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大学生就业中思想观念引导的历史沿革 [1]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先后经历统招统分、双轨并行、自主择业三个改革发展阶段,大学生的就业方式、就业观念随之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之所以能够“静悄悄”的发生,适时的思想观念引导发挥了历史性的作用。

一、“统招统分”就业制度下的大学生思想观念引导

(一)计划经济背景下大学生“统招统分”的就业制度及就业观念引导

1950 年,新中国迎来了第一批大学毕业生。一直到 80 年代末,大学生就业制度基本都是国家“统招统分”的模式。“对不顾国家需要,无理坚持个人要求,经过耐心教育拒不服从分配的毕业生,取消毕业生分配资格,以后不再按毕业生对待”。 围绕就业政策而进行的大学生思想观念引导的目标是:确保大学毕业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大学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稀缺人力资源。加上全国各地区之间的差异性不大,一个本科毕业生无论到祖国哪个地区、哪个岗位,基本工资的标准是一样的。大多数毕业生普遍认识到“人民送我上大学,我上大学为人民”。“志在四方,四海为家,哪里需要,哪里安家”等就业观念深深扎根于大学生的心里。“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号召、“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等口号鼓舞了一代又一代青年学生投身到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当中。

(二)改革开放初期大学生就业制度的调整及就业观念引导

1985 年是我国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与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做出了改革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的重大决策。《决定》指出,“要改革大学招生的计划制度和毕业生分配制度。改变高等学校全部按国家计划统一招生,毕业生全部由国家包下来分配的办法,逐步实行在国家计划指导下,由本人选报志愿、学校推荐、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制度。”《决定》是对 30 多年来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的突破,为以后逐步过渡到“自主择业”的毕业生就业制度奠定了基础。国家教委《关于改革 1988 年毕业生分配工作的通知》中首次提出“要逐步实行在国家分配方针政策指导下,毕业生选择职业,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双向选择制度。”

改革开放初期,大学生作为天之骄子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和推崇。同时,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变革和生活变化,以及不断涌入的西方社会文化思潮,强烈冲击着这一代青年学子的价值观念。在择业意向上,毕业生比较看重“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大部分大学生追求的职业理想是“科学家”和“工程师”。随着沿海和内地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显现,一部分毕业生中开始出现不愿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的思想倾向,并在毕业分配过程中出现了不服从分配的现象。与此同时毕业生分配部门成为最受关注的权利部门,毕业生分配过程中的不正之风开始出现,比较突出的是有些学生家长托各种关系对子女就业分配形成干扰,留在“天、南、海、北”(指天津、南京、上海、北京)等成为不少毕业生的向往。按计划分配毕业生的政策受到了日益严峻的挑战。

针对这样的情况,围绕就业观念引导而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了历史性的作用,保证了该阶段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我是革命的一颗螺丝钉”、“到三线建设一线去”、“一颗红心两手准备”、“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以优异的成绩接受祖国的挑选”等口号,生动再现了这一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过程中思想观念引导的时代特色。

二、“双向选择”的大学生就业制度及思想观念引导

1989 年,国务院批转了《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即“中期改革方案”),提出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逐步实行毕业生自主择业、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双向选择”制度。逐步实现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毕业生就业制度上的一个重大转折。“中期改革方案”的主要内容有:第一,按国家招生计划招收的毕业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制度,毕业生经学校推荐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就业,未被录用者回家庭所在地的人事部门,实行再分配;第二,为解决边远地区、艰苦行业及重点单位的人才需要,在国家招生计划中安排一定的定向招生、定向就业计划;第三,毕业生的就业范围一般按学校的隶属关系在本行业、本地区就业,定向生、委培生按合同就业,自费生自主择业。

值得指出的是:第一,“那时,人才市场还没有完全形成,毕业生还不是靠自己找职业。” 主要途径是学校毕业生分配部门跟用人单位之间的见面和选择。毕业生就业范围仍按照学校的隶属关系在本行业、本地区选择职业;第二,那时,“企业自主权尚未完全确立,国家人事制度改革尚未完全展开”, 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不可能一步到位。应该说,“中期改革方案”是根据当时的改革条件和环境制定的过渡性方案,此方案既有计划分配的形式,也有市场调配的雏形。

在逐步建立的市场经济面前,大学生的成才观、择业观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各行各业蜂拥而至的“下海”经商热打破了人们传统固守“铁饭碗”的观念,“时间就是金钱”、“一切向钱看”等口号充分反映了改革开放带给人们价值观的巨大变化。“穷得像教授,傻得像博士”、“搞原子弹不如卖茶叶蛋”等顺口溜形象反映了人们对当时收入分配不公平带来的人才价值问题的困惑,从中也折射出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流向上的微妙变化。希望到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地区、到外资企业工作的人数增加,收入和福利待遇成为毕业生就业选择的主要因素。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国民经济基础行业和重点行业却少有学生青睐,只能靠计划分配及委培定向接收亟需的毕业生。很多艰苦地区艰苦行业单位不仅招人难,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人才流失。

面对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高校高度重视毕业生的思想观念引导,毕业生分配部门号召毕业生“以主人翁的精神,把个人的理想、志向与祖国的美好前途联系起来”、“振兴中华,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服从国家需要,艰苦奋斗,到基层建功立业”。这一阶段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思想观念引导的形式也得到了创新发展,通过举办毕业生座谈会、大学毕业生文艺晚会等,以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传递国家的就业政策导向。

三、“自主择业”的大学生就业制度及思想观念引导

(一)20 世纪末毕业生供不应求环境下的大学生就业制度及思想观念引导

1993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劳动制度的改革,除对师范学科和某些艰苦行业、边远地区的毕业生,实行在一定范围内定向就业外,大部分毕业生实行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通过人才劳务市场,采取‘自主择业’的就业办法”。《纲要》第一次提出“通过人才劳务市场”的概念,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正式跨入市场经济体制下自主择业阶段的重要标志。当时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是实行“毕业以后多数人‘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

20 世纪末,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同时,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计划的实施以及计算机、互联网、通讯等新兴产业的兴起,使大学毕业生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香饽饽”,特别是一些重点高校的毕业生更是“皇帝女儿不愁嫁”。同时,在一些著名高校出现了“出国热”,据介绍清华大学 2000 年毕业生直接申请出国留学突破千人大关,本科毕业生一时供不应求。在择业意向上,毕业生“孔雀东南飞”的现象明显,大部分毕业生倾向于东南部发达地区和沿海城市。很多毕业生宁愿成为“北漂”一族,也不愿到中西部一些内地城市就业;宁愿缴纳高额“培养费”,也要跨地区、跨行业就业。

大学毕业生作为优质的人力资源由行政计划交给市场进行配置,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但市场不是万能的,面对高校就业制度的改革和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变化,择业观教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新任务。这一阶段,高校“毕业生分配办公室”开始逐渐过渡为“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成为就业指导中心的核心内容。“我的事业在祖国”、“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让青春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闪光”等主题教育活动成为那一阶段就业观念引导的主旋律。

(二)21 世纪毕业生就业难环境下的大学生就业制度及思想观念引导

进入 21 世纪,毕业生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逐步完善。2001 年毕业就业“派遣证”更名为就业“报到证”,从性质上确立了毕业生的自主地位。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角色完全转化为第三方的角度,主要工作职责是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为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引导毕业生的就业观念。2002 年,国办发〔2002〕19 号文件明确提出建立“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这样,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我国建立起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大众化需要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

与此同时,随着 2003 年首届高校扩招的大学生毕业后,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从 2001 年的 115 万增加到 2010 年的 621 万。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随之到来,大学生“天之骄子”的光环也逐渐为“普通劳动者”的现实所替代。大学毕业生从过去的“皇帝女儿不愁嫁”变成“相对过剩”,就业市场已经从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向了“买方市场”。加上 2009 年世界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形势不确定因素的增加,青年学生面临缴费上学与就业竞争的双重压力。“先就业,后择业”成为大学生主流就业观念。在毕业后的选择上,“考研热”成为继“出国热”之后的又一热点选择,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本科生人数年年攀升,在一些重点高校研究生录取比例达到近 50%。在择业意向选择上,一方面学生对稳定、体面工作的追求不舍不弃,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逐渐成为很多毕业生的就业首选单位,持续的“公务员热”充分说明了这一趋势。另一方面,很多学生更加注重就业后的发展前景和施展才干机会,为了留在大城市,宁愿选择“蚁族”、“蜗居”的生活。

面对高校就业制度的改革和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变化,中央陆续出台了诸多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新政,其中也渗透着就业导向和对毕业生就业观念的引导:比如“西部志愿服务计划”、“三支一扶”计划、“毕业生应征入伍计划”、“以创业带动就业计划”,同时也出台了切实加强思想观念引导的指导性意见。2004 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简称中央 16 号文件),强调“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教育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从未来发展前途出发,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就业观、成才观,以过硬的本领和踏实的作风投身到国家和社会最需要的基层岗位”。 2009 年,教育部发出《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通知》(教思政厅[2009]1 号),要求“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就业和学校就业工作环节的安全稳定,确保和谐就业的局面”。 择业观念引导也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各高校在就业观念引导中更加注重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尤其注重从国家发展和个人价值自我实现结合出发鼓励毕业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念。例如清华大学就提出了就业引导的口号:“立大志、入主流、上大舞台、成大事业”,北京科技大学提出希望毕业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到国民经济主战场建功立业”。在这些观念的引导下,毕业生择业时不再只盯着大城市,不再只定位在高薪行业和领域,开始更多地从自身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如何把自我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建设的需要结合起来。

总之,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带来的不仅仅是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的转换。现今资本市场与知识的结合不断创造着的一个又一个成功典范,深深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在此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观念引导应体现出关注学生个人成才与国家建设需要的有效契合,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也唯有如此,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实践转换,实现国家人力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1] 尹兆华:北京科技大学招生就业处、韩经:北京科技大学招生就业处

文章发表于《思想教育研究》2011 年第 3 期。 8fCoJ8tsN7vvUhXyGwXWHNijl+vuCKZ++dgVBxzz8fCfr9P2I7V1+XOb7NVB417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