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李奇:为人为学 知行合一

在今年的第三届北京市级教学名师奖评选工作中,化学学院李奇教授获评“第三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李奇教授 1978 年毕业于我校化学系,算起来,留校任教至今已近 30 个年头了。

杏坛传道 师德垂范

李奇教授与北师大,有着血脉相连、不可分割的深厚情感。师大,珍藏着他青春飞扬的大学时光,记载着恩师刘若庄院士的谆谆教诲,刻录着他初登讲台时的欣喜紧张,见证着他数十年如一日躬耕杏坛的孜孜不倦。

作为化学学院的资深教授与博士生导师,李奇同时承担着本科生《结晶化学》、《结构化学》、《材料化学》等课程和研究生专业基础课《晶体结构与测定》等多门课程的主讲工作。多年来,他培养指导了一大批优秀的本科、研究生。在授课的同时,李奇还负责着大工作量的教材编写工作。他近期主编了本科生教材《材料化学》与研究生教材《晶体结构与测定》,其中《材料化学》一书于 2006 年被评为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现在,李奇作为主编,正组织 7 所高等师范院校编写“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结构化学》。他说,编写一部教材的酬劳甚至比不上在SCI上发表一篇论文,但一部好的教材却能造福一代又一代学子,自己辛苦一点也值得!

辛勤的耕耘换来了累累硕果: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北京师范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师范大学本科教学优秀奖、北京师范大学教学名师奖等荣誉接踵而至。但在殊荣面前,李奇却有着出人意表的淡定。正如他的人生信条“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他始终以实干的精神,奉献教育事业,勾画着一个普通高校教师的育人心迹。正因为这份沉静与踏实,李奇也获得了同行和学生的一致认可,不仅他的精品课程备受推崇,他的个人魅力也令人叹服。在学生眼中,他完美演绎了一个博学深思、风趣幽默的学者,一个肩负责任、甘于奉献的老师,一个平易近人、关心青年的长辈的形象。

授业解惑 此道独特

李奇认为要适应高校化学学科的教育改革,教学就要力求体现内容的基础性、科学性和先进性,既注意理论的系统性,又注意在有限的课时内尽可能把基本概念和具体的材料结构与性能有机结合。在对学生的培养模式上,他不赞成对学生过于严密的监督和控制,而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他的研究生,可以自由地安排学习时间,自主地进行科研实验。有时,他可能一整天都不去实验室查看学生学习,但是每周的小组会议和网上教学,却能很好地起到监督引领学生自觉学习的作用。

基于化学学科实践性强的特点,李奇注重将科研工作中的研究成果、最新文献补充到教学中去。他还特别注意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将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方式相结合,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他培养的学生,普遍具备较强的创新实践能力,以及处理信息、获取新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先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才能学会知识”体现了李奇的教育理念。在运用各种手段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李奇时刻重视学生为人处事观念的养成。他强调,学会做人,首先要使个人素质日臻完善,让个人品格更为高尚,不但要学会认识自己,还要学会发现他人、尊重他人、关爱他人,使自己在社会、学校、单位和家庭里,都勇于承担各种各样不同的责任;学会做事,则要求我们不仅拥有知识,还会应用知识,不仅有良好的认知能力,还具备创新能力。

这不只是李奇对学生的要求,也是他对自己的鞭策。当他作为一名学生,行走在师大、北大、港大的校园里,在刘若庄院士、周公度教授、麦松威院士门下虔心学问之时,他便是如此踏实学习,认真做事,砺行培德,尊师重道的。而当他也成为一名教师,传道授业之时,也就更能够做到一面精进学养,向学生们传授不断更新发展的课程知识,一面在人格修养上树立榜样,对学生们言传身教。

积极改革 锐意创新

进取创新在李奇的教学实践中绝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多年来,他始终与时俱进,不断吸收最新科研成果,始终挺立于教学改革创新的潮头。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李奇以转变教学思想观念为先导,以改革课程教学模式为突破口,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用现代教育的观点审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他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模式的开放,通过采用简洁高效、形式多样的教学形式营造出自由民主的交流合作氛围,达到了多向交流的目的。李奇自行设计、制作的课件,得到了学校教学督导团、同行老师及学生的一致好评,被认为能够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他制作的“材料化学学件”还能够配合学生在学习教材时同步自主地预习和复习。学校开通Blackboard平台后,李奇更是率先设计开发了《材料化学》课程平台,平台为传统课程增加了在线内容,通过平台,师生能够方便快捷地互动交流。

创新是这个时代的灵魂。作为一位学者,李奇更是将创新看作科研的生命。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 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 项,主持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1 项;现已发表科研论文70 余篇,其中SCI论文37 篇,SCIE论文 7 篇,不少论文见诸于J. Am. Chem. Soc、Inorg. Chem、J. Incl. Phenom等影响因子很高的国际学术期刊。

提及“北京市教学名师奖”,李奇仅仅用最简约的话语作为“获奖感言”:“这个奖项督促我努力做好每个细节,提升自己的水平,无愧学生和同行的认可。”

(本文发表于 2007 年 11 月 20 日《北京师范大学校报》;作者:陈少远寿婷尔) Y0ZsTZLak2Z8HCCQftPjnFWMQSbugOLSw4bIM/c5pL/0cYANcLRi2u7aqto9QRJ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