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冯利民·杨帆·潘文婧:追寻亚洲象的足迹

日前,冯利民、杨帆、潘文婧提出的“云南亚洲象与人类之间的冲突调查和解决办法的探索”项目,获得了“2006 年福特汽车环保奖——青年创新项目”奖,并得到了总额为 1. 6 万元的项目资金。

对于这次获奖,三人都表示很意外。“福特汽车环保奖”是世界上最大的生态和环保评选活动之一,其宗旨是鼓励各阶层人士提出或参与有助于保护本地、传统或自然环境的计划与项目。很显然,此次获奖与三个人在项目中付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冯利民:环保者的责任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这“声”来自熟悉冯利民的人。他们公认冯利民是个“只身背包走天涯的野外狂人”。果真如此,最近他又去野外了。真人无法得见,只能通过电话闻其声了。

冯利民,这个原本以为在教室和实验室就能按部就班地把本、硕、博一气读完的学生,怎么也没有想到,云南的野外研究生涯把他的想法完全改变了。用他的话来说,他觉得自己很惭愧——虽然一直读的是生物专业,但是对自己的专业从来只有书本上的体会,并没有更深的认识。而两年来的野外研究给了冯利民实地钻研生态学和从事动物保护事业的难得机会。

冯利民的硕士生涯大部分时间是在云南野外度过的。云南是中国现存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是中国环境的指示窗。在他行走于云南的研究过程中,奇丽的热带雨林、多彩的人文环境和丰富的生态景观时时感动着他,但更触动他的则是大量的环境被人为破坏的景象:有中国美丽的后花园之称的云南,正面临一场生态危机,大量的原始森林被砍伐,在思茅、在西双版纳,中国最后的一点原始热带雨林正不断被蚕食,取而代之的是绵延的绿色沙漠——橡胶林和造纸人工林,雨林里的珍稀动物也不断被偷猎。与此同时,野生动物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周边的百姓发生了严重的冲突,尤其是亚洲象。在野生亚洲象的天然栖息地被大量破坏、野象种群面临危机的同时,每年却有数条人命和上千万元财产毁于野象。这深深触发了冯利民作为一个动物保护工作者最基本的思考:必须寻找处理动物保护和社会发展关系的办法。正是出于一个研究者应有的责任,他忍受了野外生活的种种酸甜苦辣,实现了研究的不断深入,也建立起了对自身专业的全新认识。

杨帆:管家兼后勤

选择攻读生态学专业以至决定参与这个项目,对杨帆来说都是源于对动物行为和保护动物的兴趣。一讲起这个项目,杨帆便兴致盎然。她介绍说,项目的地点主要是在云南省西双版纳、思茅和临沧市。现在,全国很多地方出现了野生动物肇事事件,人类与野生动物之间的冲突愈演愈烈,亚洲象与云南当地居民之间的矛盾就是其中之一,如果不能找到妥善解决人象冲突的办法,势必影响人与野生动物的和谐共处。

杨帆细致地解释了人象冲突。她说,人象冲突可以理解为人和象之间的经济利益和生存利益的冲突。大象本应在野外的树林里取食,但现在由于保护区的大面积开发,使得亚洲象的栖息地越来越少,于是大象开始走出保护区,到保护区周边的农田觅食。云南地区的玉米、水稻都是一年一季的,被大象吃掉了,人就没有了收获,可人又不能伤害大象,这就形成了人象之间冲突的一种。另外,贯穿曼谷和思茅两地的思小公路穿过保护区,使得保护区内亚洲象的栖息地受到影响,象群在迁徙时就可能会走到公路上,遇到车和人……杨帆说,他们的项目就涉及研究大象在这一系列环境下的具体表现。

在项目中,杨帆主要负责实地采样,之后的大部分工作时间是在实验室里做分析试验。提及在这个项目中她扮演的角色,杨帆谦虚地摇了摇头:这个项目的大部分基础数据都是冯利民和潘文婧在野外调查、收集的,我更像一个管家,负责打理项目繁琐的后勤工作,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一步步做下来,杨帆觉得自己在这一领域还有很大的发挥余地,她也希望自己能做出更大的成绩。

潘文婧:环保追梦人

潘文婧从小就喜爱动物,她的高考第一志愿报考了生命科学学院,但却被管理学院系统科学系录取了。本科期间,她听了英国著名动物行为学家珍?古道尔的公开演讲,从此便开始了她的环保追梦。二年级时她创立了“绿烛根与芽”协会,并任会长。一提及“绿烛”,潘文婧似乎有着讲不完的话题,因为几年来,她见证了“绿烛”的成长。潘文婧随后考上了生科院生态学专业研究生。

因为做“亚洲象”项目,潘文婧去云南进行了为期一年的野外调查,其间还“上演”了几段被大象追赶的“惊险场面”。当问及是否害怕时,潘文婧微微一笑:在野外工作,难免会遭遇危险,像一旦发现盗猎等复杂事件,都要到现场采样品、做定点调查;当然,每次进山都会和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以及当地护林员在一起,这样危险性就小了。

2002 年,潘文婧参与了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协会组织的一个项目,有机会走进青藏高原的藏族牧区。她觉得整个项目做下来思考很多、收获很多,了解了现实情况,亲眼看到在青藏高原这种脆弱的自然环境下,藏族人民是如何生活、如何协调与大自然之间关系的。现在,潘文婧还是北京动物园的“丰容”顾问助理。她介绍说,“丰容”主要是为了改造圈养动物的生存环境,使动物的生理和心理更加健康,这对游客也更有益。从一个普通环保志愿者到现在的顾问助理,潘文婧始终在坚定地追逐着她的环保梦。

“福特汽车环保奖”委员会在对“云南亚洲象与人类之间的冲突调查和解决办法的探索”项目的评价中提到:“解决人和野生动物之间的冲突,实现和谐共处是野生动物保护的根本所在。项目的几个负责人具备保护生物学专业背景及在保护区内的从事亚洲象研究的实践,从动物本身的活动行为规律角度探索如何妥善解决人象冲突,这样提出的调研计划具有较强的可行性。”现在,冯利民、杨帆、潘文婧三人都已各自投入下一阶段的工作中,我们希望通过他们的共同努力,亚洲象的保护工作能够取得新的进展。

(本文发表于 2007 年 1 月 10 日《北京师范大学校报》;作者:王琦) wbdclDB6eKWaLbqzeyXG7qoi/UUF5F8bErBP5PL1LvoXEp/l1sTXA/LFvBDdZ5i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