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80后”评价问题的争论与演变 [1]

对“80 后”青年进行特点分析及评价一直以来是青年研究工作的重要内容。从“80 后”概念的产生到学界普遍关注“80 后”青年的思想状况与行为特点,对“80 后”青年的评价经历了一个从“群体性批判”、“部分认同”到“群体性肯定”的过程,“80 后”青年的形象定位由此从“垮掉的一代”、“迷茫的一代”到“能担当重任的一代”。是什么原因导致对“80 后”青年的评价发生如此巨大的反差?各种评价背后又有怎样的现实原因与理论支撑?对这些问题认真思考并做出正确回答,有助于我们在以后的研究工作中更好地认识青年、评价青年。

一、“80 后”群体社会评价的发展与演变

1999 年至 2003 年期间,“80 后”概念逐步从文学领域中产生,对“80后”群体的讨论也由此发端。在这一时期,一些关于独生子女群体的研究结论成为社会认识“80 后”青年思想与行为特点的主要依据。2004 年 2 月 2日,中国少女作家春树登上了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的封面,她与韩寒、曾经的黑客满舟、摇滚乐手李扬等被《时代》称为中国“80 后”的代表,并与美国 20 世纪 60 年的“垮掉的一代”相提并论。《时代》的这篇报道将中国的“80 后”描写成另类、叛逆、背离传统的一代青年,配合视觉上极具感染力的图片,对读者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该报道在我国国内被各类媒体大量转载和引用,一时间“80 后”一代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从 2004~2007 年,在媒体的不断报道中,“啃老族”、“月光族”、“毕婚族”、“御宅族”等一些新词汇、新概念陆续贴在了“80 后”群体的身上。可以说,在这一时期,以美国《时代》周刊的报道为肇始,经过我国国内部分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负面信息的传播,我国“80 后”青年群体被贴上了“垮掉的一代”的标签。

与此同时,我国教育工作者和理论研究者对盛行于部分媒体上的这种消极评价“80 后”群体的现象做出了回应。他们对“垮掉的一代”这种说法提出质疑,有人认为这是“杞人忧天”, 也有学者认为“那些经历过怀疑、探寻和思考的青年人,将会最终走向成熟,走向成才,成为国家和民族的栋梁。‘80 后’一代也不例外。” 2006 年 12 月,《中国青年报》推出了“‘80 后’是不是垮掉的一代?”的系列报道和讨论。许多专家学者参与其中,指出要客观评价“80 后”的道德主流,“‘80 后’不是‘垮掉的一代’”。 2007 年 3月,《人民日报》发表署名于春晖的文章认为,“社会对‘80 后’的了解和理解是肤浅的”、“‘80 后’的青年学生们,一定能够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这些讨论对社会舆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人们对于“80 后”群体的理性分析和认识得到加强。但也应看到,这些持积极肯定态度的声音毕竟还是少数,面对社会广泛存在的忧虑心理和消极评价,“80 后”青年一代需要用实际的行动来证明自身。

2008 年是不平凡的一年,“3·14”事件、“5·12”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等重大事件考验着中国,也考验着中国青年。在这些重大事件中,“80后”群体以其出色的表现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社会舆论对“80 后”的评价进入“群体性肯定”的阶段。有人认为,“‘80 后’正在步入社会主流,并开始承担起社会的责任”。 有学者指出“80 后”青年学生是“健康成长、走向成熟的一代,是奋发向上、大有希望的一代”。 《光明日报》载文指出“‘80 后’胸怀祖国,能够理性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80 后’心系人民,能够无私奉献同胞情谊和人间大爱”、“‘80 后’勇于担当,能够自觉践行职业使命和人生价值”。 还有学者结合“80 后”在抗震救灾过程中的表现指出,“以‘80 后’为主体的中国年轻一代经受了人生中最严峻的考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勾勒了‘80 后’一代的英雄群像”。 此外,基于对“80后”思想与行为特点的实证调研,一些学者认为虽然“80 后”群体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但“从总体上说,他们有高度的政治认同感,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崇高的奉献精神,有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是值得信赖的一代,大有希望的一代”。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社会舆论对“80”后群体的评价经历这样一个转变的过程中,党和政府对“80 后”以及“80 后”大学生始终给予积极肯定的态度。2005 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2008 年,共青团十六大报告中着重对“改革开放中的中国青年”做出了积极肯定。胡锦涛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和团十六大部分代表座谈时再次指出:“实践充分证明,在改革开放伟大进程中成长起来的当代中国青年是值得信赖的,是能担当重任的。”

二、评价“80 后”群体的过程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80 后”这一符号带着对中国当代青年群体浓重的价值判断意味而来,在信息全球传播、媒体跨国互动的作用下,“80 后”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华人社会普遍关心的焦点问题,社会各界对“80 后”一代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较长时期的讨论与争辩。最终,社会实践证明,中国的“80 后”青年绝不是所谓的“垮掉的一代”,而是“大有作为的一代”、是“能担当重任的一代”。对“80 后”评价的过程与结论已然清晰,对这些评价得以产生的背后原因更应有所梳理,以期从中得出新的启示。

(一)媒体立场的对立导致迥然相异的评价

在现实的阶级社会中,立场是一个具体的存在,并不是抽象的,它主要通过主体的政治态度、阶级道德、价值标准表现出来。 立场的不同,直接影响了人们对社会现象和事物的认识与判断。“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 对一个负责任的媒体而言,这也是一个必须认真回答的问题。在我国,从根本上说,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的话语权是广大人民群众授予的,并且只能为服务人民群众而使用,如何使用这一权利,最终指向的是媒体立场。 探讨新闻媒体对“80 后”的评价情况,我们不能忽视媒体立场这一关键问题。

我们来看是谁首先把“80 后”作为一个极具否定意义的标签贴在了中国当代青年身上,不是别人,正是长期以来对中国问题持有偏见的美国主流媒体。《时代周刊》在创刊号上就曾直言不讳地宣布:“在公共问题和重大新闻上,不可能有完全的中立,也不应当持完全中立的态度。因此,编辑不能没有某种偏见……”。出于美国统治阶级利益的需要,美国主流新闻媒体在冷战时代形成的丑化甚至妖魔化社会主义国家的报道原则与思维定势并没有随着冷战的结束而消失。 进入 90 年代,随着美国曾经的头号敌国——苏联的解体和中国全面进行对外开放、经济保持连年高速增长,美国主流媒体敌视中国的声音占据了美国舆论的主导地位。 基于美国统治阶级的立场,《时代周刊》给中国新一代青年贴上“垮掉的一代”这样一个有着浓重否定色彩的标签,就不足为奇了。

党和国家主流媒体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对当代青年的看法始终是正面而积极的。“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正是因为我国党团组织及一些专家学者能够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坚持用唯物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客观分析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从而对处于特殊历史时期的中国当代青年做出了正确的评价。一些专家学者从对青年学生负责、对祖国未来负责的立场出发,指出社会舆论对“80 后”青年评价问题的大讨论所具有的积极意义——它使广大青年开始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有助于社会各界关注青年、爱护青年 ;另一方面,这些专家学者还通过不断的调查研究、理论分析等方式对“80 后”青年的思想特点进行分析和阐释,积极发挥对社会舆论的引导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在国际新闻传播的时代条件下,一些国内媒体缺乏自己的价值标准和理论原则,只是一味地引用西方的观点和理论标签来看待国内的社会新生事物,“80 后”这一概念正是经由这样一些媒体引入并炒作起来的。当国内某些媒体的主编、记者们成为了“富人俱乐部”的成员,当广告利润成为了新闻报道的原始动力、阅读率和收视率成为媒体追逐的目标时,这些媒体也就很难做到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真实地报道社会现实问题。站在错误的媒体立场上,一些国内媒体丧失了对社会思潮的识别和评判能力。从新闻报道的角度而言,国内部分媒体没有能力对一些核心概念提出自己的定义,更无从以自己的概念和标准提出认识和观察问题的框架,在新闻议程设置以及话语架构方面始终被西方媒体所牵引,从而在全球化的信息传播过程中处于被动的地位。

(二)衡量标准的错位导致主观臆断的结论

对于某一代人来讲,如果社会上在一个时期骂声四起,在另一个时期又好评如潮,这至少说明,评价所使用的判断标准是有问题的。 对“80 后”群体衡量标准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了对“80 后”评价的正确与否。

完全依照上一代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来衡量新时期的“80 后”群体,容易导致对“80 后”群体产生消极的评价。作为“80 后”青年的父母一代,他们有着自身的成长环境和生活经历,这种经历是生活在改革开放时代的“80 后”群体所未能体验的。父母一代往往是以自身的成长经历及以之为基础形成的判断标准来看待“80 后”的思想和行为,并据此做出评价。代际文化差异的存在,导致一些父母产生“忧虑”、“失望”等心理状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青年一代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也不断产生许多新的特点。与此同时,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价值观体系尚处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一些原有的价值标准已经丧失了其适应性,而新的规范和价值标准还不成熟。在这种情况下,只是一味地以原有的价值观念来评判今天的青年思想和行为,就会导致怀疑、否定“80 后”群体的舆论倾向的产生。这一点在不断发展的互联网环境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作为互联网的主要用户群体,青少年群体创造着崭新的网络文化,他们的网络生活方式及其价值观念不断延伸至现实世界,与父母一代的价值观产生碰撞与冲突,在虚拟与现实的博弈与互动过程中,代际之间的差异显得更为显著。

因此,我们不能完全依照原有的观念和标准笼统地对青年一代“下定义”,而是应当坚持从具体的历史阶段和社会环境出发,以“80 后”群体的实践活动为检验其成才与否的评价标准。基于这种标准,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到:第一,“80 后”群体与上一代人的差异是时代发展与社会变化的产物。青年群体所表现出来的新变化与新特点不仅仅是他们主观上的追求,而且具有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性。在此意义上,“80 后”的出现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如果社会对“80 后”的评价仅仅从原有标准出发、脱离客观实际,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第二,青年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具有密切的相互关系。青年的发展水平代表着当前阶段社会的发展水平,青年的发展方向代表着社会的前进方向。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我国的社会建设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80 后”一代成长在这样一个和平与发展的民族复兴时代,他们身上体现并代表着社会进步的方向。认识青年,不能把青年群体从他们所处的历史阶段和社会环境中脱离出来孤立、抽象地进行分析判断。第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青年一代在回答和解决时代问题过程中的实践活动是考验他们的唯一标准。“80 后”群体成长于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既受到特定社会发展阶段的影响和制约,同时也承担着创造新的历史的重任,他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也在改造着自身。当前,“80 后”群体的确存在着诸多问题与不足,但新一代青年能够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实践进程中不断发展自己、完善自身。近些年来一系列重大事件说明,“80 后”是能够承担、值得信赖的一代。因此,对“80 后”群体的评价应基于客观实践并随着具体实践情况的发展而发展。

(三)科学方法的缺失导致以偏概全的判断

如何认识“80 后”这一社会群体,要讲究科学的方法论。坚持以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观点看待青年,避免片面化、极端化、绝对化等错误的认识倾向。在具体的调查研究过程中,要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善于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进行加工整理,把感性材料上升成为理性认识,得出符合实际的正确结论。否则,科学方法的缺失就会导致大量错误的认识与偏颇的判断。

前不久中新网上刊登了这样一篇报道——“80 后”三十难立,“50 后”直言评价其为“崩溃的一代”。 这篇报道中的部分受访者指出,“80 后”与前几代人相比没有经历过太多的苦难,没有形成成熟的世界观、婚恋观、事业观,缺乏自立能力、对父母更加依赖,面对现实的挑战更加软弱无力……一位受访的“50 后”作家更直言“虽然 80 后也出了姚明、刘翔、朗朗等优秀代表,但这都是个案,不能代表 80 后这个群体。虽然在北京奥运会以及汶川大地震中,80 后被称为有希望的‘鸟巢一代’,但这都是人类的特质,不是 80 后的特质”,最后的结论就是“80 后岂止是‘垮掉的一代’,完全是‘崩溃的一代’” 。从“80 后”的概念产生至今,这种消极评价“80 后”的言论在网络、报刊杂志上屡见不鲜。对这些消极评价加以认真分析,可以发现,其方法论普遍存在着孤立化、片面化、静止化的特点。把“80 后”从它所赖以存在的条件中抽取出来孤立地加以考察,对“80 后”的认识脱离了其所处的具体时代环境和历史发展的整体进程;片面强调“80 后”的问题与不足,而不是对“80 后”的思想特点全面地加以考察,没有抓住“80 后”特点中主要的、本质的、必然的东西,而是错将次要的、现象的、偶然的东西当作了“80 后”的本质、主流;不把“80 后”当作一个发展着的过程,而把他们看成是从来如此、永远如此,以静止的眼光认识“80 后”、评价“80后”,忽视对“80 后”发展趋势的研究。不以科学方法为依托,单凭主观认识任意给“80 后”贴标签,得出的只能是与事实相违背的错误结论。

坚持运用科学的方法论来认识“80 后”、评价“80 后”,所得出的结论才能经得起实践的检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坚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全面而系统的把握“80 后”的思想特点。不做调查没有发言权,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 ,我国党团组织及一些专家学者基于多年来对当代青年开展的科学的调研活动,实事求是、全面而系统的分析“80 后”的思想特点,从而对“80 后”做出了积极肯定的判断;二是在认识过程中牢牢把握“80 后”的本质与主流。清醒地认识“80 后”思想上、行为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但并不因此而怀疑“80 后”思想主流的积极健康,对“80 后”的本质与现象、主流与支流的辩证关系始终做出明确的把握;三是坚持以发展的观点认识“80 后”,正确看待“80 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牢牢把握“80 后”的发展趋势。任何新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这种发展并不是直线式的,而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80后”作为社会的新一代青年群体,也要经历这样一个发展过程。基于科学的方法,我国党团组织及一些专家学者对“80 后”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对“80 后”的发展趋势做出了科学的把握,从而在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实践中对“80 后”做出了正确的评价。

三、正确认识当代青年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基于对“80 后”评价状况的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在认识青年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正确认识青年,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认识当代青年,要树立高度的政治意识。毛泽东同志在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对文艺工作者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要明确“立场问题”。认识青年的过程中要讲立场,是为了更好的认识现实,对于各种观点、理论有更深刻的把握。全球化时代、网络时代的背景下,我们每天都可以接触到各式各样的信息,不能明确立场问题,就不能对关于当代青年的描述与评价做出正确的判断。如在对“80 后”的认识过程中,有些人没有认真分析美国媒体将我国“80 后”评价为“垮掉的一代”其背后的深刻用意,盲目跟风,误导了舆论方向。这样的现象又在认识“90后”的过程中再次发生,现在有很多人将“90 后”称为“非主流的一代”,什么是“非主流”、为什么称“90 后”是“非主流的一代”?这样的评价与定位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如果忽视对立场问题的研究,就会使对问题的认识过于简单化、表面化,不利于我们正确地解决问题和防止类似问题的发生。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认识当代青年,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正确评价青年、为党做好青年工作。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要深入了解青年、密切联系青年;就要认识青年的历史地位、巩固党的青年群众基础;就要促进青年的健康发展、调动青年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就要“从国家民族兴旺发达、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重视青年” ,正确认识和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青年研究工作,要将对青年的认识、青年的评价与对青年的培养、发挥青年的作用结合起来。认识青年,是为了更好地促进青年的成长、发挥青年的作用。“整个社会环境塑造的青年思想面貌,就是我们社会未来的面貌。透过青年的眼睛,就能看到我们未来社会的情景”。 明确这一点,才能更好地把握认识青年的意义与价值,才能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为党做好青年工作。

(二)正确认识当代青年,要牢牢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主要观点

认识青年的过程中,强调牢牢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主要观点,主要是强调把青年放到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整体视野中去研究,重视对青年思想特点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状况的关联性研究。正确认识青年,就要对青年所处的历史环境与历史进程做出正确的分析;正确认识青年,就要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实践中把握青年所具有的时代特征;正确认识青年,就要根据历史发展的规律,对青年做出适当的历史定位,对青年的历史地位与历史作用做出合理的判断。青年是一股不断成长、不断向上的力量,他们的使命是根据历史的逻辑来创造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条件,以脱离历史的主观想象来认识青年,得出的只能是经不起实践检验的错误结论。

(三)正确认识当代青年,要善于掌握和运用辩证分析的方法

认识青年的过程中,强调始终坚持唯物辩证法,主要是强调对青年的本质与现象、主流与支流、现状与发展趋势做出正确的认识。在网络时代的环境中,关于青年思想特点的信息与报道大量存在,同时又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不断推陈出新,在这种情况下,把握青年思想的主流就愈显重要也越发具有难度。我们一要充分认识网络对信息的掩盖与扩大效应,在认识青年的过程中,防范现象掩盖本质、支流干扰主流;二要辩证把握青年在一般情况下的常态作为与突发事件中的特殊表现,在重大历史事件中深刻认识青年的本质与主流,擅于抓住有利契机检验对青年的判断;三要既对青年的现状做出正确的认识又对青年的发展趋势做出合理的判断,将青年看成不断发展变化的群体,把握青年现状与发展趋势的辩证关系。

[1] 张瑜: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
白杨: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此文原载于《思想理论教育》2010 年第 21 期。本文系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9 年度战略课题‘80 后’大学生思想特点与发展趋势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0YIod4d2VP7mDP86aFEWfxDAs0ickemo5EFX1HFeT3RsiAkNEjGVc844JM+WHas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