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是教师的一种复杂的创造性劳动,目的在于解决如何教、如何学、如何将课程的知识体系转化为大学生的价值体系、信仰体系的问题,因此是提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课教学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关键环节。那么,《基础》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如何转化?转化什么?转化中需要规避哪些矛盾和问题?经过数年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与理性思考,我们总结形成了“一二三四”的转化范式。

一、坚持“一项原则”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强调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以教材为教学基本遵循,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上下工夫”。实际上,在《基础》课教学过程中,每位教师都撰写了自己的教案,都在实施着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然而,并非所有的转化都是科学的:如有的转化只是用过多的故事和案例支撑教学,使理论逻辑变得苍白无力,甚至被淹没,虽然课堂上热热闹闹,“有声有色”,但课后留给学生可供理性思考的内容不多,“水过地皮湿”,难以解决大学生深层次的思想认识问题;而有的转化则不是转化,而是“转变”:教师研究什么就讲什么,学生喜欢听什么就讲什么,好端端的一门《基础》课硬是被“转化”成了变相的人际关系学、社会心理学、法制思想史。显然,这样的“转化”背离了课程的标准和基本要求。我们认为,《基础》课教师固然可以而且必须根据自己的理论素养、学科背景、知识储备、人生阅历对教材体系实施富有个性风采的转化,但无论如何转化,都必须坚持“一项原则”——“把根留住”,《基础》课的“根”就是它的思想性和政治性,即该课程不仅是向大学生传授思想道德修养、法律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是一种价值教育与信仰教育,更具体地说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这是课程的总纲、教学的主题、教学评价的标准、也是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必须留住和保养的“根”。因此,在教案的撰写以及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凸显政治性始终是我们教学团队的一项首要守则,有效地避免了转化中的简单化和随意性。

二、处理好“两个关系”

第一,处理好教材统一性与院校、学生差异性的关系。目前《基础》课教材是由中宣部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遴选本领域最顶尖的专家学者编写而成。毫无疑问,教材保持了内容最新、质量最好、水平最高的特色,具有科学性、权威性。教育部明确要求全国高校必须统一使用这样一本统编教材,无疑是为了确保这门课程的严肃性、科学性和方向性。但应当看到,全国 2500 多所高校,层次不同、学科不同、管理体制不同、地域文化不同、学生素质不同、人才培养的规格和目标也不同,这种“多元”对“一元”本身就是一种矛盾,更是一种挑战。因此,在教案的撰写以及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求教学团队的每一个成员在深刻领会、准确把握课程的宗旨和标准的同时,必须对学校的办学层次、人才培养规格、办学历史、校风校训学风、学生来源与素质、培养的名人与成就等都要有深切的了解,使教学体系真正实现课程标准与适应学生的有机统一。

第二,处理好教材体系完整性与教师学科背景差异性的关系。众所周知,《基础》课是由《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课整合而成。然而“整合”并非只是对两门课的简单“拼接”,整合后的课程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结构上都具有内在的逻辑性、层次性、系统性和整体性,是一门全新的课程。而当下《基础》课的教师队伍,主要是由原来讲授这两门课的教师合并而成。由于专业背景、理论素养、知识储备、人生阅历的不同,在教材体系转化乃至教学过程中就出现了诸多问题。如原讲授《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师,自觉不自觉地将自己熟悉的绪论和有关思想道德修养方面的内容讲得过多过细,占用的课时也偏多,而对相对陌生的法律基础部分则蜻蜓点水,一门完整的课程讲得“虎头蛇尾”;法律背景出身的教师,则对法律基础部分讲得宽广而深厚,对绪论和有关思想道德修养方面的内容或是让学生讨论,或是播放影视,或是照本宣科,严重影响了课程内容的完整性。在教案撰写以及平时教学过程中,我们统筹兼顾,分工协作,扬长避短,将差异变优势,妥善处理了教材体系的完整性与教师学科背景差异性的关系。

三、充分利用“三大资源”

第一,充分利用地域文化和校园文化资源。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五千年历史的演进与积淀,形成了各具鲜明特色的地域文化。在地域文化中,历来最能激起人们自豪的多是缘于那些留存青史,“生于斯、长于斯”的名人达士,他们成为所在地域的文化符号。同样,每一所高校都曾培育出令在校大学生引以为自豪的学者、专家、名师、名人,这些都是《基础》课教学的宝贵资源。在教案撰写以及平时教学过程中,我们吸取近几年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的经验,充分挖掘和利用学校设学孔子故里,传统文化底蕴丰厚的地域优势,结合《基础》课教材的相关内容,适量适当地增加了一些儒家传统道德、儒家修身方法、儒家和谐思想等内容,将弘扬优秀的传统道德与公民道德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结合起来,丰富了教学内容,滋润了学生的心灵。

第二,充分利用教师与学界科研成果的资源。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必须以教师自己和学界相关研究成果为支撑,否则,转化就是肤浅的、脆弱的,也是苍白的。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方方面面原因,《基础》课教师普遍存在科研意识淡漠、科研能力弱化、科研队伍松散、科研项目稀少、科研成果低层次的现象,这一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基础》课教学体系构建中的学术含量和理论魅力。为此,我们整合队伍,凝聚方向,开展科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并直接转化为教学资源,使教案的撰写有了广度、深度、高度和力度。

第三,充分利用教师人格魅力资源。《基础》课是一门思想性、理论性、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这就决定了与专业课教师相比,《基础》课教师不仅要学历层次高、知识面广,而且还要具有丰富的人生阅历、独特的生活感悟。《基础》课教师的政治立场、处世态度、治学精神乃至言谈举止无不构成教育要素,对学生和教学效果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和影响。为此,我们要求教学团队的每一位教师都要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乐观的人生情怀,对自己传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学、真懂、真信、真践行;同时要求真情关爱学生,无私帮助学生,随时随地为学生排忧解难释惑,打造和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让学生感到讲台上的老师,就是一部鲜活的教科书,产生“做人要做这样的人”的赞叹与向往。

四、保持“四大关注”

第一,关注理论热点。《基础》课教学不仅要以情感人,更重要的是要通过理论的方式切实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素质状况,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厚实的理论功底。然而,现实不容乐观,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程恩富曾不无忧虑地指出,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一个关键问题,即教师在吸收中外相关最新理论研究成果方面比较欠缺,往往是简单地带有宣传性地讲课。现实需要解释,但如何科学解释,需要教师有很强的理论功底。作为《基础》课教师,应当对理论保持浓厚的兴趣,自觉关注理论动态,教学中尤其要高度关注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公民道德建设、全球化与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等重大理论问题,不仅要理解和把握这些最新理论成果产生的历史背景、深刻内涵,而且要关注相关理论的最新研究动态,自觉吸收和借鉴最新研究成果,力求在课堂上将重大理论问题讲新、讲深、讲透、讲清,让学生接受和认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培养理论兴趣,关注理论热点,瞄准理论前沿,提高理论素养,是《基础》课教师成熟的标志,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

第二,关注社会热点。以理论解答现实中出现的思想道德问题和法律问题,为学生释疑解惑是《基础》课的重要使命之一。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善于运用自己掌握的科学理论对社会热点问题给予令人信服的解释,也是《基础》课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我们《基础》课教教学团队根据教师的兴趣,专门设立一个社会热点问题搜集整理小组,及时将一段时间内的社会热点问题梳理列举出来,并在教师集体备课时进行共同研讨:为什么该问题此时会成为社会热点问题?为什么在校大学生会关注这一问题?这一热点问题的背后隐含着什么?如何理论联系实际向学生作出合情合理的解答?通过集思广益,精心策划,教师可以从历史到现实、从宏观到微观、从世情到国情、从社会到个人、从静态到发展,全方位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将小道理讲明,大道理讲透,歪道理讲倒,真正让学生信服。

第三,关注学生实际。《基础》课教学对大学新生尽快认识、适应大学生活,提高大学生活的效益和质量,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具有不可低估和无法取代的作用。然而,由于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新生在课程表上第一次看到《基础》课时,有的不以为然,有的不屑一顾,有的感到不可思议。对此,我们给予了高度的关注:每届新生入校后,教师们都及时邀请自己授课班的学生代表,举行“《基础》课教学师生恳谈会”,真实地了解大学新生对《基础》课的认识和态度,准确地掌握部分学生在接受上的认知偏见和情感障碍,以便有的放矢,在第一次课上就有针对性地首先消除新生对《基础》课认知上的偏见和逆反心理,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尔后,教师继续通过问卷调查、与辅导员座谈等方式,深入了解广大新生的所喜所忧、所期所盼、所困所惑、所思所想,从大学新生的角度考虑教学的设计以及教学方式的选择,真正使教学贴近新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

第四,关注教法改革。近几年,我们在教法改革上采取了两大策略:一是优化和改进传统的常规教学法——系统讲授法。对采用系统讲授法的章节,教师进行精心策划,不仅选择合适的问题和角度切入教学,而且对授课时间精打细算,力求“少讲、精讲”,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和提问的时间;在每章授课结束时,教师给学生留下几条精心遴选的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名人名言”,以激励学生。二是积极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如教师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实施讨论式教学法;积极尝试研究式、现场体验式、主题辩论式等新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了教学质量。

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我们《基础》课教师肩负着“育人铸魂”神圣使命,我们理应具有崇高的职业精神和宽广的事业情怀,全身心地投入《基础》课教学与改革,真正将《基础》课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毕生难忘”的课程。

张立兴
2012 年 5 月于曲阜 FluiOL3oW88t0OCDvgSiWTptW9peaBnYXPhRl/lV7vqyBs/s43AG2A5COvu3HYe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