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四,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北京市人事局对首都 30 名优秀青年进行了表彰,资源学院院长李晓兵教授荣获第 21 届北京市“五四奖章”。作为今年首都高校系统仅有的 6 位获奖人之一,李晓兵不仅为自己收获了精彩,也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北京市“五四奖章”是团市委授予北京青年的最高荣誉。这个极富意义的奖项的获得,自然缘于李晓兵平日里在教学、科研、管理和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中取得的优异成绩。而身为一名教师,教学自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教学工作中,李晓兵兢兢业业、倾注心血,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严格践行着“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精神。
在授业解惑上,李晓兵以扎实的理论基础、先进的教学方法、有效的教学手段、严谨的治学作风,为学生的专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所开授的课程深受学生好评。在教学过程中,李晓兵时刻强调学科特点,要求学生注意把握学科前沿方向,及时准确地获得最新的学科资讯,并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他尤其注重言传身教,每年都利用假期时间亲自带领研究生、本科生到野外开展专业实习。作为资源学院院长,李晓兵还积极瞄准学科发展方向和社会需求,投身教学改革。目前,他主持着两项教学改革项目,一个是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基础课程建设项目:自然资源学;另一个是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教学改革项目:资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建设思路与方向研究。这一切,都汇成李晓兵探索资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之路上深深的足迹。
作为一名在北师大成长起来的教师,李晓兵通过党政协作、身体力行,保持了学院多年来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并一步步开创了学院工作的新局面。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不仅是他行动准则和目标,也是他取得成绩的最好诠释。
在科研方面,李晓兵的成绩堪称硕果累累。他完成了基于多时相遥感数据的中国植被宏观分类与动态监测研究;完善了地表特征参数如植被盖度、地表反照率、地表温度、蒸散量等的多尺度遥感模拟模型;利用遥感和地表监测综合完成了大尺度植被生长与气候关系的研究,对我国北方温带草原区气候变化对植被的影响及其响应开展了深入研究等。他共发表研究论文 100 余篇,其中SCI、EI论文 20 多篇,合作出版专著 5 部。
科研成果的取得需要投入相当的时间和精力,时间与精力又是有限的,因此在一些人面前,科研与教学形成了此消彼长的“恶性”竞争。李晓兵又是怎样看待科研与教学这对貌似冲突的矛盾呢?李晓兵认为,科研与教学其实是相互促进的,它们都是培养学生的重要环节。教书育人,把自己的知识、经验传授给学生是每个教师的目标,在和学生的交流过程中,也可以出现思路和灵感的火花。所以,教学其实是教师和学生双重学习的过程,更是每个教师的立身之本。科研则是高速发展的科技社会的需求,它不仅有利于学科自身的发展,而且在科研中出现的最新信息和成果更是为教师的授课注入着新鲜的血液,让课堂教学内容既有对基础知识的传承,也有对学科前沿动态的涉及。
李晓兵强调,科研所得的“新”不仅是如资源这样的自然学科生存与发展的命脉所在,也是对学生的培养目标。资源学院不仅要求教师搞科研,谋发展,也着力指导学生进行科研,培养他们的团队分工能力、科研创新能力,从而更加灵活地掌握知识,也更加迅速地适应社会。在李晓兵眼中,科研和教学是并进的,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有正确的思路才能走出正确的道路,教与研并重的做法不仅正在将资源学院的学生打造成为强基础,高素质地复合型人才,更使学院的各方面工作处于全国前列。
作为资源学院院长,李晓兵在谈到对学院的学科建设时,透漏出了自己的一点小小的“野心”。学院花大气力设立的“资源科学与工程”(081105S)这一本科生专业,是自主设立而后在 2003 年获得教育部批准而建立的学科。李晓兵希望在以后的发展中,这一学科能登上国务院的学位目录,并成为其中的一级学科。在李晓兵的带领和全院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资源学院在学科建设方面还取得了其他一些不小的成绩:争取到了土地资源管理、自然资源、自然灾害学等 3 个博士点;土地资源管理、自然资源、自然灾害学、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中药学等 6 个硕士点。
李晓兵还在学院设立了院长/书记意见建议箱,注意倾听院内老师和学生的心声,以实际行动关心教师的生活和健康,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就业。“为官一任”,李晓兵说,“就注定了应该去承载责任。北师大的资源学科在全国的相关领域是领先的,作为这一领域的排头兵,我们就更应该扛好这面大旗。在目前国家大力推进资源与环境建设的契机下,我们要积极地将自己融入到学科的建设发展中,用不断的努力为学校赢得荣誉,也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李晓兵一再说,荣誉已经过去,责任才是当下。不难看出,正是这种“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精神状态,鼓舞着我校的资源学科向更高的目标不断迈进,也带领着每一个“资源人”在学科建设和人生规划中实现“双赢”。
(本文发表于 2007 年 6 月 10 日《北京师范大学校报》;作者:许姗姗 闫星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