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高松:收获云端的梦想

我的家乡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个旧市。肩负着改变家乡面貌的责任,我来到了北京。我在参与奥运服务的过程中学到了许多,不管在学习科研还是社会工作中,我都以“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来激励自己不断进取。“天道酬勤,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是我的生活感言,也是我始终践行的人生信念。——高松

高松,2008 北京奥运会火炬手,第八届北京师范大学“十佳大学生”。这个来自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05 级的学生,与志愿同行,同奥运结缘,发自内心地热爱学习,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就如同他的名字一般,他要做一株高耸的青松,坚韧不拔,卓然挺立。

学习的不仅仅是知识

作为励耘实验班的学生,高松对个人爱好的回答并不出人意料,脱口而出的第一个词便是:学习。

对高松来说,学习是一种爱好。这样的界定源自他内心深处对学习的执著和热爱。当然,高松学习的内容不仅仅是知识,更包括对周遭环境的观察和对世界的思考,以及做人的道理。

在高松看来,获得国家奖学金、专业一等奖学金等荣誉代表的仅仅是学习的一部分。平日里,他会抽时间看一些专业以外的书籍,诸如哲学、政治、历史、管理等等,这些书带给他的是一种熏陶,并在积累的过程中提高了他的思想和认识。

高松的学习,是和他丰富多彩的生活结合在一起的。2006 年,高松和他的好朋友赵鑫组成小组参加了澳门学生联合会举办的“路路通”杯澳门世界文化遗产旅游路线设计大赛。比赛中,他俩设计的融合中国妈祖文化和西方基督教文化特色的旅游方案,以鲜明的思想内核、新颖的设计编排夺得了亚军。对比赛的结果,高松不甚在意,他更在乎的是自己在比赛中学习到的团队合作精神。他说,只有和队友做到默契的配合、达到思想的交融,才能产生出优秀的作品。

用热心与激情点亮生活

在评价高松时,“热心”是大家使用频率最高的词。

这样的热心,一方面体现在他参加各种志愿服务中:大一加入白鸽青年志愿者协会,参与了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发布仪式、北京地坛读书文化节、支教、中国特奥会夏令营志愿服务等多项社会公益活动;另一方面,也体现于他对学弟学妹们的关心里,他总是主动地和他们交流,并尽己所能地给予学习生活上的帮助和指导。

在高松看来,热心是为人之本。这样的人生态度源自三点:首先是天性热心的父母对他的影响,其次是他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得到过多得数不清的人的帮助,再就是在白鸽青协工作所受到的熏陶。

至于高松正在经历的生活,“激情”则是贯穿始终的词。

激情不仅仅是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更是他自身所散发出来的生命气质。担任学院足球队队长、参与教师素质大赛,以至担当奥运志愿者、成为奥运火炬手,各种角色的转变使他的生活丰富多彩。“我活动很多,所以有时睡眠时间很少,但是我不觉得疲惫,反而事情越多觉得越有激情……”高松这样说道。他一直带着这种激情面对生活,又在生活的过程中展现了一个富有激情的自我。

从志愿者到火炬手

2001 年听到萨马兰奇宣布北京申奥成功时,高松就向父亲立下志愿:“2008 年我要在北京,我要参与奥运会!”这是一份对未来的承诺,也是七年来高松对自己的鞭策。

七年前,云南,壮志踌躇;七年后,北京,奥运火炬手。他努力着,践行七年前的承诺。

一切皆缘起于体育。“我认为当代大学生应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在体育比赛中培养自己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这样能够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激发出奋进的潜能。”对体育,他有自己的理解。

高松从小学开始就是学校田径队的成员,直至高中。多年的运动训练给他留下了不少伤痛,却也培养了高松对体育由衷的热爱。高松对奥运有着无法割舍的情结,如同运动员的终极目标是参加奥运会并成为世界冠军一样,作为一个执著的体育爱好者,他对奥运的渴望和热情不难想见。

2006 年开始招募奥运志愿者时,在白鸽青协工作的高松参与了学校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招募办公室的筹建工作,这也成为了他迈向奥运的第一步。

2007 年,经过不懈的努力,高松终于有机会真正参与到奥运中去。虽然这一次他只是一名普通的志愿者,他只能站在场外甚至是幕后一圆驰骋赛场的梦想,但他依然以十足的热情活跃在奥运安检工作这一方特殊的“竞赛场”上。

命运注定要垂青这个把体育视作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青年。在朋友的建议下,高松参加了奥运火炬手选拔活动,并幸运地入选了。今年,他就要高举奥运圣火,奔跑在承载了 13 亿中国人期盼的征途上,传播奥林匹克精神,传递光荣与梦想的种子。那一刻,与 7 年前的许诺遥相呼应,也将为他的奥运梦标上一个完美的注脚。

行走于北师大的校园,高松看起来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学生,大多数人不知道这个普通学子的背后还有着些许精彩的故事。高松只是平静从容地面对生活,在经历的过程中不断转换自己的角色,激发自己的热情,塑造全面的自我。坚信“天道酬勤,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他,正悉心浇灌着自己的希望,等待它有一天长成参天青松,收获云端的梦想。

(本文发表于 2008 年 3 月 30 日《北京师范大学校报》;作者:陈少远 陈忍) 3ipNZ0Pl+tu/ccP3qUs0yKFNS/lO092ToxDwTewtYnqOClctK6V2OrC+ZSm5aaN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