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手机媒体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一、当代大学生使用手机媒体的情况分析

1992年12月,世界上第一条手机短信通过英国沃达丰公司GMS网络从一台电脑传递到一部手机,宣布了手机短信的诞生。自此,手机媒体作为一种全新的、相对独立的互动模式,逐渐成为人们社会交往、获取信息的又一重要途径 [1] 。一份来自《新周刊》的调查显示 [2] ,20~25岁的青年是手机短信使用率最高的群体,所占比例高达89.0%。而大学生正好契合了这个群体的年龄特征。由此可见,对大学生使用手机的情况进行调查,对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使用手机的动机

笔者分别于2005、2009年对大学新生进行了大学生消费观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详见表1),分别有84%、90%的大学生把手机当作信息沟通、人际交流的必要途径,分别有16%、10%的学生是出于时尚、从众、虚荣等心理购买和使用手机的。这说明手机媒体是大学生适应社会的必然选择。

表1 大学生使用手机的动机 (%)

(二)使用手机的时段

根据励琰等学者的调查结果 [3] ,53.8%的大学生选择晚上收发短信,而这一时段恰恰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良好时段。此外,选择课堂上发送短信的大学生占16.8%,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学习效果;同时,选择白天休息时间发送短信的占29.4%,这说明不少学生的手机短信即收即发,缺乏一定的自控性。

(三)使用手机的频数

2009年10—11月,笔者在北京林业大学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中进行了关于大众媒介方面的问卷调查,发放问卷600份,收回545份,其中有效问卷524份。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每天接触手机的比例高达92.7%。另有相关调查显示 [4] ,拥有手机的大学生无一例外地使用手机短信,且77%的学生每月发送手机短信数量在200~600条之间,个别学生甚至高达1000条以上。励琰等学者的调查结果也显示,每周使用手机大于10小时的学生比例高达43.6% [3]

(四)使用手机的功能

2003年,赖昀等学者对上海4所高校学生使用手机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从手机短信的内容来看,信息沟通、问候祝福的短信比例分别占71.9%、67.7%,聊天、黄色信息、一般笑话的短信比例分别占34.2%、7.5%、0.8%,铃声图片下载短信的比例占0.5%。这说明多数大学生利用手机实现点对点的信息沟通。此外,该调查还显示,在大学生的短信中选择新闻定制服务的比例达到42.5%,远远高于社会的平均水平25.3% [5] 。这说明定制新闻短信逐渐成为大学生使用手机功能的一种流行趋势。

(五)使用手机的费用

笔者在2005、2009年大学生消费观的问卷调查表明(详见表2),这2年每月手机消费在20~49元之间的学生均占42%;2009年每月手机消费在80元以上的学生占18%,比2005年略有上升。可见,大学生使用手机的费用并不高,这主要得益于电信公司提供的短信包月套餐等服务业务。

表2 大学生手机消费的情况 (%)

(六)使用手机的反应

2009年,笔者进行的有关大众媒介的调查显示,对“离开手机等媒介,无法生活下去”这一选项,56.1%的学生选择了“同意”,11.1%的学生选择了“很同意”,22.3%的学生选择了“不同意”。由此可见,多数青年学生会借助手机来缓解学习、工作、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其中部分学生对手机产生了较强烈的依赖感。

二、手机媒体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

手机媒体作为一种在大学生群体中流行的人际交往媒介,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和消极2个方面的影响。

(一)手机媒体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1.手机媒体有助于拓展大学生的交往空间

依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论,社交需求是人类5种基本需求之一。特别是对处于紧张繁忙、高速发展的现代信息社会中的大学生来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拥有自己的社交圈子和伙伴是寻求安全、适应社会的一种有效方式。手机传播的即时性和互动性使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突破了时空限制。一项调查显示 [6] ,62%的大学生认为使用手机短信后他们的朋友增多了,93%的大学生认为发送手机短信能加强他们与朋友之间的联系。因此,手机媒体这种新的人际传播媒介对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重要的作用。

2.手机媒体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个性发展

个性是个体的基本精神风貌,而自我意识又是个性的核心。当代大学生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他们非常渴望得到社会的认同、教师的赞扬、同伴的理解和实现自我接纳,但是又不可避免地面临着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反差、自信与自责的情感冲突。因此,增强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就是要提高他们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中的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等能力。手机媒体在促进大学生人际交流的同时,能有效地提高他们在更多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比较中形成更高层次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

3.手机媒体有助于塑造大学生的社会角色

社会角色是指个体在现实的社会关系和生活环境中所处的地位和所具有的身份,并依此规定个体应该具有的心理和行为。个体只有按照社会角色的要求想问题、办事情,才能满足社会角色的期望和要求。当前,短信交流多数是基于现实交往基础上的熟人间的交往。大学生通过这种交流,可以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角色扮演,在相对自由的时空内完成角色塑造,并在互相反馈中验证角色行为,从而更加明确自己在社会生活中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这对确立大学生的社会角色意识具有积极的意义。

4.手机媒体有助于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面对激烈的人才竞争,大学生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等特点普遍增强,创新、竞争和成才等意识也明显提高。但是,仍有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地处理学习、交往、情感、就业等方面的矛盾和冲突,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思想和心理问题。由于手机媒体具有交往对象的可选择性、交流主体的平等性、交往的去现场化、手机短信的保密性等诸多优势,所以有助于帮助这些学生克服面对面交流的拘谨和尴尬,使他们能够通过短信交流消除焦虑、宣泄情绪、缓解压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中国人含蓄、内敛的民族文化特点。一项调查显示,75%的大学生遇到挫折时会选择通过手机短信来缓解内心的压力 [6]

(二)手机媒体对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

手机媒体也是一把双刃剑,过度使用手机往往会使大学生产生内心压抑、孤独等负面情绪,从而导致感情内隐冷漠、角色自我混乱、道德自我失范、交往自我封闭、评价自我贬低等问题,严重的甚至会造成心理疾病。目前,这种负面影响已经引起许多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的广泛关注。

1.过度迷恋手机会导致大学生的交往障碍

首先,过度迷恋手机会使大学生热衷于各种类型的短信交流,只关注在短信交流中沟通情感、缓解压力、获得认同,久而久之就会降低对现实人际交往的需求。其次,短信交流为大学生提供了逃避现实压力的想象空间,使他们容易产生替代性满足,一旦回归现实,又会加剧面对面交流的恐惧。再次,短信交流体现了大学生自我防卫的心理需求。例如,自卑的学生会在短信交流中隐藏真实的自我,寻找安全归属,进而就会自然而然地回避现实交往,避免自我暴露,产生交往障碍。

2.过度迷恋手机会导致大学生产生心理疾病

大学生无节制地使用手机会损害身心健康,导致行为异常、心理障碍、人格障碍、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等不良后果。这就是所谓的“短信成瘾”,主要表现为没有手机时会出现焦虑不安、精神萎靡、睡眠障碍、情绪低落、思维迟缓,社会活动减少,自我评价降低等现象。1996年Young的一项调查发现 [7] ,53%的短信成瘾者曾报告,过度使用短信导致了严重的人际关系问题,影响了自己的婚姻关系、亲子关系和朋友关系。“短信成瘾”往往出现在那些性格孤僻、自控力差、缺乏自信的年轻人群体中。所以,增强自控能力、培养良好的个性特点是解决“短信成瘾”问题的关键。

3.过度迷恋手机会导致大学生的角色退化

社会的飞速发展使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容易产生安全感的缺失,所以面对残酷的社会竞争和沉重的社会责任,他们就会选择恐惧和逃避,通过在短信交流中建立虚拟角色,力求获得暂时的安宁与超脱。久而久之,这种退缩行为必然会导致社会角色的退化与责任感的丧失,这对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成才极为不利。

4.不良手机短信会导致大学生的身心伤害

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着求知欲强与识别能力差的矛盾。他们渴望了解社会、完善自我,但是一些手机短信以反动政治信息、虚假诈骗信息、淫秽色情信息、骚扰信息和作弊信息等形式表现出来的消极文化现象在大学校园广为传播,对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身心健康正产生着巨大的冲击。笔者的相关调查表明,38.5%的学生认为媒介暴力、虚假信息对大学生“有影响”或“影响很大”。一些大学生在庞杂的传播媒介中迷失了方向,有的甚至不能自拔。

5.过度迷恋手机会影响大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当代大学生使用手机媒体的情况表明,无论是使用手机的时段,还是使用手机的时间和频数,都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出了挑战。英国科学家在一项研究中发现 [8] ,经常发短信和电子邮件对智商的损害程度是吸食大麻的2倍多,同时昼夜不眠也会降低智商。还有研究表明,80%以上的大学生有深夜短信聊天的经历,甚至有38%的学生经常聊到凌晨1点。可见,无节制地使用手机必然会导致大学生随时将注意力迁移到准备回复短信的行为上,分散了学习精力,降低了学习效率,也破坏了正常的生活规律。

三、利用手机媒体开展思想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针对手机媒体对大学生产生的消极影响,高校需要在丰富思想教育内容、健全心理教育辅助机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工作队伍建设等方面采取措施,利用手机媒体探索大学生思想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

(一)丰富思想教育内容,占领宣传与教育的新阵地

手机传播具有强迫性、即时性等特点,所以高校应紧紧围绕教育目标,充分利用手机传播的诸多优势,主动开展专题教育,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高校可以将各项通知通过短信的形式及时送达每位学生,以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还可发挥手机传播的聚焦性和互动性特点,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话题,开展集中教育和引导。例如,在奥运会期间,各高校开通的志愿者短信互动平台,有效地调动了志愿者的积极性,从而使各项任务得以圆满完成。

(二)健全心理教育辅助机制,塑造学生人格健全的新形象

首先,高校要大力开展健康的学术文化活动,吸引学生对健康、科学、积极的社会生活产生兴趣;尤其是对那些交际范围窄、交际能力差、厌倦学习、性格内向的学生,更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他们对周围事务的兴趣。其次,高校要加大手机短信健康知识的宣传力度,为手机依赖者设计和提供专门的心理咨询,对手机依赖者给予心理援助。再次,高校要呼吁社会加强手机媒体使用的法制建设,例如电信公司要对不健康的短信进行过滤处理,从而促使学校、社会、个人3方共同关注手机短信的不良影响,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搭建校园文明建设的新平台

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当前,手机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高校要通过运用手机媒体等新技术、新手段,探索开展富有时代特色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健康有益的文化建设。例如,北京林业大学结合“知山知水,树木树人”的育人理念,开展了以“传播绿色文化,引领生态文明”为主题的绿色短信征集及评选活动,通过宣传短小精悍、语言明快、生动活泼、富有创意的短信,引导学生主动把握富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绿色旋律,建设绿色教育的有效载体,培养自主践行的绿色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的绿色价值取向。

(四)加强工作队伍建设,创建手机媒体教育的新机制

手机媒体教育既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很有挑战性的工作,许多高校在这方面的建设还是空白。笔者认为,加强队伍建设是开展手机媒体教育的重要前提。因此,高校应主动把握教育契机,尽快成立由主管校领导负责,党委研工部、党委学工部、党委宣传部、教务处等部门协同管理,各分党委积极参与的组织机构;并建立以专兼职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为主体的工作队伍;通过积极开展培训、主动策划教育专题,不断探索手机媒体教育的新机制。

参考文献:

[1]倪桓.手机短信传播心理探析[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2~3.

[2]不详.今天你短信了吗?——京沪穗三地居民手机短信消费行为调查[J] .新周刊,2002 (7):48~50.

[3]励琰,叶芳,鲁莉苹.大学生手机短信使用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 .考试周刊,2007 (42):19~20.

[4]除少华,刘文兴,宋立娜.大学生人格特质与手机短信的相关研究[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4 (6):82~86.

[5]赵亚辉.手机短信市场潜力巨大[N] .人民日报,2003-04-02 (11).

[6]王燕星.手机短信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以福州市大学生为例[J] .当代传播,2007 (2):63~65.

[7] YONG K S.Internet Addiction: Symptoms, Evaluatio and Treatment [OL] .(1999-01-01)[2010-05-07].http://netaddiction.com.

[8]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推动工业过程自动化[OL] .(2005-12-02)[2010-05-09].http://www.sdkx.gov.cn/kprd/Show.php? cid=1108&pid=1658.

(原载于《中国林业教育》2010年11月增刊2第28卷) cMD3CyvkIYHjJGrinnsi4odOsjtqGhx8wxv5ImKrpQIcmDddH4CcBzVHeIjaUxX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