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刘伯里:朴实无华 胸怀赤诚

今年六月,化学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伯里被评为“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成绩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面对荣誉,刘伯里谦和依旧。花白的头发,一副眼镜,朴素的短袖、长裤、拖鞋,勾勒出了老人简单的线条。会客厅的布置也很简单,靠墙的一架钢琴是屋里的主要摆设。端坐在沙发上,背后是敞开的窗户,窗台上几盆花无意中成了背景,在自己的家中,刘伯里显得很轻松。老人也就此打开了话匣。

数十载耕耘硕果累累

刘伯里长期从事放射化学和放射性药物研究,是我国著名的放射化学和放射性药物学家。几十年来,他一直坚持在一线负责教学和科研工作。

他和合作者早期承担并完成了我国核燃料后处理工程低放裂变废液的处理、核爆炸现场裂变产物污染苦咸水的去污、核潜艇原子反应堆第一回路水放射性的净化和从高放裂变废液中提取铯-137、锶-90 等裂变产物的研究,为完成有关军工任务做出了重要贡献;20 世纪 70 年代初,他开始致力于核能的和平利用研究,主攻放射性药物,是我国放射性药物领域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他研究了 15 种核素的放射性药物,在放射性药物分子设计和应用两方面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他系统研究了心、脑、肾上腺和有关受体放射性药物的构效关系;他指导并参加研制的 99mTc-ECD、99mTc-MIBI获国家一类新药证书和生产证书,取得了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他研制出的有望成为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放射性药物有:脑灌注显像剂 99mTc-MPBDA、脑多巴胺D2 受体显像剂 23I-AIBZM、心肌灌注显像剂 99mTc(CO)3(MIBI)3 以及肾功能显像剂 99mTc-BPHA等。此外,刘伯里还研制出 67Ga和 111In两类新的心肌显像剂,并首创了湿热熔融标记法和冠醚介质催化交换法,前者用于放射性药物标记的新工艺,后者实现了低温快速同位素交换。

他与合作者已在国内外主要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 180 余篇。曾获全国科技大会奖(1979 年)、国家教委甲类科技进步二等奖(1993 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98 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 年)、国防科工委以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等 9 项大奖。

在他的带领和努力下,我校的放射性药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 2003 年 12月正式立项,他被任命为教育部放射性药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筹)学术委员会主任。并且,他积极参与 985 非动力核技术创新平台的建立,并被任命为985 非动力核技术创新平台学术委员会主任,促进了我国放射性药物的研发和青年人才的培养……

谦和为人 踏实干事

如此多成就的取得,是长期付出和努力的结果。为了工作的需要,刘伯里常常要加班加点,在从事军工研究的那些年月,工作繁重而紧张,大年三十的晚上,当别人家里一家人围坐在桌旁吃团圆饭的时候,而刘伯里已经在实验室里开始了工作。

刘伯里现在已经是七十五岁高龄了,但是仍然从事着第一线的工作:教学、做课题、完成国家的重要任务。除此之外,刘伯里还每天挤时间不断学习新知识,他说自己要“活到老,干到老,学到老”。

年迈的身体,加上繁重的工作,刘伯里多次住进医院。儿女时时惦记着老人的健康,劝老人少工作、多休息。但是,老人放不下,也放心不下手头的工作。他说自己要做那“到死丝方尽”的春蚕,只有努力,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对自己的信任和培养。

对于“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刘伯里总是说:“成绩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我做得还远远不够,把这些光环都罩在我一个人头上实在觉得惭愧。”他说,自己的每一点进步都是党长期培养和教育的结果,要把荣誉看成是对自己的勉励,当做前进道路上克服困难的动力。

胸怀对党和祖国的忠诚

由于刘伯里在国际上的声望,他多次应邀赴美国、日本等国家讲学访问,出席各种国际上的学术会议。每次出访,刘伯里都严格按照出访规定,从未无故在国外多做停留,他甚至把在国外工作剩余的工资在回国后上交给学校和国家。

刘伯里先后出访美国九次,每次都受到美方的好评,美方也曾试图留住他,但都被刘伯里坚决拒绝了。

1989 年,国内形势出现了一定的动荡,当时刘伯里恰好出访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方移民当局打来电话劝说他留在美国工作。一面是国内的局势,一面是美国的优厚待遇,刘伯里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他说:“在顺境的时候,做到爱党、爱祖国比较容易;在逆境面前,对党和祖国也要同样忠诚。”

芬芳桃李满天下

作为一名大学教授,刘伯里可谓是桃李满天下。他的学生中,80%都在国外深造或工作。他的这些学生都在工作中做出了优异的成绩,有的已经成为了某些大学里放射性药物领域的学术负责人。

刘伯里鼓励自己的学生学成后回国服务,他常常对自己的学生说:“出去可以开阔眼界,学到知识和技能,但是不能忘记我们最终的根是在中国。”受他的影响,他的一些学生学成归来后,做了大量促进中外放射性药物“产学研、技工贸”交流的合作活动。

学生们虽然远在海外,但是他们不能忘记自己可敬的导师。经常性的问候自然是少不了的,当遇到学术上的问题时,他们首先想到的同样也是自己的导师,因此师生间的探讨也从未中断过。

注视着学生们日日成长、渐渐成才,听着那些从海外传来的好消息,此时的刘伯里定是看到了桃李绽放,闻到了满庭芳香。

(本文发表于 2006 年 9 月 5 日《北京师范大学校报》;作者:于桂敏) ej7/mI+Ry183ZtmsYgSYcxOdT66dKIUsJi+MhAIUTpYHCkuGEQ1CKugXflr5uQF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