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文字符号文本

文字文本最大的特点就是把很多的事、人、物等留存下来。文字文本是从图画文本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以汉字为例,大篆、小篆、隶书、行书、楷书到草书等。文字文本的笔、纸、墨、砚等工具都得到了崇敬和膜拜。“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古,后人所以识古。” 文字的发明某种意义上说,是人类从野蛮时代跨入到文明时代,实现了对口语声音文本的超越。从世界文字文本载体的角度看,主要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最早的文本物质是草纤、石头等。然而这些物质性的载体,或由于加工困难、或不宜保存,总之很难普及,但各类物质性的载体却很适合文字资料记载的功能。当时主要是保留历史档案,供后人了解与缅怀,其重要性不亚于纪念碑的作用。从中国的角度来看,即公元前17世纪之前至公元前8世纪,至少有一千多年。

第二阶段为甲骨、玉版和钟鼎。具体来讲西周后期竹简取代了甲骨、钟鼎。这时,文本的物质性从贵重的、稀少的材料,到廉价的、丰富的材料。竹简制作方便,价格低廉,易于普及。此外帛书也由于价格昂贵、制作困难而退出了历史舞台。这时期大约也是一千年(即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3世纪)。而后纸张代替帛书和竹简。从中国历史来看,东汉后期已经发明了可供写字的纸张,但纸张取代帛书成为占统治地位的书写材料还是到了西晋以后。纸张时期也延续了大约一千年左右。

第三阶段是文字文本(纸张文本)占绝对统治时期。其内可分为三个时期:1.手抄本时期。从西晋到北宋初年(约公元3世纪到10世纪)。唐末虽然出现了印刷术,但还不普及。印刷术应用于书籍的大发展时期,是北宋真宗年间始。2.北宋初年到清朝末年(约10世纪到19世纪),是书籍手工印刷时期。这一时期雕版印刷逐渐普及,私人的印刷作坊出现了。3. 19世纪西方印刷技术传入中国,开始了机器印刷时期。

对文字文本的重视始于对宗教各种文本的研究。宗教圣经的文本历来是人们所重视的领域。《圣经》包括旧约39卷和新约27卷,共66卷,由不同的作者写成的。旧约主要用希伯来文写成(其中有一小部分用亚兰语),新约则是希腊文。《约伯记》是《圣经》中最古老的一卷,但成书时间不详。除此之外,摩西五经 写于公元前一千四百年左右。旧约各书卷在公元前四百年间完成;新约的写作从第一世纪中叶开始,于第一世纪末完成,两约之间有四百年的间隔期。所以新、旧约的写作历时一千五百年。《圣经》最初书写在羊皮、小牛皮上,还写在一种纸草(埃及、叙利亚浅湖中芦苇制成的纸)上。今天英文的“纸”字“paper”,就是源于希腊字“纸草”(papyrus)。《圣经》前后共有四十几位作者完成,他们各自独立完成各部分,这些作者并不知道他们这些竟会汇编成册。后来人们把这些文字材料汇编成66卷,其中的作者之间将跨越六十年代人的历史长河。 《创世纪:传说与译注》一书中就描述到《圣经》也经历过一个文本的衍生过程。《圣经》最早(公元前250年)是从希腊语七十士译本开始,经由拉丁语通行本、德语路德本、英语钦定本,直到法国圣城本和犹太社文本等的演变与发展,才形成现在的《圣经》文本样式,这也是圣经在西方文本衍变的一个轮廓和线索。还有玄奘的佛教经典的转译文本问题等。

另外,还有一个动机就是在树立正典的同时,意味着反对、排斥伪典的问题,这也是对文本重视的另外一个原委。如我们同样以《圣经》为例,在旧约与新约之间大约四百年期间,曾出现了一些伪典。《伪经》是一些从公元前两百年到公元后两百年间,冒充亚当、以诺、摩西和以斯拉等人名字的,故称之为《伪经》 。犹太教和基督教拒绝收入到自己的《经典》之中,而天主教会则把这些作品纳入到经典之中,这样出现了一个真伪分辨的问题,从而也促进了人们对文本的重视和研究。公元前250年左右,应埃及王托勒密二世的邀请,犹太大祭司以利沙从犹太12支派中各选出六位译经长老,携带旧约经卷去亚历山大城,将希伯来文旧约译成当时流行的希腊文。公元70年,当圣城耶路撒冷即将被毁之机,犹太拉比犹迦南获得罗马当局的首肯,在犹太地约帕城和亚锁都城之间的吉母尼亚召开了犹太教的高级会议。内容先以口传,然后再记载到书中。会议中对《箴言》、《传道书》、《雅歌》、《以斯帖记》等书是否是正典有分歧,但讨论的结果还是把39卷书都列入正典中。公元303年,罗马大帝戴克里先下诏摧毁基督教书籍。在这种情况下信徒们就要确定哪些是正典,对《希伯来书》、《雅各书》、《彼得后书》、《启示录》等是否是正典仍有争议。最后在382年和397年的大会上,才正式确认27卷为新约之书。最后,还有古代《圣经》手抄本大量出现的原委。现已发现的就有五千多本新旧约手抄本(完全的或部分的),最古老的手抄本来自公元第四世纪。希伯来文手抄本中旧约没有新约多。在死海古卷发现前,最早的希伯来文旧约手抄本是公元前九百年的《马所礼经卷》。死海发现的古卷是公元前三百年至一百年左右写成的希伯来文旧约经卷,有四万多经卷碎片,有五百份经卷。对《圣经》文本的重视和研究,在更深层次意义上还有一个原委,那就是把《圣经》作为文学作品还是把它作为历史真实记录作品?这一问题的解答人们只能从文本中来加以解决。在区分西方文化中的圣经典范与文学典范时,Windell Harris说道:“圣经典范历程的本质作用是趋向封闭,而文学经典则永远默许最低限度的可行性,以便加入新的或不同评价的作品。”

文字时代,以印刷的发明为主要成就。印刷术起源于公元200年的中国拓印术,在唐朝时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本印刷品是我国唐咸通九年(868)印刷的佛典《金刚经》。北宋庆历年间毕昇发明了泥活字印刷术,之后出现了木活字印刷术,1315年中国铸出铜活字。元朝军队把中国的印刷术传到了西欧。在西方以古登堡时代最为典型。德国铁匠古登堡在此基础上发明了铅活字和手压印刷术,于1456年首次印成了42行本的《圣经》。口说的、能听得见的言语对经验的描述无论如何要比书写或印刷的文字充分得多,文字把大千世界、丰富多彩的世界压缩为一种线条化的过程。抽象的过程本身就把丰富性、多样性和生动性抹去了,从而也为人类进行抽象思维打开了道路,但同时文字会使传播的听觉功能和意义扭曲化和贫困化。

在文字文本中,文本是各种有文字的本子。在行政公文的文本中,主要有正本、副本、存本、试行本、暂存本和各种文字文本等形式。如次:

(1)正本。根据已经签发的定稿制发的正式文件,称为“正本”。正本具有一定的格式,盖有发文机关印章或有关领导人、当事人的签署,是受文机关或持有人办事的依据。

(2)副本。凡是根据文件正本复制、誊抄的其他稿本称为副本,又称抄本。副本的作用主要代替正本,供传阅、参考和查备使用。

(3)存本。文件的存本是指发文机关印制一份文件的正本后留在本机关的除草稿、定稿以外的印刷本。它是正本的样本。当发生问题时,以存本与定稿核对,并将两者同时立卷归档。

(4)试行本。它是指文件制发机关认为其内容尚不成熟,先发布试行的文本。试行本主要用于法令、条例、章程等法规性文件。

(5)暂行本。是指为了急需之用,先暂时实行的文件。暂行本多用于法规性文件,它也具有实际效力,需认真贯彻。

(6)各种文字文本。它是指一份文件有两种以上文字的文本。它主要有两种存在的形式:其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制发文件时,往往用几种文字形成;其二,在外交上制发文件时,往往用几国文字形成。一般而言,任何一种文字或任何一国的文字文本均具有同等效力。

除了文本外还有文稿与文本有关。文稿是撰写文章时的原始稿本。它包括草稿与定稿两种。其一草稿。草稿是指内容和文字表述都还未成熟的文章原始稿件。文稿在定稿之前的历次文稿称之为草稿。草稿是未定型的非正式文稿。在政府里,草稿除讨论、修改外不对外发出。草稿的形式通常有:(1)讨论稿。是指在撰写文件过程中专供讨论的稿本。参加讨论者除起草人员外,往往还有领导人和其他有关人员。(2)修改稿。修改稿是在草稿或讨论稿的基础上,根据讨论中提出的意见进行修改后的稿本。(3)送审稿。它是经过修改后呈送领导或有关会议审阅、签发或通过的稿本。送审稿一定是修改稿,但修改稿不一定是送审稿。两者虽都是经修改后的稿本,但送审稿只供呈送审批,修改稿还可供继续修改。其二为定稿。文件的草稿经过修改、审阅后由领导人签发或会议讨论正式通过的最后稿本叫定稿。定稿又称“原稿”、“正稿”、“底稿”。定稿是文件的标准稿,是作为缮印复制发出的正式文件的依据。定稿必须经过两个环节:必须经过修改审核;必须经过领导人签发或有关会议通过。

文字文本的感觉是以阅读文字为主要来源,“自有古代的狂诗吟诵者以来,诗文主要是由书面作者完成的,它们的艺术性质和效果并不是创作技术的即兴性和欣赏印象的即时性带来的。” 文字自有它一套本有的传播方式,起到的信息传播作用也是浩大而空前的。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大多是文字文化,它们占领了人们的文化地盘。人类论语言的著作和歌颂文字力量的格言真是汪洋大海,如“语言是思想的知觉现实”等。海德格尔曾描述到语言的力量:“言语作为世界的聚集,无声的召唤,言语正借它启动世界——关系,我们称之为寂静的轰鸣”,这种“寂静的轰鸣”并非是一种无声的状态,其内蕴涵着一种世界与人类生命之间的无声而亲密的关系,正如中国古代哲人所说是天人合一的关系。文字文本的时代,最容易产生思想家,也最适合哲学的繁荣。文字提供给人的是无尽的思索和严密的逻辑推理,体现了对于人的精神生命的呼唤与世界对人生及其存在意义的探索和拷问。越是确定无疑的结论,就越容易受到挑战;越是味同嚼蜡的肤浅宣教,就越容易受到共鸣,阅读过程就越有趣,因为它们促成了智者与愚人之间某种类似猫捉老鼠的游戏。质问、拷问、审问……,成了文人精神生活的主要内容,屈原的天问,到牛顿的物质力量之间,从胡适的文言之问,到孙中山的“三民”之问,从马克思的资本影响与人类的作用之问,到邓小平的改革开放道路之问;另一方面,历史上所有的农民运动的标语都是简短、有力的;脍炙人口的民歌歌词都是简约而意味深长的。从后者中我们隐约地感悟到文字的功能与作用也是极其有限的,只有一些所谓的文人才会对文字顶礼膜拜,视“文字之祖——仓颉”为惊风雨、泣鬼神之神力。

中国古代对世界有着重要贡献的四大发明中有两样(造纸和印刷技术)与文本有关。文字文本给人类文明的传播作出了重大而不可磨灭的贡献。到了工业化时期,文字文本的内容达到了可以大量复制、流水线生产的水准,带动了印刷产业。印刷业的发展不是由文人所引导出来的,而是它背后的社会经济内在原委所决定。印刷业的发展带动了大众文艺的繁荣。文字文本的出现使人类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藩篱,它同时对民族的增强、思想的强化起到加固作用。印刷文本的出现使信息走到大众传播的时代。 00NqcfQc8xWiQYYX7GWW7raSVCYfoedJVTBtZ5W8OVZpxEjXjHfsXVB8dTj92EF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