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复兴与超越
——基于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

本文在回顾“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发展的历程之后,深入探察当前“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复兴的现实背景与动因,并就当前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在认识上存在的误读重新提出思考与诠释,试图超越对现有“以学生为中心”固定观念的认识和看法,希望为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从而更好地促进学校在教育教学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方面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主体教育思想的深入普及,以及素质教育的广泛推行,一种备受关注的教育理念又在兴起之中,那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这一教育理念是在我国教育发展与改革稳步推进、教育观念与教育思想逐步解放更新的宏观背景下,在西方教育理论和思潮的直接影响下再次复兴的。到底什么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其哲学渊源和教育内涵是什么,“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复兴的现实背景和动因是什么,我们在教育实践与改革中把握这一理念该如何处理好哪些关系,对这些问题有必要作进一步的探讨。

一、“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发展的历程及演变剖析

要探讨“以学生为中心”这一问题,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西方有关人的认识、真理、理性的哲学思想。正是在这种崇尚个体自由、关注生命本真的哲学思想影响下,直接产生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

(一)“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发展的哲学渊源与历程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在教学方面最大的贡献是首创了“苏格拉底问答法”,又称“产婆术”。他认为,在知识的获得上,不能认为知识是可以移植的或者以为知识可以经由教学过程直接转入学生的心灵。教学过程仅是教师协助学生产生某一概念的过程,所以教师的任务不在于臆造和传播真理,而是要做一名“知识的产婆”,把存在于学生内心的知识导引出来,变为学生的实际知识与技能。柏拉图从其唯心主义理念出发,认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所组成。理念的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永恒不变。他还认为人的一切知识都由天赋而来,它以潜在的方式存在于人的灵魂之中。因此认识不是对世界物质的感受,而是对理念世界的回忆。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恢复人的固有认识。教学的过程就是“回忆”的过程。教师的工作就是帮助学生回忆先前熟悉的理念。苏格拉底和柏拉图都一致认为,真理已经存于学生的心中,教育的过程就是教师引领学生去发现自己身上的真理的过程。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反对封建神学和封建等级制度的束缚而主张个性解放,强调人性高于神性,尊重人格尊严,重视人的价值,主张个人能力多方面发展,确立了教育应重视儿童个性的发展,遵从儿童的身心发展特征及个别差异的原则。到17世纪,著名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其一书《大教学论》中首次把“自然适应原则”作为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 他主张学校应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真正的人,应教给学生广泛的、有用的科学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智慧、才能和创造精神。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卢梭提出了著名的“自然教育理论”,他极力反对封建经院主义教育,崇尚“自然”和“自由”的教育,他强调对儿童进行教育时,必须顺应人的本性,顺乎自然地去进行教育,培养自然人。受卢梭自然教育理论的影响,瑞士教育家裴斯塔洛齐、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等人也进一步阐释了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在教育史上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他们反对压制儿童,认为教育应当顺应儿童的天性,尊重自然,调动儿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儿童的各种内在天赋力量得到发展。

20世纪初,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第一次明确提出“儿童中心主义”。他指出了传统教育的弊端,认为现代教育应“以儿童为中心”。杜威甚至说:“现在,我们教育中将引起的改变是重心的转移。这是一种变革,一种革命,是哥白尼在天文学中从地球中心转移到太阳中心一类的革命。在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教育的一切措施要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 这就是他的儿童中心论。他宣扬以“儿童中心”取代“教师中心”和“教材中心”,认为教师应是儿童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的启发者和诱导者,应彻底改变当时压制儿童自由和窒息儿童发展的传统教育。受美国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欧洲兴起的“新教育”运动也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认为教育应当使儿童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

20世纪中叶,以马斯洛、罗杰斯为代表的一批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提出了人本主义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罗杰斯受到杜威的“儿童中心主义”思想影响,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他反对教师对学生有任何人为的制约,提倡“非指导性教学”,注重营建人道性、支持性、建设性的课堂氛围。 他坚信,对教学而言,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课堂气氛比任何方法和技术更重要。人本主义教学理论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其影响超越了美国,波及全世界。

然而,进步主义教育的兴旺发达并不算长久,在三、四十年代达到顶峰后,很快陷入低谷,这与当时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密不可分。二次大战以后,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针锋相对,世界政治进入冷战时期。1949年,新中国成立,同年,苏联成功发射第一枚原子弹,引发了美国公众对共产主义和“红色威胁”的恐惧。美国中央情报局开始探察苏联的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状况, 并同美国教育相比照。1957年,苏联人造卫星上天,这给进步主义教育致命的一击。人们担心美国将无法与苏联竞争,指责进步主义教育及其所倡导的学生中心论造成教育质量滑坡。1958年,美国联邦政府颁发《国防教育法》,力图通过增加教育拨款,提高学生的数学、自然科学和外语成绩。一系列的改革标志着美国教育重归以教师为中心的轨道。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美国在校生人数急剧的增加,再加上二战之后美国经济的兴旺,民众对国家的期望值大大增长,对社会不公现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难以接受。于是,美国政府和民众发起了一系列运动,如公民权利运动和反贫困战争,力图为处于不利地位的群体提供平等的社会流动机会。在这些运动中,教育占有重要地位。许多人认为,纵然经济和社会地位的不平等无法避免,也必须通过教育,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在开放的竞争中获取自己的经济和社会地位。至此,教育机会均等取代了冷战时期对学术知识和学业成绩的严格要求,成为教育的头等大事,教育者和决策者的注意力亦从如何培养少数天才学生转移到如何有效地为来自不利群体的儿童服务。这些改革与变化意味着教育的钟摆再次回转到以学生为中心的一端。

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再次陷入低谷,就业竞争日趋激烈,毕业生很难找到令人满意的职业。美国大众对现实教育又一次提出了质疑与批评,他们认为尽管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越来越多的教育,但学到的却越来越少。他们指摘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导致许多学校权威缺失,秩序混乱、纪律涣散、不重视读写、选修课太多,最终造成学生的学业成绩前所未有的糟糕。

1983年4月,由美国教育部长泰雷尔·贝尔(Terrel Bell)创立的国家卓越委员会发布了著名报告——《国家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对美国教育进行严厉指控。自那以后,美国教育重回以教师为中心的轨道。

20世纪末,在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浪潮的推动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开始在以欧美为代表的各国逐步复兴。

(二)“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发展历程的变化分析

从“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发展的历史轨迹中,可以看出,“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复兴与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譬如,第一次的兴起主要是解决美国推行义务教育后,教育规模急速扩张而带来的学生群体极度分化之后的教育问题;第二次复苏是在美国正经历严重的种族歧视、贫富差距加大以及民众对社会不公义愤填膺的背景下出现的,这一时期主要是想通过教育的改革保障和改善社会处境不利群体的经济和社会地位,集中表现为教育机会均等取代了冷战时期对学术和学业成绩的严格要求,成为教育头等大事。同样,其衰退也无法摆脱政治经济社会的影响,如冷战时期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阵营的对峙而引发的科技、军事之争,以及由此对教育和人才提出的特殊要求使得美国当局重新审视当下的教育,从而出现了对“以学生为中心”教育弊端的批判与否定。另外,就其更替而言,教育质量的下滑便是主要原因,具体表现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忽略对基础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系统学习,正如批评者指出,美国的学校已经辨不清什么样的知识才是最重要的,他们对传统课程关注太少,使学生体会不到知识的价值。由此可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在历次的改革中常常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无法规避自身的缺点,这也正是其出现交替变换的根本原因。

二、近年来,“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复兴的现实背景与动因

最近,“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教学理念也正在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在国内兴起。就笔者所掌握的资料而言,目前上海中医药大学已经开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实践;浙江中医药大学在2011年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也正式提出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行动计划,并且撰文“走在‘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最前端”(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公开发表。另外,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院士2011年在《中国高等教育》撰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一个重要的战略转变”,明确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关乎大学的核心理念;关乎大学精神与文化;关乎华中科技大学未来发展的战略,倡导华中科技大学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今年10月14日,我校(红河学院)彭兵校长在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上阐述了学校“十二五”期间将开展的“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的思想,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以上这些高校的教育实践和探索,充分表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实践与探索已经在国内高等教育领域开始逐步兴起。“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复兴,这并非是偶然,这是现实社会发展的客观反映,同时也是教育价值探寻的必然诉求。

(一)教育个性化思潮的影响——重新审视教育的价值功能

“教育个性化”已是教育界同仁十分熟悉的一个术语,因为它已形成为当今世界范围的一股强劲的教育思潮。这股思潮首先涌现于二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后来,尤其是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又“爆发”于作为当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猛烈地冲击着各国的教育改革。

教育个性化,作为现代教育思想的一种新境界,标志着人们重新审视教育的价值功能,并着力对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社会的发展等关系的正确把握。教育个性化强调在共性的基础上发展个性,使个性有更深厚的根基;在发展个性的同时发展其他方面,使个性的展示更具有丰富的内涵。 同时,从教育的层面来讲,教育个性化强调个体的独特性、主体性、社会性、层次性和创造性。因为,人作为教育的主要对象,教育在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个性化,实际上都是围绕人的个性来进行,教育的个性化最终都要落实并体现在所培养出来的人,是否具有良好鲜明的个性上。人作为教育活动的中心,既是教育的出发点,又是教育的归宿。

教育个性化的思想体现于各流派之中且不无相通之处,都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生命完整与灵动,尊重学生的个体价值,认为学生不再是依附于教师的木偶,不再是傍附书本的傀儡,他们是主体的人。教育个性化倡扬教育的最终目的不应仅仅停留在单纯的知识传授和智力培养层面上,而应该更加注重人的整体发展,尤其是“内心生活”,即人的情感、精神和价值观念的形成与发展。

在教育个性化思潮的影响下,教育改革者们开始重新审视教育的价值,开始重新思考教育的评价体制,开始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开始把目光的视角从僵化的知识转向充满灵性的、活生生的个体身上。

(二)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与大学使命的必然要求

在世界教育史上,自从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总结出班级授课制度后,班级课堂教学形式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其基本特征是“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和“以教师为中心”。这种教学形式适应了西方工业社会对人才的急需,但其存在严重弊端,表现为教师主宰课堂,忽视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不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和成长,也越来越不能适应新的时代的要求。在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教育也存在一些问题,诸如学生的创新能力弱,动手能力差,评价手段单一等问题。为此,从1998年开始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打破了我国学校教育根深蒂固的弊端——划一性、封闭性确立了“尊重个性”的原则。正如钟启泉在《“素质”与“素质教育”》一文中指出:“素质教育”的实质就是尊重个性的教育,“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个性的发展与人格的完善。 同样,对于高等教育而言,“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兴起,也是大学使命的必然要求。“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多样化人才的根本途径。 正如西班牙著名哲学家何塞·奥尔特加·伊·加塞特在其《大学的使命》一书中指出:“不断变革才是大学的最终出路,而改革运动,不应当仅限于纠正慵懒草率,真正重要的是改革常规做法,必须以学生的需要为中心,做到使每一个人或诸多个人应该成功地成为一个整体全面发展的完人。” 综上所述,“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复兴,不论从现实的角度还是从历史的渊源,都是教育发展中对人的发展的必要要求和最终归宿。

(三)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旨在要求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要求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其根本在于传统教育均是以教师为中心,不仅教学的体系和课程内容都是由教师制定的,即使是教与学的活动(包括实践活动)都是在教师给定的框架中进行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自主和能动意识受到很大限制,其创作意识也受到抑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 2020年)》提出:“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指出,“要着重更新教育观念,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和人人成才观念……积极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显然,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要求我们从更深的层次上去认识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就是要启迪学生的心灵,开启学生的潜能,方如此,才能培养有多样化的人才,才有可能使更多的学生成才。

(四)现代教学技术的支持系统在工具的层面提供了可能

现代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网络的广泛普及,使得学生获取教育资源和信息的途径得以拓展,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以教材为中心”和“以教师为中心”教育理念,这一时期,教师对教育资源的掌握不一定超越学生,在这种现代教学技术的支撑下,学生开始从传统的课堂中解脱出来,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选择性得到空前的释放,与此同时,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引导者、合作者和探究者。在这种现代教学技术的影响下,教育的理念也在悄然发生改变,学生的学习不在于对知识的死记硬背,而是如何学会探究知识的方法,获取知识。在这些现实条件的促动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无形中也渗透在日常的教育实践中。因此,现代教学技术的广泛发展与使用为“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复兴提供了外在的动力支持。

三、观念的更新与超越——基于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当今教育界有识之士从传统教育和“以教师为中心”的种种弊端中,重新发现以人为本和“以学生为中心”的重要价值,在对学生个体的主体地位、创新精神及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反思中,疾呼“以学生为中心”的复兴,这是教育中以“以教师为中心”走向极端后必然呈现的一种历史逻辑,为蓬勃兴起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做了最好的证明。但这并不意味着教育的发展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在“以学生为中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初步探索中,由于认识的不深刻与不全面,以落后、进步的二分法眼光和方法,以急躁、激进和功利的心态面对复杂多样的教育问题,把传统与现代、“以教师为中心”与“以学生为中心”对立起来,消解了二者提出的特定历史背景与社会文化。因此,在“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我们不妨换一种视角,澄清一些固有的迷惑,纠正一些现有实践中的误读,超越对现有观点的争论,重新梳理教育的根本属性与任务,让我们在思想上实现新的解放,以便更好地指导教育实践,就显得格外重要。对此,笔者不揣浅陋,将四点有关思考简叙于后,以为引玉之砖。

(一)超越极端化倾向,重释“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改革的本真

对于当下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并非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彻底否定与颠覆,相反,理应超越这种非此即彼的极端化倾向,“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人才改革,其本真已经超越现有的谁是中心的一般争论。它是一种指引教育实践的价值导向,是一种从教育意义上的真正对人的生命意义的尊重,是真正地从根本上重新认识高等教育,是学校对学生大爱、真正以学生为本的体现,是学校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创新精神,培养多样化人才的根本指针。

一方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改革,必须坚持一个目的、两个改变。即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改变现实中学生不愿学、被动学,无法学和不会学的现状,增强学生学习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改变教师“一刀切”的教育教学模式,增强教师的主导性、教育性和艺术性;另一方面,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工作体系,必须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先导,积极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搭建更好的发展平台,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高。

总之,衡量我们的教育实践是否“以学生为中心”,关键在于教育教学改革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深化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否有利于人才质量的全面提升;是否有利于实现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超越过度片面化的理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内涵的全面把握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人的思维观念指引行动,但实践的效果除一些客观因素外,常受制于个体的认识与理解。因此,准确把握事物的实质与内涵,是取得良好实践效果的基本保障。当前“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认识的片面化,表现为:

1.认为“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教学改革等于教学方法的简单转变,只有形式而无实质,形成表面化的教学形式。譬如,该教师讲的分给学生来讲,该教师做的让给学生来做,以前教师讲,学生听;现在学生讲,教师听,从不考虑具体实情。以小组合作探究等方法代替“传统讲授”,表面的热闹与形似无法替代学生对知识、情感、技能的真正理解与把握,个性的完美发展与彰显,最终导致既有的课程无法按时完成,学生对知识体系无法准确把握。如果模式的改革就是方法的转变和训练,改革就会变得狭隘。在这种情况下,教学方法本身不能简单扣“以学生为中心”或“教师为中心”而予以运用和摒弃。邓小平同志在论改革开放实践中曾指出:“不管黄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以此来指导和评判改革实践的成效。同样,在教育教学中,方法本身的选择常受制于具体的教育教学内容,也常受制于受教育对象的年龄特征、身心发展水平。但不论选择何种教学方法,最终目的仅有一个,即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在某一方面(或某几个方面)获得进步与发展,也就是常言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因此,“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并不等同于小组合作、探究、分享…。“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也并不等同于讲授。“以学生为中心”则是一种教育价值的终极指向与行为理念,我们应该超越其在方法上的争论,更应关注的是在这种理念指导下,教师如何精心设计与研究,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将适宜的知识、用合适的方法传递给学生,更好地促进学生个体在原有的水平上获得发展。这才是对“以学生为中心”真正的理解。

2.“以学生为中心”即放任学生,排斥基本的规则与约束。譬如,在教育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就是学生想学什么就学什么,完全忽略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和实质来进行教学,刻意迎合学生的兴趣与需要而不考虑客观的实际;在学生教育管理服务中,“以学生为中心”即是学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完全排斥规则与纪律的约束。如果这样,势必会导致教育改革从一个极端滑向另一个极端。“以学生为中心”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中理应充分考虑和尊重学生的需求与自由,但学生自由的选择并非是漫无目的的放纵,正如罗杰斯所言:“我要评论的这种自由,实质上是一种内在的东西,它存在于活生生的人之中,它完全不同于我们通常认为的那种自由,即从外部对各种可供选择的事务作出选择,自由是指能使人敢于涉猎未知的、不确定的领域,自己作出抉择的勇气这样一种品质。自由是一种对自己抉择的道路所负的责任。自由是个人对自己是一个显示过程的认识,而不是一个静态的终极物。” 由此可见,罗杰斯所说的自由不是自由主义,也不是无组织无纪律,而是指选择的自由,是在社会、学校提供的各种学习内容、方式和方法等方面作出选择的自由。这种自由与责任是紧密相连的。同样,在学校管理方面,“以学生为中心”并非一味地顺从与迁就。相反,强调的是如何构建一种更加人性化、人本化的制度,关注学生的发展与尊严,让学生更好地实现自由的选择,从而促进自身的发展。这本身并不排斥制度的规则与约束,相反,一种良性的制度将促使学生实现自由选择的最大化,也更加彰显学生的个性,促进其全面发展。

3.“以学生为中心”即重视个体的经验价值,而忽略系统、基础、规范化的知识学习。因此,需要认清,“以学生为中心”并非将个体的经验价值与系统、规范的知识学习相对立,否则又会陷入二元对立的局面。相反,在教育实践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倡导关注学生个体的经验,重视个体自身的感受与体验,这理应受到重视,并对于存在的不足更应改进或加强。但仍需认清系统、基础、规范化的学习依旧是学生的本质特征,因为智力发展或者说智慧地解决问题是需要系统知识为基础的,没有知识为素材、原料,思维和智慧只能是空谈。 基于此,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激发学生主动地学习和探究,更好地促进学生在专业知识、基本道德规范等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正如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所言:“基本道德、共性知识等是人类的文明成果,将之传授给学生是教育者的责任。只不过是,在传授的过程中,教师更应该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从学生的角度,更有针对性地施予学生,如此方能有更好的效果。这正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意义。”

(三)超越“学”与“教”的对立,实现教为主导和学为主体的真正统一

实用主义教学论鼓吹儿童中心主义,把“学”与“教”对立起来,甚至认为教妨碍学,否定教的主导作用。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改革中,应当超越二者的对立,辩证地认识师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实现教为主导和学为主体的真正统一。从教与学,知与不知的矛盾来看,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是不能否定的。教师不仅是“术业有专攻”,而且又是“闻道在先”的,教师受有专业的和教育的专门训练,其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要任务,就是要用最科学的方法,把人类积累起来的科学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真知与能力,并从思想上和行为上去影响学生。但教师教好,目的还是为了学生学好。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并非削弱了教师的作用而否定在执行教育理念和教育活动中的主导地位。恰恰相反,这种教育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更具责任心、爱心,而且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应该更具创造性和艺术性,同时也意味着教师的工作量将进一步加大,因为他们面对千差万别的个体,如果在教育内容设计、方法及组织形式的选择上只着眼于共性,就无异于一把并非万能的钥匙开多把锁。这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教育教学模式,也就失去了“以学生为中心”真正的意义,难以体现其关注“主体、个体差异、创造性”等价值。另外,从学的角度来看,学生是学习活动的当然主体,是教育教学过程的能动参与者,谁也不能代替学生的自主学习,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动性如何,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决定着学生的发展。如果脱离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教师的主导作用也难以发挥。因此,教育教学活动的起点直至终点都必须将重心放在学生身上,教师应把学生看作活生生的现实发展的主体,关注学生身心发展需求,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千方百计地为学生的自我完善和提高创造条件,以促进其健康成长。

(四)超越理想的神秘,走向具体的实践

在实践中,人们往往成为理论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完美的理想缺少追求的行动将变得空洞。在“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如果对其的解读过于理想而超乎神秘,这势必造成遥不可及而选择放弃。作为一种超越其固有争论的教育价值理念,实际上是对过去以及当下教育实践的一次反思与检视,成为一种支撑教育行动的理论根基,它从教育实践中提炼出来,又通过教育实践得以体现。因此,具体的实践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最好佐证,它因贴近实际且易于感知进而超越自身的神秘。在教学实践和学生教育管理中,“以学生为中心”常常变得具体,例如,从制度的制定、课程的设置、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方法的选用、课程的组织与实施以及评价是否更多地站在学生的立场、关注学生的主体性与能动性、个性差异与创造性的发展,更有甚者,一种态度、一种语言都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具体体现,总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并不是高远而不可企及。

总之,基于中外教育思想交流背景下的理论本土化是激活本国教育实践,提升教育品质的基本途径。当然,这更需要我们抱有一种世界意识、全球眼光、本土情怀的教育思想而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现实本土下的教育实践,需要我们不断消化、批判和超越,融入属于自己本土灵魂的东西,方可鲜活而富有生命力。 CE2ft69vHYOYWZ3eKJ5D7Bis1KLMII3vsGLarxEeUpWMQxO4/f3d3oQHXY2WhQ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