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马克思跨越发展理论的启示

一、新中国实现了跨越发展和科学发展的内在统一

新中国的 60 年向世人展示了历史奇迹。在经历了 1949~ 1978 这 30 年的苦寻之后,中国共产党人终于成功地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又经历了1979~ 2009 这30 年的奋斗之后,中国人民终于用成功的事实向世人证明了中华民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正在迅速崛起。这一切都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达到了“跨越发展”和“科学发展”的高度统一。

(一)“跨越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特征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强调确认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通过 30 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进一步深刻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党的建设规律的最新理论成果。在 80 多年的历程中,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其中,社会主义“跨越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建立在经济文化落后基础上的社会主义中国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也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展示了一个“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成功范例。

我们知道,马克思在晚年时曾经天才地提出了这样一种构想,即:东方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可以根据世界环境和特殊的历史条件,“不通过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而实现跨越式的发展。这种观点使得唯物史观的视野产生了重大的拓展,使人们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得以深化。由于这个设想的提出,社会主义革命的内在根据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的真实涵义得到了新的诠释:东方落后国家可以不等待本国生产力的自然发展结果而根据整个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条件,在特定的革命形势下首先通过人民革命夺取政权,然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为自己创造社会主义的物质前提。这个极富创新意义的理论设想,被后来的俄国和中国等经济文化落后国家所走过的革命成功道路所证实。

众所周知,旧中国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始终没有成为旧中国的独立完整的社会形态。毛泽东从这一基本国情出发,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通过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建立了新中国;其后又领导着中国人民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尽管毛泽东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并不了解马克思晚年关于东方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可以实现“跨越发展”的思想,但我们不可否认,他创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及其伟大实践,在中国所发生的这一切,正是对马克思关于“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伟大思想的“中国化”。其后,在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经过曲折探索,邓小平又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出中国的社会主义必须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在这一阶段中的中心任务就是要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大大发展生产力,去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因此,如何使“不够格”、“不发达”的社会主义转变为“够格”和“发达”的社会主义,如何在我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切实找到一条通过努力奋斗以取得成功跨越发展的道路,就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所面临的历史性的极为艰巨而伟大的任务。

新中国 60 年的伟大实践证明,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为我们“不通过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最终实现“跨越式”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带来了现实可能性。在经历了1949~ 1978 这30 年的苦寻之后,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跨越发展”的发展道路;又经历了 1979 年~ 2009 这 30 年的奋斗之后,中国人民终于用成功向世人证明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历史崛起。只要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建设进程,充分吸收资本主义的一切肯定成果,充分挖掘本国经济建设的潜力,就完全有可能最终成功实现晚年马克思的设想,完成现代中国的历史性跨越。事实上,马克思关于东方国家具有独特性发展道路的理论思考,在现实生活中已经越来越为国内学者和国外有识之士所认同,即使在一些并不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们中,他们也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这就是,被西方人看做是一定要追随在他们屁股后面亦步亦趋的东方,在社会主义的中国大地上已经完全被改变了。中国共产党人正在领导中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把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找到了一条通往胜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中国,“跨越发展”的概念已经与“社会主义”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跨越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模式。我们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

(二)“科学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要求

应该说,落后国家在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经历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第一是夺取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第二就是快速发展,最终完成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跨越。说到底落后国家能否最终完成对资本主义的“跨越”或“超越”,最终还是取决于生产力的充分发展。在新中国的第一个三十年,中国实现生产关系的“跨越”以后,在如何推进发展生产力发展,如何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建设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问题上没有把该办的事情办好。其中一个重要的经验教训就是“急于求成”,没有处理好社会主义建设中各项重大方针战略的关系问题。

实践呼唤理论创新和发展。邓小平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领导中国人民打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跨越式发展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进入新世纪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跨越发展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这一思想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对马克思关于落后国家可以实现跨越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延伸,特别重要的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跨越式发展的征途中,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在新世纪得以继续推进的重要思想保证。应该说,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和国内改革进入深水区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想把我国社会主义跨越发展继续推进,没有科学发展观的指引是绝对不行的。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确保跨越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概念,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应该说,科学发展是对跨越发展的完善与规定,这实际上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发展提出了一个基本性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说明我们党对中国社会主义跨越式发展全局的驾驭能力更加成熟。这是时代的选择,是科学的决策,“科学发展”将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在“又好又快”的局面中加速完成跨越发展的历史进程。

(三)“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又好又快”地推进“跨越”的历史进程

应该认识到,跨越发展与科学发展是一致的,是内在统一的。跨越式发展强调抓住机遇、打破常规,缩短发展进程以实现质的飞跃。科学发展观则强调发展中的全局统筹、各方协调和可持续性,是全面协调持续的发展观,是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局部到全局,经过量的积累和部分质变,进而达到全局质的根本性变化的完整过程。因此,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二者之间虽各有侧重,但本质上是高度一致的。

具体说,一方面,坚持可持续发展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前提保证。因为,只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社会建设,使社会整体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才能保证跨越式发展的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等诸多因素的良性运作、推进,才能取得积极的结果。另一方面,跨越式发展又是可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就实质而言是着眼于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归根到底旨在发展,任何停滞不前或低速发展,任何一味强调稳妥而放弃能够加快发展契机的选择,都是背离科学发展观根本精神的。跨越式发展为快速发展提供了可能,为“快”提供了由可能到现实的途径。只有抓住机遇,勇于和善于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把握住推动事物发展的主动权,才有可能真正推进发展,有可能将落后的现实尽快转变为先进。

在 21 世纪国际社会竞争愈演愈烈的时代大背景下,社会主义国家必须积极推进跨越式发展的历史进程。只有正确处理好跨越发展与科学发展的辩证关系,抓住历史机遇实现超常发展,才能完成历史性的发展任务。在当前,我们要特别强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首先,科学发展观为在新世纪推进跨越式发展进程明确了方向。毫无疑问,社会主义要想快速进步以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必须实现跨越性发展。但跨越性一定要与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相结合,以避免重大的“倾斜”或“震荡”。只有全面协调持续的发展,才能真正实现跨越式发展所要达到的目的。党的十七大再次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应该说,全面、协调、持续,这是对跨越式发展的基础性要求,是顺利推进跨越式发展历史进程的必要条件。这种以“全面、协调、持续”为主要内容的科学发展观正在中国得到有效的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所有进行跨越式发展的国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必须努力构建公平公正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证“又好又快”地建设社会主义。我们还要看到,经过 30 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均取得巨大成就,同时也积聚了一些矛盾,面临着巨大挑战。在社会发展方面,一方面是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但同时也伴随着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的不断加大,社会矛盾和各种问题还大量存在。这些都极有可能导致社会发展的失衡乃至社会动荡。党的十七大再次确定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这些新理论深刻反映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同时,十七大也再次强调在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做到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五个统筹”;努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好又快”地发展。我们要从马克思“跨越”思想的高度来认识这些理论的价值。从本质上看,这些理论是对落后国家实现历史跨越发展的思想的完善和补充。“跨越”必须与“协调”、“可持续”相统一,必须最终能够达到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的。我们在落后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必须经历一个初级阶段,而从理论上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又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质的规定性,并不是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独立存在的社会阶段。因此,我们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跨越”发展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科学发展”,努力在“又好又快”中促进经济和谐发展,促进政治和谐发展,促进文化和谐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真正做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全面的和谐发展。

“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避免资本主义的灾难和痛苦”、“使人民获得新生”,这是马克思“跨越”思想的深层的政治理念和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我们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跨越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现在,中国共产党人正在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大步进行“历史跨越”。这是一种主体选择性与客观规律性相契合的完全的自觉行为。党的十七大确定了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目标,要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新世纪的前 20 年,将是我们加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和平发展的重要机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又好又快”的稳健步伐前进,在我国早日建成全体劳动人民“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成功走出一条落后国家“跨越式”的发展之路,让马克思晚年的美好意愿在东方中国社会主义的土地上成为现实。

二、改革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强调确认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通过三十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进一步深刻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党的建设规律的最新理论成果。在八十多年的历程中,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其中,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理论与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建立在经济文化落后基础上的社会主义中国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发展,为现实社会主义国家找到了一条“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成功之路。我们一定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事业。

(一)改革开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伟大成果

马克思在晚年曾经天才地提出东方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可以根据世界环境和特殊的历史条件,“不通过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理论构想,这使得唯物史观的视野产生了重大的拓展,使人们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得以深化。由于这个设想的提出,社会主义革命的内在根据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的真实涵义得到了新的诠释:东方落后国家可以不等待本国生产力的自然发展结果而根据整个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条件,在特定的革命形势下首先通过人民革命夺取政权,然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为自己创造社会主义的物质前提。这个极富创新意义的理论设想,被后来的俄国和中国等经济文化落后国家所走过的革命成功道路所证实。

新中国成立前,其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始终没有成为旧中国的独立完整的社会形态。毛泽东从这一基本国情出发,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通过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建立了新中国;其后又领导者中国人民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可以说,这就是马克思关于“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伟大思想的“中国化”。但是,中国的落后的生产力状况决定了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邓小平曾把中国“跨越资本主义制度卡夫丁峡谷”而进入的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称之为“不够格的社会主义”、“不发达的社会主义”。这样的社会主义首先要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大大发展生产力。因此,如何使“不够格”、“不发达”转变为“够格”和“发达”的社会主义,如何在我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切实找到一条通过努力奋斗就能够取得成功跨越发展的道路,就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所面临的历史性的极为艰巨而伟大的光荣任务。

在经历了 1949~ 1978 这 30 年的苦寻之后,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改革开放”的发展道路;又经历了 1978~ 2008 这 30 年的奋斗之后,中国人民终于用成功向世人证明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历史崛起。30 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证明,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为我们“不通过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最终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带来了现实可能性。只要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建设进程,充分吸收资本主义的一切肯定成果,充分挖掘本国经济建设的潜力,就完全有可能最终成功实现晚年马克思的设想,完成现代中国的历史性跨越。事实上,马克思关于东方国家具有独特性发展道路的理论思考,在现实生活中已经越来越为国内学者和国外有识之士所认同,即使在一些并不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们中,他们也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这就是,被西方人看做是一定要追随在他们屁股后面亦步亦趋的东方,在社会主义的中国大地上已经完全被改变了。中国共产党人正在领导中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把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找到了一条通往胜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中国,“现代化”和“发展”的概念已经与“社会主义”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模式。这正是 30 年改革开放最伟大的成果。正如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所说:要解释各个国家在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模式差异,“必须回到各个国家特有的国情上,包括自然资源、地理环境、居民素质,当然还有历史经验。” 我们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

(二)改革开放必须处理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

应该说,落后国家在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经历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第一是夺取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第二就是必须充分吸取资本主义的一切肯定成果,以最终完成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跨越。说到底落后国家能否最终完成对资本主义的“跨越”或“超越”,最终还是取决于生产力的充分发展,取决于对资本主义的辩证扬弃。在过去,俄国、中国实现生产关系的“跨越”以后,在如何推进发展生产力发展,如何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建设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问题上没有把该办的事情办好。其中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没有处理好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问题。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代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就是怎样正确认识和把握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关系,如何大胆吸收和利用资本主义所创造的一切先进的文明成果,以加速自身的强健与发展。马克思提出“跨越”设想,其前提条件就是“必须享用资本主义所创造的一切肯定的文明成果”。因此,社会主义选择了改革开放道路之后,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就是如何处理好同资本主义的关系。

首先,我们在认识上要善于“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把握统一”,正确地处理好同西方发达国家的各种复杂关系。在 21 世纪世界现代化的发展大道上,社会主义仍然将与资本主义并驾齐驱,他们的合作与竞争必然交织于双方互动的关系之中。具有几百年工业化历史的西方发达国家,虽是“老马”却步履强健;而社会主义国家在现代化发展的道路上还只是“幼驹”,尽管已取得辉煌的成就,但实力还相对弱小。为了保证在新世纪的发展大道上加速迅跑,我们必须解决好“对外开放”这个实践课题。这当中主要是如何正确处理好同西方国家的关系,如何在力量对比失衡的竞争中,既要有效抵御西方强大的压力,又要大胆吸收借鉴西方的文明成果。这就要求我们在与西方发达国家的交往中,只有正确而又大胆地处理好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复杂关系,才能把马克思提出的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必须“吸收资本主义制度所取得的一切肯定成果”的思想观点,变成一种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实际有效的实践成果。

其次,在实践上还要把“吸收西方发达国家的一切优秀成果”这种实际的有效操作向更为广阔的领域和更为深入的层次拓展。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全面总结了中国在 30 年的改革开放经验和成果,其中就包括了许多我们在利用资本主义方面取得了有效的成功经验,这些做法对的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们一定要继续探索,继续“向资本主义学习”。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相对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充分吸收资本主义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只是手段,其目的只有一个,即发展社会主义,超越并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因此,我们在利用资本主义的过程中,既需要大胆,需要胆略,还需要智慧,需要理智清醒。一句话,为了更好地走自己的路。

(三)在新世纪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首先,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平稳快速地推进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毫无疑问,社会主义要想快速进步以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必须实现跨越性发展。但跨越性一定要与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相结合,以避免重大的“倾斜”或“震荡”。只有全面协调持续的发展,才能真正实现跨越式发展所要达到的目的。党的十七大再次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应该说,全面、协调、持续,这是对跨越式发展的基础性要求,是顺利推进跨越式发展历史进程的必要条件。这种以“全面、协调、持续”为主要内容的科学发展观正在中国得到有效的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所有进行跨越式发展的国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应该认识到,跨越式发展与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是一致的,是内在统一的。跨越式发展强调抓住机遇、打破常规,缩短发展进程以实现质的飞跃。科学发展观则强调发展中的全局统筹、各方协调和可持续性,是全面协调持续的发展观,是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局部到全局,经过量的积累和部分质变,进而达到全局质的根本性变化的完整过程。因此,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二者之间虽各有侧重,但本质上是高度一致的。具体说,一方面,坚持可持续发展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前提保证。因为,只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社会建设,使社会整体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才能保证跨越式发展的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等诸多因素的良性运作、推进,才能取得积极的结果。另一方面,跨越式发展又是可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就实质而言是着眼于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归根到底旨在发展,任何停滞不前或低速发展,任何一味强调稳妥而放弃能够加快发展契机的选择,都是背离科学发展观根本精神的。跨越式发展为快速发展提供了可能,为“快”提供了由可能到现实的途径。只有抓住机遇,勇于和善于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把握住推动事物发展的主动权,才有可能真正推进发展,有可能将落后的现实尽快转变为先进。只有正确处理好跨越发展与科学发展的辩证关系,抓住历史机遇实现超常发展,才能完成历史性的发展任务。

其次,必须努力构建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证改革开放稳定地发展。

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就告诉我们,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必须认识和把握好两大任务:一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极大地增加全社会的物质财富;一是逐步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极大地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和促进社会和谐。上述两大任务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统一的整体,并且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历史时期一系列不同发展阶段的长久进程中。没有生产力的持久大发展,就不可能最终实现社会主义本质所要求的社会公平与正义;而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相应地逐步推进社会公平与正义,就不可能愈益充分地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活力,因而也就不可能持久地实现生产力的大发展。

经过 30 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均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积聚了一些矛盾,面临着巨大挑战。社会矛盾和各种问题还大量存在。党的十七大再次确定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这些新理论深刻反映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从理论上说,我们在落后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必须经历一个初级阶段,而这个阶段在本质上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够达到辩证统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质的规定性,并不是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独立存在的社会阶段。因此,我们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跨越”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努力促进经济和谐发展,促进政治和谐发展,促进文化和谐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真正做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全面的和谐发展。

我们自豪地看到,社会主义中国经过 30 年的改革开放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稳居世界前列,比起落后的旧中国,新中国已经在社会主义的跨越征途中已经成功地迈出了一大步,已经步入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我们在 21 世纪发展的历史新时期,一定要继续努力奋斗,努力促进经济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是中国真正走上一条全新的科学发展道路。实践证明,改革开放不仅使中国人民稳定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而且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可以说,“跨越”发展是和改革开放内在统一的。改革开放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对列宁关于“利用资本主义”重要思想的几点思考

21 世纪的到来,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新的希望,与此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新的课题。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与时俱进继往开来,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这一思想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继续推进社会主义事业指明了方向,也为我们继续把握和处理好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提供了基本准则。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表明,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是人类历史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一球两制”并存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始终高度重视的历史课题。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为了在本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继续高度重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问题,结合新的历史条件认识和处理好这一辩证关系。对此,我们要坚持辩证的思维和科学的态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以及各个社会形态的内在联系,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分析。同时还要重视总结历史经验,进行积极的理论思考,在理论与实践的矛盾运动中推进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这应是我们在研究和把握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问题时所应采取的基本方法和态度。

(一)列宁关于“利用资本主义”的重要思想为推进社会主义的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应该说,无产阶级的伟大领袖和导师列宁,全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其中对于如何在经济文化落后基础上推进社会主义的跨越式发展,如何利用和借鉴资本主义,提出了非常重要的思想。

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创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的国家——苏联。在其 70 年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一个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就是提供了关于如何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建设和资本主义文明的关系问题的成功经验。我们知道,十月革命胜利后,由于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和以后的长期重重包围与严密封锁,使苏维埃俄国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因此,社会主义如何巩固革命成果,如何开展社会主义建设,被摆到了实践的议事日程上来。在实行了短期的“战时共产主义”之后,为了更好地巩固苏维埃政权和尽快地发展经济,列宁及时地提出了“新经济政策”理论,提出了学习、借鉴、利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的思想,制定了一系列的具体政策并坚决付诸实践。列宁的这一思想归结起来主要观点有:

第一,学习利用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是苏维埃政权得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列宁认为,“那种不向资产阶级学习也能够实现社会主义的想法,是中非洲居民的心理。我们不能设想,除了建立在庞大的资本主义文化所获得的一切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的社会主义,还有别的社会主义。” 他还指出,社会主义“单靠专政、暴力、强制是坚持不住的,唯有掌握了文明的、技术先进的、进步的资本主义的全部经验,使用一切有这种经验的人,才能坚持住。” 列宁不断强调,只有利用资本主义的现代科学技术,才能建立社会主义,巩固社会主义。因为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才能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力,继而最终战胜资本主义。

第二,要抓住时机,在经济上极力利用、加紧利用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列宁认为,仅靠摧毁资本主义还不能填饱肚子。必须取得资本主义遗留下来的全部文化,必须取得全部科学、技术、知识和艺术。如果共产党人不能利用资产阶级世界留给我们的材料来建设社会主义大厦,就根本建不成它,这样的人也就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而是空想家。所以,社会主义应该“乐于吸收外国的好东西: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制度+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 + =总和=社会主义”。 他还指出,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不要害怕向向资本家学习,要抓住发展的机会,利用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

第三,学习、利用资本主义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但将得到主要的东西。社会主义要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不可能是无代价的,而最主要的代价就是“用加倍的利润收买资本主义”,使资本家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同社会主义进行合作。不要害怕资本家获得额外利润,通过这种方式,社会主义将赢得时间,赢得使自身“巩固起来,最终站立起来,并在经济上战胜资本主义的主要的东西。”

第四,利用资本主义是另一种形式的阶级斗争,是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在“经济领域内进行的战争”。从当时苏维埃俄国所处的历史环境看,一方面受到经济发展规律的制约,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同苏俄保持着一定的经济联系;另一方面,各帝国主义国家时刻不忘要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即使在经济交往中,颠覆苏维埃政权的企图也一直没有放弃。所以列宁认为,利用资本主义,同资产阶级做交易是“阶级斗争另一种形式的继续”,“是另一种范围内的战争”。但列宁又同时指出,不能因为在利用资本主义的过程中存在这些危险,就对此产生恐惧心理,害怕资本主义,拒绝向资产阶级学习。“因为政权掌握在工农手中”。

列宁对利用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课题,不仅作出了许多精辟的论述,而且在实践中还创造了不少利用资本主义的具体形式,如采用租让制、建立合营企业等。这些形式在当时都取得里积极的成效。但是,由于当时的客观形势的限制,列宁的设想并没有完全实现。

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虽然强调独立自主和自力更生,但实际上并不反对吸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资金先进技术。相反,他抓住了 1929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有利时机大量引进西方技术和设备。据统计,1929—1945 年期间,苏联和外国公司先后签订了 217 项技术援助协定,其中美国公司 139 项,德国公司 33 项。在 20 世纪 30 年代,苏联兴建的三个大钢铁厂,即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铁厂、库兹涅茨克钢铁厂和扎波罗钢铁厂都是由美国和德国公司帮助兴建的,其中由美国帮助设计和建设的马钢,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据美国驻苏大使哈里曼1944 年 6 月向美国国务院报告中说:“斯大林对战前和战争期间美国对苏联工业提供的援助表示赞许。他说,在苏联约有三分之二的大型企业是由美国的帮助和技术援助下建成的。”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1931 年占世界设备出口额的三分之一,1932 年上升到一半左右。另外,苏联还有高薪聘请大批外国专家和技术人员,1932 年在苏联工作的外国专家和技术人员约 2 万人。苏联也派出一批工程技术人员到西方国家学习和考察,苏联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在1929 年和 1931 年先后派遣了两批工 1685 名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去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 应该说,这些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措施,对于苏联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对于苏维埃政权的巩固,对于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都发挥了极为重要和积极的作用。

但是,战后随着苏联强国地位的确立以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形成,斯大林推行了两个平行的世界市场的理论与实践,再加上西方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的经济封锁,使社会主义国家失去了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广泛联系,丧失了继续学习利用资本主义的机会。致使从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苏联以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与西方资本主义在经济技术方面的差距逐渐拉大。

(二)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为正确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提供了成功的理论与实践

对于正确利用资本主义,我们党很早也曾提出过正确的思想。毛泽东曾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明确地指出:“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他还特别强调:“资产阶级的一切腐朽制度和思想作风,我们要坚决抵制和批判。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去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方法中合乎科学的方面。” 党的八大又进一步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应遵循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当然,在 20 世纪 50 年代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敌视和封锁,我们党吸收和利用资本主义的想法未能实现,对外开放的重点是苏联以及东欧国家。随着 50 年代后期“左”倾思潮的抬头、蔓延,直至“十年内乱”,我们基本上采取了“闭关”政策,这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这一时期,我国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式拉开了社会主义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序幕。1978 年邓小平就指出,一定要向外国的先进管理方法学习,要敢闯、敢干、敢于大胆试验。在十几年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面前,1992 年初邓小平更加明确地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可以说,到目前为止,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一切成就,离不开我们大胆吸收利用国外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今天这样一个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现在,我们的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较之过去都有了极大的提高。这些事实说明了社会主义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对于学习利用资本主义的问题一定要采取正确的态度,对历史上的经验教训一定要认真总结,否则,在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问题上,就会重犯“左”的或右的错误。

首先,我们一定要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去分析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类历史包括两个最基本的方面,即物质资料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每个历史阶段的物质资料生产都既是前一发展阶段的继续,又是下一发展阶段的起点。人类历史的每一种社会形态也是如此,既是前一种社会形态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有孕育着下一社会形态产生的萌芽。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这里所讲的“创造”,其含义应该首先是继承,其次才是发展创造。也就是说,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才能完成创造。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不断继承、不断发展创造的历史。因此,社会主义必须继承以往的社会形态,特别是在充分吸收利用了资本主义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才能创造更加光辉灿烂的高度文明社会。这里,如果我们仅仅从社会形态的角度而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形态是相互对立的。因为所谓社会形态,是指人类为了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而形成的建立的不同的生产关系、国家机器和意识形态。但是,如果我们从历史的角度而言,就不难发现,任何不同的社会形态都存在着“扬弃”关系,既要有所克服又要有所保留。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并不是两股道上跑的车,而是人类文明发展大道上的两个不同阶段,是人类社会发展链条上的两个相互衔接的环节。因此,社会主义社会只有继承资本主义的文明并改变旧的条件,才能得以巩固、发展,并最终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其次,在牢固把握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基础上,应该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重点把握它们之间的联系方面。既然我们要大胆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的一切文明成果,那就必须搞清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因为这是“大胆”的前提。

毫无疑问,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作为两个相互独立的社会形态,它们之间是根本对立并具有本质区别的。这种对立与区别在生产关系方面主要表现为是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还是实行私有制;是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还是实行全面的按资分配。在我国的改革开放过程中,邓小平多次强调,无论怎样开放,公有制经济始终还是主体。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不会改变的。当然,根据现实生产力的发展状况,采取公有制的哪些具体形式,则要完全根据客观实际决定。但其中的关键问题,就是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坚持按劳分配,实现共同富裕也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所在。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少数人富,大多数人穷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所说的,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当然,他还多次强调,共同富裕是建立于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的,这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除此之外,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国家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的本质区别所在。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我们在肯定两种社会制度存在质的区别的时候,切不可陷入绝对化、片面化,而必须同时看到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联系乃至共同之处。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之间的联系,除了前面论及到的历史的继承性以外,还决定于下述几点:第一,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背景。自 20 世纪中叶以来,科学社会主义已经成为世界范围的社会实践。而此时的人类社会历史已经成为“世界历史”,市场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国际市场,在此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之下,社会主义的生存和发展自然离不开世界,离不开现实中资本主义的作用和影响。第二,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是建立起人类社会最理想的社会制度——共产主义,而共产主义只能在世界范围内建成。社会主义如果实行自我封闭,不学习吸收利用人类文明特别是资本主义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共产主义是不可能建成的。第三,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特殊性。社会主义在我国的伟大实践并不是在一个较为理想的基础上,即具有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的资本主义开始进行的,而基本上是在经济文化不发达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社会主义制度在其建立后的相当一段时期内,在经济技术方面不具有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注意学习吸收利用资本主义的先进的文明成果,就难以生存,更谈不上发展。第四,社会主义面临的现实国际环境。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和平与发展不是自发实现的,要靠各方面的努力。社会主义若不能是自身尽快地强大起来并最终赢得优势,就难以维持和平,发展也就成为空话。而赢得优势,就必须善于学习、借鉴、吸收、利用当今世界一切先进的东西,否则我们将重犯历史的错误。总而言之,无论是为了国家、民族的生存发展,还是为了党的最高纲领的逐步实现,我们都不能把社会主义同人类文明、同资本主义优秀成果割裂开来,而应该积极地吸收利用,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在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较量中立于不败之地。

再次,对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仅仅看到它们的联系还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认真分析研究它们的共同之处。第一,从经济角度上看,当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总体上处于同一社会经济时代,面临着共同的生产力规律及其要求。作为同一经济时代的生产力,具有共同的本性和要求,从而超越社会制度的界限,在经济发展中有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需要共同遵循的经济规律。例如,它们二者都要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与再生产,因而必须使生产资料与劳动力在性质上相互适应,在数量上保持一定比例;它们二者都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需要具备社会化大生产的共同条件,遵循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般规律,如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实现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等;它们二者都要发展市场经济,都要使经济主体成为能够自主经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具有自我积累、自我完善、自我调控、自我发展能力的独立的生产者和经营者,都要使经济运行具有开放性,都要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实行有效的宏观调控。此外,它们还都面临着市场经济运行中可能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如经济波动、失业、通货膨胀、公平与效率的矛盾等。

第二,从政治角度上看,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和资产阶级专政为核心的资本主义制度,本质上是为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和利益服务的;而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和无产阶级专政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根本上是为维护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统治和利益服务的。二者有着鲜明的阶级性。但是,在发展社会化大生产的过程中,二者为了保证社会的有序稳定,都要求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依法对国家事务和社会生活进行管理;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都要实行一系列具体的政治民主制度。如选举制度、公务员制度、新闻舆论制度,以及分权、监督制衡制度等。所有这些,恰恰反映和体现出现代社会中,要实现法制化、民主化所必须坚持的一些带有共同规律性的东西。

第三,从文化角度上看,从一般意义上讲,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产品,都不同程度地反映着资产阶级的意志、利益,表达了资产阶级的愿望。但这其中有些部分一开始就是人类的共同财富,这种共有的精神财富不具姓“资”的特征。尤其是一些技术学科,如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是现代科学技术的结晶。即使是阶级性的精神产品和思想文化也要具体分析,由于所处的时代相同,且都基于社会化大生产的经济条件之上,尽管受社会制度的制约,但仍存在着许多共同之处。比如,现代社会尽管制度不同,但同样提倡诸如公共卫生、助人为乐、待人礼貌和气、认真履行职业责任等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也同样推崇重文化、重教育、爱祖国、爱民族的社会风尚。

总之,我们只有在思想上、理论上真正搞清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内在联系和共同之处,才能更好地学习借鉴利用资本主义的优秀文明成果,为强健自身乃至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奠定基础。

四、大胆利用是手段,勇于超越是目的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大胆利用资本主义,这已经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识。它既是马列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也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那么,大胆利用资本主义的内容又包括哪些内容呢?应该说至少有以下几点:

第一,要大胆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和先进经营管理方法。因为它们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属于全人类的共同财富。资本主义可以用它来发展生产力,我们社会主义同样需要它们。

第二,要大胆利用资本主义长期积累起来的发展商品经济的经验和做法。商品经济无国界,市场只是发展经济的有效手段。资本主义在长期发展商品经济的过程中,适应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探索出来一系列有效的发展商品经济、维护市场运作的经验和做法。如大规模生产商品的组织方式、管理经验、经营之道,以及大规模发展市场体系的做法和运行机制等。无疑这将为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重要作用。

第三要大胆利用具有资本主义属性的但能够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东西。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的资本以及它们的经济立法、经济政策、经济理论等都具有明显的资本主义属性,但只要我们利用得当,同样会对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产生积极作用。比如,外国资本投入我国开办企业就明显带有剥削性质,外国资本家是追求剩余价值、高额利润的。但在我国资金短缺、生产力较低的情况下,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引进和利用外资是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为此我们要最大限度地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引进外资。至于资本主义的经济政策、经济立法、经济理论,不同程度地维护代表了资产阶级利益,但也要看到其中反映一般经济规律的合理内容,它们同样可以为我所用。

第四要大胆利用资本主义精神文明中有价值的成分。对外开放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不仅适用于物质文明建设,而且适用于精神文明建设。我们应该吸收、借鉴、利用资本主义精神文明中的积极成果,包括全部自然科学成果,以及社会科学、艺术、教育、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中科学的、有益的部分。对于思想道德方面的糟粕则必须剔除,而反映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积累的一些优良品质和道德风尚应予吸收。

除了以上四点以外,应该说在利用资本主义先进文明成果的内容上,还有许多方面值得我们仔细关注。这里接下来的道是应该强调,我们对于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吸收也好,借鉴也好,利用也好,目的只有一个,即发展社会主义,超越并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因此,我们在利用资本主义的过程中,既需要大胆,需要胆略,还需要聪明才智,需要理智清醒。一句话,为了更好地走自己的路。

(撰写人 孟宪东) 35jPtpfDJ4do7oeFNY4HKZ31TtkLAuwblUoW/ySj/jOnudX+kVzJcbnX2OS0ZT8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