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当代大学生信仰问题研究

一、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敬畏信仰的缺失与重建

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多种文化的交融是当代社会的一个鲜明特征。在这一时期,传统文化面临来自现代西方文化解构的挑战。当然,传统文化中不乏存在一些历史的糟粕,尤其是那些难以适应现代国际社会的方面,必然要剔除。问题在于如果仅仅摧毁旧的文化结构,而没有新的结构同步产生和置换,社会就会因为失去文化整合而面临危机。近年来,随着学生自杀、校园凶杀、弑师案等一系列极端事件的发生,再加之学生考试舞弊、枪手代考、从事非法职业等现象的频频出现,大学校园这一传统“净土”在整个社会的转型过程中开始变得难以平静了,对于广大学子而言,曾经被授予的“天之骄子”的光环已逐渐褪色,社会上的一些丑恶现象也越来越多地与大学生挂钩。作为社会的栋梁,大学生的身上寄托着祖国的希望,他们的思想与信仰关系着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然而由于多种原因,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处于一种信仰无所依托的真空状态,思想消极、生活颓废……作为文化象征的高等院校,其自身文化底蕴的培养已经成为当代学者们普遍关注的问题。由于文化变迁而产生的敬畏信仰的缺失,是一系列校园问题发生的最初根源。

(一)“敬畏信仰”的界定

首先,敬畏是信仰的起点。按照伦理学的观点,“信仰之可能与必然的最终根据在于人的存在本性以及人对这一存在本性的觉醒。” 而敬畏观念最初就是存在于人的自然本性中的一种畏惧危险和自我保护的意识,这种意识可以促使人停止可能造成危险的行为。古人云“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可见敬畏是世人对自然生命万物的珍惜之情,是对社会公序良德的尊重之礼。从这一点来看,敬畏是人类生存的底线,也是人存在的本性。正是这一存在本性,促发了人类信仰的产生。

其次,敬畏也是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主要体现在人们对规则、传统和生命的尊重与认同。作为社会的组成要素,人必须具有敬畏意识。一个人如果没有敬畏之心,便会肆无忌惮,便会唯我独尊,便会长期处于失范状态,无所依从。只有对社会规则心存敬畏,才能顺利完成人的自身社会化,才能促成整个社会有条不紊地和谐发展;只有对传统美德心有敬畏,才能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文明和繁荣带来对道德和信仰的碰撞时让人们不失理性和精神,才能确保社会有机体的良性运行;只有对生命产生敬畏,才能使人正确面对冲突,合理解决争端,尊重他人的生命,也尊重自己的生命。西方宗教常言:有敬畏之心者为智者,敬畏人间的世事百态,敬畏人间的喜怒哀乐,是约束恶行的根本。

综上所述,敬畏信仰是对人类生存和社会秩序的信仰,相信人生之有意义,相信社会之有秩序;对于合理的社会制度、社会规范、传统价值以及生命本身心存敬畏,按照符合人性和社会性的标准规范己身,敬生命之真,畏传统之美,信社会之善,仰规范之公。

(二)当代大学生敬畏信仰缺失的表现

在个性极度宣扬的当今校园,自我中心主义的泛滥导致了现代青年人一切都无所谓的想法,对一切没有了敬仰,没有了畏惧。总体来看,敬畏信仰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规则敬畏的缺失

按照汉语词典的解释,规则是为了人类社会合理发展从而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作为社会细胞的人,只有敬畏规则、遵循规则,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成为合格的社会人。20 世纪英国著名的自由主义理论家哈耶克在其鸿篇巨制《法律、立法与自由》的第一卷“规则与秩序”中曾讲到“人不仅是一种追求目的(Purpose⁃Seeking)的动物,而且在很大程度也是一种遵循规则(Rule⁃Following)的动物。” 然而,在当今大学校园里,无视规则、逾越规则、践踏规则的现象则随处可见。上课不遵守纪律、考试作弊、深夜晚归、在宿舍大吵大闹、随地乱扔纸屑、在公共场所异性举止过分亲昵、对校规校纪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对合同协议随意对待、对违约处分毫不在意等现象屡见不鲜。主要体现为:

(1)践踏规则,考试作弊

考试作弊已成为许多高校面临的共同难题,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在使用传统作弊手段的同时,手机、文曲星等也成了作弊的新型工具。在重大考试中,考前策划、考试时串通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出现了以“枪手”代考的恶劣行为。据《扬子晚报》报道,一项对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七所高校的 5000 名在校大学生进行的一次调查表明,近 10%的被调查者承认自己在考试中经常作弊,另有 59.5%的被调查者承认偶尔会作弊;而在即将到来的考试中,肯定不准备作弊的则只占 58.1%。《新晚报》记者曾在哈尔滨三所高校共发放 100 份关于考试作弊问题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近两成大学生承认本人有过考试作弊行为。对于考试作弊,认为同学会持理解和同情态度的占近三成,本人持理解同情态度的为一成半;会鄙视和谴责的分别为一成和近一成半;表示漠然的则为三成。

(2)无视规则,漠视纪律

在大学课堂上,迟到、旷课者大有人在,甚至课堂铃响之后,还有学生在嬉戏打闹,上课时说话、睡觉、吃东西、听音乐、剪指甲等现象也颇为普遍。手机在大学校园普及之后,手机MP4、短信频发,悦耳铃声都成了困扰正常课堂教学秩序的因素。更有甚者,某些谈恋爱的同学无视课堂环境,举止过于亲密。在课堂外,当代大学生不拘小节的现象也较为突出。如乘电梯时,学生蜂拥而入,丝毫不理会站在一旁的教师或长辈,在公共场所或自习教室里高谈阔论,随意乱扔垃圾,随意践踏雪白的墙壁等。据网上新闻报道:曾有 20 名大学毕业生因无视公司规定当着客户面随地吐痰、迟到后在上班时间化妆以及外出度假时抢占铺位等原因,在被重庆某公司聘用了 4 个月后陆续辞退。

(3)逾越规则,淡化责任

规则意识包括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当代大学生的权利意识普遍较强,如原武汉理工大学和重庆某高校的学生曾分别因毕业证问题和退学处分问题将母校告上法庭。与之相比,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则较弱,如重庆市大学生中有 30%的人不及时归还贷款,复旦大学图书馆在一年中就有 300 多本书因被学生撕毁而无法使用,近些年大学毕业生不负责任的毁约现象和跳槽现象也越来越多。

2.传统敬畏的缺失

根据维基百科的观点,传统是指历史沿传而来的思想、道德、风俗、艺术、制度、习惯等。传统是过往时代所遗留的一种文化,而一个民族的传统美德则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转型时期,传统价值观直接面对现代伦理的挑战,物质文明的繁荣带来的对道德和信仰的冲击容易让人们错失理性和精神,如果无视传统的存在,抛弃对道德和信仰的坚守与执著,必然导致社会的混乱和人类精神的丧失。在当代大学校园里,部分学生视传统美德如糟粕,唯恐弃之而不及,视反叛为常态,且极致发挥,导致道德沦丧,人性难存。具体表现为:

(1)解构传承体系,恶搞民族美德

从 1966 年德里达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人文研究中心组织的学术会议上的讲演时,提出对西方人几千年来所崇拜的确信无疑的“真理”、“思想”、“理性”、“意义”等传统概念进行重解,一个后现代的时代标志着来临。特别是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后现代”一词在西方乃至全世界都成了一个时髦的用语;后现代常用的一些词汇,如“话语”、“文本”、“叙事”、“解构”、“颠覆”等等,成了许多人的口头禅。“人人皆话语,个个谈文本,解构不离手,颠覆不离口”成了西方后现代文化的一大景观。相关学者同时指出后现代主义思潮作为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所表露出来的主体死亡、理想破灭、传统丧失、文化虚无、游戏人生等观念和心态,是当代西方社会所存在的理想危机、信仰危机和文化危机的折射。

后现代主义的解构之风在中国的现实传播相对较晚,但其一走入高等校园,却被大学生们欣然接受,奉为经典。在后现代的诸多表现中,来自于日本的恶搞文化在高等学府愈来愈盛行。恶搞文化,指的是对严肃主题加以解构,从而建构出喜剧或讽刺效果的胡闹娱乐文化。常见形式是将一些既成话题、节目等改编后再次发布(百度百科)。或许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对这种文化的流行给予了较大的宽容,认为青年人开阔的视野、丰富的思维和创新必须建立在突破陈规、不破不立上,然而当我们打开一些高校的贴吧,看着当代大学生的恶搞文化中不乏存在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传统美德进行肆意颠覆,对中国人民世代尊奉的榜样人物进行另类改造,对传统教育中必用的经典故事进行“无厘”篡改,把孔子称为“丧家狗”,把李白称为“古惑仔”,把中国龙称为“凶图腾”,把成语随意改来改去之时,我们不得不警醒,这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恶搞,而是对中国文化的践踏和颠覆,是对祖宗的背叛和不敬,是对社会的一种不负责。恶搞要有道德底线,必须保证不能颠覆民族的精神价值观念,不能破坏社会、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

(2)抛弃优良传统,走入信仰真空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家学说中,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在近代反封建的浪潮中,人们将三纲五常作为维护封建社会的道德准则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如今,当我们辩证分析这些人伦原则时,我们抛开那些封建残余的糟粕,仍然可以看到它们对社会对人生的益处。仁是“真、善、美”的集中体现,“义”,是民族崇高的道德反映,“礼”是社会交往之道,“智”是素质的简称,“信”是约定俗成的交往准则。

可是当我们把传统与现代文化精神集于一身的当代大学生放在传统的天平上进行衡量时,多次弑师案的发生视为无仁,马加爵挥锤砸向同学视为无义,对同学甚至老师呈现漠然或傲慢的态度视为无礼,人云亦云、是非观念缺失视为无智,恶意拖欠学费、考试作弊视为无信。尽管管中窥豹只见一斑,但传统大学精神受到了亵渎,传统美德遭到了遗弃,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3.生命敬畏的缺失

生命敬畏,就是要站在一个相当的高度,敬重生命的特质,畏惧生命的规律。就像著名思想家史怀哲说的一样:“只有我们拥有对于生命的敬畏之心时,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它的无限生机。”在当今校园,由于对生命敬畏信仰的缺失,时不时会出现“要么举起凶器杀人,要么毫无惧色地自杀”的怪异现象。

(1)暴力——践踏生命

近些年来,大学生暴力犯罪案例的增加让人触目惊心。2003 年 1 月,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学生周某参加公务员应聘,因体检不合格被取消录取资格后,用尖刀行刺浙江嘉兴市劳动人事部门的工作人员,造成一死一伤;2004 年 2 月 23 日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残忍杀害同宿舍四名同学,犯罪手段极其残忍,让人触目惊心;2008 年 10 月 29 日中国政法大学学生付某在教室用菜刀砍向 43 岁海归教授,致其死亡。据北京大学康树华教授所做的一项调查表明:近几年,青少年犯罪占到了社会刑事犯罪的 70%~ 80%,其中大学生犯罪约为 17%。且不论凶杀的背后有多少是非曲直,单从生命的本身意义来讲,这一行为已然失去了对生命的敬畏。暴力剥夺他人生命就是对生命的一种践踏。自古以来,杀人偿命,践踏他人生命的同时,难道不也是对自己生命是一种不负责么?

(2)自杀——轻视生命

随着社会各行各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在校学生自我期望值也随之攀高,从而导致一些心理脆弱的学生在面对困难、挫折、失败时极易丧失自信,他们往往盲目地选择轻生作为解脱的方式。有学者曾通过研究得出:我国大学生自杀率高于同龄其他人群,是同龄其他人群的 2 ~ 4 倍,并且呈上升趋势。 中国社会调查所(SSIC)公布的对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武汉等地高校1000 名大学生进行的心理调查结果显示,超过 25%的被访者曾有过自杀念头。对生命的轻视使得自杀已经成为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第一原因。随意处置自己的生命,是一种极端不负责的表现,给社会、学校、家庭带来的影响要远远大于结束生命本身。孔子曾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古人尚且如此,作为大学生而言却事理不明,究其原因源自对生命敬畏的缺失。

(三)大学生敬畏信仰缺失的原因

社会转型期具有双重性和过渡性的特征,局部与暂时的信仰缺失是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但如果任其发展,一个没有信仰的社会则是不可想象的。作为未来社会建设和发展主力军的当代大学生,其信仰的缺失必须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敬畏作为信仰的起点和重要组成部分,造成其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历史上对传统文化的肆意批判导致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断裂,合理的传统权威被废弃了,优秀民族文化必然遭受无端亵渎。作为一场有着广泛而深远意义的思想启蒙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反映了民族的觉醒,但多少已带有一些情绪化的色彩。新中国成立后,在全国山河一片红的思想海洋里,传统文化总是被放到被批判的位置上,随着“左倾”错误的进一步深化,“文化大革命”更是掀起了全面反传统的高潮,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彻底打断了。曾经的肆意批判造成了传统文化的断裂。“我们这个有着五千多年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民族几乎成了最没有民族文化的民族。”

敬畏源于己身的认同和一定的权威。当这种传统权威遭到废弃时,认同危机便会产生。我们前面所说的大学生恶搞文化盛行便是由此而生。

2.现实中多元文化的相互激荡造成了参照标准的混乱,社会失范使是非观念变得模糊了,传统恒定规则必然遭受强力颠覆。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托夫勒在 20 世纪 70 年代曾经预言:未来的世界将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一场文化震荡……面对文化震荡,人们会因在一个极短的时间里承受过多的变化之后感到压力重重,晕头转向。 时隔三十余年,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加速时期,这种文化的冲突已经成为了全球性的问题,多种文化模式和多种价值取向冲击着旧的文化传统,社会在思想领域处于失范状态,传统的恒定的规则发生了动摇,人们“失去了安身立命的根本和判断是非的标准,深深地陷入无所适从、不知所措的痛苦之中”。

多元文化的相互激荡带来的是规则的混乱。我们可以看到,当共性规则遭遇个性要求而个性要求又符合个性自身所设定的规则时,规则的共同遵守性就遭到了颠覆,这也是当今“80 后”、“90 后”大学生在接受批评时,总能找到为自己辩护理由的原因。

3.观念里生命意识的淡化造成了生命敬重思想的消亡,生死大问题被视若儿戏了,生命固有价值必然遭受异化冲击。

生命是神圣的,因为它不仅创造自身更创造着一切,正如马克思所说:“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然而随着近年来大学生群体所喜欢的某些影视剧不断传递这样一种信息:比生命更重要的是江湖豪情与快意恩仇。而大学生经常接触的各种网络游戏,主角那种闯荡江湖、互相仇杀的生活,并且被杀死后仍可复生的虚拟生命让大学生原本拥有的对生命敬重和畏惧的意识淡化了。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失去了生命也就失去了一切。然而,当生死大问题被当做游戏时,他人和自己生命就会变得一文不值。

生命敬畏的缺失是一切敬畏缺失的最根本原因。古语曰:舍得一身剐,敢将皇帝拉下马。可见当生命都无所谓的时候,对一切也就无所谓了。

(四)大学生敬畏信仰的重建

大学生敬畏信仰的缺失是社会转型时期一种暂时的过渡状态。人本身是自然生命与价值生命的结合体,因此人生不能长期处于无信仰状态之下,作为信仰起点和重要组成部分的敬畏必须进行重新的确立。而大学生敬畏信仰的确立须从社会、学校和个人三位一体的角度出发进行重建。

1.从社会角度而言,完善社会设置的合理化程度,保持规则的公平性权威,重建大学生的规则敬畏信仰

结构功能主义认为社会设置主要是指在特定的社会活动领域中所创设和形成的一整套持续而稳定的规范体系,它是制约社会行动的重要结构框架。它是用来安排人们的活动,满足诸如秩序、信仰、生产等社会需要而设立的一套习俗、民俗、行为模式。合理的社会设置为大多数社会成员所接受并自觉维护,是良好社会秩序形成的保障。

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必然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因素与环节,社会设置的合理化存在一定问题,在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社会条件下,人情关系与科层政治并存,规则被潜规则代替的现象在一些领域司空见惯,规则的公平性权威遭遇到了挑战。

对于生活在象牙塔中的天之骄子,社会阅历相对较少,一旦遭遇潜规则时,必然对制定规则却又随意修改规则的人产生痛恨,进而怀疑规则本身。当大学生对规则失去信任时,原有的敬重与遵守也就随之被抛弃,更有甚者,由怀疑某些规则到怀疑一切规则,由怀疑规则到逾越规则甚至践踏规则。因此,欲对规则敬畏进行重建,必须首先重建规则的权威,必须注重规则的公平,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从社会设置入手,刹住不正之风,改变社会上漠视规则的现象,为青年大学生从学校理论到社会实践提供正常的对接。

2.从学校角度而言,推进信念教育的科学化进程,正视信仰的多层次存在,重建大学生的传统敬畏信仰

在我国,除了作为主流信仰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外,当代中国的信仰现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这决定了中国的信仰建设不能整齐划一地进行,必须走科学化的道路。 在中国现有的高等教育体系中,突出传统信仰的内容少之可怜,尤其是一些以工科为主体专业的高校,传统信仰教育更是寥若晨星。

不可否认的是,中国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之一,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屡经挫折而又百折不挠,不断走向兴旺发达,依靠的正是这样一种凝聚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前面我们曾经提到,当今大学生之所以存在着道德失衡现象,原因之一是他们缺少中国传统美德内化的教育。许多大学生在经历了四年大学的专业学习之后,以前曾经累积的一些本来就不是很明晰的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削减了。

正如毛泽东所言,青年人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世界终归属于他们。可是一个将民族传统美德丧失殆尽的太阳,又如何能够给未来世界带来光明和温暖呢?对于高等教育而言,信念教育也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正视社会转型时期信仰的多层次存在现象,允许并提倡信念教育的多层面发展,推进新年教育的科学化进程,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不能在现代大学教育中产生断裂。只有这样,才能让当代大学生了解传统、认识传统、敬畏传统。

3.从个人角度而言,增强人生意义的价值化思维,重塑生命的神圣性意识,重建大学生的生命敬畏信仰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一切社会关系并非天然就存在,它是人类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人生最根本的意义就在于对整个世界的认识和创造。个人的生命看似属于自己,可以任意支配,但对他人、社会的关系却决定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远远超出自己支配的范围。生命创造了世界,生命本身是神圣的。著名哲学家阿尔伯特·史怀哲说:“对生命敬畏的感觉是绝对的伦理。”只有热爱和珍惜生命,在认识和理解生命的基础上,把保存生命作为人生的最大价值,并以此为前提去充实生命的应有内涵,才能真正实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只有意识到这一点,才能构建起当代大学生的生命敬畏感。

从大学生自身来看,尊重和敬畏生命主要又有两个内容:一是尊重和敬畏自己的生命;二是尊重和敬畏他人的生命。尊重和敬畏生命的过程,也是一个激发生命的过程。生命是鲜活的,只有尊重和敬畏他们,才能开发生命的潜力,构建大学生更美好的生命意义。

(五)结束语

伊朗著名思想家穆塔赫里说:“信仰给人带来的最大利益是使人心情舒畅,使人对自己的未来、对世界、对整个宇宙抱有乐观态度。”正是这样一种乐观,可以维护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而当整个社会处于转型期时,社会结构、组织制度、生活方式、知识安排乃至价值取向等方面均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人的信仰也出现了多层面发展的态势,多信仰进而导致无信仰,多规范必然导致社会失范,因此各种冲突产生,信仰迷失随之出现。涂尔干曾说:“我们所要揭示的失范状态,造成了世界中极端悲惨的景象,各种各样的冲突和混乱频繁地产生出来。既然我们无法约束当前彼此争斗的各种势力,无法提供能够使人们俯首帖耳的限制,它们就会突破所有界限,继而相互对抗、相互防范、相互削弱……社会之所以存在,就是要消除,至少是削弱人们之间的相互争斗,把强力法则归属于更高的法则。”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建设的栋梁之才,他们的信仰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敬畏信仰不仅是大学生信仰体系的起点,更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社会转型期文化的急剧变迁造成了这一信仰的缺失,进而引发了诸如大学生诚信问题、道德问题、校园暴力问题的频发。改变这种状况的唯一出路就在于从规则、传统和生命教育的角度对大学生的敬畏信仰进行重建。

二、理想信念教育对学生的教育功能和作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它不仅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同时也是为大学生提供坚强的精神支柱和强大的精神动力,促进大学生健康成才的需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个人利益本位思想从单纯的经济市场领域渗透到人们的精神生活领域。而这种思想极易诱发物本主义、拜金主义思想。这不仅给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想、信念教育提出了挑战,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尤其是当代大学生在理想追求方面产生一些不好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切实加强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增强他们奉献社会、报效祖国的强烈的责任感,坚定他们为实现为中华民族伟大崛起与复兴而奋斗的远大理想。

(一)理想信念教育的内涵

“理想”一词,最初来源于希腊语“ideal”,意思是人生的奋斗目标。在中国古代,理想叫做“志”,即志向。孔子讲“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今天,理想从一般的意义上讲,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所谓“信念”是指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理论主张或思想见解及理想坚信无疑,并要努力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由此可见,理想的确立是信念形成的基础,信念是对理想的支持,没有信念,理想就可能发生动摇。理想信念,在一定意义上,理想就是信念,信念就是理想。对未来社会的理想和信念是以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历史观、价值观等为基础,所以,如果一个人确立了对未来某种社会制度的憧憬和追求,那么他相应地也就确立了与这一理想信念相统一的世界观、人生观、历史观、价值观、道德观等。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所以,是否确立了明确的理想信念也是一个人、一个政党政治上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当代的信念教育主要是指培育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信念。理想信念教育不但要深入到政治层面、道德层面,而且要深入到日常精神生活的层面,并注意人生发展各个阶段的特点。理想信念是一个系统,其最高层面是政治理想,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想的坚定信仰和执著追求;第二层面是道德理想,是对理想人格和理想的人际关系的追求和向往;第三层面是生活理想,是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涉及生活方式、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理想信念教育内容的性质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解决学生深层次的理想信念问题,是思想理论教育的根本功能和根本任务。只有教育学生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才能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才能增强对各种错误思想的抵御能力,在各种考验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如果放松了理想信念教育,学生就会在根本信念上产生动摇,就会在纷繁复杂的形势面前迷失方向。

青少年信念教育,应以“立志、成才”为主要内容,从国情出发,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要求出发,使之用科学的唯物论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念和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青年学生是民族的未来,要让他们坚定国家的希望和自己终生奋斗的目标的可信性。人们的信念就体现在对这个理想目标的信心上,有了信心,才能有坚定的完全的信念。

(二)我国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

就总体而言,大学生理想信念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对祖国的前途十分关心,认识到个人命运与国家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但也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在各种思想文化潮流相互激荡的环境中,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受到各种思想文化的影响明显增多。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道德观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不强、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意识较差、心理素质脆弱。具体表现在个别学生偏离人生的目标,失去人生的信仰,在政治选择存在功利化倾向,认识和行为脱节,理论和实际脱节,在理论上认识的道德规范,往往不能转化为自觉的道德行为,缺乏责任感;部分学生将自我价值与索取置于社会价值与奉献之上;不少学生以自我发展为视点,一切从自我出发,把入党、评优等作为实现个人利益的一种手段,过于强调自我设计、自我奋斗、自我实现。根据调查显示,学生对“你认为目前中国最严重的社会问题是什么”的回答中,有 61.9%的选择“腐败”,并表现出对这一问题的强烈否定与愤怒,而在同一调查,学生却对潜在腐败诱因,一些社会不良风气表现出肯定和认识,在对“什么样的人在社会中最实惠”的问题,有 57.9%的学生认为是“与领导关系好的人”,有 24.1%的认为是“请客送礼的人”。综上所述,当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呈现出多元性、复杂性和深层次性。对于大学生理想信念方面出现的这些问题,我们既不能忽视,也不能回避。这需要我们加以教育、引导、使他们能正确地分析和评价自我,更加健康地发展成长。

(三)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径

针对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种种挑战和学生的种种信念危机的状况,我们不必悲观,更不能消极地无所作为,而应在对青少年实施信念教育过程中,根据青少年的思想变化的现实特点,遵循教育规律、信念本身的规律及学生的特点,有的放矢,创新工作方式,真正把道理讲深讲透,让学生认同你的观点、你的教育方式和内容,使青少年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重塑青少年的理想信念。

1.把握方向性,进一步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

科学的理想信念来自于科学的理论指导,真正懂得和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是确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大前提,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第一环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首先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增强其明辨是非的能力,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牢牢把握理想信念教育的正确方向。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的科学方法,也是大学生正确进行理性思维的科学方法。学好了唯物辩证法,就能客观全面地看待问题,也能正确衡量和选择我们的理想信念。大学生通过长期的科学文化、思想认识教育,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理论素养,也能自觉、自主地分析和选择意识。因此,马克思主义教育要注重对他们进行方法论的引导,使他们掌握唯物辩证法,帮助他们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正确地观察与分析问题,自觉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2.注重现实性,将大学生理想信念和社会及个人发展相结合

理想信念是人们奋斗的目标,更是支持人们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理想信念必须具备一定的现实基础和可实现性才更赋有感染力和吸引力,才能增加人们的信心。因此,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必须紧密结合我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实际,结合大学生自身发展需求,切实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现实性。但理想信念毕竟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不可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作为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培养要与社会相适应,要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相结合。因此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应该紧密联系大学生思想实际,将理想信念教育与学生的个人发展相联系,在个人的具体理想与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结合”的过程中升华思想,坚定信念。我们在大学生入校时对其进行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制定自己的生涯规划,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穿插其中。比如在毕业生的就业过程中对毕业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并将爱国主义精神穿插其中,这将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带来诸多的益处。

3.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的主渠道作用,因为它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切实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将理论课教学由抽象变具体,由枯燥变生动,以说教为主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对比,让其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兴趣。

4.加强实践锻炼,培养时代责任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思政工作者也要帮助大学生开拓广泛的社会实践阵地,鼓励与指导大学生深入社会实践,使理念学习和实践锻炼同步进行、互相促进,了解国计民生,在实践过程中体味劳动的艰辛与快乐,感受付出与收获,在实践中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陶冶思想情操,增强对党的方针、政策的认同感,增长知识才干,强化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意识到,作为杰出青年的大学生应该把自己的命运和时代的要求结合在一起,勇于承担责任,奉献社会,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实现崇高的人生价值。

5.利用媒体隐形引导

在各种媒介普遍发达的今天,尤其是电视、网络的发展可以说目前已基本上遍及每一个大学生的生活领域,这些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将大量的教育信息渗透到这些媒体信息中尤其是那些艺术或影视作品中无疑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四)理想信念教育对学生的教育功能及作用

理想和信念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远大的理想、崇高的信念能点燃人生的激情,激发人们的才智,激励人们奋发向上。古今中外,凡是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人,无不具有远大的理想、崇高的信念。青年时期,是播种理想、确立信念的黄金时期,是规划未来、设计人生的关键阶段。确立怎样的理想和信念,直接关系到青年大学生度过什么样的人生,从根本上决定青年大学生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理想是对美好未来的设想,是有根据的、合理的、可以实现的想象或期望,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人生奋斗目标上的集中表现。信念是指人们对现存的或可能的事物、观念等的正确性和正义性坚定不移的确认和笃信,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实际地体验了怎么想和怎么做才有益、有效的基础上,自然地形成的一些思考和行动的模式。当它成为人的一定的总体性、普遍性的观念和态度时,信念就成为信仰,并为人们以此作为自己行动的榜样或指南。当代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是富于理想的年龄,也是信念形成的关键时刻。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是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的信仰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使命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其核心是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使大学生把握社会发展规律,认清国家前途命运,认识自身的社会责任,确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远大理想。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春风化雨,有一个内化的过程,其终极目标是使大学生逐步形成把个人利益与党和国家的利益、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时代要求相统一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1.从大学生自身的特点的角度分析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意义

当代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是在家庭照顾过多的情况下长大的,有很强的优越感,在某种程度上说,他们从小生活在人为的“理想”环境中,缺乏人际交往的训练和现实环境的磨炼。由于这种情况,原来比较直接的“理想目标”的教育,就不太适应对现实了解不深的这代大学生的情况了。如果说过去只要为人们描绘一幅美丽的远景目标就可以激发他们的理想的话,那么现在更加重要的是让从校门到校门的大学生们了解现实,学会脚踏实地地为理想而勤奋工作。理想信念在人的主观精神世界中居于核心地位,起着主导和统领的作用,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理想、共产主义信念的教育,让大学生明确自身的历史使命,用科学的发展观武装自己,设计完美健康人生目标和成人成才的人生路。

2.从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的角度来分析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意义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深入,大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如果说在过去只要进行单一的理想信念教育就可以的话,那么现在必须帮助他们在多种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中进行比较、鉴别和选择,通过他们自己的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观念,树立自己的理想,确立自己的信念。我们必须在正视利益差异和承认合理的个人利益的基础上,引导大学生把个人成长与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通过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作贡献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人生价值。所以,从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来看,必须加强对他们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教育,增强其明辨是非的能力,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

3.从大学生未来重要作用的角度来分析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意义

人才和知识在经济发展、特别是在知识经济的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大学生是拥有现代科学知识的人才群体,这就决定了他们在未来经济发展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说,大学生是未来知识和科技创新的主体。他们已经掌握了比较系统的现代科学知识,这为他们日后进行新的知识和科技探索、创新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决定了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极端重要性。

在当今这个迷恋与追求物质的时代,我们不能忽视理想和信念的价值。作为知识与文明播种机的校园,在给青年一代传授技术信息的同时,还应当教育他们成为有崇高思想、诚实而敢说真话、奋斗而愿做实事的青年;在培养他们的能力与技巧的同时,还应当培养他们高贵的人格品性、坚定的理想信念及执著的精神追求。 RfbynQsxb0LAw2dEQYpaY/23yLmAnyJAKnJJ7sov2kR00Ru01Qq/exMi1GKKEGO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