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教案是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载体,它要解决的是教师如何融会贯通、熟练驾驭、精辟讲解;如何以鲜活的语言、生动的事例、活泼的形式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将知识体系转化为大学生的价值体系、信仰体系的问题。因此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特别强调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以教材为教学基本遵循,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上下工夫。”由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山东省省级精品课程主持人张立兴教授主持编写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教案,系教育部 2010 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彩教案’”的结题成果。该成果既认同教材、吃透教材、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简单复制教材,而是在充分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教师理论素养、多学科知识储备以及丰富的人生历练的优势,极大地拓展和深化教材的内容,展示了独特的个性风采,凝聚了立兴教授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三十年的思考与智慧,也凝聚了他率领下的一支优秀教学团队创造性劳动的汗水与心血,是激情与理性的交响。此书的出版,无疑会促进高校《基础》课的教学。细读品味,感觉立兴教授编写的“精彩教案”凸显了四个显著的特点:

一是凸显了政治性。我们都知道,在《基础》课教学过程中,实际上每一位教师都编写了自己的教案,从某种意义上讲都在实施着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以提高教学的感染力、吸引力和实效性。然而,正如立兴教授所指出的,并非所有的“转化”都是科学的:如有的“转化”只是用过多的故事和案例支撑教学,使理论逻辑变得苍白无力,甚至被淹没,虽然课堂上热热闹闹,“有声有色”,但这种“肤浅的生动”,留给学生课后可供理性思考的内容不多,“水过地皮湿”,难以解决大学生深层次的思想认识问题;而有的“转化”则不是转化,而是“转变”:教师研究什么就讲什么,学生喜欢听什么就讲什么,好端端的一门《基础》课,硬是被“转化”成了变相的人际关系学、社会心理学、法制思想史。显然,这样的“转化”背离了课程的标准和基本要求。立兴教授认为,教师固然可以而且必须根据自己的理论功底、学科背景、知识储备、人生阅历等对教材体系实施富有个性风采的转化,但无论如何转化,都必须“把根留住”,《基础》课的“根”就是它的思想性和政治性。立兴教授是这样认为的,在他授课以及编写的本书里也是这样做的。如绪论第三节“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一章第二节“坚定崇高信念”,可以说这是贯穿课程始终的一条红线,是课程的总纲,是教学的主题,也是教学评价的重要标准。然而,据我所知,不少教师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或由于自己理论素养不高怕说不清楚,或感到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怕讲不生动,或片面迎合学生的心理怕学生逆反,总之对这部分“重点、难点”的内容,往往是“蜻蜓点水”,一提而过。而立兴教授对这部分内容却是“情有独钟”,不仅进行了精心设计,而且不惜“浓彩重墨”。可以感受到他是满怀激情地将历史与现实联系,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将中国与他国比较,将个人与社会柔和,全方位、多角度、思辨式地讲授这些重点更是难点的内容,且讲得新、讲得深、讲得透、讲得清,不仅凸显了《基础》课教学的思想性和政治性,也体现了立兴教授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所具有的政治素养、学术视野和精神境界。

二是凸显了亲和性。立兴教授非常热爱学生。1982 年他大学毕业后留校作了辅导员,为做好本职工作,他曾经:自费进行家访,足迹踏遍齐鲁大地;几次搬进男生宿舍与学生同吃同住,短则一个月,长则一学期;尝试给新生家长一封信,由衷地征询学生家长对辅导员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独家经营”地实施班干部“轮流制”,为每个学生搭建一个表现自我、实现自我的社会舞台;实施新生与老生“交叉居住”,让老生在潜移默化中对新生的学习、生活、交往等进行指导,等等,可谓勤恳敬业,用心良苦。正是二十年的辅导员生涯,让立兴教授对大学生的所困所惑、所思所想、所期所盼、所喜所忧有着深刻的了解和饱含感情汁水的理解。难能可贵的是,立兴教授在编写的教案里独具匠心,将自己这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如立兴教授将绪论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创造性地设计改编为“大学、大学生、大学生活”,不仅从句式上让“90 后”大学新生耳目一新,而且具有生活气息、文化底蕴,一下子就吸引了大学新生的眼球。尤其是在他撰写的“大学生活”教案里,不仅有选择地列举了 2011 级新生开学典礼上几所大学“校长的嘱托、老师的叮咛”,而且话锋一转,向学生提出了自己的一个大学生活核心理念——“经营”:“大学生活需要每个大学生苦心‘经营’,‘经营’有一个公式: R—C >C。 R即回报、酬赏; C即成本、投入; R—C是P,P即利润。‘经营’就意味着每个人都要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即大学四年,要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能,最全面地锻炼自己安身立命、服务社会、报效祖国的能力,最大化地收获自己的应得。”这一理念一出,无疑一下子撩动了“90 后”大学新生的心弦,契合了他们的心态,引起了他们的共鸣。试想,若没有丰富的人生历练,没有对大学生活的独特感悟,没有对大学生的潜心研究,没有一颗对学生的博大爱心,能提出这样的理念吗?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学生听了立兴教授的几节课后,会在日记中写道:“好久好久没有这样一种听课的感觉了——每周只有一次,于是心中产生几分期盼;好久好久没有这样一种对老师的感情了——有点像家中的老父亲,几日不见心中会滋生几分思念……”再如第一次课上,立兴教授在向学生“自我推销”后说道:“大家注意,课件上是我的各种联系方式,我真诚希望大家在日后遇到困难和问题时随时与我联系,我愿尽己所能,为同学们排忧解难释惑。”立兴教授美其名曰“课堂教学与‘课后服务’结合”。这一举措无疑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增强了教师的亲和力,收到了“亲其师,信其道”的奇效。这也正是立兴教授编写的教案的一个最大亮点。

三是凸显了地域性。曲阜师范大学设学于鲁国故城、孔子故里、中华教育圣地——曲阜,传统文化底蕴丰厚,美丽幽静的校园里时时处处弥漫着儒家文化的气息:道路的命名皆取之儒家核心理念,如正心路、诚意路、闻道路;路灯架上的小小标语牌皆是儒家格言,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校园里随处可见的石雕玉刻无不是儒家的至理名言。立兴教授学于斯、长于斯几十年,深受儒家文化的浸润与熏陶。因此,他编写的教案,字里行间闪耀着优秀传统文化人情的温馨和理性的光辉。如面对大学新生的第一次授课,立兴教授设计的第二张幻灯片便是: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接下来立兴教授就热情洋溢地说道:“《论语》开篇三句话,大家看,这是其中的第二句话,这句话非常适合我们此时此刻的语境,‘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2011 级新同学的到来,为金秋的曲园增添了新的生机、新的活力、新的精彩、更增添了无限的欢乐。”这温馨的话语,让每个大学新生倍感亲切。仔细品读立兴教授编写的教案,我发现在许多章节里总是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适时适宜适量地引用一些儒家修身养性、以学为乐、立志励志的格言名句,彰显了浓郁的地域特色,唤醒和强化了学生的文化归属感,因此深得学生喜欢,这也让教案更加出彩。

四是凸显了批判性。三十年的工作中,立兴教授也历经了风风雨雨,曲曲折折,坎坎坷坷,因而养成了“敏于事而慎于言”的品格,他对现实中发生的事情和出现的问题不是人云亦云,而是保持清醒的头脑,善于进行理性的思考,运用正确的立场和方法得出自己的结论,同时对于错误的东西敢于批判,在他编写的教案里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如绪论第三节“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立兴教授就结合讲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对一直在我国思想界暗流涌动的“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核心观点、现实危害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中国人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正确性。如在第二章第一节“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里,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同时期出现的“民族虚无主义思潮”进行了分析和批判;在第三章第一节“树立科学的人生观”里,通过列举大学校园里的典型案例,对大学生中存在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人生观进行了分析和批判;在第四章第四节“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里,对当下国民中尤其是大学生中诚信缺失现象进行了透析和批评;在第六章第三节“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里,对当下婚姻恋爱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批判。这样,一方面是从正面对大学生加以正确的积极的引导,另一方面从反面对各种错误的思潮和观点加以揭露和批判,指出其理论上的荒谬,分析其实践上的危害,有利于澄清大学生在理想信念、民族文化、人生观、婚姻恋爱观以及诚信问题上的一些模糊认识和错误认识,提高大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这种“批判性”在许多教案里是不多见的,因而尤显弥足珍贵。

2010 年 4 月中旬,应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基地的邀请,我赴山东大学为山东省《基础》课骨干教师研修班授课,作为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山东省省级精品课程主持人,立兴教授带头积极参加研修班的学习,被委以班长重任,组织和主持了所有专家的报告。饭后茶余,立兴教授陪我漫步于山东大学的校园,共同切磋和探讨着《基础》课教学改革的理念和路径,颇有“相见恨晚”之感。如今每每念及,心中总洋溢着友情带来的愉悦。也正是从那时,我们成为“志同道合”的知心朋友。在本书的设计、编写和修改过程中,立兴教授多次就一些具体的问题说是向我“讨教”,实际上我们是学术上交流,思想上沟通,心灵上撞击,互有启发,皆有收获。如今,看到立兴教授在《基础》课教学与研究中取得如此大的成就,甚感欣慰和喜悦。

当然,本书作为“教案”在编写过程中又实行“分工负责”,由于成员的理论素养、学科背景、知识储备、人生历练、文学修养不尽相同,必然影响到对所在章节的领会、理解和驾驭。因此,本书中的个别章节在重点把握、时间设置、难点突破、理论升华方面尚有继续完善的必要和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我真诚期待立兴教授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的结题成果——“《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彩教案’”一书的出版,能为全国的《基础》课教学领域带来一缕清风;也由衷期待立兴教授在《基础》课教学研究领域取得更大成就,做出更大贡献。是为序。

陈大文
2012 年 5 月 5 日于上海 Kx+4E4OrWLrq5Ag2xfrC6FPByqFFyv38V0AG7ZMOYd7T3Di/YB/OSiSl5hfgoP2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