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一、科技创新视域下的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

“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已经成为决定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要素。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得以不断进步的前提和基础,科技创新成果的涌现不断丰富和完善了人类的知识系统,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也随之加强。然而,人类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创新活动,首先得益于创新思维能力:科学技术创新是创新思维的外化与实证。创新思维已经成为创新实践的基础和先导,成为推动科技进步重要力量。同时,科技创新也不断激发、促进创新思维的进一步生成,为创新思维转变为创新活动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一)创新思维与科技创新的特征

1.创新思维的特征

创新思维是人类特有的思维活动的高级形态,是创新实践和创造能力发挥的前提,它不是简单的突发奇想,而是人类在对面临的困难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中,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想出新方法、找出新答案的能动过程。“创新思维是指人类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认识的能动作用,突破固定的思维模式,以灵活、新颖的方式和多维的角度探求事物运动内部激励的思维活动。”

创新思维最明显的特质是“变”。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很容易因为原有的经验、从众的心理和权威的灌输而形成固有的、格式化的思维习惯,当面临现实问题的时候,我们会不由自主地沿着思维习惯的路径,驾轻就熟地对它们进行思考和处理。创新思维必须在原有的思维习惯上,实现“变”,突破自己原有的固定的思维模式,从新的角度、新的理念去认识事物。

2.科技创新的特征

“当今时代,人类社会步入了一个科技创新不断涌现的重要时期。” 新的科学发现、技术突破及重大集成创新不断涌现,是当今世界科技创新的主要形式。科技创新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原创性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结合在一起,推动了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不断提高,手段和方法不断丰富和完善。

“突破性技术创新已成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 突破性也已经成为科技创新最显著的特征。这种突破性特质充分体现在科技创新在科学发现和技术革新方面的重大变革和新的发现,拓宽了原来的认知领域、改变了原来的认知内容,革新了原来技术的使用方法,或是创造了新的器物。科技创新的第二个显著特征是能动性。科学技术是由人主动的创造出来的。人在生产和生活中有了新的发现或遇到了困难与问题,就会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原有的科学技术进行变革和加工,从而更进一步地揭示事物的本质,或是更便捷地解决问题。此外,科技创新还具有螺旋式上升的特点。根据质量互变的哲学原理,所有的科学技术创新都不是刹那间的灵光一现,而是对现有的认识领域和技术进行孜孜不倦的改进并逐步取得的成果,当量变达到度的临界,引起了质的变化,突破了原有的局限,就发生了科技创新,进而产生了新的理论和现实成果。

(二)创新思维和科技创新的关系辨析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首先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第二个事实是,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未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 这一论断充分体现了需要的重要性,因为需要,人们才开始创造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同时,需要在被满足与不断产生之间循环往复,正是基于此,才有了人和人类历史的不断前进。当人们面临的困难不能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解决时,提出新的解决方法就成为迫切需要。所以,科技创新的需要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必然要求,而这一需要得以满足与实现的前提是思维的创新。创新思维和科技创新二者之间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首先,创新思维引领和推动科技创新。人类文明演化过程中,一切发现、发明、创造,都可以归入科技创新的范畴。而这些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社会文明成果产生的第一步,就是创新思维的出现。恩格斯曾经说过:“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任何科技创新,都需要正确的创新思维作指导。缺乏创新思维,就不会产生具有创新特质的发现、发明和创造,也就没有创新成果。任何一门学科的产生、任何一种新理论的提出、任何一项新技术的发明,其产生的第一步必然有创新思维作为先锋。而创新思维之所以能够引领和推动科技创新,是因为它具有联想性、发散性和综合性的特征。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通过运用创新思维,把看起来似乎毫不相关的事物联系起来、思路发散开去、再整合起来,不断发现其中新的联系和新的可能,从而引起科学上的突破、技术上的革新。

其次,科技创新激发和促进创新思维。科技创新是创新思维的物化与实证过程。通过创新思维产生出来的科技创新,应用到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中,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科技创新转化为生产力后又反作用于创新思维,推动创新思维的发展。这一能动过程是创新思维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同样也是创新思维实现其社会价值的过程。

科技创新的发生同样来源于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需要。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提出新的需要,使得科技创新成为满足社会需要的必须,这一需要被满足的过程势必会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又为科技进步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使科技创新发展成为必然。科技创新不断满足社会需要的过程中,也就是科技创新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科技创新发展的需要又引起了创新思维的产生。创新思维的物化,即科技创新的发生,使得人类的视野得到了更大拓展,思路得到更多启发,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工具更加便利,这也就更进一步促进了创新思维的产生。

(三)科技创新背景下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

在科技创新成为推动国家科技进步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原动力的当今时代,创新思维这一孕育科技创新的关键因素,已经成为创新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人类长期的科技创新实践证明,创新思维是一种复杂的网络系统,创新思维活动要以信息能力、质疑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前提,在实践中通过对思维发散与转换、想象与综合、启发与辅助、实践与反思等促使创新思维发生的要素的推动,来实现思维的突破,进而引发科技创新的发生。那么,在科技创新层出不穷的时代背景下,究竟如何才能实现对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呢?

1.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认为,要在教育实践中培养具有主体性的人,也就是具有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以及创造性能力的人。这一理念要求以学生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通过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提升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在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这也正是传统的学校教育所忽视的问题。忽视学生主体性,不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学校教育,往往只强调“灌输式”的培养,这样做的结果是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独立人格的发展和个性的张扬,严重制约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限制了他们创新思维的发展。

在学校教育过程中,要进一步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和确立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对世界、人生、环境、命运进行积极的关注和思考,激发其内在的学习动力。通过培养学生打破思维定势、改变思维习惯,超越已有思维方式局限的能力,以普遍联系、变化发展和对立统一的视角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帮助他们发展和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充分尊重和开发学生独立思考、怀疑批判、探索创新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和保护学生的独立人格和创造性思维,鼓励他们培养勇于挑战、勇于批判、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为他们创新思维发展营造主观条件。

2.强化社会实践,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功能。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曾寄语全国青年,要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这足以说明社会实践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社会实践已经成为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载体,在促进大学生掌握、应用和创新知识,全面成长成才,服务社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功能。在这些功能的实现过程中,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同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是提高大学生的信息能力,促进创新思维发展。社会实践以现实问题为基础,通过解决开放性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和提高信息能力,使他们能够敏锐地、及时地发现信息,有效地、高效地获取信息,精确地、创造性地使用信息,熟练地、批判地评价信息。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才能使创新思维的产生成为可能。二是提高大学生的质疑能力,促进创新思维发展。社会实践的问题情境,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提出、分析问题,能够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和勇气。实践证明,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更容易成为有怀疑、探究精神的人。三是提高大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创新思维发展。社会实践在极大丰富大学生社会阅历的同时,也要求大学生能够运用比较、综合、归纳、演绎等逻辑方法,对问题进行分析、判断、推理,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看法、观点和假设。这一过程,是对大学生思维进行训练的过程,是大学生思维能力积极提升的过程,也是大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过程。四是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创新思维发展。通过厚基础、宽口径,开放性、创造性,启发式、讨论式的实践教育方式,引导学生创造性地提出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动手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突出思维方法训练,促进创新思维发展。在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过程中,还要引入人类在长期实践中探索总结的思维训练方法,以提高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一是激发类创新思维训练。如由美国著名创造学家阿历克斯·奥斯本提出来的头脑风暴法。它将一组人聚集在一起,对某一特定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这组人之间的相互启发、修正、补充,激发出新的见解和观点。再如德尔菲法。它通过组织专家在限期内填写意见征询表、对意见征询表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再次进行意见征询等科学步骤,探求解决困难的明确方案。二是形象思维训练。形象思维属于或然性和似真性思维,是反映和认识世界的重要思维形式。形象思维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它在思维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科学发现和创造的一种重要的思维形式。形象思维训练法主要是类比模拟训练法,包括拟人类比、拟物类比、因果类比、象征类比等。三是自由联想训练。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肃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在创新思维的激发过程中,可以通过对比联想、相似联想、变通联想、关系联想等联想方法训练出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

此外,还可以通过多角度系统、综合地考虑,从而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比如具有非常规性和挑战性的逆向思维,常常会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通过把注意力引向其他领域和事物,从而受到启发,找到新的思路的侧向思维;突破问题的结构和范围,从其他领域的事物、事实中得到启示而产生新设想的横向思维。“顿悟”也是思维创新的一种形式,然而,顿悟的灵感来源于“渐修”的积累,来源于长时间孜孜不倦的探索。

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是不断创新的历史。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创新思维与科技创新二者之间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创新思维是科技创新的前提和基础,科技创新是创新思维的物化与实证过程。科技创新有助于创新思维的丰富和发展,而创新思维反过来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思维动力和源头活水。这一能动过程使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成为历史的必然。大学生作为宝贵的人才资源,要成为这一能动过程的助推器和加速机,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二、创新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构想

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中,创新教育基地建设是其中一个关键的环节。创新教育基地是多层次、开放式的实践基地。它既可以培养学生能力,又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环节的完善;既可以培养本科生,也可以培养硕士生、博士生。在第一课堂中,创新教育实践基地建设与发展,将充分开展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以及创新情感、创新人格的塑造,使教师在基地中完善教学能力,来进一步推动指导实践能力的提高。广大学生在基地中通过生动活泼的实践活动,增长实践能力,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第二课堂中,创新教育实践基地建设以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灵魂地位,充分发挥其特点与优势,充分展示第二课堂在同学中喜闻乐见的优势,逐步推动创新教育的发展。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创新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构想:

(一)营建先进文化环境,努力推动创新教育

创新是一种企业行为、单位行为或社会行为,因此,要培养开发培育个人的创新能力,除了个人要努力提高先进的文化修养外,更要注意营建个人所在周围环境的先进文化氛围。从利用创新的角度看,营建先进文化氛围的内容有:

1.树立先进的理念。理念是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实现有了一定理性认识后形成的共同追求的执著信念。在理念的指导下,去制定相应的创新策略、创新方法、创新机制,形成一定的创新文化氛围;树立先进、科学、符合本单位团队实际的、能够促进先进文化和创新活动的理念,树立的理念要在基地内得到广泛的宣传、深刻认识和普遍认同,并在此理念下制定相应的制度、策略、措施和营建相应的文化氛围。

2.追求积极健康的情绪和氛围。这主要包括能促进创新活动开展的乐观进取的精神,积极振作的情绪,相互支持、激励的言行,文明礼貌和真诚友善的举止,相互团结、合作、关心和帮助的情感,有改善消极情绪与氛围的能力,有识别并抵御颓废文化的能力。

3.追求团队精神。具体应当包括:协作与合力、严格与宽容、自主与沟通、基地建设目标与方法人人明白,实行自主管理。

4.不断学习,追求卓越。基地中团队及每个人成员,都不能满足于已有的成绩,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新的文化、新的技术。要无止境的追求完美,不断地超越竞争对手,超越自己。

5.解放思想是发挥创新能力的关键。营建先进文化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就是要打破“从众”枷锁,营建自由氛围。在基地内必须提倡宽容、自由的氛围,提倡成员在团队中保持个人的独立性,扮演好自己在团队中的角色,为集体增光。

6.创意活动中的角色与原则。创意活动,即各种形式的“诸葛亮会”是挖掘创新创造能力的好办法。团队的领导者扮演着激励每个成员尽情进行创意思维、充分发表创意观念的组织者的角色。成员之间也要相互鼓励,合作。在讨论解决关键问题时,团队中要坚持“推迟评判”、“鼓励赏识”、“无唯一答案”、“欢迎离奇观念”、“整合他人设想”以及“民主”、“幽默”、“自由”、“开放”等原则,运用左右脑思考、想象绘图、个人操作、集体操作、情景演练等多种思维和表达方法,营造创新环境氛围,充分调动每个成员的创新积极性,切实培养每个成员的创新能力。

(二)基地建设与课程教学相结合,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支柱,是人类在探索未知领域和开展创新活动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认识的能动作用,不断以新颖方式和多位角度的思维转化来寻求获得新成果的思维活动。创新思维包括创造性思维、逻辑思维和批判思维等。创新思维还包括想象、潜意识、直觉和灵感等创造性思维的开发训练。这些思维品质能保证大学生深刻、娴熟地掌握理论和运用知识,并将这些理论和知识广泛的迁移到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使其在学习和工作中取得实质性进展。创新思维的培养应该以学习训练为主,而不能以“教”为主。要联系实际,生动、有趣,让受训者思想放松,兴致勃勃地投入训练。具体有右脑开发、发散思维、收敛思维、变通思维、多维思维、超前思维、综合思维、变异思维和辩证思维等学习训练,通过学习锻炼,使大家能应用创新思维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倡导现代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创造能力

1.用创新性学习取代维持性学习。大学生是教育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者,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关键和前提。教师应积极探索怎样因势利导,将学生的兴趣转化、升华为志趣,激励学生主动探究、求知、创新,获得前进的力量。创新性学习强调人的创造性,它有两个主要特征:其一是“预期”,即重在培养人们应付未来、预见未来变化以及估计当前决策和行动可能产生的中长期后果的能力;其二是“参与”能力,即个人通过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和社会的相互交往而增强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创新性学习要用组织学习来取代个人学习。组织学习是指通过对知识的较好理解来改进行动过程。组织学习不等于个人学习,也不是个人学习的集合体,而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社会互动,在群体和非个人的层次上,发展,储存及积累知识,开展创新活动。创新需要集体合作,合作是组织学习的基础,为创新提供支持和保证。小组合作、团队合作、头脑风暴等都是帮助大家分享知识,促进创新过程的有效方式。如在英国大学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进行有效合作来达到组织学习的目的。小组讨论,小组合作完成作业是最常见的方式。这种方式能有效促进学生之间分享知识、团结协作。教师出的考题一般都是活题,有时甚至是怪题,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小组的同学在讨论的时候,都会积极发言,争取为小组多做一些贡献。如果哪一个同学“表现”不积极,下一次可能被“开除”出局。在这样一个环境背景下,创造能力自然会被激发出来。

3.改进大学生学习考试评价方法。目前,我国各高校的考试制度和内容,对记忆型、速答型的学生有利。许多学生平时课前不预习、课中不学习、课后不复习,仅仅凭考试前两周“背笔记”、“背答案”也能考出高分来。这样既不利于大学生各项能力的全面发展,也不利于大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风气的形成。高等院校应当鼓励学生不要在分数的束缚下变成“记忆机器”。考试除应考基本知识以外,还应考能力、考创新。

(四)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情感、创新人格塑造

创新意识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意识形态。它是人们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内在驱动力和前提。要想培养创新人才,首先要培养创新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就是在大学生群体中形成一种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耀,以创新为目标的氛围和共识。因为,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的刺激和引导下,大学生才可能产生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确定创新方向,并发挥创新热情、挖掘创新潜力、释放创新能量。创造性人才的创新意识是一种对创新的热爱、追求、奉献、奋斗所形成的精神境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新世纪人才所必须具备的所谓“三本护照”中的“事业心和开拓精神”,以及彼德·圣吉提出的现代化人才所应该具备的创新意识如出一辙。培养创新人才必须重视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意识是大学生创造力的先决条件和大学生创新教育的首要条件。

大学生创新教育活动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才能使创造者在艰苦的创新活动中勇往直前,义无反顾。创新教育需要加强情感智力修养,也需要提高人格品质修养。有位哲学家认为: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一般讲,人的性格决定一个人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创新活动社会性强,难度大,人的性格往往决定了一个人能不能创新成功。有关人格品质和情感智力的科学培育方法,就是塑造良好性格的重要途径。创新活动社会性强,创新能力含有善于处理个人和社会关系的能力。注意人格品质和情感智力的修养与锻炼,是能够培养出创新个性品质的。培养创造、创新能力,只进行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培养是不够的,更要培育如自信、活力、意志、胆识、直觉、潜意识、灵感等创新个性品质。铸就创新人格,才能促成创造、创新能力。

鼓励大学生尽快实现人格独立是创新教育的必要条件。尤其是处于信息爆炸、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今天,保持独立的个性和完善的人格,可使大学生思维清晰、判断准确,把握住创新的机会,因此,要鼓励大学生尽快实现个性和人格的独立。

(五)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致力创新技能的训练,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

所谓创新技能是一种反映创新主体行为技巧的动作能力。它是在创新主体创新智能的控制和约束下形成的,属于创新活动的工作机制。大学生创新技能主要包括大学生信息加工能力、一般工作能力、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熟练掌握创造原理的能力、有效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清晰表达创新思路的能力、正确表现创新意图的能力以及物化创新成果的能力。创新教育十分注重大学生创新技能的培养和训练,认为这是大学生动脑和动手相结合、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正确道路。

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创新教育实践基地活动,卓有成效地开展学生创新教育实际立项工作。在科技立项活动中,通过学生立题,教师指导,创新教育实践基地内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参与者的知识得到全面的检验,能力得到全面的培养,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大学生在“吸取知识”的同时,也要注意“释放才能”,才能成为创新的主力军。同时,要组织其中的优秀学生参加诸如“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一系列的校、省、国家、国际的学生科技类赛事,使得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大赛中得到检验和升华。通过以上诸多方面的学习与训练,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创业品质得到全面的提高,也通过这样的培养与锻炼,学生能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也培养了创新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将造就一批批拔尖创新型人才。

三、用科技创新推动大学文化建设,把实践育人作为文化素质教育平台

(一)科技创新推动大学文化建设

大学文化建设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科技创新过程中形成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是大学文化、大学精神的重要内容。太原科技大学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在科技创新的基础上,形成了学校特有的“负重奋进,笃行求实”的大学文化精髓,办学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有着辉煌成就的人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成果。

太原科技大学始建于 1952 年,其前身是为培养国家经济建设所急需的重工业技术人才而设立的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学校在有着“中国福特”之称的学校首任校长支秉渊先生为首的一批老专家以“负重奋进、笃行求实”的办学精神的带领下开创了学校的发展道路,经过六十年的发展,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如创立了世界公认的“Z—理论”的张少琴;主持“延长大型轧机轴承寿命研究”并三次荣获国家科技二等奖一次获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的我校教授黄庆学;有为青藏铁路建设作出了杰出贡献、被誉为“高原工程机械第一人”的谢萍;为三峡工程研制出 1200 吨起重机的主任设计师顾翠云。他们以不畏艰辛、执著追求、勇于创新的成功实践,续写着“负重奋进,笃行求实”的大学精神。同时,通过他们在社会和学校师生中的影响,这些科技创新又推动学校文化的创新和传承,使这一文化精髓得到进一步升华。

2008 年,由学校科研团队研制的“智能草坪”在北京残奥会闭幕式上大放异彩。当足球场面积大小的“智能草坪”以书写笔画顺序拼写出“给未来的信”、“A Letter To The Future”两行字体时,整个鸟巢呈现出鲜花烂漫的壮观美景,草地、文字、鲜花瞬间的交替变换,演员的互动表演,真正实现了张继刚导演所要求的“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空前绝后、世界奇迹”的舞美境界,被国际奥组委主席罗格誉为奥运会、残奥会四个仪式的完美收官。在此过程中,由我校齐向东教授带领的一百多名科大师生用他们的顽强拼搏和刻苦攻关,仅用 70 天时间按期保质地完成了“智能草坪”全部的研发制作和演出任务,诠释了“负重奋进,笃行求实”的文化精神,创造了奥运史上的奇迹。

(二)文化素质教育和实践育人相结合

2006 年,我校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作为一所以工为主,有着鲜明特色的地方高校,在近年来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中,进行了积极探索,始终坚持依托实践育人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用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理念指导实践育人工作。

第一,坚持把文化素质教育融入教学环节,贯穿于专业教育始终。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这些正是文化素质教育的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学校坚持开展素质教育和素质拓展,将文化素质教育列入教学计划,设立了素质拓展学分;积极开展大学生创新教育,2008年启动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并逐年扩大实施范围;通过逐年增加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类别选修课的数量,进一步对学生进行人文艺术的训练和文化素养的培育,促进学生文化素质与科学素质的有机结合,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通过名师工程、教学基本功大赛、教学评价、精品课程和示范性实验室建设,提倡互动式、研讨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实行分级教学、选课制度、导师制等模式,在强化教风学风、师德师风,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的同时,充分发挥教学名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育人功能;坚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理论教学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特别重视到重型机械行业生产实践中去培养学生的研发能力和实践能力,形成了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使我校机自专业成为地方院校机自专业唯一通过国家工程教育认证的专业点。

第二,坚持把文化素质教育和第二课堂相结合,贯穿于校园文化之中。学校以文化素质教育贯穿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始终,为此我们请了张继刚等艺术家、彭清一等知名人士和优秀校友做报告;开展了校园文化节、校园艺术节、校园体育文化节、学生社团活动月等文化活动;经常举办和参加文艺汇演、文学、征文、演讲比赛等学生社团活动。这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符合全面推进文化素质教育的精神,也为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奠定了实践基础。

第三,坚持把文化素质教育与创新精神培养紧密结合起来。我们坚持以实践教学和校园文化活动为平台,把文化素质教育与创新精神培养紧密结合,让广大学生在活动中运用专业知识、检验专业知识。逐步形成了科技实践月、创业大赛、设计大赛、电子产品小制作、数学建模等校园文化品牌活动,造就了丰翼创业协会、工程实践协会、科技实践协会、数学建模协会等一批优秀学生社团,通过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和学生社团,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敢于拼搏、勇于创新的精神,一些学生在这里搞起了设计创作,确定了人生方向。学校许多科研团队的学生成员大多来自这些学生社团,他们把平时在社团中的专业研究成果运用在工作实践中,比如,把节省工时的创新发明运用到在国庆彩车以及周璇舞剧、千手观音等舞美道具的设计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过参加这些实践活动,不但有力地带动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更使他们的文化素质进一步内化,使学校文化得到进一步继承和发扬。

(三)关于文化育人的几点思考

1.重视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首先,充分重视文化的弥散性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有意识地利用文化无处不在的特征,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大学文化的内涵;其中要高度重视隐性课程建设,使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尤其是要将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文化育人的功能。其次,重视文化多元化、多样性对学生的影响,一是要发挥文化的选择、批判功能,在选择、批判的基础上整合文化;二是要利用文化的多样性特点,注重形成本校独特的大学文化特色。

2.高等学校必须充分重视高等教育的文化育人功能。高等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传承功能、整合功能、创新功能、引领功能都离不开其育人功能这一基石,文化育人是高等教育本质属性的反映,高等教育的文化育人功能不同于其他教育的特点,在于高等教育的高等性、学术性和专业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文化的层次上要选择高层次、高水平、高雅的内容。在文化内容上要与追求真善美相一致,尤其是要把追求科学精神与追求人文精神统一起来,在文化育人中要把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

3.高等教育的文化育人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当代大学生他们既有现实的需要,如就业的需要,又有作为人的人格完善的需要、个性发展需要、长远发展的需要、全面发展的需要,文化只有通过学生的理解、认识并内化,才会成为他们的素质,因此,在他们还不能理解、认识文化素质教育与他们现实需要的关系时,尤其需要我们通过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激发学生的兴趣、求知欲和想象力,选择优秀先进文化内容,开展实践式、体验式、互动式、讨论式教学才能收到好的效果,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成为文化素质教育的主体。

4.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提升两个自觉,关键在于提升教师的文化自觉。伯顿·克拉克曾经论述过:教师是一个处于学科组织和院系组织交叉点上的人,他们往往更注重学科归属,更忠于学科;克拉克·科尔曾经论述:在学术界改革非常艰难……不管一些教授有关别人的事务的改革多么激进,有关他们自己的事务的改革是最保守的,这两位国际范围内高等教育专家的论述,以及我们自己的实践都提示我们,文化素质教育必须取得教师们的赞同和行动,一般的号召可能是不奏效的,必须以教育思想观念的改革为先导,用必要的政策和措施来引导,我们太原科技大学就有例证,有很多学科依托相关学科进行学科建设效果不好,我们就把需要建设发展的学科独立出来,单独设置系、科,从而使这些学科取得了快速发展。文化素质教育体系的建设情况更复杂,这需要好好研究,有必要考虑建立类似于过去基础部地位的实体,就像柏林大学在 1810 年建设之时,如果不是把哲学放到与神学、医学、法学同等的地位,并以哲学教育为中心,就不会成为费莱克斯纳所推崇的现代大学。

5.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必须搞好顶层设计。文化素质教育在客观上呼吁加强通识教育,或称核心课程,或称通识核心课程,这是需要顶层设计的。设计的核心理念在于不论什么专业、什么学校的学生,都应从学生的发展需要、社会的发展需要,而不是仅仅从学生的现实需要、社会的现实需要出发,让学生认识和理解人与世界、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文化、美术与审美、社会发展规律、自然演化规律、世界演化规律,从而完善人格,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我很赞同复旦大学复旦学院的六个模块,当然我校与复旦大学办学条件不同,不能照搬,但是有必要像复旦大学复旦学院、清华经管学院那样,通过顶层设计建设若干教育模块,或若干核心课程,以此为主渠道辅之以隐形课程建设和大学文化建设,把文化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o+ATmJP10FinssOTQxPh8+9jZNLPql+pLFbqaznMtiyaHRR4xlV22wfV2fyDCJp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