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新中国亮相国际赛场

新中国建立时,面临着相当恶劣的国际环境。为了打破国际敌对势力对新中国的封锁,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和树立新中国的新形象,迅速提高新中国的国际威望,亮相国际赛场成为主要办法之一。

一、五星红旗插到奥运会

建国初期最重要的国际竞技体育活动是观摩亚运会和参加第15届奥运会。

1951年,中国体育观光团在体总筹委会国际联络处处长吴学谦团长的率领下,应邀访问印度并观摩了3月4日在新德里举行的第1届亚洲运动会。当时中国还不是亚洲运动会联合会的成员。

1952年6月下旬,全国体育总会致函给国际奥委会,声明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是中国唯一合法的全国性体育组织和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并表示要派出自己的运动员参加即将召开的第15届奥运会。许多国际体育联合会的机构组织对中国的表示都做出了积极的反应,如国际游泳联合会、国际篮球联合会、国际足球联合会等国际竞技体育组织纷纷致函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正式承认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代替前“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为该会会员,中国可以派代表团参加当年在芬兰的奥运会比赛。

由于种种原因,在第15届奥运会开幕的前一天,即7月18日,中国才接到正式邀请。因形势紧迫,路途遥远,全国体总有所顾虑,但周恩来总理认为“要去”,此行的目的只要把五星红旗插到奥运会上空,这本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胜利。

因此,中国组织了由官员、足球队、篮球队、从印尼归国的男子游泳选手吴传玉和翻译、医生、记者等40人组成的代表团。7月25日,中国竞技体育代表团乘三架小型螺旋桨飞机离开北京,前往荷兰参加第15届奥运会。他们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被赋予了特殊的使命,也就多了一丝丝政治色彩。

29日中午,中国代表团到达赫尔辛基,受到了各国代表团的欢迎。因为已接近奥运会的尾声,大部分运动员没有比赛任务,但他们没有闲着,都忙着与各国运动员进行友好交流,他们举办了盛大的酒会,参加了奥运会和平营活动和芬兰和平委员会组织的有1.5万余名芬兰青年与世界各国优秀运动员的会见大会,中国篮球运动员陈文斌还在大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说,展现了新中国竞技体育的新面貌,表达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同世界人民加强友谊的良好愿望。此次奥运会只有吴传玉还赶得上100米仰泳。这个回国前还只是印尼一个文具店伙计的24岁年轻人,首次代表新中国站在奥运赛场上时,甚至还不懂中文。因旅途劳累和失眠让这个有“飞鱼”之称的印尼全国冠军只游出了1分12秒3的成绩,列小组第五位,未能参加决赛。新中国第一次亮相奥运赛场无功而返。

其实吴传玉是位很有实力的选手,1951年回到祖国,这次来赫尔辛基就是要为祖国争光,拿奥运会奖牌的,结果却空手而归。如果当时能有比较充裕的时间进行休息调整,新中国代表团完全有可能在第一次出征奥运会时就能实现零的突破。因为仅隔了一年后,在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举行的第1届国际青年联欢节大学生运动会上,25岁的吴传玉以1分8秒4的成绩,夺得男子100米仰泳冠军,成绩较之一年前的奥运会提高了一大截。当时吴传玉的心情很激动,在领奖台上泪流满面,在场的中国代表团一行80多人都激动地哭了。因为这枚金牌的含金量太高了,这是新中国国际竞技体育比赛的“第一金”。据说,当时的颁奖仪式拖延了20多分钟,因为主办者根本没想到中国能拿金牌。他们把各国的国旗都放在一个大桶里,上面都是苏联、民主德国这些竞技体育强国的国旗,从上往下翻,翻到最后才是中国国旗。在奏国歌的时候,乐队根本没有练过中国国歌,于是急忙派了两辆车到各个赛场寻找中国国歌的唱片,最后在田径场才算找到。

此时新中国所处的国际政治环境更为复杂严峻,朝鲜战争刚刚结束,长期遭遇西方经济封锁,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也得不到恢复,因而,中国确定参加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的前景难以预料。

二、运动员要为国争光

“他凝神、下蹲、吸气、提铃、起立、开腿、迈步,杠铃起来了,裁判的三盏白灯同时亮起。133公斤!成功了!”这是一段历史的生动描述。主角是在1956年6月7日上海中苏举重友谊赛中,由新中国训练体系创造出的第一位“竞技体育明星”——23岁的广东运动员陈镜开。

陈镜开第一次成功举起了125公斤,这已是他的个人最好成绩,但与他要冲击的最轻量级别挺举世界纪录132.5公斤还有7.5公斤的差距,美国人温奇的世界纪录已经保持了两年之久。

第二把陈镜开试举133公斤失败,杠铃砸到了地上,现场一片寂静。但这个双腿粗如桥墩的中国力士最终没有让国人失望。第三把试举,一连串利索的动作后,就出现了上面这个激动人心的一幕。

“中国人第一次打破世界纪录,洗刷了‘东亚病夫’的耻辱”也成了后来媒体最流行的用语。陈镜开因此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

这期间,体育界的第一口号是“革命加拼命”,训练方针是“三从一大”,即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贯彻大运动量的训练原则。贺龙等中央领导也来看望运动员,鼓励他们为国争光。专业的训练体系加上火热的拼搏精神,新中国第一批竞技体育英雄相继涌现。

陈镜开之后,相继出现了多个中国竞技体育的第一:第一位打破田径世界纪录的中国运动员郑凤荣(女子跳高);第一位打破男子跳高世界纪录的倪志钦;第一位创造100米蛙泳世界纪录的戚烈云;第一个获得世界冠军的容国团(乒乓球男子单打)等一批世界级优秀运动员。

容国团出身于香港的贫下阶层,凭着独创的“直拍四法门”,成为远近闻名的“街头球王”。1954年,年仅17岁的容国团在香港乒乓球锦标赛获得冠军,1956年战胜23届世乒赛日本新科状元狄村,一举成名。此后因不满香港乒总会的黑暗和打假球,1957年11月回到内地,成为广州体育学院的一名学生。

当时中国体育仍遭受西方封锁,中国运动员创造的世界纪录不被承认。面对恶劣的国际环境,容国团在广东体委一次大会上,立下“三年夺取世界冠军”的誓言,引起轰动。

但仅仅一年时间,容国团就实现了这个目标。1959年4月,联邦德国多特蒙德世锦赛,容国团以剑走偏锋的“小路球”出奇制胜,以3:1击败匈牙利名将西多,为中国夺得历史上第一个世界冠军。

赛后,容国团手捧鲜花、奖杯的照片迅速登上了国内外华人报纸的头版。贺龙副总理亲自到机场迎接凯旋归来的容国团,并送上献花。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多次接见了容国团。

这个21岁的年轻人,被推到了国家荣誉的最高点。容国团式的运动健儿成为那个时代国家英雄式运动员的模板。陈毅元帅更把运动员称作是“民族英雄”,他提出“民族英雄就是为国为民,像古代的民族英雄岳飞,为国尽忠。今日的运动员要为国争光。” ev4Gsq121E58Z3rzL3GsEb0yxC4GyPSiP/DjC+zWa6lVpeXTXzkSYyMaTEdDWUE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