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新石器时代陶器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节中写道:“陶器的制造都是由于在编制的或木制的容器上涂上黏土使之能够耐火而产生的。最初是用泥糊在编织物上烧成的,后来就直接用泥制坯烧制了”。

可见,陶器指以黏土制坯,大约经800度~1000度高温烧成的器物。借助火焰,将松软的黏土制成为坚硬的器物,这是人类最早的创造性劳动。

陶器是如何出现的?学者有种种猜测。泥巴容器,经过太阳曝晒,就会变硬,这是最原始、简单的热处理工艺。但是,这种容器虽然有防潮保持干燥的性能,但是它不能防雨水。但我们的祖先当然很苦恼。到底在什么样的偶然的场合,突然发现用火烧过的泥巴容器居然变硬,而且能防水、盛水、煮水、做饭等等,已无从查考。我们的祖先生活由此方便起来。汲水可用陶器,盛粮食可用陶器,甚至可以做成陶瓮棺。所以,从用途来说,陶器的实用性是磨制石器所不具备的。

我国陶器的起源很早,1962年在江西万年县仙人洞出土的距今八千多年的陶器,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陶器实物。

按坯体呈色,原始陶器大体有红、灰、黑、白之分,著名的彩陶往往属于泥质红陶。工艺美术讲究装饰和造型,原始陶器的装饰之美集中体现于彩陶,造型之美突出体现于黑陶,因此,本节叙述的主要是彩陶和黑陶。

一、彩陶

彩陶的造型优美,装饰精巧,充分体现了我们劳动祖先伟大的艺术创造力。所谓彩陶是一种绘有黑色、红色花纹的红褐色或棕黄色的陶器。这类文化,称之为“彩陶文化”,又统称“仰韶文化彩陶”。

仰韶文化彩陶。因这种类型的陶器最早在河南省渑池村发现,故称作仰韶文化彩陶。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公元前3000年左右。而且,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华南、东北等地区均有发现,尤以黄河下游地区最为繁荣。按艺术风格不同和时间先后,主要有半坡、庙底沟、马家窑、半山、马厂等主要类型。

1.半坡型彩陶。首先发现于西安东郊半坡村,因此而得名。分布地区集中在关中平原。距今约7000~5000年。彩陶以黑色与红色为主。装饰图案有人面纹、鱼纹、蛙纹、鹿纹等,其中以鱼纹为主,这表现了人与鱼的关系极为密切。这是母系社会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那时为何特别想把鱼与自己联系在一起呢?你看那人面鱼纹,人紧闭着双眼,那是沟通天人的最高境界,人乎?鱼乎?如庄周梦蝶一样,进入了迷狂状态。这位人神合一的人,头上是鱼,双耳是鱼,嘴角是鱼。人鱼的融合,已经进入一种图腾崇拜状态。说人面鱼纹是不太恰当的,应当说是神人鱼面纹,因为通过鱼,已经将人与神沟通了。对鱼的图腾崇拜,也就是对神的崇拜。

半坡型彩陶钟情于几何纹样的造型,说明了我们祖先的抽象造型能力。有的学者认为,对鱼的造型是先具象,后抽象。这难以让人信服,因为历时2000年的仰韶文化,没有发现先具象后抽象的演化过程。人类的幼年时期,似乎不愿意写实具象的,而是一开始就具有抽象天赋,这似乎是与生俱来的,而不是什么审美积淀的结果。根据黑格尔的观点,人类幼年时期的艺术之所以是象征型艺术,是因为他们没能寻找到恰当的艺术形式来充分完美地传达他们的审美观念,所以,他们的造型显得古怪、离奇,乃至荒诞。人的嘴、耳、头与鱼发生视觉上的联系,今天的欣赏者就觉得不可思议。而到了晚周《人物御龙帛画》中有那条鱼才完成了非荒诞的理性安排,很具象,鱼象征着水,而且是龙舟下面的流水,合情合理,丝毫不显得不可思议了。

2.庙底沟型彩陶。因首次发现于河南陕县庙底沟而得名。主要分布在陕西关中地区。大约经过700~800年的时间。庙底沟型彩陶整体造型的线条极为流畅,装饰图案多采用圆弧线、直线和点,构成雅致流美的神韵。我们欣赏这类彩陶,能立即感悟到艺术创造者欢快的心情。其主要的艺术表现手法是阴阳互补,虚实相生,简洁明快。

3.马家窑型彩陶。是庙底沟型的延续和发展。因首次发现于甘肃马家窑,故称之为马家窑型彩陶。兴衰时间大约在公元前3300年~前2050年之间。马家窑型彩陶整体风格是豪迈、大气,有着极强动势的,如果说庙底沟型体现为阴柔的话,那么,马家窑型则具有阳刚美。图案中,大量出现平行线、平等圆弧线、同心圆,在旋涡式的滚动中所出现的圆点,恰恰又产生出静态美。

4.半山型彩陶。以首次发现于甘肃宁定县半山地区而得名。主要是短颈广肩鼓腹的彩陶罐,罐体近似球型,底部微向内收,形成小底。半山型彩陶,从造型和装饰上说,是彩陶工艺中最精美的。

5.马厂型彩陶。发现于青海乐都县马厂沿的新石器时代的墓葬里,它是由半山型发展而来,但分布地区更向西,直达河西走廊西端。

马厂型彩陶保持了半山型的制作特色并有新的发展,但发展形势渐趋衰落。

二、黑陶

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当我国中原和西北地区的彩陶工艺衰落之后,在黄河下游和东部沿海的广大地区,兴起了另一种文化,这种文化以出现较多的黑色的陶器为其特征,所以称为“黑陶文化”。因为它最早发现于山东青丘龙山镇,所以也称为“龙山文化”。

龙山文化和仰韶文化是历史发现的前后不同阶段。龙山文化东起山东半岛,这里是黑陶文化发达的中心,西到河南、陕西地区,北到辽东半岛,南过杭州湾地区,向更南发展,到达江西的樟树镇和台湾省。它的分布地区,比仰韶文化似乎还大得多。

从考古发掘看,龙山文化可以分为四个类型。即黄河流域的早期龙山文化,河南、陕西龙山文化,典型龙山文化和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

早期龙山文化,或称“庙底沟第二期文化”,是根据河南三门峡庙底沟文化遗址的发现而确定的,主要分布在豫西、晋南、关中一带。早期龙山文化的陶器,以泥条盘筑法为主,多为粗灰陶,纹饰以篮纹为最多,绳纹有少量发现,多为陶鼎和陶斝(类似鼎),而无陶鬲,这是早期龙山文化的显著特征。

河南龙山文化,又称“后岗第二期文化”,主要分布在河南、山西和河北的南部。陶器中的红陶减少,黑陶增加,并出现了典型的蛋壳黑陶。纹饰以绳纹最多,篮纹次之,器形的种类增多,有甑、甗、鬶、盉、带耳罐和杯等,陶鼎和陶斝减少,而单把陶鬲却大量出现。

陕西龙山文化,又称“客省庄第二期文化”,因最初发现于陕西长安客省庄而得名,主要分布在陕西境内,豫西和晋南也有一些类似的遗址。陶器以灰陶为多,黑陶占十分之二。纹饰以绳纹和篮纹普遍。单把鬲、斝和绳纹罐最常见,鬶、盉、发现不多,鼎极少。陶器的制作,以泥条盘筑为主,少数用模制和轮制。

典型龙山文化,是经山东为中心,北迄辽东半岛,南达江苏北部。陶器的制作以轮制为最多,约占全部陶器的一半以上。薄而光的蛋壳黑陶的大量出现,是这类文化的突出特征。纹饰有弦纹和划纹,但以素面或磨光的为最多,绳纹、篮纹极罕见。器形常见有鬶和鬼脸式腿的鼎,高圈足镂孔豆和杯、盘等也很多。

良渚文化,是浙江北部和太湖周围地区的一种黑陶文化。陶器的制作多为轮制,表面经过打磨,烧制后呈漆黑色的光泽。造型有豆、盘、觯、尊、鼎、簋、双鼻壶等,圈足多有镂孔,并饰以弦纹和竹节纹。除了黑陶以外,也有红陶和灰陶。多以篮纹、绳纹作装饰。鱼鳍形足陶鼎具有代表性,显示了南方的地方色彩。

黑陶的工艺制作,已经采用轮制。制陶工艺由手工的泥条盘筑法到轮制,是一个极大的技术革新。它使所制器形浑圆工整,器皿的口、腹、底皆趋于正圆的形式。器胎厚薄均匀,也大大提高了制陶生产力。同时,这时期已掌握了封窑技术,陶窑也有很大的改进,例如火口很小,有较窄较深的火膛,这能加强窑室的温度,也便于在烧时封闭而使之还原,提高器物的烧成硬度,并产生或灰或黑的色彩效果。这些因素,形成了黑陶工艺的特殊的艺术风格。

黑陶工艺具有黑、薄、光、纽四个特点。黑是反映它有乌黑的色彩;薄是指器体很薄,所以黑陶又有“蛋皮陶”之称;光是指它具有光泽的器表;纽是器物多有穿绳或手持的器耳或盖纽。

陶胎的灰黑色,用红、黑彩进行装饰,不易获得理想的艺术效果。由于这种局限,所以黑陶工艺在造型上却是别出一格。如果说彩陶工艺是以彩绘装饰见长,黑陶工艺则是以造型取胜。

黑陶的造型,比之彩陶工艺更是丰富多样,并且也逐渐定型化。陶器的品种除了尖底瓶、罐、盆、盉等彩陶工艺的造型外,还大批出现了鬲、甗、豆、斝、鬶、簋、杯、甑等品种。鼎在仰韶文化时期已经出现,大都是三条足,这时已渐定型为盆形或罐形鼎。

陶器工艺的造型,是适应生活实用的要求而考虑的。鬲足由陶鼎的三足改进为三条肥大的中空的款足,是为了在火上使用时扩大受热的面积,缩短烧煮的时间而设计的。甗是为了使器物的下部能煮上面能蒸,使蒸和煮结合的器皿。豆是把盘子加一个高足,既便于取食物,又便于挪动。簋是陶碗加上一个方形的座,圆和方的造型产生对比的美,而在使用上则是更加稳重安定。鬶是黑陶工艺中最为出色而具有代表性的器物,它的独特的造型,体现了陶器制造者巧妙的艺术构思。鬶的造型,从大汶口文化,到龙山文化时期,经历一段复杂的演变过程。大汶口时期的鬶,最早为圆腹,小颈,口在腹的上部,和一般瓶的造型差不多,口部捏出小流,底有三足。以后腹变为扁形,口部渐移至器体的前侧,成为鸟喙状。再后,口部逐渐扩大,由三实足变为三空足,把手也作绳纽状。到了龙山文化时期,演变成为颈和腹不分的“冲天流”,宛如一个挺胸扬首、举止傲慢的大鸟。从这个发展过程看,它既是逐渐走向形象化,又不断提高实用功能。体现了原始社会工艺制作者的实用与美观有机结合的设计思想。

不只是器型,器物各部的附件也更丰富了。不少器皿增加了器盖,有的盖还可两用,把盖反转过来可当做盘,有的盖还做成动物形纽,更是别具匠心。有的器物增加了流,如上面所提到的鬶,便于倒取流质的食物和汁液。有得器物则增添了把手,如筒状杯,以便用手执取。有的则增加了多形状的高足,如高足杯。有的还用镂空的手法雕镂花纹,这种镂孔的花纹,早期多形成编织纹,晚期则多为成排的细孔或圆孔。

黑陶工艺的装饰,一般不用彩绘,除上面所提到的用镂空的手法外,大都朴素无华。但在轮制过程中,往往在器皿上形成凹凸的单线或复线轮纹(或称弦纹),使人感到一种节奏的美。

本章代表性陶器

史前陶器

主要作品:

鱼纹彩陶盆 西安半坡出土高17cm 口径31.5cm

主要作品:

彩陶壶 甘肃兰州出土高40cm

主要作品:

黑陶壶 山东潍坊出土高15cm

彩陶钵 河南陕县庙底沟出土口径36.5cm

彩陶瓮 甘肃广河出土高34.5cm 口径17cm

山东潍坊出土

白陶鬶高29.7cm

人头形器口陶瓶 甘肃秦安出土高31.5cm

人形浮雕彩陶壶 青海乐都出土高34.4cm口径9.3cm

黑陶高杯 山东安邱出土高19.2cm

史前陶塑

有泥塑、陶塑的人像及人形器皿,及猪、狗、鹰、鸮、龟、蛙等各种动物造型与器物。开始注意造型局部表情的生动刻画,作品质朴、生动。

人头

陶塑仰韶文化 高8.5

人头形器口

陶瓶仰韶文化 高26

祼女像

陶红山文化 高5.8

鹰尊

陶仰韶文化调底沟型 高36

兽形壶

陶大汶口文化21.6×22×14

史前彩陶

有水波、菱形、三角形、卷云形等几何纹样,日、月等自然形象,各种运动及人们狩猎、劳动、舞蹈等活动图形。

日月山形纹

灰陶尊刻大汶口文化 尊高60

鹳鱼石斧

彩陶缸庙底沟文化 高47口径32.7

人面鱼纹

彩陶盆仰韶文化半坡类型 高16.5口径39.5

猪纹

黑陶钵河姆渡文化 高17.2

旋涡纹

彩陶瓶马家窑文化 高50口径18.4

舞蹈纹

彩陶盆马家窑文化 高14口径28

高14厘米,口径29厘米

马家窑彩陶舞蹈纹盆内壁舞蹈者分三组,每组5人,手拉着手跳舞,头上有辫子,下身有尾饰,似乎是关于动物图腾的巫术舞蹈。为了突出这三组舞蹈者,特别用抽象的一排平行带纹隔开。线条极为轻松随意。盛水之后,波光粼粼,摇曳多姿,立即产生梦幻般的动感。

彩陶舞蹈盆纹,分两组,每组13人,同样是手拉着手,头上同样有辫子,但下身似穿裙子,两腿紧紧并拢,似跳芭蕾舞。气氛神秘凝重。这两个彩陶舞蹈盆纹为什么每组舞者分别是5和13这样的奇数?为何前者分3组,后者分2组?即是前者为奇数,后者为偶数?这是否与《周易》提出的天数为奇为阳,地数为偶为阴相联系?

半山型。因首次发现于甘肃宁定半山得名。其兴衰时间大约在公元前2655、前2330年。器物造型饱满,色彩多橙黄、黑、红、深褐色,图案多菱形、连弧纹,多直线、圆弧线,黑红相间处多带锯齿形变化其中,直颈、广肩、鼓腹罐最有代表性。用笔的写意性特强,即使是较严谨的三角形纹样,也并非因形而影响用笔与后来发展起来的书法、绘画的写意性与抒情性有着某种联系。

彩陶人面鱼纹盆

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公元前5000~前3000年,高16.5厘米,口径39.5厘米,陕西西安半坡出土,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彩陶叶纹盆

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公元前5000~前3000年。

彩陶钵

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山西垣曲出土。

彩陶点、线、面纹钵

马家窑文化,公元前3300~前2050年。 ESOuEzAEIOHEwL503amdOkrzOUf9JRVzyM4fu3Iu6ehBPGancWSahNQCtZPZbW8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