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大学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问题的思考 [1]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历史任务是以高度的责任心培养一大批创新型人才,引领科技创新的前沿,积极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作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和保障。从大学自身的发展来看,只有在国家经济发展的进程中,紧紧抓住创新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这两条主线,才能真正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有为才有位,中国的大学只有在愈趋激烈的人才和高新技术全球性竞争中,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经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才能确立中国大学在世界上的地位。

客观讲,与一些办学历史悠久的世界著名大学相比,我国高校在培养人才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上还有很大差距。在办学理念上,几千年以“传道、授业、解惑”为主要目标的知识传授型办学理念仍占主导地位,学生甚至研究生被视为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不是最富活力的知识创新者。大学的科学研究主要集中在跟踪追赶型研究;学术上的急功近利,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导致了浮躁的学术风气,从而缺乏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趋同化、单一化的模式制约了大学办学特色的形成,抑制了多元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在大学文化建设上,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思想的影响,大学的独立和自由精神,宽容失败、学术民主、追求真理的创新文化没有真正形成共识。

大学是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的结合点。要使一批中国大学成为世界著名的大学就应当找准大学自身的定位,保持和弘扬自己的办学特色,倡导学术自由、勇于创新、宽容失败的大学文化,在科技创新中培养一大批富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杰出人才,努力在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中有所作为。

一、反思大学理念,认识大学本质

大学的形成始于 13 世纪的欧洲。早期的大学如英国的牛津大学倡导博雅教育,目标是为了知识本身的价值,而不是为了知识之外的追求。大学的目的在于传授知识而不在于发展知识。这一点是与中国几千年来沿袭的教育思想是一致的。18 世纪末德国掀起了一场教育改革,促进了真正现代意义的大学理念的形成。拿破仑征服德国唤醒了德国的民族意识。在反思普法战争为什么失败时,德国著名哲学家费希特呼吁,德国必须通过发展教育振兴民族精神,实现民族的崛起。这一思想后来被德国一位杰出的教育家洪堡博士所继承,提出了现代大学理念的两个基本原则:第一是教育与研究的结合,第二是大学的独立与自由精神。洪堡博士的大学理念将大学从博雅教育的理念中解救出来。

洪堡的大学理念第一次以探索知识作为大学的目标,从而将大学从一个纯粹的教学机构演化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现代高等教育机构。由于德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成果,使德国一跃成为当时世界教育和科学研究的中心,一大批欧洲、美国以及日本的大学纷纷效仿,也使各国政府更加重视大学在社会中的地位。目前世界上一大批著名的大学都是洪堡大学理念的产物。20 世纪初,美国的大学在完成德国模式的改造后,又独创了美国特色的大学制度。美国人的贡献主要在两个方面:第一,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第二,形成了多元化的教育体系。美国的高等教育可以分为研究型、教学型和大专型学院,由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共同形成多元化的教育体系。

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历史,各个国家逐步形成了各具特点的大学理念和高等教育体系。以德国为代表的一些欧洲国家,实际上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一类是以职业教育为主要目标的技术大学或工程师学院,着眼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另一类是以专业教育为主要目标的综合性大学或多学科大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美国大学将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相结合构筑多元化教育体系,通过通识教育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研究生阶段的教育,着重进行专业教育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我国最早的大学—北洋大学成立于 1895 年。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只有几十所大学,主要沿用美国大学的理念和制度,教师主要是外籍教授以及从欧美归国的留学生。新中国成立后,为了适应新中国经济发展的需求,通过大规模的院系调整,新组建了一大批学院,快速扩大了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这些新成立的高等教育机构主要效法了前苏联的职业学院,以职业教育为主要目标。客观讲,20 世纪 50 年代这场教育改革为新中国的发展特别是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0 世纪末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一次跨越式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总体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一批巨型的综合性大学正在形成;一大批独具特色的研究型大学正在兴起。

反思我国高等教育走过的历程,可以清晰地发现两条轨线:一条是职业教育向专业教育的并轨,目前全国重点大学中大部分都是从以职业教育为主的学院转变为大学的;另一条轨线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一化模式向多元化模式的转变,随着大学自主办学权力的不断扩大,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办学特色趋于多元化。这些改革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中国大学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我们借鉴国外成功的办学经验加以思考和解决。

二、借鉴国外经验,培养创新人才

自从洪堡博士提出现代大学理念以来,大学已成为创新的重要发源地,历史上许多重要的发现、发明都来自于大学的创新。据统计,自 1840 年洪堡博士创办了柏林大学以后,将近一个世纪德国引领了世界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前沿,全世界一半左右的发明和学术论文都出自德国。直到 20 世纪后,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逐步衰落,才由美国替代德国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中心。不论是德国的大学理念还是美国的办学模式,要理解大学,首先应当理解现代大学最根本的特征在于,大学是教师与学生组成的共同体。与早期的欧洲职业教育不同,大学教育侧重于专业教育。职业教育主要强调培养学生实用知识和技能,以传道授业为主。欧洲有很多非常著名的技术大学和工程师学院培养出色的工程技术人员,这些学生在企业非常受欢迎。实际上中国也需要一批这样的大学或大学中的某些学院,重点培养应用型人才。大学的专业教育主要强调培养学生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启迪学生的智慧和创新意识。大学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学生既是传授知识的客体,又是创新知识的主体。只有在教学和科研中,教师与学生共同成为学术创新的主体,才能使大学真正具备培养创新人才和科技创新两大功能,从而实现大学自身的价值。

首先,应提高教师自身的创新能力。哈佛大学前校长科南特曾说过:“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一代教师的质量,一所学校要站得住,教师一定要出色。”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先生也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而教师的质量不仅体现在他们的学术水平,更重要的是组织整个团队进行创新的能力。大学中的优秀创新群体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依赖大师个人的学术威望来组织整个群体创新;另一类是依赖学术领袖杰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使整个群体协同工作,不论哪种类型都离不开教师自身的学术水平和组织能力。

其次,追求独立和自由精神,注重个性化教育。独立与自由是大学创新文化的基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受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美国大学更多强调了社会的需要而不是个人的需要,教学方法上更多强调统一性、共性的一面,而忽视培养创新人才所需要的多样化和个性。欧洲也受这个思潮的影响,过分强调教育的规范性和教授的权威性,因此在 20 世纪 60 年代末,德国和法国爆发了一场“文化革命”,学生纷纷起来对当时的教育模式提出抗议,引起了欧洲大学制度的改革。我国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也同样推行国家需求至上的共性化教育,教学方式、内容趋同化,办学模式趋同化。20世纪末,知识经济兴起,创新型人才成为各国大学培养的目标,而培养创新人才所需遵循的学术自由和个性化发展两个原则,已成为大学教育的趋势。在这一点上,目前我国远落后于欧美国家的大学。

再次,重视探索性和实践性教育。创新型人才最根本的特征在于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需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倡导学生树立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的精神。在学术上,鼓励学术自由,探索真知,宽容失败;在教学方法上,因势利导,启发学生的想象空间,启迪学生的智慧;在教学内容上,打破教材的局限,让学生了解学科前沿的发展动态,让学生从书本中解放出来,回归到实验室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帮助学生总结研究方法,通过案例教学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德国的大学是非常重视实验科学的,从实践中发现问题、总结理论、探索未知,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恰恰在这个方面,我们正在倒退,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三、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建设创新型国家,人才是第一位的。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中国大学义不容辞的职责。然而,目前我国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质量和数量上,都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迫切需要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借鉴国外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成功的经验,突破现有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构筑中国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第一,构筑多元化办学模式。美国 3000 多所大学,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只有 245 所,而研究型大学只有 100 多所;德国也只有 100 多所大学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国外绝大部分高等教育机构都是以培养本专科生和部分硕士生为主。目前我国 1500 多所高校中,有 240 多所大学有博士学位授予权,而且每年招收的博士生数量惊人。这种盲目提高学校层次和急速扩大学生数量的倾向,势必造成教育资源的紧张,导致无序竞争以及教育质量的下降。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和分类指导,规划各地区高校的布局结构、层次结构和类型结构。高等学校应明确办学思想和办学定位,探索多元化人才培养的合理格局。目前我国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毛入学率已达 23%。但研究型大学仍应坚持精英化教育,培养一批拔尖的人才,巩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根基。另外,还应重点发展一批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高校,加强职业和工程教育,培养各行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

第二,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与国外大学相比,我国大学在教学方法上过分强调规范性和统一性;教学内容陈旧,理论脱离实际;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和知识的完整性。创新人才恰恰需要培养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探索未知世界。因此需要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加强学生观察大自然和社会的能力,从中发现问题,大胆探索;加强实验室建设,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打下基础;加强产学研合作和校际合作,使学生了解社会的需求和学科前沿的发展方向。

第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目前大学的教师队伍不仅数量上,而且在质量上也需要提高。国外一流的大学,生师比大约在 10:1,我国远高于这个比例,而且优秀的教师都热衷于科研。必须彻底改变目前普遍存在的重科研轻教学,重研究生教育轻本科生教育的倾向,鼓励教师回归到讲台上来,回归到本科教学上来;必须加速培养新生代青年教师和学术带头人,鼓励和选拔部分青年教师和学生到国外一流大学学习,师从一流学者,从事一流的科学研究,学成后回到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第四,营造大学创新文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健康的有活力的大学创新文化。大学精神的核心内涵是坚持和弘扬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的理念。营造大学创新文化,首先应倡导对真理的追求。大学文化有传统的一面,更有批判、创新的一面。大学应当营造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人才培育和成才的氛围,提倡理性批判的态度,敢于怀疑的精神。二是营造民主、自由、和谐的学术环境。倡导“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注重人文环境、人际环境、制度环境的建设;清除功利主义、急功近利的浮躁学风。三是坚持“实践出真知”的观念。实践是创新的基础,只有在科学实验、社会实践、工业实践和科技创新实践中才能感悟科学的真谛。四是提倡多学科和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取长补短,尤其是人文哲学学科与理工学科的结合。五是提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均衡,强化学术权力在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中的地位。

大学的科技创新和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既需要我们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也需要我们结合国情及时代的要求,厘清每所大学自己的战略目标和办学定位,以改革和创新的精神,建设高水平的大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1] 徐金梧:北京科技大学校长
本文发表于《中国高教研究》2008 年第 1 期。 KxZ0mFdiwSOalwo9FCRbqZPl7LWDS2AerlSum0rmpkJY0DEpWWTn8SddLAsyRPy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