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壮族巫辞传承形态及宗教语言特征

壮族通灵巫师在行巫事仪式的整个过程中,无一例外地都要唱诵巫辞,这是壮族通灵巫师与其他民族通灵巫师的最大区别,也说明演唱巫辞在实现巫事宗教功能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就壮族巫辞的结构格式、传承形态、内容风格以及宗教语言特征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壮族巫辞的结构韵律及传承形态

目前,笔者能看到的壮族巫辞文本主要有:黄兰芬、唐远明采录整理的广西凌云泗城壮族七十二巫调,台湾青年女学者高雅宁博士采录整理的广西靖西壮族“进花园”巫辞。近年,笔者曾调查采录并翻译了右江壮族巫辞“巫神祭辞”、“巫仪诵辞”、“巫坛情歌”三大部分,包括“哭娅王”、“哭卜王”、“请官兵”、“问卜辞”、“进花园巫辞”、“还债巫辞”、“解邦巫辞”、“梅花缘巫辞”、“阴阳情歌对唱”等歌段,约 12000 多原歌句。巫辞格式均为壮族排歌体,此民歌体式主要流行于右江流域的百色、田东、田阳、凌云、隆林、田林、西林等以及那坡、靖西、德保、东兰、凤山等市县,壮语称Fwenraih或Fwenbaiz。壮族排歌每句的字数以五、七言为主,偶有二、三、六、八、九言乃至十几言的,每首歌句数不限,以唱完一段完整的意思为止。押韵格式基本上是每两句腰脚头脚互押,有些句也可无韵,形式比较自由灵活。下面是女巫韦美新在“哭娅王”仪式上哭唱的第一段巫辞开头 10 句唱词:

上面例子中,第一、二句五言,脚腰互押;第三、四句五言,押脚韵;第五、六句五言,押头脚韵;第六、七句五言,押腰脚韵;第八句七言,与第七句押腰脚韵;第九句七言,第十句五言,两句互押脚韵。这种以五言为主,两句一韵,上下互押,头脚、腰脚押韵格式是壮族巫歌的基本格式,也是壮族民歌韵律格式的基础和源头。

以上是壮族巫辞句式结构以及押韵格式的主要表现形式,下面进一步说明这些巫辞的传承形态。如前所述,壮族女巫据说是神选的,这些女巫成巫之前,有的天生具有歌唱的才华,有的基本不会唱民歌,但是,不管怎样,一旦成巫,几乎所有的巫事都需要唱诵各种巫辞。这些巫辞如果从其传承形态来划分,按照巫师的说法,可以分为口传和阴授两部分。口传部分如每一个巫事开头的请神和送神唱辞、招魂辞、架桥求花、添粮补寿以及驱鬼祈福辞等等,这些巫辞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已经形成相对固定的唱诵套路,较典型的例子是目前我们所收集到的“招魂辞”和“上花园”巫辞,不管是广西右江区、凌云泗城、靖西的壮族,还是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壮族,贵州布依族等等,除了具体的句子数量和用词不同以外,其内容风格和语调几乎是一样的。如下面这段“招魂辞”:

魂在塌土下,土地神挖回来;

魂在山崖下,土地神接回来;

魂在巨石下,土地神撬起来。

回来吧魂!下来吧命!

就在寅时回来,就在现时回来。

若现在不回来,就变水牛被人杀,

就变马匹被人宰。妈妈在家也盼望,

爸爸在家也期待。回家吧覃家弟!

回来吧覃家仔!衣裤已经到坛台。

现在官来查询,现在君来呼唤,

官横抱着你接回来,要保佑你平安。

吩咐契娘和恩娘,契娘下来查头巾,

恩娘下来查蛋品,查阳间人的大事,

查百姓人的身体,要弟弟的命魂回阳间,

跟君快快回阳间,我们现在回哎!

(覃建珍、黄桂秋采录翻译)

阴授部分主要是巫师在降神走阴时,进入通灵状态以后所唱诵的巫辞,如梅花缘唱辞、阴阳情歌唱辞、哭娅王祭辞等等。从无神论的角度来说,所谓的阴授是不存在的,但是,类似的这种文化传承现象,国内外都有过报道。如中国藏族史诗《格萨尔王》,篇幅达几十万行,据说就是由那些能够通灵的民间艺人才能完整的演唱。壮族巫辞中,篇幅较长、结构较完整的有广西右江一带《哭雅王》,篇幅 2000 多行;另有广西靖西安德、云南富宁一带的《祭娅王》(内容有歌颂宋代壮族领袖侬志高英勇善战的英雄史诗)篇幅 3000 多行。据笔者调查,至今还能完整唱诵的巫师已经很少,而且据说,这类巫辞也是巫师通灵以后才能完整唱诵。至于篇幅较短的阴授巫辞,如右江一带的“阴阳情歌对唱”中巫师作为阴间情人的替身与阳间歌手对唱的情歌,据说就是阴传的。因篇幅有限,不再举例。

二、壮族巫辞的内容风格

壮族女巫做一场巫,用的时间一般是一昼夜,从开场到结束,都是盘腿而坐,唱的巫辞,虽说没有书写经文,而是凭记忆来唱,但从头到尾都没有重复,巫路走到哪,巫辞就唱到哪,辞随路转,巫路有多长,唱辞就有多长。巫路的历程,是从家门开始,先拜祖先,请神、出门、上路、登天堂,海阔天空,路途漫漫。从人间到达鬼神世界,一路上经过的地方很多,走过山坡石径,深山老林,峡谷峻岭。穿明道过暗洞(此时女巫就叫点亮蜡烛)渡江跨河,越激流险滩,走过荆棘,野草丛生的野地,也走过开满鲜花的㟖场,(此时往往插上“交同花”的唱段)绿茵茵的草坪,清幽幽的深潭,静悄悄的坟场,僻静的寺庙,(此时插入招魂唱经)过关卡遇凶神恶煞(此时插入解关巫)历尽艰辛到达天上、游月宫、逛天街、热闹非凡、遇故人,逢亲友(都是已过世了的死人)叙往事,谈旧情(此时插入由巫婆替身,带着死者的鬼魂来和还在世上的亲人或情人谈话)。女巫逛完了天街,才回到人间大地,巫路这么长,唱的经辞这么多,路过各地遇到什么说什么,谈问候的问候,谈请求的请求,谈拜访的拜访,谈接见的接见,谈迎的迎,谈送的送,谈避开的避开,一路神游,一路唱经。遇事这么多,活动范围这么大,巫路这么长,加上在中间实施各种巫术,全是通过唱辞、念咒体现出来,所以女巫不同内容的唱辞也就很多很长了。下面是笔者对广西靖西县韦金莲女巫所做巫事的唱辞辑录。

巫路一开头就先“请神”请祖师,赞扬祖师的神通广大,请其保驾护航,开头就唱道:

求神下凡尘,请祖师降临,

开路驱邪恶,威力惊鬼神。

师法红似血,符箓热似火,

能击山石裂,能溶冰雪化,

可开水中路,可驶对岸船,

功力大无边,护我巫路能通天。

此时,烧化金纸银马,举杯过头,水酒倒落地上,神台前摆上肥鸡,米碗里放下封色,明烛闪闪,香烟缭绕,意为迎接祖师到来。女巫继续唱道:

敬神台上点烛香,袅袅香烟飘天上,

行巫先告祖师知,敬请祖师来帮忙。

三界公爷都请上,八方神灵都临场,

威武门神大将军,莫让魔鬼进屋堂,

不能让巫坛发霉,不能让符图空放,

“巴” 唱巫经声不绝,铁马铜盆对着响

晴天带花巾去迎,遮阴盖头好擦汗,

雨天带花伞去接,衣不挨淋鞋不脏。

祈求天地众神灵,保佑世人得平安。

请祖师到堂,泉水泡茶香,

请喝酒饮茶,驱邪法力强。

去巡游各地,去招魂各方。

巫经唱连台,巫术破路障,

贯通阴阳间,祖师显灵光。

女巫认为,魂离开人体,人就会死亡,魂魄走了走到哪里呢,在什么地方栖身,在何方停留,必须尽快找到,让魂归体,为此女巫就不辞劳苦,到处寻问,这是女巫寻魂的唱辞:

蜂飞站花头,蝙蝠住暗楼,

燕子住梁上,魂往何处游?

魂藏进古庙,魂躲入新坟,

魂潜入潭底,魂飘进老林。

道路十庹宽,过路留脚印,

大桥十庹长,过桥水留影。

脚印小是鬼,影高大是人。

应走回头路,迷魂请清醒。

问过土地公,问过大山神,

问过岩洞主,问过大河神。

问就问个齐,不给少哪门,

不能漏一处,不给误时辰。

魂入鬼谷“巴”不怕,魂上花船“巴”用银。

东方找不着,西方再去寻,

南边见不到,北边问过清。

天崩地裂也要找,月缺半边也要寻,

咬金嚼铁问到底,“巴”定找回迷失魂。

当女巫寻魂,问到魂的住处,就向魂寄于此的主人讨魂,讨魂时采用软硬兼施的手段取魂而归:

神灵好脾气,一贯直心肠,

有话好好讲,有事好商量。

怒气不必发,感情不可伤,

免去烦心事,送魂回家乡。

得魂如得命,得条命还阳。

魂来有风到,魂来雷不响,

日头落山云中来,半夜三更梦魂喊,

月黑风高风里来,有影无影心自亮。

碰魂头发竖立起,魂迎面来眼睛亮。

接魂不怕多艰苦,“巴”带魂归路途长。

魂归还来魂归还,阴阳路上路长长,

路断还有大桥过,天黑还有红烛光。

莫愁前路有多远,风来已闻糯饭香。

香烟随云轻轻飘,神台红烛还在亮,

金银财宝放箱内,快随“巴”过鬼门关。

房子虽旧还是家,生养全在这地方,

回去与家人团聚,怎能离家把娘忘。

飘风泼雨心不忧,长气增力身健壮。

还回颜容照旧美,脸儿红润似牡丹。

魂走远了脚已软,跟“巴”骑马把路上,

要是体乏力不够,坐“斗” 回家也不难。

女巫神游来到天上,游月宫,月亮上有蔸高大茂盛的“棵龙” 树,女巫在树下闲游玩耍,欣赏“棵龙”唱巫歌赞树:

踩上云头一层层,离了尘世到天庭,

来到月宫“棵龙”下,这里好景又清净。

“棵龙”根深叶茂盛,给大地遮阴,

“棵龙”十二桠,桠桠叶子青,

叶子上面水珠动,闪闪亮亮绿莹莹。

叶子绿,叶子青,吹张叶子起歌声,

歌声悠悠轻轻飘,声声唱起嫦娥情。

“棵龙”生万年,日晒形不变,

风吹叶不落,雨打枝不巅,

大桠架桥永稳固,中桠架“扎” 更牢坚,

小桠架“腊” 保牢靠,万人踩过也无险。

月宫神树赛宝贝,“棵龙”显灵力无边。

“棵龙”启示立誓言,“棵龙”助人鲜恩怨,

“棵龙”引导化仇冤,“棵龙”激励话团圆。

女巫神游上界,去赶天街,逛了闹市各行,来到卖酒行,她想尝一尝天街上的酒。但大街上没有女人当众喝酒的习惯,女巫只好换了装,装成男人模样,大大方方走进酒行去尝酒,卖酒者是个身材健美的多情少妇,对顾客非常热情,女巫以男子汉尝酒者的身份,开始尝酒,唱起尝酒歌:

尝第一缸酒,苦瓜汁味苦过头。

尝第二缸酒,有点咸味质不优。

尝第三缸酒,又苦又涩难入口。

尝第四缸酒,似椒火辣塞满喉。

尝第五缸酒,味似马尿一样嗅。

尝第六缸酒,鱼腥味浓冲上头。

尝第七缸酒,酒中有点鸭尿嗅。

尝第八缸酒,像隔夜米粥酸溜溜。

尝第九缸酒,桔子叶味填满口。

尝第十缸酒,参有冷水力不够。

尝第十一缸酒,有点酒味进入喉。

尝第十二缸酒,酒味醇香醒心头。

喝了一口又一口……

卖酒少妇见这位尝酒者酒量过人,又能说会道,一表人才,便有意让他多喝,慢点离开,故意向他讨要酒钱,少妇唱:

尝了十二缸烧酒,准你不醉也够喉。

今天利润先不要,本钱应该还要收。

尝酒者唱:

缸是缸来酒是酒,卖酒少妇好滑头。

渗水的酒收高利,逗一逗她现现丑。

好酒醉人人醉人,我想与妹交个情,

酒醉人醒讲真话,不知亚妹跟不跟?

卖酒少妇听后连连点头,忙着收摊,带上好酒,要跟尝酒者走,可是这尝酒者见她如此行动,反而不冷不热,不紧不慢地说:“刚才是随便讲讲而已,不必当真,还是做你的买卖去吧!”但是卖酒少妇认为,说话算数,怎能变卦呢?跟你跟定了,尝酒者无奈,只好奚落她一番:

酒娘真啰唆,脸皮太厚多,

不去分青红皂白,怎拿石蛋当软果。

只见河里鱼游水,只见林中鸟唱歌,

只见男向女求爱,女求跟男少见过。

卖酒者唱:

原来酒哥讲鬼话,篾穿豆腐给我拿,

青茅搭桥引我过,叫我骑的纸剪马。

尝酒者唱:

畲地种的南瓜苗,哪有攀上金竹架。

江边丛丛芦苇花,哪比红桔园中挂。

熬酒酒变酸,冷水泡苦茶。

空有花枝不结果,藕塘养鱼鱼不大。

头长虱子虫,虱蛋挂满发。

排成十二层,马踩也不塌。

日掉下成堆,夜脱落成把。

三代没有妻也罢,谁来看上豆腐渣。

我有情人十二个,身边跟着八老婆。

高的给她挂蚊帐,矮的给她来烧火。

瘦的给她纳鞋底,肥的给她搓绳索。

善的给她来织布,恶的给她来推磨,

丑的在家洗碗筷,美的待客体面多。

女巫最终摆脱了卖酒少妇,还原了身份,回归了巫路。

纵观壮族女巫的唱辞,虽然大多数都含有神秘色彩,但其中也有不少唱辞是脱离鬼神世界,反映人间生活的,是独具一格的民间文学样式之一,是壮族劳动人民口耳相传而保留下来的口头文学的一种。巫辞中无论是招魂、求雨、围花、盘粮、都有完整的叙事过程。并采用特奇的想象和丰富的联想写神又写人,把神赋予人的感情,把神赋予人的性格,且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它的浪漫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对于后世的壮族文学、诗歌、艺曲、山歌都有一定的影响。壮族巫辞是一朵民族艺术奇葩,是珍贵的壮族文化遗产。

三、壮族巫辞的宗教语言特征

壮族巫辞是壮族民间巫信仰固定的、程式化的宗教语言文本。与日常语言相比,宗教语言具有明显不同的风格气质,有人称之为“神神叨叨”。《圣经》中上帝的讲话,《古兰经》中的“圣训”,词句分明很浅显,却又让人觉得言近旨远,弦外有音。类似的中国禅宗的语录,同样是几句似乎再寻常不过的话头,然而,一问一答之间,却又让人觉得话里有话,意趣不凡,而不解者则会不明就里,如坠云烟。由此看来,宗教语言似乎总在表面的字句之下,又蕴藏了一些什么东西,需要人们用心去探寻。具体到壮族巫歌,笔者认为它至少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宗教语言功能特性。

(一)神授性

神授性是近年学术界研究少数民族民间史诗传承方式方法中常用的概念。少数民族的民间祭师、巫师、艺人、歌师、歌手等,他们传承古歌、史诗的方式,除了口授、书授,还有带神秘色彩的神授。口授、书授属于“阳传”,神授属于“阴传”。所谓“阴传”,就是神灵通过人在梦中或在病中传授。藏族史诗《格萨尔》的传承人自称在青少年时都做过与《格萨尔》史诗有关的梦,梦醒之后大病一场,少则几天,多则几个月,病愈即能说唱《格萨尔》,此类艺人在藏族民众中享有较高的声誉。《苗族古歌》的吟唱者、巫师也说他们曾经在病中梦里得到祖先的传授,苏醒过来后,心里就有了唱不完的歌和行巫的本事。此类民间文化传承中的神秘现象,以现代人所谓的科学眼光来看似乎不可思议,但是,我们在采录壮族巫辞的时候,在巫事仪式现场唱诵的男女巫师们,无一例外都处于迷糊状态中。这些巫辞全部是口传,没有固定的文本,同一种巫事仪式不同的巫师所唱的巫歌,内容大体相同,但语言表达和韵律都不一样,甚至是同一个巫师做同一种巫事,但是在另一个地方,为不同的主人家做巫事时,其所唱的巫辞也不一样。调查采访中,我们了解到,许多女巫都没有进学校读过书,目不识丁,是个文盲,但在巫事仪式上,唱起巫辞来却神采飞扬,富有诗意。一旦巫事结束,我们问起巫师刚才所唱的内容是什么时,所有的巫师都说不知道,这就是所谓的神灵附体,即神授。研究认为,巫师根据神事活动的需要,通过特定的仪式,将居于宇宙寓所中的有关神灵请降至神坛,并附于巫师体内,从而使巫师发生人格变化,其言行均代表神灵,成为神灵的替身,向求巫问卜者传达神灵的旨意,并完成祭神娱神、驱邪祛病、预测未来等神事活动,在此种特定状态下,巫者所唱的巫辞就被认为是神灵传授的,这些巫辞相当于神谕,是神灵意志的反映。

(二)音乐性

古今中外宗教类的巫辞咒语、经书文本都具有音乐性,这种音乐性体现在内在的和外在的两个方面。内在的音乐性如文本中蕴涵的语言节奏、韵律。外在的音乐性如加上专门的宗教音乐旋律,如天主教的唱诗班,佛教音乐等,有的还配以鼓、琴等乐器伴奏。壮族巫辞的音乐性十分突出,外在的音乐性方面,各地壮族巫者所唱的巫歌都有相应的音乐曲调。有些地方如广西龙州壮族巫师还用“天琴”乐器边弹边唱,广西靖西壮族末伦则是边说边唱等。内在音乐性方面,如前引歌例所体现的语言节奏韵律。语言发生学的理论认为,人类的原始语言被称为乐音语言,这种乐音语言主要是来自于对大自然各种声音,尤其是鸟类声音的模仿,因而具有强烈的音乐性。而人类最初语言的音乐性特质,大约都是一种生物本能行为,是由遗传密码和生命生理机体决定的音乐显现。换句话说,音乐是一种与生命密码相通的语言。所以,古希腊哲学家认为,全宇宙是一个乐调,人的灵魂是一支乐曲,音乐的曲调和韵律令人怡悦,而且渗透灵魂。艺术发生学的理论认为,从语言符号上说,音乐是语言和文学的母亲和摇篮。对于动物而言,乐音是一种跨种属的语言,古代有“百兽率舞”、“百鸟合鸣”等描述音乐感染力的词语。对于人类的感情表达而言,音乐也高于语言和其他任何符号,因为它是一种跨文化、跨民族、跨语种的语言。从人的内在情感上说,音乐意味着强烈的情感冲动,因而它为文学的产生提供了内在的情感动力。自然界有一条生命定律:美丽的乐音是动物的抒情语言。这条定律更适用于人类,人的声音是一种生命现象。语言的音乐性是来自主体内在的生命冲动,是生命激情的涌动所化作的外在文采和韵律。歌谣发生学的的理论认为,原始人是用歌谣作为说话方式的,歌谣中既包括音乐,也包含诗歌,还隐含着手势、肢体动作、舞蹈等身体语言。以唱歌为基本的说话方式,是原始先民原始天然状态的表征之一,是原始民族的表达本能。而这种生命本能的最鲜明最集中的表达形式,应该是与宗教信仰有关的巫辞、咒语和经书。就壮族歌谣来说,其产生的最初形态应该是壮族巫辞,所以有人说能歌善唱的刘三姐是个女巫。壮族女巫降神时“歌哭而请”,实际上是以最动人心魄的抒情语言去召唤神灵,以最富音乐性的巫辞实现人神沟通,抚慰心灵,达其祈愿的目的。

(三)功能性

语言的功能性是指人类语言所能发挥的作用。一般来说,人类语言最大的功能可归结为两种:表意功能和交际功能。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来说,语言的功能分为 6 种:(1)指称功能,即对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中的各种现象进行描写的功能;(2)表情功能,直接表达讲话者对表达内容所持的态度;(3)意动功能,可视为工具功能,讲话者对受话者施加影响,并达到某种实际效果;(4)应酬功能,不是为了交流信息而是为了建立和维持社会接触进行日常寒暄;(5)元语言功能,即用语言去解释语言的功能;(6)美学功能,对各种语言形式所含的信息本身加以组织。从宗教语言的角度来看,原始先民的神话思维认为,语言是由神所创造的,语言不仅获得了人与神之间的交际功能,成了沟通人神两界的媒介而且神还赋予语言魔力。能够集中体现语言宗教功能的文本就是祝词、咒语、神歌等。如祝词就是信仰者在祷告仪式和忏悔仪式上唱诵的祈请词句,内容包括赞颂所崇拜的神,祈求神灵支持帮助以实现某一心愿,或者把自己的过失说给神听,表示悔过之意,以求获得神的宽恕谅解。咒语与祝词作用相反,咒语是使用恶毒的诅咒来驱除鬼魅,祓去凶邪,更能显示语言的魔力。神歌是传达神的圣言和记述神创造伟绩的神圣篇章,世界宗教的不少神歌都融会在该教的神圣经典里面。如《圣经》、《古兰经》、《圣训》等,神歌具有团结信徒,凝聚力量的作用。壮族巫辞与上述的祝词、咒语、神歌内容有差异,但功能指向是一致的,企望达到的目标也是具体清楚明了的。如“问卜巫辞”、“进花园巫辞”,其功能目的主要是查询问讯、预测未来;“还债巫辞”、“解邦巫辞”,其功能主要是驱鬼治病消灾;“梅花缘巫歌”、“阴阳情歌”,其功能主要是为阴阳两界情人之间的叙旧和感情交流、互相安慰鼓励,搭建沟通的平台;“哭娅王”的巫辞功能比较复杂,留待后叙。

(四)象征性

象征是以外在的感性事物的形象,暗示一种抽象的普遍性的意义。象征是古代先民原始思维的特有方式,是经过漫长时间积淀而成的一种集体意象。通过象征,抽象深奥的概念之核质得以融入鲜活的感性物体中,抽象之物便可以在具体形象中得以观照。研究认为,图腾、禁忌和巫术是象征最初的源泉,神话是诞生象征的一块沃土,宗教是象征的又一重要源泉。宗教负载着人类对宇宙本质,对人生意义厚重的哲学思考,宗教是人的终极关切。这种思考和关切是通过将抽象的说教形象化,使宗教教义深入人的心灵深处并根深蒂固。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宗教对“天堂”和“地狱”这两个具有象征意义的观念的表述。本来人死后归于尘土,万事皆空,无所谓上天堂下地狱,但宗教为达到促人向善避恶的大目标,一方面极力描绘美妙无比的天国画景:鲜花盛开、林木葱郁、金瓦玉地、美味佳肴,荣登天堂的人们生活无忧无虑、自由自在,永无死亡之虞;另一方面又刻意渲染地狱之可怖:无底深渊、火光熊熊、阴森可怕,充满青面獠牙的恶鬼煞神,更不用提那琳琅满目的刑具。就是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象征化图景,在人们的幻觉和沉思中得到丰富补充,并最终成为指导人们苦修、行善、积德的潜意识“束棒”。壮族巫辞作为壮族及其先民宗教信仰语言文本的产物,也汇聚了许多最能体现南方族群典型的生存环境和人文特征的象征性符号,如“花园”、“花盆”、“花根”、“花枝”、“花魂”、“桥”等。南方多草木,一年四季如春,繁花似锦,生于斯长于斯的壮族民众独享如此天堂般的自然环境,必定有人生处处是花园和最美不过是花园的感觉。大自然中的植物从生长、开花、结果,到再生长、再开花、再结果,年年周而复始。于是,壮族巫歌便以“花园”象征生命的摇篮,“花枝”象征生命的体征,“花魂”象征生命之魂,花根象征生命之根。人的生命如花,人死后的灵魂回归花园,等待来年重新绽放。南方多水,处处有桥,有了桥才能沟通此岸和彼岸,方便于人的出行过渡,桥是路程中不可或缺的交通设施。壮族巫歌以“桥”来隐喻人生征程中的各种关卡,刚结婚的年轻夫妇为求得生育要“架桥求花”,生养孩子以后,为了保其健康成长,要“架桥补命”,老年人体弱多病需搭布桥“添粮补寿”,人死后需请麽公来引魂开路过“十二铜桥”等。“桥”就成为连接人生此岸和彼岸的象征性符号。

(原文刊载《三月三·民族语文论坛》2010 年第六期) jrLlKt2JD/rxsVq9E8f6ziydocxaWzTJb5dvOh6aYgm7Fl3GbDhfMbv/N2toigG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