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0 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以下简称“七一讲话”)。“七一讲话”全面回顾了党的历史,进一步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同时,也特别强调了青年成长成才的问题,对青年寄予厚望。胡锦涛总书记的“七一讲话”,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青年观,激励着青年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也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指明了方向。
怎样看待青年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不同的阶级、不同觉悟的人有不同的态度。历史上一切剥削阶级都把青年视为自己的附庸,无视他们的特点,限制和剥夺他们的权利。只有代表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马克思主义者,才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把青年视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青年的这一定位,体现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基本出发点。
“七一讲话”指出:“回顾我们党 90 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我们党的创始人,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大多数都是从青年时代就满腔热血参加了党,决心为党和人民奋斗终身。我们党的队伍里始终活跃着怀抱崇高理想、充满奋斗激情的青年人,这是我们党历经 90 年风雨而依然保持蓬勃生机的一个重要保证。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党对青年寄予厚望,人民对青年寄予厚望。”“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年轻干部,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继往开来、薪火相传的根本大计。”这一讲话十分生动地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把青年视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基本态度。这个态度与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态度是一脉相承的。
新中国的开创者毛泽东一贯关心和教育青年接班人。他在抗日战争时期写的《青年运动的方向》一文至今仍不失其指导意义。新中国建立后,他讲话从来不忘记叮嘱和鼓励青年成长。青年永远不会忘记他那脍炙人口的话语:“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世界是属于你们的。中国的前途是属于你们的。” 他在考虑社会主义的大业不被西方敌对势力和平演变的时候,更是首先想到了青年。他指出:“为了保证我们的党和国家不改变颜色,我们不仅需要正确的路线和政策,而且需要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这些思想和态度,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把青年视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马克思主义青年观。
为什么无产阶级的领袖能够做到把青年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来看待?为什么把青年定位在这样一个极端重要的历史定位上?这是由无产阶级的远大理想决定的。在人类历史上,以往一切剥削阶级的政治社会理想都是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一步到位实现的。例如,对于封建统治阶级来说,只要夺得皇位便万事大吉了;对于资产阶级统治者来说,只要掌握了政治权力便算是完全的胜利。然而,无产阶级的政治社会理想却没有这么简单,它是不能一步到位的。要达到共产主义社会状态,就要实现生产力和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消灭三大差别,消灭一切剥削现象,使得一切人的自由发展成为其他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这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经过几代、十几代甚至几十代人的连续不断的努力才能实现。这样一个远大的理想,必然需要培育一代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经过一代代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持续努力,才能达到胜利的彼岸。这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事业区别于其他一切剥削阶级事业的根本不同点。
所以,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千百万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持续奋斗,这是由社会主义事业是人类历史上空前艰巨而光荣的事业决定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特别重视青年,把青年看作自己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是必然的了。
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提出了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规定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要求,适应了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体现了教育事业与社会主义事业的需求。我们之所以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规定的培养目标,实际上就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不动摇。这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 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所强调的:“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要坚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着力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们党对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一向重视要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是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前提条件,这是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一个鲜明的要求。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一贯重视对青年和党的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七一讲话”提出,广大年轻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做到忠诚党的事业、心系人民群众、专心做好工作、不断完善自己”。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 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他也是鼓励青年大学生“胸怀远大理想”,并热情洋溢地回忆了他在清华大学读书时“清华园里蓬勃昂扬的青春理想”。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谈到党的建设的时候,第一句话就是强调“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也指出,党员干部存在的问题的核心是“理想信念动摇”,对干部的首要要求也是“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全党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中之重……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
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重视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教育。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就强调理想教育。他指出:“一切共产主义者的最后目的,则是在于力争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最后的完成。” “我们的将来纲领或最高纲领,是要将中国推进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去的,这是确定的和毫无疑义的。我们的党的名称和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宇宙观,明确地指明了这个将来的、无限光明的、无限美妙的最高理想。”
在新时期,邓小平面对商品经济在青年身上带来的负面作用,也回想起理想闪光的年代。他提出,在革命战争年代那么艰苦的环境下,共产党人能够战胜敌人,取得胜利,靠的就是革命战士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因此,在新时期,他提出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标准,第一条就是“有理想”。
今天强调有社会主义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如果我们的青年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的问题上出现了严重的缺陷,那就说明我们的事业后继乏人,这就是出现了最大的事业的危机。如果那样,我们不仅不能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而且也不能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如果那样,民族的伟大复兴,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梦想,将全部化为泡影。谁赢得青年谁就赢得了未来。赢得青年,最根本的就是使青年树立起坚定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这才是社会主义事业的真正的铜墙铁壁和钢铁长城,什么力量也不能打破的铜墙铁壁和钢铁长城。
苏联东欧国家的亡党亡国,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那些自称为“赫鲁晓夫时代的产儿”的人,毁灭了社会主义制度。正如卸任后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对苏东考察的结果:“这些国家的领导人都失去了理想的热情,成为追名逐利的官僚。这样的国家是不堪一击的。”他的话不幸而言中。那场世界历史性的灾难之所以不可避免,就是因为戈尔巴乔夫等苏共领导人失去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脱离、背离乃至最终背叛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他们长期以来虽然享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好处,但内心根本不信社会主义,一旦爬上高位、大权在握,他们就背叛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成为葬送苏联社会主义事业的罪魁祸首。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需要接班人。我们事业的接班人更需要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这就是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一个重要结论。如果一个被我们视为接班人的青年人根本不信社会主义,他对社会主义事业还有什么积极意义呢?
“七一讲话”指出:“广大年轻干部要自觉到艰苦地区、复杂环境、关键岗位低砺品质、锤炼作风、增长才干。经过艰苦复杂环境磨练、重大斗争考验、实践证明优秀、有培养前途的大批年轻干部能够不断涌现出来,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这种通过实践的砥砺而成才的思想,在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 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也有充分的体现:“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基层一线砥砺品质,在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锤炼作风,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运用真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长才干,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切实掌握建设国家、服务人民的过硬本领,为走上社会、成就事业打下坚实基础。” 2011 年 5 月 10 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给北京大学第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的回信中,再次鼓励青年到实践中去锻炼。他勉励北大的青年学子说:“经过支教扶贫实践,你们丰富了阅历、磨练了意志、增长了才干。”“让更多的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提高,努力成长为堪当国家建设重任的栋梁之材。” 这些论述充分反映了新时期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基本观点。
自古以来成大事者,都必须经过一个刻骨铭心、艰苦磨炼意志的过程,在实践中经受锻炼。中国最著名的鼓励砥砺意志的话语莫过于孟子的这段话:“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应该经风雨、见世面,在实践的大风大浪中经受锻炼和考验,不要做温室里的花草,而应该做经得起风霜雨雪考验的青松。这是历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思想家一贯教导我们的。
在社会主义时期,实践的意义绝对不仅仅是磨炼意志的作用。实践出真知,实践出课题,实践出意志,实践出智慧,实践出人才,实践出业绩。实践对于青年成长的成败具有最终决定性的意义。
毛泽东一贯强调青年应该经受艰苦实践和复杂环境的锻炼。最近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分析了毛泽东发动红卫兵运动的动机“也有防止和平演变的考虑”,“他认为,‘文化大革命’中这些造反的学生,正是杜勒斯们寄托和平演变希望的年轻的一代。让他们亲身体验斗争的严重性,并把自己取得的经验和认识再告诉他们将来的子孙后代,一代一代传下去,就可能使杜勒斯的预言在中国难以实现。” 看来,毛泽东对于青年吃点苦头,经历些挫折,以体会斗争的严重性,促进其政治上的成熟,这也是从锻炼青年的考虑出发的。
艰苦的实践和复杂环境的磨炼,在当前还要求青年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的建设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是存在的问题也很严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全面小康的目标,必须牢记基本国情,继续艰苦奋斗。这正如“七一讲话”所强调的:“我们肩膀上的担子重、责任大。全党同志要牢记历史使命,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更加奋发有为地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和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马克思主义青年观认为,成功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成长的主要途径,只能是艰苦的实践和复杂环境的磨练,舍此没有任何捷径。有志青年就应该在艰苦实践的磨炼中百炼成钢。
“七一讲话”指出:“年轻干部要承担起事业重任,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做到忠诚党的事业、心系人民群众、专心做好工作、不断完善自己。”“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特别是要抓紧培养造就青年英才,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接班人的根本修养是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这是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一个重要内容。《决定》也强调了接班人的科学世界观和全面素质的提高,指出:“始终以思想理论建设为根本建设”,“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把理论素养、学习能力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重要依据”。
毛泽东在总结了苏联发生修正主义的变化之后,针对西方的和平演变战略提出了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标准,其中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思想理论修养。“培养接班人的五项条件,即必须是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团结绝大多数人一道工作、执行民主集中制和富于自我批评精神。这些条件符合党的性质、宗旨,对执政党的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邓小平在 1992 年视察南方时的谈话中也十分强调接班人的标准,他提出,革命接班人的培养至关重要,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人”,要看共产党内部选的接班人会不会出问题;选拔接班人要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和德才兼备的方针和原则。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思想武器,是支撑科学的社会理想的理论支柱,是一个人整体素质的决定性因素。以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为主要内容的思想素质,是统领一切品质、能力和观念的灵魂。有了这样的科学的思想素质,就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就有经得起历史考验的工作业绩,就有稳妥的个人定位,就有融洽的人际关系,就有较好的道德观念,就有应对一切曲折和复杂局面的能力。科学的思想素质,这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健康成长的基础。
怎样才能提高青年的思想素质和全面素质,“七一讲话”也作了全面阐述:“全国广大青年一定要深刻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光荣历史和伟大历程,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坚定理想信念,增长知识本领,锤炼品德意志,矢志奋斗拼搏,在人生的广阔舞台上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尽情展现人生价值,让青春在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中焕发出绚丽光彩。”这既是对青年全面素质的要求,也是对青年成才的鼓励。
列宁说,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武装起来,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这就说明,只有运用人类的全部优秀思想和文化成果武装,才能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只有树立了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才能称得上一个素质全面发展的成功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
刘书林: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
此文原载于《思想理论教育》2011 年第 9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