差异所造成话语疏远感和实际存在的滞后于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未能较好体现与时俱进的创新性和学生思想实际针对性要求,形成了研究生在学习课程时在理解和接受上的一些思想情绪障碍和一定难度。如果教师未能在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知识传递灌输与世界观方法论建构教育之间架设起有效沟通的桥梁,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三是在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大多沿袭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方法,总体上重教有余,重学不足,灌输有余,引导启发、共同研讨不足,学生在教学中参与程度还不高,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不足。这一传统教学方式与当代青年学生认知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特点不甚适应,是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又一制约因素;

第四,由于现有的各门研究生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本身对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专业理论素养积累的要求高,教学难度大,客观上能将该类课程讲得深入浅出、富有吸引力本身不易,需要有厚实的学识素养积累;而且思政理论课的特点,对教师在课堂教学方法、表达交流如何吸引人的方式上比其他课程有更高的要求。而从实际情况来看,研究生思政课教学对教师素质的高要求与实践中教师素质与这一要求间存在的差距,成为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成效提高的关键性因素;

第五,从学生主体角度考察,一些研究生由于主观认识上的一些模糊偏颇,如有的认为学习思想政治理论与专业业务学习无关;有的从狭窄的“能力观”出发,认为学习思想政治理论对于自身实际社会竞争能力的增强没有用;有的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学习是培养完人或者圣人的,自己的目标只想做有能力的普通人,没有必要花太多精力去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有的不愿将自己已有的兴趣结构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兴趣的主体缺位加以弥补;有的甚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还怀有很深的偏见,同时又不懂得社会现实生活的本质,却自以为是,否定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意义价值。这些都导致了一些研究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采取实用功利的评判态度,也构成了阻遏其学习热情的重要主观因素;

第六,伴随全球化而来的西方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渗透影响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构成的挑战,市场经济发展背景下市场规律的泛化作用、市场经济实用功利的价值导向的冲击等外围环境因素,以及学校在课时安排、教学保障条件创造、人员力量配备、校内舆论环境塑造、专业课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公共课或多或少存在的排斥轻视态度等学校内部一些具体因素,也都构成一些研究生将思想政治理论课视之无用或学习热情弱化的重要影响源。

由于影响阻遏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热情的因素的多元性,消解障碍因素,增强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成效,也必须多途并进,作综合努力:

一、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有效激发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热情,发挥好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教师首先应该更多地关注在把握课程重点关键基础上,是否有效地激发起了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热情和在此基础上的理解认同,更多地注重是否有针对性地解决了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与课程相关的一些疑惑和带倾向性的问题。任何课程教学如果未能解决好调动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热情这一前提,必然会是事倍功半。而要解决好这一前提,下工夫去研究把握好课程重点教学内容的选择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要求的结合、与研究生学习需求兴趣的更好契合,就显得十分必要,这是增强课程教学供需一致性的关键。因此,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把教学出发点真正转向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从学生的理论需求和思想实际出发,而不是仅从书本、从理论体系和概念出发。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体作用,教师要在帮助研究生认识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价值意义的基础上,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内在的思想政治需求,增强主体意识,使研究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在教学中,要让研究生有独立感悟、思考、探索的空间,让研究生在主动参与过程中获得自我教育和自我提升。而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在于利用一切行之有效的方法与手段,激发研究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兴趣,真正使之学有所得。

二、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要求,赋予其更多时代精神内涵,使之更乐于被学生接受、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启发收获

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所具有的很强的理论性的特点,决定了对教学内容的创新、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有很高的要求。思政课教师是否始终能够站在理论研究的前沿、是否始终能够了解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决定了他是否始终能够把教学内容的更新和理论创新作为教学的内在要求。教学内容只有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及时反映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不断跟踪理论研究的前沿,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去分析解答中国和世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实问题,课程教学才能充满时代的朝气活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经常提供新颖丰富的教学材料,让研究生感到课程学习有新的收获,能够解决自己不少思想和知识上的困惑,这样就一定能把他们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即便是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渊源、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也需要有创新的理念,在忠实于历史真实的同时,在理论历史流变的阐述中,注意提供新观念、新信息、新视野、新语言,注意经典理论与现实新实践的沟通。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只有真正贯彻理论联系实际,使教学内容始终具有鲜明时代感,并能科学地、有说服力地回答社会实践发展提出的相关理论难点、疑点问题,才能激发起学生的现实的理论需要,也才会有真正的成效。同时,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目的的实现,也要求教师必须十分注重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如果不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人生思考、社会认知水平、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特点,就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有坚持与研究生思想实际、成长成才要求、全面素质提高的要求的结合,搭牢研究生的思想兴趣点、兴奋点,才能有效满足研究生的关切与需求,对其有所作用,从而有效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改革中,能将上述要求比较好地结合的一个重要抓手,是抓住对青年学生影响比较大的社会思潮进行专题研究,从理论上给以回答。因为在任何社会大变革时代,社会思潮总是对人们的思想产生极大的影响。如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在对一些影响比较大的社会思潮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课程内容,选择合适的角度,分专题对这些问题进行科学地回答,必将对研究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也肯定会受到多数同学的欢迎。

三、注重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方式方法与研究生认同接受心理的适配,采取更多以研讨式和引导性的方式来进行

研究生的特点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采取研讨式和引导性的方式更具有效性。当代研究生大多由于自身社会经历的局限,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接受的基础应该说是薄弱的。而从当前社会实践的层面考察,由于多种经济成分的存在、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和社会利益群体的差异,必然导致社会群体思想、文化、观念、理论上的多元化。研究生作为青年中思想最活跃的社会群体,必然会受到这种多元化的影响,并形成对他们在理论认同上的选择的困扰。这一现实,客观上决定了需要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过程中能够以更恰当有效的方式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选择。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就首先需要在承认多元化意识形态的存在的前提下,在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明确导向的基础上,通过教育者的努力,帮助研究生在分析求证中获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各种其他思想理论体系的真正了解辩识的基础上,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内含的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信仰的真正认同接受。那种简单地采取灌输的办法、给结论的办法不仅不容易被接受,而且不易真正扎下根来转化为坚定的信仰。

以研讨式和引导性的方式来进行,不采取简单的灌输性教育,并不违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性质,更不是放弃教育,而是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特点出发,更好地、更有效地进行教育,即在客观的有理有据的研讨、分析说理中,使学生产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觉认同。这过程中,教师既是一个研讨主持者,也是一个平等参与者,同时还是一个平心静气的引导者。通过这一教学理念方式的转变,能够有助于从一开始减轻或消除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逆反心理和排斥现象,这就在客观上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当然,教学方式方法上的改革可拓展的途径很多,凡是能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更加灵活、有效和充满吸引力的新招、实招都值得推广实践。

四、从整体上不断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德业素质

从事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除了对待马克思主义需要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能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待工作之外,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科学性与政治性的统一,任课教师更需要精通自己的专业,形成专博结合的知识结构,努力使教学反映相关学科的学术前沿和进展,增强教学的科学性,要有很强的时政敏感性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不断增加自身的学识魅力。同时,教师还要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拓宽教学视野,开辟教学新思路,不断进行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努力把思想性、理论性、知识性与教学方式上的可接受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创造性地从事教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师不仅要以自己的学术魅力,同时还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养成,使学生在“亲其师”的同时“信其道”,进而达到“敬而受教”的境界,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教师作为研究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作用。有关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也必须采取切实有力地措施,切实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并制定完善有利于队伍发展、素质提升的各种激励和保障的机制。

五、解决好研究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思想认识障碍,着力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在积极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取得好的效果,必须解决研究生对课程价值意义认识上的误区,激发研究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内在学习动力与学习兴趣,才能使他们提高学习积极性,积极主动地学习。因此,在课程教学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让研究生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社会发展以及个人未来的密切关系,明确课程所要宣扬捍卫的理论价值体系对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对每个人前途与生活幸福密切相关的意义所在,从而消除研究生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问题上存在的消极思想和心理,认可该类课程学习的价值意义。同时要通过加强课程内容的改革,使之更加符合研究生成长发展的需要,并注意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只有从根本上解决研究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思想认识障碍,调动起了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在积极性,才能真正提高课程教学实际效果。

此外,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整体局面的改善,离不开各种外围环境条件的改善,特别是学校领导、相关部门提供强有力的领导支持和条件保障,包括专业导师对学生的积极思想影响等,都将是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成效提高的积极促进因素。

本文发表于《当代青年研究》2010 年第 8 期 EtgN6xag7k242rLnBjqZGDUZsjll1QdGaaVIL+aq5G6LbvuasVULDcit/lLoxQj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