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西部再开发:新10年与沿海同步

一、第2个10年西部再开发战略

2010年1月,是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10周年。国家已经制定了新的10年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和策略。这就为“十二五”规划奠立了基调。首先重点开发开放西部。中国将把全面提高西部地区开发开放水平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努力把西部地区建设成为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集聚区域,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示范区域,在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域,加快构建具有全局意义和战略意义的“经济增长极”。中国政府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决心不仅不会动摇,而且政策将会更加放开,力度将会更加增大,资金将会更加倾斜。

西部大开发的第一个10年,中央政府不断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生态环境保护明显加强,保障改善民生成效显著,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改革开放深入推进,进入了增长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受实惠最多的时期。实践证明,中国政府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时完全正确的。

东南沿海小商品工业经济30年勃兴,主要倚重于对外开放口岸的资金、技术与市场,大多远离资源地,但却出现了奇异的“零资源、快发展”现象。而西部地区资源得天独厚,一旦有了资本、技术为触媒,并且拥有了对外开放的口岸与市场,即可始料未及地较持久地释放出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在能量。

二、西部大开发“四个深化”

第一,深化能源和交通合作。继续巩固发展同周边国家能源资源合作成果,同时大力吸引国际能源企业参与我国西部地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煤矿灾害防治、煤层气开发等能源项目建设。中国将积极构建西南、西北进出境国际交通大动脉,期待与相关国家就建设新亚欧大陆桥达成共识。

第二,深化经贸和投资合作。中国政府支持西部沿边地区与周边国家进一步扩大经贸往来和边民互市,引导外资投向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

第三,深化节能和环保工作。积极支持西部地区同周边国家和其他国家开展节能环保领域的国际合作,支持联合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第四,深化区域国际合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深入拓展与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经济贸易合作,积极推进“澜沧江——湄公河词次区域合作”。继续加强和深化区域金融合作。中国西部地区已经进入全面开放开发的新阶段。

西部不能简单效仿和机械复制东部沿海的劳动密集型小商品民营工业商品出口经济模式,而应充分探求与沿海差异化发展的自我开放特色经济发展新路径,站在新的起跑线上,掀起新一轮投资开发热潮。尤须注重的是,幅员比东部辽阔、资源比沿海富集的西部内陆地区,有了综合交通引擎的驱动和国际新口岸的开放,更要力避过去过去过度透支资源而致的“资源主动型”短期增长模式,而应兼重GDP(国内生产总值)和GNP(国民生产总值)双增长和按良性比率增长,形成“多元产业主导型”和“投资、出口与内需多重驱动复合型”经济和谐增长新模式,进入可持续长足发展良性循环。西部经济的快速良性发展,亦必将发作用于东部,推动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低碳、高效、优品质、多元化转型。

三、新10年大西部直追沿海

改革开放的第二个30年,西部开发第二个10年,是西部发展将与沿海同步的“后新时期”、“后改革时代”和“后城市化新阶段”

(刘斌夫,2010)

如果西部开发能够借重沿海投资转移之实力,开放自己最近最便捷的国际新口岸,筑起亚欧大陆桥国际经济新通道,保护与开发资源并举,发挥资源优势和资源潜力,必将与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同步。

当前以出口为导向的中国经济过多的受到美国和欧盟的牵制甚至主宰,在中国向欧美廉价出口以维系我国巨大贸易顺差和美国向中国借款以维系其巨额财政赤字两方面的微妙关系间相互依赖,这种过度的双边依赖实际上潜藏过大的经济风险。中欧贸易因亚欧国际交通格局变化而将更加勃兴,即可调整亚、美、欧三角贸易关系,建立新的中欧美贸易平衡和经济平衡。中国“西出战略”将强力刺激西部发展,使西部广大农村经济得以带动,解放西部生产力,明显增强农民收入,拉动农村消费,缩小西部城乡差别,以降低中国产(商)品对出口的依赖程度,从而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中国经济自我驱动发展的自信力的内生力。

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新格局形成的标志,就是中国经济由东部向西部完美转身,西部经济发展特色有别于东部,西部发展规模与水平直追沿海,西部内陆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效率与东南沿海同步,西部城乡经济品质、GDP质量和社会发展和谐度更为优异,中国有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从容转变。 HpnDYW8rpMIiRk+gLvHthOgz4ivEsjVGopGDQKWpsUdBgOMhyO78T+mouvHVGTl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