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校园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校园媒体是我国新闻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提高、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 。校园媒体是广大师生学习、工作、生活的重要部分和高校舆论宣传工作的重要载体,它对大学生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政治态度、心理发展、道德观念等产生着重大的影响 [1] 。在网络和手机媒体进入校园后,这种影响在广度和深度上继续加大。

一、校园媒体的构成和特点

(一)校报

高校校报作为校党委的机关报,是当前高校媒体中管理最规范、发展最成熟的媒体,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相对稳定的采编队伍,有相对固定的出刊周期。据统计,几乎所有高校都有自己的校报,高校校报总数已超过 1000 余家,编辑队伍超过 3000 余人,每期发行量超过 200 万份,年发行量在 3000 万份以上。高校校报能紧密结合学校中心工作,准确把握学校阶段热点,文字表述准确,深度报道可读性强。但在当前,校报受众面小,传播影响受其他媒体冲击,互动性差,服务功能不强,受版式限制等,有成为其他媒体摘编的趋势。

(二)广播

高校广播台多为学生具体承担采编工作,但依然在党委宣传部或新闻中心的掌控之下 [2] 的校园传统媒体。校园广播的优势突出表现在传播速度快、时效性强。播出的内容以紧贴学生学习、生活、文体活动为主,播出时段固定,收听群体以学生为主,与时代接轨,增加访谈参与性节目后,互动性增强,提升了传播效果。在诸如校园开放日等高校大型活动中,校园广播成为渲染氛围,提高校园文化品质的重要传媒之一。但“高校大发展”后的一校多区和一区多校现象,导致其在覆盖范围上,校园广播以主校区的学生生活区为主,影响了校园广播的传播效果。

(三)校园电视

主要有两种存在形式:一种是某些高校的校园闭路电视系统;另一种是校园内的楼宇视频播放系统。前者基于传统传播形式,有一支较专业的摄像、剪辑、编辑队伍,设备成体系,播出质量较高但频率低,节目通过学校差转台,受众主动选择观看,影响面较小;后者源于当前成熟的数字播放系统,各种手持数码摄像机,甚至经编辑的图像和文字也能成为播放内容,素材广泛,内容丰富,能及时反映校园热点,更新频率高,在校园楼宇内循环播放,受众被动接受信息,影响面广泛,配备此类设备的高校楼宇视频播放系统已成为广大师生了解校园生活的重要信息源。

(四)校园网络

这里所说的校园网络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学校新闻网;另一种是依托校园网构建的各种论坛、贴吧。新闻网通过及时报道校园新近发生的各种活动、会议、学校重大决策等,让师生了解学校,并将自己融入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之中。此外,新闻网通过主动设置议题,聚焦学校中心工作,刊载与学校办学理念相应的内容,努力促进校园文化形成。校园论坛以信息的互动为核心内容,实现了传播和获悉内容的统一,解决了新闻网和职能部门网站所不能提供的全方位服务功能,引导着校园师生的浏览习惯。由于没有信息主发布源,在应对校园突发事件时,对其监管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要难题。

(五)手机

2010 年 7 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 26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手机网民规模达到 2.77 亿,其中学生占的比例为 35.2%,应用手机从事即时通信(如手机QQ)的比例达到 61.5%。在报刊、广播、电视没有在高校师生全员覆盖的背景下,手机已经接近全员覆盖(笔者调查数据显示 98%的高校学生拥有手机),传播方式上实现了“点对点”和“点对面”(群发),传播内容融入了文、图、声、像等要素,被动接收和主动接收(订阅或屏蔽)选择俱全,不受时空限制,手机媒体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形式,已经风靡整个大学校园,它在给大学生带来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的同时,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课题。

二、校园媒体的职能及地位

(一)校报的主导媒体功能

校报的主导地位在教育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报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校校报是高校党委和行政的机关报,是高校校园内占主导地位的媒体。高校校报是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开展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阵地,是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载体,是学校联系师生员工、海外校友、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要纽带,是展示高校对外形象和塑造学校品牌的重要窗口。”

校报是党的宣传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学校发展历程的重要记录 [3] 。高校校报作为党委直接领导的宣传舆论工具,是高校中的“人民日报”,报道主题和学校中心工作一致,信息源在校园媒体中的权威性、严肃性,也事实上成就了校报的主导地位。

高校校报要发挥自身优势,在推动高校改革发展稳定中起舆论引导作用。首要的是在学校确立校报校园主导媒体的地位。还要正确处理校报和其他媒体的关系。学校党委和校行政领导要学会利用校报发布重大新闻,引导校园舆论。要挖掘校报长处,在深度报道上下功夫,在可读性上下功夫。还要借助网络平台,扩大校报传播范围,不但面向校内,还应面向学生家长和校友 [2]

(二)校园新闻网的主干媒体功能

校园新闻网是随着高校校园网络的建立和运行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校园媒体形式。新闻网的主干地位是由网络时代的背景决定的。在传播效率上比传统媒体更快,实现了随时更新,不受时空限制;在传播内容上比传统媒体更多,打破了版面、时间的限制,通过链接的层级结构,最大程度地丰富了传播信息;在传播覆盖上比传统媒体更广,打破了地域界限,覆盖了整个校园,乃至全社会;在受众结构上打破了学校师生的局限,甚至成为公共媒体获知学校信息的主渠道。因此校园新闻网在承担校园宣传舆论引导功能的同时,也成为高等学校加强对外宣传、扩大学校影响、提高学校声誉最具潜力的一种媒体形式 [4]

目前,各校网络新闻报道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管理方探讨适应时代需求的高校网络新闻报道模式。主要有:提高对网络新闻报道的认识,加强对网络新闻报道的领导,增加人、财、物的投入,加强对网络新闻从业人员的培训,努力丰富稿源,提高报道质量,增强互动与服务功能,建立规范的新闻网发布管理、维护、反馈机制,着力提升新闻网传播质量。

(三)校园其他媒体的主体功能

要以校园广播、电视、宣传橱窗等传统媒体和手机媒体等新兴媒体为主体,着力构建校园立体、交叉、全覆盖的宣传舆论阵地。传统媒体在受众面日益缩小的现实情况下,要通过加强领导、引导、创新,使其“老树开新花”。有条件的高校要通过增加投入,更新设备,加强人员培训,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和阶段热点,策划报道主题,提高报道质量,将节目做活、做精、做巧。要开发传统媒体的网络传播手段,实现二次浏览或多次浏览、检索、利用。

以手机媒体为代表的新兴媒体,要加强对其传播理论的研究。通过开发或购买短信平台,在对广大师生提供服务的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其中,实现“红色短信进手机”。还要结合手机媒体开展短信征集、主题动画竞赛等方式,引导师生手机传播内容的“绿化”“赤化”。要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主题活动契机,主动群发公益性的手机传媒内容,引导手机用户的健康生活方式。

三、校园媒体的作用

校园媒体,是学校党政领导联系师生员工的桥梁和纽带,是沟通校内外信息的主要途径,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舆论引导作用

媒体是舆论最重要的物质载体。高校媒体作为大学校园里的一种特殊舆论工具,肩负着宣传党的政策方针、传播科学信息、营造舆论氛围、加强思想引导的重任,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思想阵地 [5]

作为高校党委的喉舌,校园媒体把共产主义思想渗透和宣传科学理论作为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弘扬“四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社会主义道德准则,通过各媒体开设专栏、策划主题、组织活动和竞赛,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受众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将“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理论以新闻报道方式予以生动诠释,紧跟国家和党政时政,全面报道校内外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

校园媒体还通过宣传报道学生活动、学术竞赛,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通过典型宣传和优秀团队先进个人的宣传报道,营造师生中积极向上的进步氛围;通过学术活动的宣传报道,向师生传递最新学术动态和行业动向;通过宣传报道成功校友事迹,引导师生形成正确的成才观,实现校园科技素养和人文素养的齐头并进。

(二)信息传播作用

校园媒体既是学校党委和行政的宣传工具,又是广大师生了解学校、了解专业、彼此了解的渠道。同社会媒体相比,校园媒体更能贴近师生生活、贴近师生学习、贴近师生工作、贴近学校实际。校园媒体报道的内容,就是发生在广大师生身边的事情,可读性和参与性更强,作品更具针对性。各校园媒体能够充分整合,形成合力,多形式、多角度、多层次地宣传报道学校中心工作、学生文体活动、社会实践、科技竞赛、就业实习,立体式地赞美校园内的真、善、美,有针对性地指出不良势头,在校园内形成“信息爆炸”效果。各媒体通过关注热点、剖析难点、开展互动交流,在提供新信息、传递新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文化渗透作用

校园媒体的作用还体现在能适应建设先进文化的要求,将人物和事件的报道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转变为先进文化的渗透。校园媒体作为党的宣传舆论工具,一贯倡导报道积极健康、特色鲜明、喜闻乐见的校园动态,以润物无声,实现高校校园文化的形成。通过契合学校办学理念的文化专栏、行业动态报道、学校活动的分类报道,提炼校园文化因子;通过校园文化活动、文化竞赛、人文讲坛等的策划报道,营造校园主体文化氛围;通过开展广度和深度报道、典型人物事迹报道等,推出具有示范意义和激励作用的校园文化符号。

(四)娱乐服务作用

校园媒体的娱乐服务功能是建设校园媒体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贴近学校、贴近师生、贴近实际的本质要求。一是从报道本身让受众体验娱乐,通过选择适当的报道角度和花絮内容,增加受众对身边发生事件的愉悦感受;二是在校园媒体中搭建服务师生的平台,让师生不出校园就能获知天下事、行业事、学校事,通过简单的检索就能找到受众急需的服务内容;三是发挥校园媒体“校园通”的作用,增强互动,解答师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四是主动设置娱乐服务议题,完善图、文、声、像内容,让师生主动选择娱乐服务内容。因此,要改变传统媒体以单向传播为主的局面,加强传统媒体的服务功能,完善新兴媒体的娱乐服务内容。

参考文献:

[1]刘建.校园媒体与高校德育[J] .许昌学院学报,2008 (3):154~155.

[2]铁铮.新形势下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研究与思考[J] .北京德育,2007 (1):38~40.

[3]戴照力.对高校校报主流媒体地位的思考[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4):106~109.

[4]王爱萍.论高校校园媒体的社会性[J]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 (3):48~50.

[5]唐雄伟.高校媒体的舆论引导策略研究[J] .企业家天地,2007 (9):178~ 179.

(原载于《中国林业教育》2010 年 11 月增刊 2 第 28 卷) rv31wLUg/ByL+RxlzuU4V3w3SITiyM7qBu29EubweqLnwcLedohuwei9mmZx66j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