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基层党员干部存在的问题,建设一支高素质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县级党校重任在肩。本文就加强和改进县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做一些探讨。
围绕党委工作大局和不同层次干部的实际,制订详实可行、针对性强的培训方案,供党委考虑、决策。要大胆提出党校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涉及体制机制、培训管理方面的问题,请求党委支持。强化党校与党委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的交流与协作,理顺发展障碍,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和《党校工作条例》的监督检查力度。
一是建立长效机制。坚持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协作配合的工作机制。建立领导责任制和职能部门责任制,把教育培训工作列入对部门领导班子年度考核之中。二是完善激励机制。实行干部教育培训学分制,建立干部教育培训与使用相结合的制度,把参加干部教育培训情况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条件之一。三是建立评价机制。分析当前干部素质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质量状况和存在问题,研究提出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评估办法和项目管理制度,提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1.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相结合。“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一方面,对基层党员干部进行政治理论、法律法规以及党的新农村建设政策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另一方面,注重把政治理论知识学习与基层党员干部的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增强学习培训的实效性。
2.党校培训和异地培训相结合。对县级党校来说,主要采取当地培训、外出考察的形式,这种培训形式容易组织,投入少,比较灵活,学员能够做到工学兼顾,效果很好。同时,通过远程教育网络开展教学,充分利用中央、省市党校等有关单位远程教育资源,提高授课水平和教学质量。
3.理论讲解和典型引导相结合。党校在理论讲解做到易懂、适度的同时,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引导作用,让鲜活的典型、先进的事迹感召人、激励人、引导人;组织基层党员干部到先进单位、先进村社现场观摩,亲身感受先进典型的发展历程和感人故事,使他们学有目标、赶有方向。
4.培训和使用相结合。一是建立学员学习培训档案,详细记录干部党校的脱产学习培训情况和考试成绩;二是在年度考核中,要求被考核的干部将党校等一年来的理论学习情况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行自我总结、鉴定;三是在干部民主评议表中建立党校学习情况栏目,按比例确定所占比值;四是把干部培训纳入干部整体考核之中。
按照《党校工作条例》精神,结合实际,积极探索,不断充实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加强教学管理,切实提高教育培训质量。
1.与时俱进,选“新”内容。要结合党委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选择新课题,为当地经济社会建设鸣锣开道,当好思想先锋。力求培训内容体现时代性,培训需求把握针对性,培训结果更具实效性。
2.不拘一格,创“新”教法。以学员为中心,敢于改革创新,不断探索交流各种教学新方法,把研究问题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充分运用远程教育、网络教育和电化教育,进一步拓展培训的空间和载体,提供多样化的教育培训途径。
3.以人为本,求“新”实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遵循人的发展规律,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要针对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的特点,搞好干部培训规划,加强培训需求分析,不断完善课程设计和培训内容,科学设置培训班次。
1.根据干训规划,按时搞好干部轮训。按照“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要求,制定完善轮训方案,分期分批搞好轮训。要坚持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为重点,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全局、科学决策、处理利益关系、务实创新等能力,努力培养一支合格的党员领导干部队伍。
2.根据形势变化需要,及时搞好干部教育培训。一方面,根据国内国际形势变化,特别是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举措出台后,根据上级的部署要求,及时跟上对基层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另一方面,根据全县中心工作总体发展思路和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及时举办培训班,把县委县政府思路和措施要求落实到位。
3.根据干训需求,适时搞好干部教育培训。“按照分类别、分层次培训的原则,设置教学班次、教学内容和课程”。在每期干部培训之前,先组成由组织部、党校和有关部门人员参加的调研队伍,深入农村、企业生产一线和基层党员干部中,通过调查问卷、座谈走访、个别征求意见等形式,了解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的现状和他们的所思、所盼、所需、所求,为针对性办班、设置教学课程打下基础。
4.根据农村季节变化,按“农时”合理安排干部教育培训。从县级党校培训的主要对象来看,根据农时变化合理安排干部培训是县级党校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坚持“农闲时办班或多办班,农忙时不办班或少办班”。保证学员按时到校,集中精力,专心学习,达到培训效果。
省、市党校是县级党校的业务指导部门,由于所处层面不同,省、市党校必然比县级党校有更丰富的办学经验,更充足的教学资源,更优化的教师队伍;县级党校有各自的特点,各自的优势。完善上下级党校和县级党校间的互学互助关系,共享系统内部资源,必能提高干训效果。县级党校要充分认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要积极向上级党校建议、向兄弟学校倡议,共同促进系统内良好体制机制的形成。
1.抓好班子建设,提高管理能力。有一流的领导,才能创造一流的事业,要按照“党性最强、作风最正、业务最精”的要求,建设一支“复合型、教授型、创新型”的县级党校领导班子。放开选人视野,扩大用人范围,采取择优选调、公开选拔、挂职试用等方式选聘热爱党校事业、善于党校管理、理论学术水平较高的优秀人才担任班子成员。不断增强班子的影响力、战斗力、凝聚力,不断提高组织管理能力。
2.强化师资建设,提高教学力量。建立一支政治素质高、理论功底扎实、党性强、学习严谨、为人师表的教师队伍。要搞活用人机制,实行公开选拔制度,及时补充所需人员。县组织人事部门要为党校充实教师队伍、培训教学骨干提供帮助和支持。在党校进人,优先考虑教学人员;二是补充教学人员时,优先考虑具有较高职称和学历、利于改善学科结构、年纪较轻的人员;三是在培养教师时优先考虑教学成果显著、培养潜力大的中青年教师。实行专兼职结合制度,聘请一些校外专家、学者、领导干部及学员中的优秀分子担任党校兼职教师。实行教学公开评比,通过制定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完善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考核办法,提高专职师资队伍质量。加强师资培训,采取选送到上级党校和大专院校学习培训、开展课题调研、承担科研课题、组织教学观摩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功底、政治水平、党性修养、知识储备、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
3.加强硬件建设,提升办学能力。切实解决办学必需的场馆建设、现代教学设备等实际问题。争取将党校建设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争取将党校事业费列入县年度财政预算,真正实现《党校工作条例》规定的实行全额拨款,分项落实,并随着财力情况逐年增加的良好局面。
县级党校位于党校系统的最终端,面向基层、面向农村,承担着提高基层干部综合素质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重任。县级党校要稳立历史潮头,以良好的干训效果,完成所承担的任务,实现自身最大的社会价值,为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不懈的贡献。
(本文获十届年会论文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