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古迹

孤竹城 (1) 汉书 》: 令支 (2) 有孤竹城 。《 魏书 》: 肥如有孤竹山祠 。《 经注 》:“ 玄水又西南 迳孤竹城北 西入濡水 又云 祠在山 城在山侧 肥如县南十二里 水之会也 。”《 史记 · 正义 括地志 :“ 孤竹古城 在卢龙县南十二里 。”(肥如县,唐武德二年更名卢龙)。 今城南已无其迹 而祠在 府城西北二十里 滦河之左 洞山之阴 夹河有孤竹君三冢 岂唐之卢龙治尚 在其东北耶 又案 孤竹始封于此 在令支 黄雒 (3) 之间 其地俭于百里 辽史 兴中府 本有孤竹国 汉时为柳城地 则又在今祠东北五百 余里 幅员之广 几方千里矣 岂殷末诸侯兼并而致之与 ?《 旧志 孤竹 北户以为孤竹 是北荒之总名 盖犹五岭以南言瓯言越 本其国 后乃概而称之耳 !《 史记 · 齐世家 》:“ 桓公伐山戎 至于孤竹而还 。” 得言至于北荒而还也 (郭造卿曰:今有土筑垝垣,不过千年物耳!宇内商周城,其存者有几哉!未可信以为孤竹之古城也)。

【注释】

(1)孤竹城:即孤竹国都城,在卢龙县城西北 8. 5 公里处(今滦县油榨镇孙薛营村北)滦河南岸,有夷齐庙旧址。

(2)令支(ling ji):又作泠支、离支、不令支( fulingji)。商时属孤竹国。周时析孤竹,置令支。周惠王十三年为齐桓公所灭,属燕国。辖域相当今迁安市、迁西县等地,令支故城在今迁安市西。

(3)黄雒:明清滦州州治所在,即今滦县老城。西周时,析孤竹国,置黄雒侯国于此。辽天赞二年(923 年),置滦州,下辖义丰、马城、石城三县,滦州附郭义丰县治古黄洛城。

【考证】

古孤竹国考

李利锋

殷商时期,今河北省唐山、秦皇岛、承德等地区以及辽宁葫芦岛、朝阳、锦州等地区有个诸侯方国——孤竹国。周武王灭商后,孤竹国领地大为缩小,其辖域相当于今河北唐山市区、乐亭、滦县、滦南、秦皇岛市全境。而今唐山市迁安、迁西一带则为令支国,今河北承德、辽宁葫芦岛、朝阳、锦州一带被山戎所据。为何取国名“孤竹”?

孤竹,顾名思义,本意是独生的竹子。《周礼·春官·大司乐》:“孤竹之管,云和之琴瑟,云门之舞,冬日至,于地上圜丘奏之。”郑玄注:“孤竹,竹特生者。”贾公彦疏:“孤竹,竹特生者,谓若峄阳孤桐。”后代指用孤竹制成的一种管乐器。晋葛洪《抱朴子·博喻》:“峄阳孤桐,不能无弦而激哀响;大夏孤竹,不能莫吹而吐清声。”南朝萧统《昭明文选》:“尔乃孤竹之管,云和之瑟。〔孤竹,国名,出竹。善曰:《周礼》曰:孤竹之管,云龢之瑟。郑玄曰:孤竹,特生者也。”荀羕疏:“云‘孤竹之管’者,下管也。”孤竹乃祭天时所用乐器。上古用以审音度律、挑商引宫之物。《旧唐书·穆宗本纪》:“孤竹管是祭天之乐,出于《周礼》正经。”南宋罗泌《路史·国名纪》记载:“孤竹,今平之卢龙。一作觚(本以孤生之竹可管而名)。”

孤竹,一作觚竹,荒远之地。《尔雅·释地》:“觚竹、北户、西王母、日下,谓之四荒。”东晋郭璞注:“孤竹在北,北户在南,西王母在西,日下在东,皆四方昏荒之国,次四极者。”北宋邢昺疏:“觚竹者,《汉书·地理志》:‘辽西令支有孤竹城’,是乎?”

“孤竹”一词,最早见之于殷商甲骨文和商代金文。在河北卢龙、迁安以及辽宁西部地区出土的商代青铜器上铸有“孤竹”铭文。殷商甲骨文卜辞中称“竹侯”。

《逸周书·王会》:“独鹿邛邛,距虚善走也。孤竹距虚,不令支玄獏,不屠何青熊。孔晁注:独鹿,西方之戎也。邛邛,兽,似距虚,负厥而走也。”颜师古引注张揖曰:“邛邛(也作蛩蛩),青兽,状如马;距虚,似骡而小。”“距虚”,孤竹国出产的一种兽类,据分析,可能是駃騠,即公马与母驴所生的驴骡,而“邛邛”则应是公驴与母马所生的马骡。

孤竹国君与商王同为子姓,墨胎氏,又作“墨台氏”(“墨台”,音“眉怡”)、“墨夷氏”、“默夷氏”或“目夷氏”,炎帝后裔,商族庶支。《诗·商颂·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史记·殷本纪》:“殷契母曰简狄,为帝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坠其蛋。简狄吞之,因孕生契。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商,赐子姓。”“契为子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殷氏、来氏、宋氏、空桐氏、稚氏、北殷氏、目夷氏”。南宋郑樵《通志·氏族略》亦云:“墨台氏,子姓”。

商汤灭夏桀后,商成汤十八年(夏桀五十四年,公元前 1598 年)三月丙寅,即天子位而不改元,分封有功之臣,封孤竹等诸侯国。西晋皇甫谧《帝王世纪》:“汤特封墨台氏于孤竹。”南宋罗泌《路史·后纪》:“禹有天下,封怡以绍列山,是为默台。成汤之初,析之离支,是为孤竹。……有竹氏,竺氏、孤竹氏、孤氏、墨氏、墨台氏、默怡氏、台氏。”“禹封炎帝后姜姓于台,是为默台。成汤元年正月三日丙寅析封孤竹。”“孤竹:今平(州)之卢龙东有古孤竹城,小白(齐桓公)之所至。《地道记》:在肥如南十二里,秦之离支县,汉令支也,营州皆其地。一作觚。”清康熙年间吴乘权《纲鉴易知录·商纪》记载:“乙未商王成汤十有八祀(前 1766 年正位而不改元)三月,王至东郊,论诸侯功罪,立禹后与古圣贤有功者之后,封孤竹等国各有差。”乾隆三十三年《乾隆御批纲鉴》记载:“商王成汤乙未十有八祀春三月,王即位于亳,国号商。大诰诸侯,立禹后及古圣贤之裔,封孤竹(今直隶永平府古孤竹国,神农之后。《史记·索隐》:孤竹君商汤所封。应劭曰:姓墨胎氏)等国有差。”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引应劭曰:(孤竹国)“伯夷之国也,其君姓墨胎氏。”“按其《传》,盖《韩诗外传》及《吕氏春秋》也。其《传》云:孤竹君,是殷汤三月丙寅日所封。”

清康熙十八年续修《永平府志·世纪》记载:“汤十有八祀三月,王至东郊,立圣贤古有功者之后,封孤竹等国各有差。”嘉庆十五年《滦州志》记载:“商汤十有八祀乙未,王至东郊,立圣贤古有功者之后,封孤竹等国各有差(《索隐》云:汤正月丙寅封支庶墨台氏于孤竹。‘台’,一作‘胎’。《括地志》作‘默氏’)。”

孤竹国因有伯夷、叔齐二贤人而载入史册。前六代孤竹君失考。第七代孤竹君父丁,名竹猷。1973 年 3 月 6 日,辽宁省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平房子镇北洞村发现六件排列整齐的青铜器,五罍一瓿,其中一件有铭文“父丁孤竹罍”。父丁薨,其子亚微(墨胎氏,名初,字子朝),继为第八代孤竹君,承袭父职。《竺氏家谱》记载:“孤竹君,讳初,字子朝,姓墨胎氏,袭孤竹君国,在辽西。”墨胎初有三子:长曰伯夷,名允,字公信;仲子亚凭;季子叔齐,名致,字公达;夷、齐,其谥号也。明张岱《夜航船·考古部·姓氏》:“孤竹君,姓墨,名台。见《孔丛子》注:伯夷,名允,一名元,字公信。叔齐,名智,字公达。见《论语》疏:中子,名仲达。”

墨胎初年老将死,欲立嫡子叔齐为嗣。商纣王六十一年,墨胎初薨,叔齐以长幼有序让兄长伯夷,伯夷以父命不可违亦不肯立,二人逃到西周,国人立仲子墨胎凭为君。时值周文王卒,武王欲伐纣,伯夷、叔齐以为不仁不孝,叩马而谏。及武王平殷纣,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饿死首阳山。其让国仁义之清风,被孔孟所称颂。《史记·周本纪》记载:“公季卒,子昌立,是为西伯。伯夷、叔齐在孤竹,闻西伯善养老,盍往归之。”《庄子·让王》:“昔周之兴,有士二人,处于孤竹,曰伯夷、叔齐。”司马迁《史记》有《伯夷列传》,传颂至今。

《古本竹书纪年·帝辛》记载:商纣王帝辛“二十一年春正月,诸侯朝周。伯夷、叔齐自孤竹归于周。《史记·夷齐列传》: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

南宋罗泌《路史·后纪·炎帝纪》:“西伯之兴有允及致老矣,而归仆之。未至,西伯薨,武急伐商,叩谏不及义,弃周禄北之,止阳上,俾摩子难之,逮闻淑媛之言,遂薇终焉,是为伯夷、叔齐。先是齐嫡而夷长,父初欲立夷,不可,初薨,夷齐偕巽去之北海之滨,于是凭立。”

清康熙十八年《永平府志·世纪》记载:“殷之末年,孤竹君之二子伯夷、叔齐让国而逃。”“周武王克殷,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

清乾隆三十三年《乾隆御批纲鉴·王帝乙》记载:“丙子七祀,周公季历薨,世子昌嗣为西伯(是为周文王)。西伯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笃仁、敬老、慈幼,礼下贤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孤竹君之二子伯夷、叔齐,让国不受,闻西伯善养老,往归之。”“周武王:己卯十有三年春(即商纣三十三祀)王即位,国号周。夏四月,王归至丰,诸侯受命于周。殷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山。初,王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及王平殷乱,天下宗周,伯夷、叔齐耻之,隐于首阳,采薇而食之,卒以饿死。(《古史考》:夷齐采薇,野有妇人曰:‘子不食周粟,此亦周之草木也。’于是饿死。)”

齐桓公二十三年(周惠王十三年、燕庄公二十七年,公元前 664 年)冬,山戎联合令支伐燕。燕求救于齐,齐桓公率管仲、隰朋北征山戎,灭孤竹、令支,其地属燕。《国语·齐语》:(齐桓公)“遂北伐山戎,刜令支、斩孤竹而南归,海滨诸侯莫敢不来服。”韦昭注:“二国,山戎之与也。刜,击也。斩,伐也。令支,今为县,属辽西,孤竹之城存焉。”

《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二十三年,山戎伐燕,燕告急于齐。齐桓公救燕,遂伐山戎,至于孤竹而还。”

三家注《史记·秦本纪》记载:“成公元年,梁伯、芮伯来朝。齐桓公伐山戎,次于孤竹(《正义》:《括地志》云:‘孤竹故城在平州卢龙县南十二里,殷时诸侯竹国也)。’”

《管子》有多处记载:“桓公曰:北至于孤竹、山戎、秽貉,拘秦[泰]夏。”“北伐孤竹,还存燕公。”“桓公乃北伐令支,下凫之山,斩孤竹,遇[过]山戎。”“北伐山戎,制泠支,斩孤竹,而九夷始听,海滨诸侯莫不来服。”“桓公曰:寡人北伐山戎,过孤竹;西伐大夏,涉流沙,束马悬车,上卑耳之山。”“桓公北伐孤竹,未至卑耳之溪十里,闟然止,瞠然视,援弓将射,引而未敢发也。”“还四年,伐孤竹。”“桓公曰:天下之国,莫强于越,今寡人欲北举事孤竹、离枝,恐越人之至,为此有道乎?……桓公终北举事于孤竹、离枝。越人果至。”

清康熙十八年《永平府志·世纪》记载:“周惠王十有三年冬,齐桓公伐山戎。”《乾隆御批纲鉴》记载:“周惠王丁巳十有三年秋九月庚午朔。齐人伐山戎。山戎伐燕(北燕,召公之后),燕告急于齐。齐侯救燕,遂伐山戎,至于孤竹而还。”

孤竹国从受封到灭亡历时 934 年。

殷商时期,孤竹国疆域较广,东至今辽宁省锦州、朝阳一带,西至唐山市区一带,南至渤海,北至燕山山脉,辖域约略同于秦汉时期辽西郡。

周武王灭商后,析孤竹国,置令支国,原营州之地(今辽宁葫芦岛、朝阳、锦州等地)又被山戎所据,孤竹国疆域大为缩减。春秋时,孤竹国地域相当于今秦皇岛市区、抚宁、昌黎、卢龙以及唐山市区、乐亭、滦县、滦南等地。其西为令支国,相当于今唐山市迁安、迁西等地。秦并燕国,置零枝县,属辽西郡。汉有天下,分置令支、肥如二县。

唐杜佑《通典·州郡典》记载:“营州,今理柳城县。殷时为孤竹国地。春秋时属山戎。”《辽史·地理志》记载:“兴中府,古孤竹国。汉柳城县地。慕容邈以柳城之北,龙山之商,福德之地,乃筑龙城,构宫庙,改柳城为龙城县,遂迁都,号曰和龙宫。”北宋欧阳忞《舆地广记》记载:“营州,商时孤竹国地。春秋时属山戎。战国属燕。秦属辽西郡。”元马端临《文献通考》记载:“营州:殷时为孤竹国地。春秋时地属山戎。平州:殷时孤竹国。春秋时,山戎、肥子二国地也(今卢龙县,有古孤竹城,伯夷、叔齐之国也)。战国时属燕。”唐营州、辽兴中府在今辽宁朝阳市一带。1973 年,辽宁喀喇沁左旗蒙古族自治县北洞村出土的商代晚期铜罍上铜窑铸有“孤竹”铭文。

孤竹故城在今何处?

一说在汉不其县(今山东即墨)。东晋干宝《搜神记》曰:“汉不其县有孤竹城,古孤竹君之国也。灵帝光和元年,辽西人见辽水中有浮棺,欲斫破之,棺中人语曰:‘我是伯夷之弟,孤竹君也。海水坏我棺椁,是以漂流。汝斫我何为?’人惧,不敢斫,因为立庙祠祀。吏民有欲发现者,皆无病而死。”汉“不其县”在今山东即墨县西。唐杜佑《通典》记载:东莱郡“即墨,汉旧县。又有汉不其县故城,在今县西。”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即墨,本齐邑,汉置即墨县。隋开皇十八年于不其故城东复置今县,属莱州。不其城,县西南二十七里。”乾隆五年《莱州府志》记载:“即墨县:不其城,县西南二十七里,汉置县。”乾隆二十九年《即墨县志》记载:“即墨,《禹贡》青州之域,古东夷地。周为夷国,入齐为即墨。”“不其城,在县西南二十七里,故址犹存,汉置县,属琅琊郡。高齐天保六年省。”“沿革”和“古迹”篇目中未见封孤竹国的记载,只是在“拾遗”篇目中说:“汉不其城有孤竹城,孤竹君之国也。灵帝光和元年,西人见水中有浮棺,欲砍破之,棺中人语曰:‘吾伯夷之弟,孤竹君也,海水坏我棺椁,是以漂流。汝破我何为?’人惧,因为立庙祠祀。民有欲发视者皆无病而死。”并未提及封墨胎氏于此的记载,可见《搜神记》所记有误。

一说在汉令支县(今唐山迁安市)。《国语·齐语》:“令支,今为县,属辽西,孤竹之城存焉。”《史记·周本纪》“集解应劭曰在辽西令支。”《汉书·地理志》:辽西郡“令支,有孤竹城。莽曰令氏亭(应劭曰:故伯夷国,今有孤竹城)。肥如,玄水东入濡水。濡水南入海阳。又有卢水,南入玄。莽曰肥而。”应劭,东汉学者,有《汉书注》。《后汉书·郡国志》:辽西郡城五:“阳乐、海阳、令支(有孤竹城)、肥如、临渝”。今卢龙县为汉肥如县地,迁安、迁西县为汉令支县地。但汉肥如县疆域不等于今卢龙县疆域。大概今卢龙县西部、滦县北部属令支县,王莽篡权后改称令氏亭。

《史记·齐太公世家》:“桓公称曰:寡人北伐山戎、离枝、孤竹。《集解》:《地理志》曰令支县有孤竹城。疑‘离枝’即令支也,‘令’、‘离’声相近。应劭曰:‘令音铃。’‘铃’、‘离’声亦相近。《管子》亦作‘离’字。《索隐》:‘离枝’音‘零支’,又音‘令祗’,又如字。离枝,孤竹,皆古国名。秦以离枝为县,故《地理志》辽西令支县有孤竹城。”据此可知,秦灭燕后,于孤竹、令支国地置零枝县。汉代分置肥如、令支二县,故《汉书》说“令支县有孤竹城”。但秦零枝县与汉令支县辖域不同,孤竹城当不在汉肥如县境内。

《晋书·地理志》:辽西郡“统县三:阳乐、肥如、海阳。”说明晋代令支县并入肥如县。《九家旧晋书辑本·王隐晋书·地道记》:辽西郡“辽西人见有浮棺,欲破之。语曰:‘我孤竹君(原落‘子’字)也,汝破我何为?’因为立祠焉。祠在山上,城在山侧。肥如县南十二里,水之会也。案《郡国志》:孤竹城属令支。《晋书·地理志》无此县,故附郡。”

北魏时期,孤竹山祠、令支城皆属肥如县。《魏书·地形志》:辽西郡“肥如:二汉、晋属,有孤竹山祠、揭石、武王祠、令支城、荒山、濡河。”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濡水“又东南流,经令支县故城东,王莽之令氏亭也。秦始皇二十二年,分燕置辽西郡,令支隶焉。《魏氏土地记》曰:肥如城西十里,有濡水,南流经孤竹城西,左合玄水。”

《永乐大典·感应缘》记载:“汉令支县有孤竹城,古孤竹之国也。灵帝光和元年,辽西人见辽水中有浮棺,欲斫破之,棺中人语曰:‘我是伯夷之弟,孤竹君也。海水坏我棺椁,是以漂流,汝斫我何为?’人惧不敢斫,因为立庙祠祀。吏民有欲发视者,皆无何如死。”

一说在卢龙县。唐代文献皆称卢龙县有孤竹城。唐贞观间魏王李泰《括地志》记载:平州“卢龙县:孤竹故城在平州卢龙县南十二里。殷时诸侯孤竹国也,姓墨胎氏。”唐开元年间司马贞《史记索隐》、张守节《史记正义》皆引用其说。其实,这种说法把“卢龙县”与“肥如县”混为一谈了,《隋书》说“开皇六年省肥如(治所在今潘庄镇沈庄一带)入新昌(治所在今卢龙县城),十八年改名卢龙县”;新旧《唐书》说“武德二年,平州自临渝移治肥如,改为卢龙县”,当以“肥如县南十二里”为对(古时从卢龙县城到孤竹城不能直达,中间隔着两条河,需从县城西漆河乘舟向西南行,至虎头石再沿滦河北上,抵达夷齐庙,故卢龙县有“漆水之东夷齐里,滦水之西孤竹城”之谣)。唐贞元年间杜佑《通典·州郡典》记载:“平州:今理卢龙县。殷时孤竹国。春秋山戎、肥子二国地也。今卢龙县有古孤竹城,伯夷、叔齐之国也。”宋代史料又说孤竹城在卢龙县东。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孤竹城,在今县东,殷之诸侯,即伯夷、叔齐之国。又按《县道记》云:‘孤竹城,在肥如县南十二里。’《史记》谓:‘齐桓公伐山戎,北至孤竹。’又《隋图经》云:‘孤竹城,汉灵帝时,辽西太守廉翻梦人曰:孤竹君之子,伯夷之弟,辽海漂吾棺,闻君仁善,愿见藏覆。明日,水际见浮棺于津,收之,乃为改葬,吏人嗤笑者,皆无疾而死。’今改葬所尚存,祠在山下极岩。”南宋罗泌《路史·国名纪》:“孤竹:今平之卢龙,东有古孤竹城,小白之所至。《地道记》在肥如南十二里。秦之离支县,汉令支也。零支,齐桓公北制零支,今平之卢龙。故零支县,古离支也。”宋朝时,平州为契丹、女真政权属地,其记载不一定准确。清同治十二年《迁安县志》记载:“孤竹城,《括地志》:‘孤竹古城在卢龙城南十二里’。今南无其迹。而祠在府城西二十里滦河之滨、洞山之阴。岂汉之令支尚辖至此耶?”孤竹国西与令支国交界,“令支县有孤竹城”说明孤竹城距离肥如、令支皆不远,且邻近令支城。今卢龙县城西北距迁安县城四十里。今卢龙与迁安县界,并非孤竹(肥如)与令支分界线,令支县界应该距离今卢龙更近。

元代史料明确说卢龙县有孤竹城。元马端临《文献通考》记载:“平州:殷时孤竹国。春秋时,山戎、肥子二国地也(今卢龙县,有古孤竹城,伯夷、叔齐之国也)。战国时属燕。”

明清史料皆称孤竹故城在永平府城西十五里洞山,元代建有夷齐庙。洞山,又名孤竹山(当地人亦称之为首阳山),在滦县油榨镇孙薛营村南,村北滦河南岸有夷齐庙遗址,占地百余亩。滦河北岸为迁安市上庄乡坨上庄,村南 1 里许滦河孤岛上原有孤竹君祠,明嘉靖四十二年永平兵备温景葵建。1946 年 7 月以前属卢龙县,其后岳庄、孙薛营、迷谷、大小井峪、油榨、九百户等 81 个自然村划归滦县。

明景泰七年《寰宇通志》记载:“孤竹故城,在府城西十五里洞山下。殷孤竹国君所封地。元时有夷齐庙遗址尚存。伯夷叔齐庙,旧在府治西漆河之滨。”天顺五年《大明一统志》记载:“孤竹国,在府城西一十五里。殷孤竹国君所封之地。”弘治十四年《永平府志》记载:“孤竹国,在府城西北一十八里。殷墨胎氏所封之地。按《地理志》云:在辽西令支县。清节庙,旧在府治西北十八里漆河之滨,即古孤竹国城,祀伯夷、叔齐也。”万历二十七年《永平府志》记载:“清节庙,旧在城东北隅。景泰五年知府张茂移建于孤竹城,成化七年知府王玺奏准赐额清节。”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记载:“孤竹城:府西十五里。《汉志注》:令支县有孤竹城。《括地志》:孤竹古城在卢龙城南十二里。今故迹已不可考。城或后人所筑,而冠以古名云。”怀疑是后人附会其说。又说:“洞山,在府西十五里。《地志集略》:肥水之西,洞山之北,地称险固。是也。或以为即古孤竹山。《水经注》:孤竹祠在山上,城在山侧。今山阴,即古孤竹城。《志》云:孤竹山在城西北二十里,其相近有双子山,孤竹长君墓在焉,一名长君山。又西有马鞭山,孤竹少君墓在焉,一名少君山。府西北二十五里又有团子山,孤竹次君墓在焉,一名次君山,皆洞山之支麓矣。《迁安县志》:县东十八里有团山,圆秀如覆釜,一名釜山。即团子山也。”顾祖禹因“故迹”不可考怀疑孤竹城是后人所筑。商周时期,城多土筑,而且孤竹乃荒服之外,经历两千多年变迁,遗迹不可考亦属正常。元明两代史料说孤竹城在卢龙县必有一定的历史依据。

清康熙初永平太守彭士圣《重修清节祠碑记》记载:“景泰五年,郡守张茂乃重建于孤竹故城。”清杨宾《柳边纪略》记载:“(首阳山)山麓有孤竹城、伯夷叔齐庙,庙有清风楼。土人呼为洞山。”

清圣祖御制诗《夷齐庙诗序》说:“永平府治西,夷齐庙在焉。滦水经其前,清风台峙其后,倚严俯流,足以登眺。”清高士奇《扈从东巡日录》记载:“(孤竹城)方广无几,中有夷齐庙。庙后清风台高据悬崖,平临滦水,长松翠柏,交荫台侧。隔岸小山有孤竹君庙。大小沮水出两山间,与滦河合流。”

雍正十三年《畿辅通志》记载:“孤竹故城,在府城南。《括地志》:孤竹故城在卢龙城南十二里。《文献通考》:平州,殷时孤竹国地。今卢龙县有孤竹城,伯夷、叔齐之国也。”

清高宗御制《夷齐庙诗序》说得更明白:“卢龙孤竹城,夷齐庙在焉。”即夷齐庙在孤竹城内,当时夷齐庙尚存,古貌依然。清洪亮吉《乾隆府厅州县图志》记载:“卢龙县:孤竹山,在县西十五里。孤竹国城在其阴。”“孤竹城在县南。”

道光九年重刊《大清一统志》记载:“孤竹城,在卢龙县南。《汉书·地理志》:令支县有孤竹城。《水经注》:元[玄]水西南经孤竹故城北,孤竹国也。城在山侧。肥如县南十二里。按《水经注》,孤竹城在濡口之东,元[玄]水之南。旧志谓在县西十五里,转在滦河之西。盖后人所附会也。”“孤竹山,在卢龙县西。《水经注》:孤竹祠在山上,城在山侧。肥如县南十二里,水之会也。旧志:洞山,古孤竹山也,距城西十五里。其 有洞,孤竹国城在其阴。”肯定地说是后人附会其说。

清林佶《全辽备考·边地路程》记载:“野鸡坨十五里至安和店(店东北十余里有首阳山,山麓有孤竹城、伯夷叔齐庙。庙有清风楼。土人呼为洞山)。二十里至永平府(古孤竹国,秦汉为右北平。《松漠纪闻》作‘平州’)。”

清道光十二年(1832)朝鲜冬至兼谢恩使金景善《燕辕直指·出疆录·夷齐庙记》记载:“自首阳山,循山趾益北行数里,见松林郁然,有一小城,而制甚朴古,以土筑之,不杂砖石。城南门上题曰孤竹城,其下曰贤人旧里。城内有夷齐庙。”咸丰六年(1856)朝鲜使者达城徐善《梦经堂日史编·五花沿笔》记载:“入孤竹城。城门扁曰‘仁宅义路’,又曰‘贤人旧里’,又曰‘孤竹城’,即古孤竹国之墟也。夷齐庙正门揭清节门。”清朝鲜人(作者不详)《赴燕日记·往还日记》记载:“舟渡青龙河,又舟渡滦河,三十里抵夷齐庙。庙在首阳山之东,周廧如城门,楣刻‘孤竹城’三字。河越边有孤竹君祠,不过数间屋子矣。”光绪年间太常寺卿、左副都御史薛福成《庸盦笔记·永平古松》记载:“古孤竹城,在永平府大滦河西岸,山上有夷齐庙,庙前有清风台。”

民国二十年《卢龙县志》记载:“清节祠,在孤竹故城,旧址无考(明洪武九年同知梅珪移建于府城内东北隅。景泰五年知府张茂复建于孤竹故城,在府城西北二十里)。”

1957 年夏,开挖夷齐庙大渠,夷齐庙最北端清风台东侧石崖建为渠首,孤竹城建筑群遭到破坏,到 1958 年古建筑已荡然无存。

1990 年 3 月,滦县文物部门在孙薛营村北钓鱼崖处(夷齐庙遗址东,面积约 3. 75 万平方米)发现有新石器遗址,采集到陶片、石器、红烧土等。陶器以红泥红陶和红褐陶为主,夹砂陶次之,器物烧成温度较低,胎体厚重。器表以素面为主,偶见有锥刺纹,压印纹、之字划纹、附加堆纹等,可辨器形有钵、盆、罐、鬲等。这些细石器工艺精湛,器形多样,有石叶、石片、石核、石凿、石镞等,说明这一带早就有人类活动。同时在夷齐庙遗址处(面积约 5 万平方米)发现战国时期遗址,文化层中有大量的陶片、石器及灰坑、墓葬等,主要器物标本有素面泥质灰陶豆、泥质灰陶盆、夹砂带云母粉纹红陶罐、夹砂纺轮、石斧等。1991 年底,在其东北部又发现仿青铜纹饰陶壶,仿鼎、罐形陶豆,铜剑、铜戈,青铜车軎(青铜制圆筒形,套在车轴两端),车辖,兽面形车饰件以及精致的玛瑙环及部分车马件。这些兵器、车马件以及象征贵族权力的鼎、壶、豆等遗物都为孤竹城在孙薛营村北的说法提供了佐证。

首阳山 (1) 《论语注》马融曰:“首阳(山)在河东蒲坂华山之北、河曲之中。”《史记·正义》曰:曹大家 (2) 注《幽通赋》云:“夷齐饿死于首阳山,在陇西。”又戴延之《西征记》云:“雒阳东北首阳山有夷齐祠。”今在偃师县西北。又《孟子》云:“夷齐避纣,居北海之滨首阳山。”《说文》云:“首阳山在辽西。”史、传及诸书,夷齐饿于首阳凡五所,各有案据,先后不详。《庄子》云:“伯夷、叔齐西至岐阳,见周武王伐殷,曰:‘吾闻古之士,遭治世不避其任,遇乱世不为苟存。今天下暗,周德衰,其并乎周以塗吾身也,不若避之以洁吾行。’二子北至于首阳之山,遂饥饿而死。”又下诗《登彼西山》,(是)今渭源县首阳山,在岐山西北,明即夷齐饿死处也。宋白《北番·地里志》曰:“首阳山在平州。”旧志言:今府城东南十五里有崵山,一作陽山,即其地。窃意二子当日之逃,为国人之将立已耳!及中子既为君则名分已定,可以无嫌。子臧之反于曹,季札之反于吴,古之人有行之者,二子何独不然?况西土之人皆为仇国,箕子之去,又适东夷,天下宗周之时,舍故都,其何往?旧志云:孤竹远在夷陬。周初隔山戎而蔽于燕。《燕史》无通于中国,中国之首阳,人表为口实,而海滨孤竹无从称之矣!是后日入于夷史,失表之是,或一说也,存之以备采。

【注释】

(1)首阳山:又名阳山,在卢龙县城东南 7. 5 公里处,俗传夷齐饿死处也。山阴曾有大洼寺、九莲庵。峦峰高耸,溪谷众多,树木琳琅,环境幽雅,宛若画屏。

(2)曹大家(音gū):本义为“曹大姑”。东汉史学家班固、定远侯班超之妹、曹世叔妻班昭,名姬,字惠班,东汉史学家。“大家”,汉代关中地区对年长女子的尊称。

【补录】

《论语·季氏》

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

《庄子·杂篇》

昔周之兴,有士二人处于孤竹,曰伯夷、叔齐。……吾闻古之士,遭治世不避其任,遇乱世不为苟存。今天下闇,周德衰,其并乎周以涂吾身也,不如避之以洁吾行。二子北至于首阳之山,遂饿而死焉。

世之所谓贤士,伯夷、叔齐。伯夷、叔齐辞孤竹之君而饿死于首阳之山,骨肉不葬。

《战国策·燕策》

廉如伯夷,不取素飡,污武王之义而不臣焉,辞孤竹之君,饿而死于首阳之山。

《吕氏春秋·诚廉》

昔周之将兴也,有士二人,处於孤竹,曰伯夷、叔齐。二人相谓曰:“吾闻西方有偏伯焉,似将有道者,今吾奚为处乎此哉?”二子西行如周,至於岐阳,则文王已殁矣。武王即位,……二子北行,至首阳之下而饿焉。

《史记·伯夷列传》

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遂饿死于首阳山。

《史记·游侠列传》

故伯夷丑周,饿死首阳山。

《列子·杨朱》

伯夷、叔齐实以孤竹君让而终亡其国,饿死于首阳之山。

《楚辞·哀时命》

伯夷死於首阳兮,卒夭隐而不荣。

北宋曾公亮、丁度《武经总要·北番地理书》

首阳山,古孤竹国之地,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饿死首阳山之下,即此山也。

清高士奇《扈从东巡日录》

康熙二十一年二月戊戌,驻跸卢龙县范家庄北。地皆沙碛,微风骤起,则惊尘扑面。上泛舟滦河,至孤竹城。城方广无几,中有夷齐庙,殿庭廊庑毕备。史称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饿死首阳山。按《书·传》所载,首阳山凡五,各有按据。《庄子》曰首阳山在岐山西北。马融曰首阳山在河东蒲坂、华山之北、河曲之中。曹大家注《幽通赋》云:夷齐饿于首阳山,在陇西。戴延之《西征记》云:洛阳东北首阳山有夷齐祠,今在偃师县西北。《说文》云:首阳山在辽西。若《山海经》所载首阳之山,其上多金玉,无草木。《毛诗·唐风》:采苓采苓,首阳之巅。《汲冢琐语》曰:晋平公至于浍,见人乘白骖八驷以来,狸身而狐尾,问师旷。师旷曰:其名首阳之神,饮酒霍太山而归,见之甚善。则河东蒲坂之首阳山当为夷齐采薇处。其余或同名者。今瞻拜庙貌,皆服冕旒,非其志也。庙后清风台,高据悬崖,平临滦水,长松翠柏,交荫台侧。隔岸小山,有孤竹君庙,大小沮水出两山间,与滦河合流,渔人网罟,时时集此,取滦鲫,径尺鲜鳞,一方珍味,京师争购,以入食单。

清朝鲜使者金景善《燕辕直指·出疆录》

首阳山记

自渡滦河,平沙铺白,野色幽旷,山势平远,眼界爽朗,舍大路,泝河西北行十余里,有首阳山,高不过数十丈,一名雷首山。武王即平殷乱,天下宗周,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遂饿而死,即此山云。按中国之称首阳山有五:河东蒲坂华山之北、河曲之中,有山曰首阳。或云在陇西,或云在洛阳东北。又偃师西北有夷齐庙。或云辽阳有首阳山。而《孟子》曰:“伯夷避纣,居北海之滨。”无或指此而言耶?

【考证】

夷齐饿死今何处?

李利锋

殷之末年,周武王欲伐商纣,伯夷、叔齐叩马谏止。及商亡,耻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以清风高节闻名于世。

伯夷叔齐为何饿死?南朝萧统《昭明文选》记载:“《古史考》曰:伯夷、叔齐者,殷之末世孤竹君之二子也。隐於首阳山,采薇而食之。野有妇人谓之曰:‘子义不食周粟,此亦周之草木也。’於是饿死。”

夷齐饿死之首阳山当为一处,因司马迁并未言明首阳山在何处,后世多附会其说,派衍出多处:

一说在河南偃师。今洛阳偃师市北邙岭乡邙山岭。东汉王粲《吊夷齐文》云:“岁旻秋之仲月,从王师以南征。济河津而长驱,逾芒阜之峥嵘。览首阳于东隅,见孤竹之遗灵。”东汉蔡邕《蔡中郎集·伯夷叔齐碑》云:“熹平五年,天下大旱,祷请名山,求获答应。时平阳处士苏腾,字玄成,梦陟首阳,有神马之使在道,明觉而思之,以其梦陟状上闻。天子开三府请雨使者,与郡县户曹掾吏登山升祠。天寻兴云,即降甘雨,因树碑。”(施蛰存《水经注碑录·汉夷齐庙碑》按曰:“首阳山在河南偃师县西北三十五里。”)汉魏阮瑀《吊伯九文》曰:“余以王事,适彼洛师。瞻望首阳,敬吊伯夷。东海让国,西山食薇。”晋戴延之《西征记》记载:“洛阳东北首阳山有夷齐祠。今在偃师县西北。”《晋书·宣帝本纪》记载:(司马懿)“嘉平三年秋八月戊寅,崩于京师(洛阳)。九月庚申,葬于河阴,谥曰文贞,后改谥文宣。先是,预作终制,于首阳山为土藏,不坟不树。”《魏书·刘芳传》记载:“夷齐庙者,亦世为洛阳界内神祠。”《隋书·地理志》记载:河南郡“偃师,旧废,开皇十六年置。有首阳山。”唐杜佑《通典》记载:河东郡蒲州“河东,汉蒲阪县。又有雷首山,夷齐居其阳,所谓首阳山也。偃师,帝喾所都,亦古亳邑也。商有三亳,成汤居西亳,此即一也。至盘庚,又自河北徙理于此亳,商家从此而改国号曰殷。有首阳山。周武王伐纣,回师息戎,遂名偃师焉。汉为县。”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偃师县:本汉旧县,帝喾及汤盘庚并都之。商有三:成汤居西亳,即此,是也。至盘庚又自河北徙理於亳,商家从此而改号曰殷。武王伐纣,於筑城,息偃戎师,因以名焉。首阳山,在县西北二十五里。”《旧唐书·杜甫传》记载:“元和中,宗武子嗣业(杜甫之孙),自耒阳迁甫之柩,归葬于偃师西北首阳山之前。”北宋熙宁三年,司马光以端明殿学士知永兴军,退居洛阳,有《题夷齐庙》诗曰:“夷齐双骨已成灰,独有清名日日新。饿死沟中人不识,可怜今古几多人?”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记载:“偃师县:首阳山,在县西北二十五里。阮籍诗云:‘步出上东门,北望首阳岑。下有采薇士,上有嘉树林。’山上今有夷齐祠。”宋王楙《野客丛书》记载:“首阳山有三:一蒲阪、二陇西、三洛阳。《论语》注以蒲阪为夷齐所饿之地。以仆考之,洛阳者为是。阮瑀《吊伯夷》曰:适彼洛师,瞻彼首阳,敬吊伯夷。《论语》注谓蒲阪,非也。”元胡三省注《资治通鉴·汉纪·桓帝纪》记载:范滂曰:“今之修善,身陷大戮。身死之日,愿埋滂于首阳山侧,上不负皇天,下不愧夷、齐。(首阳山,在雒阳东北。杜佑曰:偃师县有首阳山。)”《资治通鉴·魏纪·世祖文皇帝纪》记载:(曹丕)“黄初七年(丙午,226 年)六月戊寅,葬文帝于首阳陵(葬于洛阳东北首阳山,因以名陵)。”明天顺五年《大明一统志·河南府》记载:“首阳山,在偃师县西北二十五里。商伯夷、叔齐隐此。《诗》:‘采苓采苓,首阳之巅。’晋阮籍诗:‘步出上东门,北望首阳岑。下有采薇士,上有嘉树林。’按《河南志》言:首阳者五处,《史记》贾逵注云:在蒲坂。未详孰的。”弘治十七年《偃师县志》记载:“首阳山,在县西北一十五里。其势旋绕,日之方升,光必先及,故名。”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河南》记载:“偃师县:首阳山,在县西北二十里。杜佑曰:夷齐葬于此,旧有周公庙。”道光九年重刊《大清一统志·河南府》记载:“首阳山,在偃师县西北十五里,北接孟津县界。《后汉书》:顺帝阳嘉元年遣大夫谒者,谒首阳山请雨,上有夷齐庙。《元和志》:在偃师县西北二十五里。”乾隆五十四年《偃师县志》记载:“首阳山,一曰首山,一曰萯山,在县西北二十八里。《水经注》河水又东经平县故城北,河水南对首阳山。《春秋》所谓首戴也。夷齐之歌所矣,曰登彼西山。《隋书·地理志》偃师有首阳山,巩有东首阳山。《元和郡县志》:偃师有首阳山,在县西二十五里。《明一统志》:《诗》采苓采苓,首阳之巅。即此。考《诗·传》云:首阳,山名也。孔颖达《正义》云:在河东蒲坂县南,则非此名矣。”《诗经》所云“采苓”,而非夷齐之“采薇”也。

一说在河东蒲坂。在今山西永济市首阳乡长旺村南。东汉学者马融《论语注》说:“首阳山在河东蒲坂华山北、河曲之中。”《晋书·地理志》记载:河东郡“蒲坂:有雷首山,夷齐居其阳,所谓首阳山。”晋王隐《晋书·地道记》记载:“蒲阪:首山在蒲阪,与胡县相连。”《魏书·地形志》记载:河北郡“河北(县):二汉、晋属河东,后属。有首阳山、伯夷叔齐墓。”《魏书·世宗纪》记载:“正始元年六月戊戌,诏立周旦、夷齐庙于首阳山。”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记载:“水出河北县雷首山。县北与蒲坂分,山有夷齐庙。阚駰《十三州志》曰:山,一名独头山,夷齐所隐也。山南有古冢,陵柏蔚然,攒茂丘阜,俗谓之夷齐墓也。”唐杜佑《通典·州郡典》记载:“河东:汉蒲阪县,又有雷首山,夷齐居其阳,所谓首阳山也。”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唐李贤注:河东郡“蒲坂有雷首山。又伯夷、叔齐隐于首阳山,马融曰在蒲坂,华山之北,河曲之中。”唐代河中蒲(今山西永济县)人、检校户部郎中卢纶《题夷齐庙》诗云:“中条山下黄缰石,垒作夷齐庙里神。落叶满阶尘满坐,不知浇酒为何人?”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记载:河中府“河东县:本汉蒲坂县地也,属河东郡。雷首山,一名中条山,在县南十五里。伯夷墓,在县南三十五里雷首山。贞观十一年诏致祭,禁樵苏。”《新唐书·薛收传》记载:“薛收,字伯褒。蒲州汾阴人。隋内史侍郎道衡子也,……闻高祖兴,遁入首阳山,将应义举。”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记载:“和顺县:首阳山,在县东四十里。按《论语》郑玄注:在河中蒲坂城南。今阳区山,俗号为首阳山。”金章宗泰和四年十二月一日承事郎河东县令王文蔚有《夷齐庙诗》云:“太名压破首阳山,义抗白旄谏可还。叩马不因天地在,采薇何然死生间。半扉野日牛羊践,四壁秋风几日闲。我为呼魂荐盘粒,莫疑周粟不开颜。”泰昌四年十二月朔辽西王仲通立石(碑文拓片今藏于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金赵秉文《滏水集·河中八咏》有《夷齐墓》诗云:“让伐理难全,求仁岂怨天?乾坤吾道独,宇宙此山传。不肯食周粟,犹应饮舜泉。冥鸿饥欲死,落日唳昏烟。”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宗庙考》记载:“伯夷、叔齐(并河东郡),……已上义士八人。大中祥符四年,驻跸河中府,令访伯夷叔齐庙,遣官致祭,缘路帝王名臣祠庙神帐画壁并加葺治。”《永乐大典方志辑佚》记载:“首阳山,在和顺县东南四十里,高三里,盘距四十里。形势险峻,林木森然。”天顺五年《大明一统志·平阳府》记载:“首阳山:在蒲州东南三十里。即《禹贡》雷首山也。殷伯夷、叔齐隐此。上有夷齐墓并庙。唐李颀谒庙诗:‘古人已不见,乔木竟谁过?寂寞首阳山,白云空复多。苍苔归地骨,皓首采薇歌。毕命无怨色,成仁其若何。我来入遗庙,时候微清和。落日吊山鬼,回风吹女萝。石崖向西豁,引领望黄河。千里一飞鸟,孤光东逝波。驱车层城路,惆怅此岩阿。’”《明史·地理志》记载:“蒲州,元河中府。洪武二年改为蒲州,以州治河东县省入。中条山在东南,即雷首山也,又名首阳山。”清康熙年间《纲鉴易知录·周纪·武王》说:“殷故臣伯夷、叔齐去周,隐于首阳山(即雷首山,又名历山,在今山西芮城县西北),不食而死。”清康熙四十五年智祥述《禅林宝训笔说》记载:“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武王平定,天下宗周,夷齐耻不食周粟,遂隐首阳山(即山西蒲州东南三十里雷首山也),采薇而食,卒之饿死。”清高宗敕撰《续通志·校雠略·金石略》记载:元“加封伯夷叔齐诏(正书至元十八年,蒲州)”、“首阳二贤祠碑(王恽撰,王博文书,分书至元十一年,蒲州)”。清道光九年重刊《大清一统志·蒲州府》记载:“雷首山,在永济县南。《括地志》:蒲州河东县雷首山,一名首阳山,一名中条山。《论语》: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太平寰宇记》:雷首山即首阳山南阜也。”清郭庆藩《庄子集释》解释“伯夷死名于首阳之下”疏曰:“伯夷叔齐,并孤竹君之子也。及其父薨,兄弟相让,不袭先封。闻文王有德,乃往于周。遇武王伐纣,叩马而谏,谏不从,走入首阳山,采薇为粮,不食周粟,遂饿死首阳山。山在蒲州河东县。蒲州城南三十里,见有夷齐庙墓,林木森蔚。首阳,山名,在河东蒲阪县。”清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姚元之《竹叶亭杂记》说:“夷齐庙在首阳山,《水经注》所谓雷首山,一曰独头山。山南有古冢,陵柏蔚然,攒茂丘阜,俗谓之夷齐墓。《晋书·地志》:‘雷首山,伯夷、叔齐隐其阳,所谓首阳山。’《太平寰宇记》云:‘首阳即雷首之南阜。’殿中二像皆枯槁形。左廊壁间一石镌昌黎《伯夷颂》,为皇统己巳(九年,1149 年)上党赵汉卿书。前堂数碑,惟一大篆书可观,盖学李阳冰者。殿西大冢二,中立一石,大字草书‘首阳山古贤人之墓’,字法古峭,石皮皆剥落,不知为何代书。若昌黎《颂》则书于皇统己巳;为金熙宗之十四年,当宋高宗之绍兴十九年;《志》乃以为唐碑,则误矣。”清乾隆二十年《蒲州府志》、光绪十二年《永济县志》记载:“首阳山,旧志在蒲州南四十五里。始见于《诗》、《论语》。今以地考之则在县南少东五十里矣。《诗·传》云:首阳,在蒲坂南。马季长云:首阳在蒲坂,华岳之北,河曲之中。阚骃《十三州记》曰:首阳,一名独头山,夷齐所隐也。《水经注》云:山南有古冢,松柏蔚然攒茂,邱阜俗谓之夷齐墓,其水西流,亦曰雷水。《晋书·地志》:雷首山,伯夷、叔齐隐其阳,所谓首阳山。杜氏《通典》因其说,《通考》承之。乐史《寰宇记》云:首阳,即雷首之南阜,今有夷齐庙存,自元世至今称二贤祠。路史《首阳辨》云:首山之名,所在不一。曹大家云在陇西,今陇西有地曰首阳,东有鸟鼠山,谓之首阳。许叔重言首阳在辽西,以孤竹封地当之。然今辽州和顺县东有山曰首阳,并有祠。又吴郡亦有首山,乃汉高诱谓洛阳东北二十里之首阳山,为夷齐饿处。杜预、阮籍咸以为然。宋黄太史《夷齐祠记》以武王渡孟津,二子叩马而谏,当以洛阳为是。惟马融、颜师古所说并以夷齐冢庙在河东之蒲坂首阳山之南。按夷齐之踪当在河东陇西,洛阳非其实耳!”乾隆三十三年《重修和顺县志》记载:“首阳山在县东三十里。其山产薇,土人因建夷齐庙。”

一说在岐山(陕西岐山)。在今陕西岐山县京当乡西坞村北。《庄子·杂篇·让王》:伯夷、叔齐“至于岐阳,……二子北至于首阳之山,遂饿而死焉。”《史记·正义》:“《庄子》云:‘伯夷、叔齐西至岐阳,见武王伐殷……二子北至于首阳之山,遂饥饿而死。’又下诗‘登彼西山’,是今济源县首阳山,在岐阳西北,明即夷齐饿死处也。”《史记·索隐》按:“西山即首阳山也。”唐贞观七年(633 年)分岐山、扶风二县地于今陕西岐山县东北岐阳村设岐阳县。唐元和三年(808 年)省岐阳县入岐山、扶风二县。唐杜佑《通典》记载:“岐山在今扶风郡岐山县。鸟鼠山在今陇西郡首阳山西南。”明天顺五年《大明一统志·凤翔府》记载:“岐山,在岐山县东北一十里,山有两岐故名。岐阳废县,在府城东一百里。隋移三龙县治此。后改岐山。唐析置岐阳县。后废为镇。”道光九年重刊《大清一统志·凤翔府》记载:“岐山县:在府东五十里。秦汉雍县地。后魏太平真君六年置周城县。天和四年改置三龙县。隋开皇十六年改曰岐山。”清康熙四十九年《重修凤翔府志》记载:“岐山,县东北五十里。山分两岐,即太王迁邑处。”乾隆四十四年《岐山县志》记载:“岐山,在县北,西自凤凰山,逾天柱而东,至于箭括山六十余里,皆曰岐山。”夷齐采薇之“岐阳”,岐山之阳,山也,非县也。

一说在陇西。在今甘肃渭源县城东南 27 公里处莲峰镇首阳村,有夷齐古冢和清圣祠。清末陕甘总督左宗棠篆书“百世之师”和楷书“有商逸民伯夷叔齐之墓”。墓碑侧有对联曰:“满山白薇,味压珍馐鱼肉;两堆黄土,光高日月星辰。”横额:“高山仰止”。东汉史学家班昭注班固《幽通赋》说:“夷齐饿于首阳山,在陇西首阳。”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记载:“渭源县:本汉首阳县,属陇西郡。鸟鼠山,今名青雀山,在县西七十六里。”明天顺五年《大明一统志·临洮府》记载:“鸟鼠山,在渭源县西二十里,俗呼为青雀山。渭源县,在府城东一百二十里。本汉首阳县,后魏改渭源县。”《明史·地理志》记载:“巩昌府,元属巩昌总帅府。洪武二年四月直隶行省。陇西,倚。西有首阳山。”清毕沅《晋太康三年地道记》记载:“首阳:鸟鼠山在陇西首阳县西南。”清杨守敬《水经注疏》说:“若以在周之西论之,则作陇西者是。”民国十五年《创修渭源县志》记载:“渭源县:秦、汉、三国、晋,首阳县。渭源县,西魏改置。”“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始属陇西郡。汉置首阳县。后汉、魏晋因之。后魏大统十七年始改渭源县,属陇西郡。”首阳,山名,非县名。

一说山东昌乐。今山东昌乐县城东有首阳山,又称凤山,后改孤山,旧有夷齐祠,有联曰:“几根傲骨头撑持天地,两个饿肚皮包罗古今”。《宋大诏令集·褒崇先圣》有“潍州昌乐县孤竹庙额曰昭贤庙伯夷清惠侯叔齐仁惠侯制”。康熙十一年《昌乐县志》记载:“夷齐庙:一在孤山。宋赐庙额曰昭贤,元赐庙额曰圣清。”元于钦《齐乘》记载:“孤山:潍州西四十里,有穴曰龙洞,祷焉,云出即雨。宋封山神曰广灵侯,又以《孟子》言:伯夷,避纣居此,北海之滨,因立庙,封伯夷清惠侯、叔齐仁惠侯。崇宁大观碑刻存焉。国朝至元十八年加封山神曰孚泽广灵侯,伯夷昭义清惠公,叔齐崇让仁惠公。”明天顺五年《大明一统志·莱州府》记载:“夷齐庙在孤山上,有伯夷、叔齐二庙,以伯夷避纣居北海之滨。后人因祀之。有元时封爵碑刻存焉。孤山在潍县西四十里。山之神曰广灵侯,夷齐庙亦在焉。”清康熙十一年《昌乐县志》记载:“孤山,在城东二十里(夷齐避纣隐此。郡志云:孤山之风可肃薄夫,一名凤山)。夷齐庙,一在孤山。宋赐庙额曰昭贤,元赐庙额曰圣清。”嘉庆十四年《昌乐县志》记载:“其山列于东南隅者,自城东十里外,凤山特起一峰,壁立千仞,为邑东保障,城脉盖由此结焉,有穴曰龙洞,祷焉辄雨。《齐乘》云:宋封山神曰广灵侯。其上有夷齐庙。亦名孤山。”“清圣庙,在邑东十里孤山绝顶。旧称昭贤庙,有李昂碑记。盖营之人因地称北海,故采《孟子》伯夷避纣居北海之说立庙以实之。”清顾炎武《日知录集释》说:“《孟子》言:伯夷辟纣,居北海之滨。唐时以潍州为北海郡,而昌乐县遂有伯夷庙。”道光九年重刊《大清一统志·莱州府》记载:“孤山,在潍县西四十里,接昌乐县界。”民国二十三年《昌乐县续志》柯劭忞《重修孤山庙碑记》说:“孤山旧有夷齐庙。”

一说在辽西卢龙。位于卢龙县城东南十五里。一名阳山,古有“阳山列屏”之称。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首崵山也,在辽西。(清段玉裁注曰:各本无‘首’字。今依《玉篇》及《伯夷列传》正义、《王贡两龚鲍传》注所引正。按许意首崵山即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也。)”北宋《武经总要·北番地理书》记载:“首阳山,古孤竹国之地,(伯夷、叔齐)饿死首阳山之下,即此山也。”明天顺五年《大明一统志》记载:“阳山,在府城东南十五里,峰峦高耸,下多溪谷,西有李广射虎石。”弘治十四年《永平府志》记载:“阳山,在府城东南一十五里。峰峦高耸,下多溪谷,西有李广射虎石。双子山,在府城西北二十里。山有孤竹长君墓。马鞭山,在府城西北二十里,山有孤竹少君墓。团子山,在府城西北二十五里,山有孤竹次君墓。”《明史·地理志》记载:“卢龙,东南有阳山。”清康熙五十年《永平府志》记载:“南台山在城南三里,左为首阳山,右为孤竹山。南台中峙。”清杨宾《柳边纪略》记载:“(迁安县)野鸡坨十五里至安和店。店东北十余里有首阳山,山麓有孤竹城、伯夷叔齐庙。庙有清风楼。土人呼为洞山。”道光九年重刊《大清一统志》记载:“阳山,在卢龙县东南二十五里。《说文》:首阳山在辽西,即此。按:古之言首阳者,一在渭源,一在蒲坂,一在洛阳,今偃师。各详在本县。”清高宗乾隆皇帝《夷齐庙诗序》认为“周时幅员不广,其以此处为极北,固宜。然则《说文》所谓首阳山在辽西者,此为近之。由是岐、陇、蒲、偃,皆附会其说耳!”

1931 年臧励和《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解释:“首阳山,(1)在直隶卢龙县东南二十五里。今曰阳山。《说文》‘首阳山在辽西’,即此。(2)在河南偃师县西北十五里,北接孟津县界。《水经注》河水经平县北,南对首阳山。《春秋》所谓首戴也。上有夷齐祠,即邙山最高处。日出先照,故名。(3)在山西和顺县东南四十里。本阳区山,俗号首阳山。(4)即雷首山。在山西永济县南。《诗·唐风》:采苓采苓,首山之阳。《论语·季氏》: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马融曰:首阳山,在蒲坂河曲之中。《寰宇记》云:首阳,即雷首南阜也,亦名首山。杜预《左传注》:首山,在河东蒲坂县东南,一名首阳山。明都穆《首阳山记》首阳山下有二贤祠,祠右即二贤葬处。(5)在甘肃陇西县西南一百里。《巩昌府志》以为即夷齐采薇处。《清一统志》:夷齐饿于首阳之下。马融以为在蒲坂。曹大家注《通幽赋》云:在于陇西。《索隐》据《庄子》北至岐山,西至首阳之文,以为在岐山之西。《说文》以为在辽西。戴延之以为在偃师。《方舆胜览》亦云在陇西。府志:今陇西首阳山麓之左有二贤冢,故于冢旁立庙,明郡人杨闳著辨,以陇西之首阳为是。其说不一。”

夷齐饿死处众说纷纭,历代学者多有考证,各有论据,史学界至今难以定论,姑并存诸说以备后人考之。乾隆皇帝《夷齐庙》诗说得好:“夫夷齐清风在,天下何处非首阳,岂争疆域乎?”“岂争陇右还蒲左?天下清风尽首阳。”

山戎国 (1) 《春秋》:“庄公三十年冬,齐人伐山戎。”《史记》:“山戎越燕而伐齐。齐厘公与战于齐郊。其后四十四年而山戎伐燕,燕告急于齐。齐桓公北伐山戎,山戎走。”杜预《春秋注》曰:“山戎,北狄。”胡三省《通鉴》注曰:“自汉北平、无终、白狼以北,皆大山重谷,诸戎居之。《春秋》谓之山戎。”郭造卿曰:山戎、北戎,是二种。山戎种一,为无终。齐伐之,晋灭之。北戎种二:东为离支,齐所灭;西为代,晋所灭。自燕东北为辽西,辽东以外,无非北戎地。西北为上谷,以外无非山戎地。而北戎为尤大,故必平山戎,而同许男 (2) 以伐之。

【注释】

(1)山戎国:春秋时期居住在燕山山脉(今河北唐山、秦皇岛、承德地区以及辽宁朝阳、葫芦岛地区)少数民族之一,匈奴别种,以射猎游牧为生,彪悍好战,成为燕国、齐国的边患,故曰山戎。战国末期衰落匿迹。1931 年臧励和《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山戎,春秋时夷国,亦曰北戎。居今河北迁安县地方。春秋时常为齐郑燕之患。”

(2)许男:即许僖公,名姜业,春秋时诸侯国许国君主。许为男爵国,故称其国君为许男。

毕耳山 (1) 《国语》言:“齐桓公悬车束马 (2) ,逾太行,与辟耳之溪枸夏。”韦昭注曰:“太行、辟耳,山名。枸夏,辟耳之溪也。”《史记·齐世家》:“登太行,至卑耳山而还。”《正义》曰:“卑”,音“壁”。《管子》:“桓公二十年,征孤竹,未至卑耳之溪十里。”案:《国语》、《史记》皆云“西伐”,而《管子》则云“征孤竹”,或曰燕北一带之山皆名太行,故旧志载之孤竹之境。又案:《水经注》:“清夷水西南得桓公泉,桓公北伐山戎,过孤竹西征,束马县车,上卑耳之西极。”故水受斯名也,则卑耳在上谷之沮阳 (3) 。二说不同,今姑仍旧志,入之《山川》条下。

【注释】

(1)毕耳山:亦作辟耳山、卑耳山。齐桓公伐山戎,刜令支,斩孤竹,卑耳山当在孤竹国境内。即今河北卢龙县城西、滦县孙薛营村南洞山(又名孤竹山,今称首阳山),村北滦河南岸有夷齐庙和孤竹城遗址。辟耳(卑耳)溪,即今滦河。

(2)悬车束马:形容险阻。下文“束马县车”义同。“县”,通“悬”。

(3)沮阳:秦置县,治所在今河北怀来县大古城村官厅水库畔,为上谷郡治。

【补录】

齐桓公北伐孤竹轶事

齐桓公二十三年(周惠王十三年,燕庄公二十七年,公元前 663 年),齐桓公北征孤竹,大河拦路,登山之神俞儿导之渡卑耳溪;大军迷失道路,管仲用老马之智出迷谷。“老马识途”的故事就发生在孤竹国境内,今失其地。“迷谷”,即孤竹故城西附近旱海,沟壑纵横,沙漠众多。考其地,必不出今卢龙县西、滦县北、迁安市南之地。今滦县北油榨镇有迷谷村,相传齐桓公、管仲当年迷路于此,位于卢龙县城西约 8. 5 公里处,村东2. 5 公里有孤竹城(夷齐庙)遗址。1946 年 6 月以前属卢龙县,后划归滦县。

《管子·小问》

桓公北伐孤竹,未至卑耳之溪十里,闟然止,瞠然视。援弓将射,引而未敢发也,谓左右曰:“见是前人乎?”左右对曰:“不见也。”公曰:“事其不济乎?寡人大惑,今者寡人见人,长尺而人物具焉,冠右袪衣,走马前疾,事其不济乎?寡人大惑,岂有人若此者乎?”管仲对曰:“臣闻登山之神有俞儿者,长尺而人物具焉,霸王之君兴,而登山神见,且走马前疾,道 (1) 也。袪衣,示前有水也。右袪衣,示从右方涉也。”至卑耳之溪,有赞水者,曰:“从左方涉,其深及冠,从右方涉,其深至膝。若右涉,其大济。”桓公立拜管仲于马前曰:“仲父之圣至若此,寡人之抵罪也久矣。”管仲对曰:“夷吾闻之,圣人先知无形。今已有形而后知之,臣非圣也,善承教也。”

【注释】

(1)道:通“導”(导)。

《韩非子·说林上》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途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东居山之阳,下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遂得水。

西汉刘向《说苑》

齐桓公北征孤竹,未至卑耳溪中十里,闟然而止,瞠然而视有顷,奉矢未敢发也。喟然叹曰:“事其不济乎!有人长尺,冠冕大人物具焉,左袪衣走马前者。”管仲曰:“事必济,此人知道之神也。走马前者导也,左袪衣者,前有水也。”从左方渡,行十里果有水,曰辽水。表之,从左方渡至踝,从右方渡至膝。已渡,事果济。桓公拜管仲马前曰:“仲父之圣至如是,寡人得罪久矣。”管仲曰:“夷吾闻之,圣人先知无形,今已有形乃知之,是夷吾善承教,非圣也。”

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

卑耳溪:《隋图经》:按《管子》云:齐桓公北征孤竹,未至卑耳之溪,见一人,长尺,人物具马冠,右祛衣,走马疾前。管仲曰:“登山之神有俞儿,霸王之君兴,而登山之神见,且走马前导也,祛衣示前有水也,右祛衣示从右方涉也。”至卑耳之溪,有赞水者曰:“从左方涉,其深及冠;右方涉,其深至膝。”已涉,桓公拜曰:“仲父之圣至此。”

北宋李昉《太平御览·齐桓公》

桓公北征孤竹,未至卑耳之溪十里,见人长尺,而人形悉具。右祛衣,走马前。以问管仲,管仲曰:“臣闻登山之神有俞儿者,长尺而人物具焉。霸王之君兴,而登山之神见。走前导也。祛衣前有水也,右祛示从右涉也。”至如言。

明景泰七年《寰宇通志》

卑耳溪,《管子书》:齐桓公北征孤竹国,将至卑耳溪,见一神人具冠右祛衣,走马前导。管仲曰:“霸王之君,其兴乎神人前导。左祛衣则前有水。今右祛衣,示右方涉也。”及至溪,从左方涉,其深及冠,从右方涉,其深至膝。既涉,桓公拜曰:“仲父之圣至此。”

天顺五年《大明一统志》

卑耳溪,齐桓公北征孤竹国,将至卑耳溪,见一人长尺许,具冠右祛衣,走马前导。管仲曰:“登山之神有俞儿者,长尺而人物具焉。霸王之君兴,而登山之神见且前导。左祛衣示前有水。今右祛衣示右方涉也。”及至溪,从左方涉,其深及冠,从右方涉,其深至膝。既涉,桓公拜曰:“仲父之圣至此。”今不知所在。

弘治十四年《永平府志》

卑耳溪,齐桓公北征孤竹国,将至卑耳溪,见一人长尺许,具冠右祛衣,走马疾前导。管仲曰:“登山之神有俞儿,霸王之君兴,而登山之神见,且走马前导。左祛衣,示前有水。今右祛衣,示右方涉也。”及至溪,从左方涉,其深及冠,从右方涉,其深至膝。桓公拜曰:“仲父之圣至此。”今不知所在。按《春秋》庄公三十年,齐人伐山戎。《史记·齐世家》:山戎伐燕,桓公救燕,遂伐山戎,至于孤竹。命燕君纳贡于周,诸侯闻皆从之。疑即此时也。

清雍正十三年《畿辅通志·永平府》

卑耳溪,在卢龙县。《管子》:齐桓公二十年,征孤竹,未至卑耳之溪十里,塌然止,瞠然视,援弓将射,谓左右曰:“见前乎?”左右对曰:“不见。”公曰:“寡人见长尺,而人物具焉,冠右袪衣,走马前,岂有人若此乎?”管仲对曰:“臣闻登山之神有俞儿者,长尺而人物具焉,走马前走,导也,袪衣示前有水,右袪衣示从右方涉也。”至卑耳之溪,有赞水者,从左方涉,其深至冠;右方涉,其深至膝。已涉,大济。桓公拜曰:“仲父之圣至此。”《水经注》

今自孤竹南出则大海矣,而沧海之中山望多矣。然卑耳之川,若赞溪者亦不知所在也。昔在汉世,海水波襄,吞食地广,当同碣石沦洪波也。按府志,距卢龙县西十五里为孤竹山,有水汇于滦,疑即古卑耳溪也。其俞儿山疑即以神而名。郦道元说似不足尽信。

乾隆三十三年《乾隆御批纲鉴》

丁巳十有三年秋九月庚午朔。齐人伐山戎。山戎伐燕,燕告急于齐。齐侯救燕,遂伐山戎,至于孤竹而还。

光绪五年《永平府志·古迹》

迷沟,在府城滦河西二十里,去清节祠三里。其地多平沙,无草木。相传即齐桓公伐孤竹,老马识途处。今西北之泥沟山是也,盖误“迷”为“泥”云,或曰在榛子镇西乱石山。

民国二十年《卢龙县志》

俞儿山,城西二十里洞山之阳。《管子·小问·杂篇》:“桓公北伐孤竹,未至卑耳溪中十里,闟然而止,瞠然视,援弓将射,引而未敢发也。谓左右曰:‘见是前人乎?’左右对曰:‘不见也。’公曰:‘事其不济乎?寡人大惑。寡人见人长尺而人物具焉,冠右祛衣,走马前疾。事其不济乎?寡人大惑。岂有人若此者乎?’管仲对曰:‘臣闻登山之神有俞儿者,长尺而人物具焉。霸王之君兴而登山之神见,且走马前疾,导也;祛衣,示前有水也;右祛衣,示从右方涉也。’至卑耳之溪,有赞水者曰:‘从左方涉,其深及冠,从右方涉,其深至膝。若右涉,其大济。’桓公立拜管仲于马前曰:‘仲父之圣至若此,寡人之抵罪也久矣。’管仲对曰:‘夷吾闻之:圣人先知无形,今已有形而后知之。臣非圣人也,善承教也。’”

迷沟,在治城滦河西二十里。去清节祠三里。其地多平沙,无草木。相传即齐桓公伐孤竹,老马识途处。今西北之泥沟山是也。盖误。“迷”为“泥”云。或曰在榛子镇西乱石山。

右北平郡 (1) 汉右北平郡治平刚。后汉治土垠。《水经注》:“魏氏《土地记》曰:‘蓟城东北三百里有右北平城。’蓟城,今京师也。《括地志》:‘渔阳郡东南七十里有右北平城。’案:当在今蓟州、玉田界,此后汉之右北平也。若平刚则在卢龙塞之东北三四百里,此前汉之右北平,而李广之所守也。”旧志云:今府城南有李将军射虎石,固谬。《水经注》言:“此石在玉田、无终之间。”是亦以后汉之右北平为李广所治,与东越青陉 (2) 之说自相矛盾,著书之难如此。又何怪乎后之传讹者邪?

【注释】

(1)右北平郡:战国燕置,西晋改北平郡。秦时治无终(今天津蓟县),西汉治平刚(一说河北平泉,一说内蒙古宁城),东汉治土垠(今唐山市丰润区东)。1931 年臧励和《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右北平郡,汉置,今直隶津海道东北部及热河地。治平刚,即今热河平泉县。后汉治土垠,在今直隶丰润县东。晋改为北平郡,移治徐无,在今直隶遵化县西。”

(2)青陉:即今迁安市东北之冷口。

平刚县 《三国志·田畴传》:“旧北平郡治在平岡。道出卢龙,达于柳城。自建武以来,陷坏断绝,垂二百载,而尚有微径可从。”《魏太祖纪》:“上徐无山,出卢龙,历平冈,登白狼堆,去柳城二百余里。”《水经注》:“卢龙东越青陉,至凡城二百许里。自凡城东北出,趋平罡故城,可百八十里,向黄龙则五百里。”是平刚在卢龙之东北四百里矣!《晋书·成帝纪》:“咸康四年二月,石虎帅众七万,击段辽于辽西,辽奔于平岗。”《慕容皝载记》:“遣扬威将军淑虞攻乌丸,悉罗侯于平堈。”其字本作“刚”,一作“岡”,又作“崗”,亦作“堈”,又作“罡”。

辽西郡 汉治且虑 (1) 。后汉、晋治阳乐。魏治肥如。北齐省入肥如。杜佑曰:“汉辽西郡故城在卢龙城东。至隋,改置辽西郡于营州之境汝罗故城 (2) 。唐武德六年又徙于幽州城中。”则皆非本境矣。

【注释】

(1)且虑:在今辽宁朝阳市西北大庙子乡土城子。

(2)汝罗故城:在今辽宁义县石佛堡乡王民屯。《新唐书·地理志》:“隋于营州之境汝罗故城置辽西郡,武德元年曰燕州。”北宋《太平寰宇记》:“其燕州,本国因粟末靺羯首领突地稽当隋开皇中领部落归化,处之于营州界。炀帝八年,为置辽西郡,以突地稽为太守,理营州东二百里汝罗故城。后遭边寇侵掠,又寄治于营州城内。唐武德二年,改辽西郡为燕州,仍置总管。六年,自营州徙居幽州城内,累代袭燕州刺史。”《水经注·大辽水》:“渝水(今小凌河)又东南,经一故城东,曰汝罗城。”

肥如县 《汉书注》应劭曰:“晋灭肥,肥子奔燕,燕封于此。”汉初为侯国。《史记·功臣表》“肥如侯蔡寅”,是也。传三世,至孝景元年(公元前156 年),侯奴薨亡后而肥如改为县。《荆燕世家》“肥如令郢人”,是也。是时,肥如虽为县,而属于燕,故燕王得以杀肥如令。及武帝析藩国,置缘边诸郡,而肥如自此定属于辽西矣!见于史者,《后汉书·和帝纪》:“永元九年秋八月,鲜卑寇肥如。”《刘虞传》:“前中山相张纯等众十余万,屯肥如。”《晋书·载记》:“帝遣幽州诸军讨慕容廆,战于肥如。”“慕容熙大城肥如。”“以尚书刘木为镇南大将军、冀州刺史,镇肥如。”《地理志》:“高云以幽、冀二州牧镇肥如。”《魏书·冯弘传》:“黜世子崇,令镇肥如。”《肃宗纪》:“城平州,所治肥如。”章怀太子 (1) 注云:“故城在今平州。”而《汉书》言:“有玄水、濡水、卢水。”《魏书》言:“有孤竹山祠、令支城、黄山、濡河。”《水经注》言:“肥如县南十二里,水之会也。”则在今卢龙之境无疑矣!燕慕容垂世子令说其父守肥如之险以自保。胡三省注以为即卢龙之塞。盖今沿边一带,大山长岭,古时亦属之肥如也欤?

【注释】

(1)章怀太子:李贤,字明允,唐高宗李治第六子、武则天第二子。上元二年,皇太子李弘(武后长子)猝死,李贤继立为太子。唐睿宗景云二年(711 年),追赠皇太子,谥章怀太子。召集知名学者为范晔《后汉书》作注释,他亲笔点评更被称为“章怀注”,有较高的历史文献价值。

【考证】

古肥如县考

李利锋

自西汉景帝后元三年(公元前 141 年)至隋开皇六年(公元 586 年),今卢龙县地置肥如县,历时 727 年。

周景王十五年(公元前 530 年),晋灭肥国,肥子奔燕,燕封之为肥子国(都邑在今卢龙县北潘庄镇沈庄一带)。《左传》记载:昭公十二年(公元前 530 年)“夏六月,晋荀吴伪会齐师者,假道于鲜虞,遂入昔阳。秋八月壬午,灭肥,以肥子绵皋归。晋伐鲜虞,因肥之役也。”西晋杜预《春秋左传集解》云:“鲜虞,白狄别种,在中山新市县。昔阳,肥国都,乐平沾县东有昔阳城。”又云:“肥,白狄也。绵皋,其君名。”

西汉时期,卢龙一带为肥如侯蔡寅的封地,置肥如侯国于此。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 年)三月庚子,刘邦封车骑将军蔡寅为肥如侯于此,食千户(蔡寅为汉献帝时左中郎将、东汉史学家蔡邕十四祖。蔡邕《蔡中郎集·让高阳乡侯章》:“臣十四世祖肥如侯,佐命高祖,以受爵赏,统嗣旷绝,除在匹庶。”)。三传至蔡奴,奴薨,无子,国除。《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肥如”“《索隐》:县名,属辽西。应劭云:‘肥子奔燕,燕封于此。肥,国也;如,往也;因以为县也。’”“以魏太仆三年初从,以车骑都尉破龙且及彭城。侯,千户。六年三月庚子,敬侯蔡寅元年。”“肥如庄侯蔡成[戎],三年(孝文前元三年甲子,公元前 177 年),庄侯成[戎]元年。”“肥如侯蔡奴,后元年(孝文后元元年戊寅,公元前 163 年),侯奴元年。元年(孝景前元元年乙酉,公元前 156 年),侯奴薨,无后,国除。”元康四年(公元前 62 年),蔡寅曾孙肥如大夫蔡福又封为肥如侯,蔡福死后,无子,肥如侯国彻底废除。《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以魏太仆汉王三年初从,以车骑将军破龙且及彭城,侯,千户。”“三月庚子封,二十四年薨。”“孝文三年,严侯戎嗣,十四年薨。”“后元年,侯奴嗣,七年,孝景元年薨,亡后。”“元康四年,寅曾孙肥如大夫福诏复家。”后因蔡氏“统嗣旷绝”,爵除。

汉景帝后元三年(公元前 141 年)改置为肥如县,属辽西郡。《汉书·地理志》记载:辽西郡“令支,有孤竹城。莽曰令氏亭。肥如,玄水东入濡水。濡水南入海阳。又有卢水,南入玄。莽曰肥而。”濡水,今滦河。肥如县,当今卢龙县一带。肥如之西为令支县,当今唐山市迁安、迁西一带。

为何以肥如名县?唐司马贞《史记·索隐》云:肥如“县名,属辽西。应劭云:‘肥子奔燕,燕封于此。肥,国也;如,往也;因以为县也。’”“肥如”,即“肥子所至”之意。南宋罗泌《路史·国名纪》记载:“肥,子爵,本白翟地,晋灭之(《传》:昭十二年八月,以肥子绵皋归)。肥子后归燕,封之肥如(‘如’,‘归’也。汉故县),今属之卢龙。”“肥”,即肥子。“如”,《康熙字典》曰:“往也,至也。通作‘而’。”故王莽改称“肥而”。

后汉时仍为肥如县。《后汉书·郡国志》记载:辽西郡有城五:“阳乐、海阳、令支(有孤竹城)、肥如、临渝。”肥如,亦今卢龙县一带。“肥如”注曰:“伯夷、叔齐本国”。《后汉书·孝和孝殇帝纪》:“九年八月,鲜卑寇肥如,辽东太守祭参下狱死。”颜师古注曰:“肥如:县,属辽西郡。《前书音义》曰:‘肥子奔燕,封于此。’今平州也。《东观记》曰:‘鲜卑千余骑攻肥如城,杀略吏人,祭参坐沮败,下狱诛。’”

《后汉书·乌桓鲜卑列传》记载:和帝永元“九年,辽东鲜卑攻肥如县,太守祭参坐沮败,下狱死。”《东观汉记》:“鲜卑千余骑攻肥如城,杀略吏人,祭参坐沮败,下狱诛。”“祭参”,祭肜子。“下狱诛”,《后汉书·和帝纪》云:“永元九年八月,鲜卑寇肥如,辽东太守祭参下狱死”。《后汉书·刘虞传》载:中平“四年,(前中山相张)纯等遂与乌桓大人共连盟,攻蓟下,燔烧城郭,虏略百姓,杀护乌桓校尉箕稠、右北平太守刘政、辽东太守阳终等,众至十余万,屯肥如。”

晋代亦有肥如县。《晋书·地理志》记载:辽西郡“统县三:阳乐、肥如、海阳。”“慕容熙以幽州刺史镇令支,……冀州刺史镇肥如。高云以幽、冀二州牧镇肥如。”《晋书·慕容熙传》记载:“熙与苻氏袭契丹,惮其众盛,将还,苻氏弗听,遂弃辎重,轻袭高句骊,周行三千余里,士马疲冻,死者属路。攻木底城,不克而还。尽杀宝诸子。大城肥如及宿军,以仇尼倪为镇东大将军、营州刺史,镇宿军,上庸公懿为镇西将军、幽州刺史,镇令支;尚书刘木为镇南大将军、冀州刺史,镇肥如。”《晋书·石季龙传》记载:“初,慕容皝与段辽有隙,遣使称籓于季龙,陈辽宜伐,请尽众来会。及军至令支,皝师不出,季龙将伐之。……太史令赵揽固谏曰:‘燕城岁星所守,行师无功,必受其祸。’季龙怒,鞭之,黜为肥如长。进师攻棘城,旬余不克。”《晋书·慕容廆传》记载:“初,涉归有憾于宇文鲜卑,廆将修先君之怨,表请讨之。武帝弗许。廆怒,入寇辽西,杀略甚众。帝遣幽州诸军讨廆,战于肥如,廆众大败。自后复掠昌黎,每岁不绝。”

晋王隐《晋书·地道记》:“辽西郡:辽西人见有浮棺,欲破之。语曰:‘我孤竹君(原落‘子’字)也。汝破我何为?’因为立祠焉。祠在山上,城在山侧。肥如县南十二里,水之会也。”

北魏时置平州,治所在肥如城,领辽西郡和北平郡。《魏书·灵征志》记载:“高宗太安五年(公元 459 年)春三月,肥如城内大火,官私庐舍焚烧略尽,唯有东西二寺佛图像舍火独不及。”北魏熙平二年(公元 517 年)七月,修肥如城。《魏书·肃宗纪》记载:“熙平二年秋七月,城青、齐、兖、泾、平、营、肆七州所治东阳、历城、瑕丘、平凉、肥如、和龙、九原七城。”北魏孝文帝延和元年(公元 432 年),讨伐高句丽,徙朝鲜县民到肥如县东,侨置朝鲜县。翌年又析朝鲜县侨置新昌县。《魏书·地形志》记载:“平州,晋置。治肥如城。”辽西郡“肥如:二汉、晋属。有孤竹山祠、碣石、武王祠、令支城、黄山、濡河。”北平郡,领县二:“朝鲜:二汉、晋属乐浪,后罢。延和元年徙朝鲜民于肥如,复置,属焉。新昌:前汉属涿,后汉、晋属辽东,后属,有卢龙山。”北魏时期,肥如县辖域涵盖今昌黎县西北、卢龙县东南及西北部以及迁安市东部;东为朝鲜县,新昌县在今卢龙县城附近。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濡水“又东南流,经令支县故城东,王莽之令氏亭也。《魏土地记》曰:肥如城西十里有濡水,南流经孤竹城西,右合玄水。水出肥如县东北玄溪,西南流经其县东,东屈,南转,西回,经肥如县故城南,俗又谓之肥如水。故城,肥子国。应劭曰:晋灭肥,肥子奔燕,燕封于此,故曰肥如也。肥如县南十二里,水之会也。”清杨守敬《水经注疏》:“按:汉县,属辽西郡。后汉、魏晋因。后魏为郡治,在今卢龙县北三十里。”

北齐时期,肥如城仍为平州州治。2008 年中华书局《北齐地理志·河北地区》记载:“平州,治肥如城。晋置平州,后魏及北齐因之。”

《北史·列传·燕慕容氏》记载:“弘,字文通,跋之少弟也。先是,弘废其元妻王氏,黜世子崇,令镇肥如。”

隋朝时,滦河以东地区仅设卢龙县,辖域相当于今唐山、秦皇岛两市辖地。隋开皇六年(586 年)省肥如入新昌县,十八年(598 年)改新昌为卢龙县。《隋书·地理志》记载:“北平郡旧置平州。统县一:卢龙,旧置北平郡,领新昌、朝鲜二县。后齐省朝鲜入新昌,又省辽西郡并所领海阳县入肥如。开皇六年又省肥如入新昌,十八年改名卢龙。”

唐武德元年又复肥如县,二年改为卢龙。《旧唐书·地理志》记载:“平州,隋为北平郡。武德二年改为平州,领临渝、肥如二县。其年自临渝移治肥如,改为卢龙县。天宝领县三:卢龙,后汉肥如县,属辽西郡,至隋不改。武德二年改为卢龙县,复开皇旧名。”

《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平州北平郡,下。初治临渝,武德元年徙治卢龙。县三:卢龙,中。本肥如,武德二年更名。”

唐杜佑《通典·州郡典》记载:“平州:今理卢龙县。殷时孤竹国。春秋山戎、肥子二国地也。今卢龙县,有古孤竹城,伯夷、叔齐之国也。领县三:卢龙,汉肥如县。”

《辽史·地理志》记载:平州统县三:“卢龙县:本肥如国。春秋晋灭肥,肥子奔燕,受封于此。汉、晋属辽西郡。元魏为郡治,兼立平州。北齐属北平郡。隋开皇中,省肥如入新昌。十八年改新昌曰卢龙。”

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河北道》记载:“平州北平郡,今理卢龙县。春秋时为山戎孤竹、白狄肥子二国地。战国时斯地属燕,秦兼天下,为右北平及辽西二郡之境。汉因之,为辽西郡之肥如县。晋属辽西郡,后魏亦然。隋开皇初为右北平郡,十年改为平州。炀帝即位,又废州,复为郡。唐武德二年废郡,为平州,领临渝、肥如二县,其年自临渝移治肥如,仍改肥如为卢龙县,更置抚宁县。七年省临渝、抚宁二县。天宝元年改为北平郡,乾元元年复为平州。卢龙县:本汉肥如县也,属辽西郡。应劭曰:‘肥子奔燕,封于此。’唐武德三[七]年省临渝,移平州置此,仍改肥如县为卢龙县,复隋开皇之旧名。《水经注》云:‘玄水出肥如县北,一名玄子溪。’”

北宋李昉《太平御览·河北道》记载:“平州:春秋时为山戎孤竹、白狄肥子二国地。秦兼天下,为辽西郡肥如县地。《汉志》曰:肥如,属辽西郡。肥子奔燕,燕封于此。”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记载:“平州,殷时孤竹国。春秋时,山戎、肥子之国地也。(今卢龙县,有古孤竹城,伯夷、叔齐之国也。)领县三,治卢龙。卢龙(汉肥如县)。”

明景泰七年《寰宇通志》记载:“卢龙县:附郭,古肥如国。汉为肥如县。北齐又置新昌县。隋省入新昌,后改为卢龙郡治。唐武德初移平州置此,后唐天成初属契丹,历金元及国朝皆因之。”

天顺五年《大明一统志》记载:“肥如国,在卢龙县。《春秋》:晋灭肥,肥子奔燕,燕封于此。”

万历四年刘效祖《四镇三关志·蓟镇建置沿革》记载:“春秋为肥子国(今永平府。晋灭肥,肥子奔燕,燕以地封之)。”“汉高祖五年属卢绾。十三年灭绾定燕,置肥如县(今卢龙县,属辽西郡)。”“齐天保七年省海阳县入肥如县,析置新昌县。”“隋开皇元年,省肥如县入新昌县,省北平郡入平州。十八年改新昌县为卢龙郡。”“唐高祖武德元年徙平州治卢龙郡,改卢龙县。”与《隋书》、新旧《唐书》等记载不符。

清顾炎武《营平二州地名记》记载:“肥如:《汉书》元[玄]水东入濡水,濡水南入海阳,又有卢水南入元[玄]。莽曰肥而。应劭曰:晋灭肥,肥子奔燕,燕封于此。《史记·功臣表》:肥如侯蔡寅。《荆燕世家》:燕王定国,杀肥如令郢人。《后汉书·和帝纪》:永元九年秋八月,鲜卑寇肥如(注:故城在今平州)。《刘虞传》:前中山相张纯等反,众至十余万,屯肥如。《晋书·慕容廆载记》:帝遣幽州诸军讨廆,战于肥如。廆众大败。《慕容熙载记》:大城肥如。及宿军以尚书刘木为镇南大将军,冀州刺史,镇肥如。《地理志》:高云以幽冀二州牧镇肥如。《魏书·冯宏传》:黜世子崇,镇肥如。”“卢龙:《隋书》:旧置北平郡,领新昌、朝鲜二县。后齐省朝鲜入新昌。又省辽西郡并所领海阳县入肥如。开皇六年又省肥如入新昌。十八年改名卢龙。大业初,置北平郡。”“平州:《魏书·地形志》:晋置,治肥如城。《肃宗纪》:熙平二年(517)九月城平州,所治肥如。”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北直隶·永平府》记载:“卢龙县:附郭。古肥子国。汉置肥如县,属辽西郡。晋因之。后魏亦曰肥如县,辽西郡及平州皆治此。高齐属北平郡。隋省入新昌县。开皇十八年,改置卢龙县,属平州。大业初,为北平郡治。唐初,又改为肥如县。武德二年,平州自临渝移治肥如,又改县曰卢龙。自是皆为州郡治。”“肥如城:府西北三十里。应劭曰:春秋晋灭肥,肥子奔燕,燕封之于此。汉为肥如县。高帝六年,封蔡寅为侯邑。后汉亦曰肥如县。永元九年,鲜卑寇肥如。中平五年,渔阳张纯等叛,屯肥如,即此。晋太康六年,鲜卑慕容廆寇辽西,幽州兵败廆于肥如。其后石赵得其地。赵灭,没于慕容燕。慕容令曰:守肥如之险。是也。东晋隆安二年,慕容盛置幽州于此。义熙四年,北燕高云置幽、冀二州,镇肥如。宋元嘉九年,拓跋魏取其地,为辽西郡治。高齐废郡入北平郡,以县属焉。隋开皇六年,省入新昌县,后改曰卢龙县。唐初,复曰肥如,寻复为卢龙县。”

雍正十三年《畿辅通志》记载:“肥如故城,在府治北。汉置,属辽西郡。隋省,唐复为平州治,寻改曰卢龙。《水经注》:濡水出肥如东北元溪,西南流,经县东,东屈,南转,西回,又经肥如县故城。”

清洪亮吉《乾隆府厅州县图志》记载:“卢龙县:肥如故城在县北。”

道光九年重刊《大清一统志》记载:“肥如故城,在卢龙县北。本春秋肥子国。应劭曰:肥子奔燕,燕封于此,曰肥如。汉置县。高帝六年封蔡寅为侯。邑,后汉、晋皆属辽西郡。后燕时幽州刺史镇此。北燕冯宏[弘]大兴二年子崇以肥如降魏,因为辽西郡及平州治。隋省入新昌县。《旧志》:肥如城在卢龙县西北三十里。按《通典》汉辽西郡故城在今郡东,郡不在此,疑是后魏时故址也。”

1931 年臧励和《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解释:“肥如县:本春秋肥子国。应劭曰:肥子奔燕,燕封于此。汉置县,隋省。故城在今直隶卢龙县北。”“肥,春秋时夷国,子爵。今山西昔阳县东五十里有昔阳故城,即其国都。后为晋所灭。今直隶卢龙县西北有肥如城,藁城县西南有肥累城;山东历城县东有肥城县,或曰晋灭肥后,其族类散处之地。”

肥如城在今何处?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记载:“肥如城:(永平)府西北三十里。”

雍正十三年《畿辅通志》记载:“肥如故城,在府治北。汉置,属辽西郡。隋省,唐复为平州治,寻改曰卢龙。《水经注》:濡水出肥如东北元[玄]溪,西南流,经县东,东屈,南转,西回。又经肥如县故城。”

1985 年,在卢龙县潘庄镇沈庄村南山龙虎寺遗址先后发现石斧、石磨棒、鬲足、陶纺轮、陶网坠、夹砂红陶片、兽骨化石等商代遗物,经专家鉴定为殷商遗址。沈庄位于卢龙县城北偏西约 20 公里处。从地理位置上看,潘庄镇沈庄村位于卢龙县北偏西,且位于青龙河南岸,距河较近,根据古人临河而居的习惯,肥如县治当在潘庄镇沈庄一带。1990 年 11月《卢龙通览》记载:“公元前 530 年(周惠王十三年),晋荀吴灭肥,肥子奔燕,被燕封于此(今潘庄镇沈庄一带),重建肥子国。都邑约当今沈庄龙虎寺殷商遗址。公元前 141年(景帝后元三年)设肥如县,治所位于玄水(今青龙河)、卢水(今迁安境冷口沙河)交汇处,约当今潘庄镇沈庄一带。”1994 年 12 月《卢龙县志》记载:“春秋时期,境内西北有燕封肥子国,都城在今卸甲庄(沈庄原属卸甲庄乡,1988 年 1 月并入潘庄镇)一带。”“西汉景帝后元三年(公元前 141 年)建县,始名肥如,属幽州刺史部辽西郡。县治于肥子国都城旧址。”“沈庄龙虎寺殷商遗址:地处青龙河、冷口沙河交汇处,为肥如城旧址。”

阳乐县 (1) 后汉为辽西郡治。“晋愍帝建兴元年,慕容翰攻段氏,取徒河、新城,至阳乐。”《魏书》“有武历山、覆舟山、林榆山、太真山。”山名转易,多不可考。但言“太平真君八年,并令支”,属于此。而章怀太子云:“阳乐在今平州东。”则知不出卢龙之境。《抚宁志》乃云“阳乐城在西关外”,无据。

【注释】

(1)阳乐县:秦始皇二十二年置,治所在今辽西义县。后汉移治今抚宁县西,为辽西郡治。魏晋因之。明弘治十四年《永平府志》记载:“阳乐城,在抚宁县西关外,即古阳乐县。”清道光九年重刊《大清一统志》记载:“阳乐故城,在抚宁县西。汉置,属辽西郡。后汉为郡治。晋因之。后魏仍属辽西郡。北齐省。《汉书注》阳乐故城在今平州东。”光绪十年《畿辅通志·沿革表》称抚宁县前后汉、魏晋、北魏时为阳乐县,后汉、三国魏为郡治,北齐省。1931 年臧励和《古今地名大辞典》说:“阳乐县,汉置,北齐省。故城在今直隶抚宁县西。”根据《魏书·地形志》“阳乐:真君七年并令支,合资属焉”和康熙十九年《卢龙县志》“阳山,首山之阳也,古阳乐县在焉”、道光九年《大清一统志》“阳山,在卢龙县东南二十五里,相传古阳乐县在焉”之记载,疑北魏时阳乐县徙治于阳山一带。

新安平县 (1) 汉辽西郡之县,后汉省。今不详所在。但据《汉书》云:“夷水,东入塞外。”《水经注》云:“新河,自板[枝]渠东出,合封大水,谓之交流合[口],水出新平县,西南流迳新平县故城西,又东南流,龙鲜水注之。合而东流,注封大水,乱流南会新河,南流于海。”其曰“新平”,即汉之“新安平”,中脱一字耳!详其水道则知其县必在海阳、肥如之间也。

【注释】

(1)新安平县:汉置,后汉省入海阳县。故城在今河北唐山市滦县西。1931 年臧励和《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解释:“新安平县,汉置,后汉省。故城在今直隶滦县西。”

后汉

卢龙塞 (1) 《三国志·魏太祖纪》:“建安十二年,北征乌桓,至无终。大水,傍海道不通,田畴请为乡导,公从之,引军出卢龙塞。塞外道绝不通,乃堑山堙谷五百余里,至白狼山。”《田畴传》:“随军次无终。时方夏雨水[水雨],而滨海洿下,泞滞不通。虏亦遮守蹊要,军不得进。太祖患之,以问畴。畴曰:‘此道,夏秋[秋夏]每常有水,浅不通车马,深不载舟船,为难久矣。旧北平郡治在平冈,道出卢龙,达于柳城。自建武以来,陷坏断绝,垂二百载,而尚有微径可从。今虏将以大军当由无终,不得进而退,懈弛无备。若嘿回军,从卢龙口越白檀之险,出空虚之地,路近而便,掩其不备,蹋顿之首可不战而禽也。’太祖曰:‘善。’乃引军还,而署大木表于水侧路傍,曰‘方今暑夏,道路不通,且俟秋冬,乃复进军。’卤候骑见之,诚以为大军去也。太祖令畴将其众为乡导,上徐无山,出卢龙,历平冈,登白狼堆,去柳城二百余里,卤乃惊觉。单于身自临阵,太祖与交战,遂大斩获,(追奔)逐北,至柳城。”《通鉴》:“晋穆帝永和五年,赵王虎卒,国内大乱,慕容覇上书于燕主隽请伐赵。隽曰:‘邺中虽乱,邓恒据乐安,兵精[强]粮足,今若伐赵,东道不可由也。当由卢龙,卢龙山径险狭,卤乘高断要,首尾为患,将若之何?’覇曰:‘恒虽欲为石氏拒守,其将士顾家,人怀归志,若大军临之,自然瓦解。臣请为殿下前驱,东出徒河,潜趋令支,出其不意,彼必震骇。上不过闭门自守,下不免弃城逃溃。然则殿下可以安步而前,无留难矣!’隽从之。六年二月,隽遣覇将兵二万,自东道出徒河,慕舆于自西道出蠮螉塞,隽自中道出卢龙塞以伐赵。命慕舆渥槎山通道。又孝武帝太元二十一年,燕清河王会使征南将军库傉官伟、建威将军余崇将兵五千为前锋,伟等顿[屯]卢龙近百日。”《魏书·常景传》:“杜雒周反于燕州,以景兼尚书为行台,与幽州都督、平北将军元谭御之。景表求勒幽州诸县悉入古城,山路有通贼之处,权发兵夫,随宜置戍,以为防遏。肃宗从之。别勅谭西至军都关,北从卢龙塞,据此二险,以杜贼出入之路。又诏景山中险路之处,悉令捍塞。”《隋书·阴寿传》:“开皇初,高宝宁引突厥攻围北平。令寿率步骑数万出卢龙塞以讨之。”以上诸史所载卢龙之事颇详,《魏书》:新昌有卢龙山。《水经注》:“濡水又东南经卢龙塞,塞道自无终东出,渡濡水,向林兰陉,东至青陉,卢龙之险,峻坂萦折,故有九峥之名矣。燕景昭元玺三[二]年,遣将军步浑治卢龙(塞)道,焚山刊石,令通方轨,刻石岭上,以纪事功。”杜氏《通典》:“卢龙塞在今平州城西北二百里。”张行人 (2) 旧志云:“在今府城南一里。”误矣。

【注释】

(1)卢龙塞:亦称长堑,在今迁西县西北潘家口一带。从今天津蓟县东北,经遵化、承德,沿滦河河谷出塞,东向直趋辽东大凌河流域,古为塞道。明景泰七年《寰宇通志》记载:“卢龙塞,《魏志》:曹公北征,田畴自卢龙引军出卢龙塞,堑山湮谷五百余里。即此。”天顺五年《大明一统志》记载:“卢龙塞,魏曹操北征,田畴自卢龙引军出卢龙塞,堑山湮谷五百余里。即此。”

(2)张行人:张廷纲,永平卫人,成化八年进士,授行人司行人。弘治十四年编纂《永平府志》。行人司,明洪武十三年置。设行人,正九品,左、右行人,从九品。后改行人为司正,左、右行人为左、右司副,另设行人三百四十五人。二十七年后定均以进士充任,升品秩。掌传旨、册封等事。凡颁行诏敕、册封宗室、抚谕四方、征聘贤才,及赏赐、慰问、赈济、军务、祭祀,则遣其行人出使。

平州 (1) 平州之见于书者有三:有地名,有国名,有州名。《左传》:“宣公元年会于平州,以定公位。”地名也。《史记·朝鲜传》:“封王唊为平州侯。”《功臣表》又有平州侯昭涉掉尾,国名也。……(以下缺一页,今据康熙十八年、五十年《永平府志》补之)。

其州名亦有三 有汉末平州 有晋平州 有后魏平州 汉末公孙度自号平 州牧 及其子康 康子渊 并据辽东 此汉末之平州也 (平州,本取辽东襄平为名)。 魏分辽东 昌黎 玄菟 带方 乐浪五郡为平州 后还合为幽州 晋武 帝咸宁二年 (276 十月 分昌黎 辽东 玄菟 带方 乐浪等郡国五 平州 治昌黎 (当即汉之交黎)。 此晋之平州也 至后魏 平州乃治肥如 而自 齐以下因之 。《 辽史 引公孙度之平州于此 则误矣

朝鲜县 汉、晋属乐浪。延和元年(432 年)徙朝鲜民于肥如,置此县。齐省入新昌。

新昌县 后汉、晋属辽东,魏置此。隋开皇六年(586 年)省肥如入新昌,十八年(598 年)改名卢龙。

【注释】

(1)平州:晋置平州,在辽东及朝鲜半岛。《晋书·地理志》:“平州。汉属右北平郡。后汉末,公孙度自号平州牧。及其子康、康子文懿并擅据辽东,东夷九种皆服事焉。魏置东夷校尉,居襄平,而分辽东、昌黎、玄菟、带方、乐浪五郡为平州,后还合为幽州。及文懿灭后,有护东夷校尉,居襄平。咸宁二年十月,分昌黎、辽东、玄菟、带方、乐浪等郡国五置平州。”北魏时侨置于今卢龙境内。《魏书·地形志》:“平州:晋置。治肥如城。”臧励和《古今地名大辞典》:“晋分幽州置,今辽宁、热河、朝鲜之地。治昌黎,在热河朝阳县境。前燕置,治襄平,在今辽宁辽阳县东北七十里。后燕置,初治龙城,今热河朝阳县治。后治平郭,在今辽宁盖平县南。前秦置,治和龙,今热河朝阳县治。后魏置,治肥如,在今河北卢龙县北。隋置,唐因之,亦曰北平郡,治卢龙,今河北卢龙县治。”

虎头石 在城外五里,南山之麓。荒草凄凄,白石磷磷,若虎踞之状。《史记》云:李广为右北平太守,猎归,见草中石,以为虎,援弓射之,饮矢没羽。次日,寻之,石也,拔矢再射,不能入。土人立祠祀之。今山下有“汉飞将军射虎处”石碣尚在。后人赞曰:

嗟哉!虎头起因何由,未逢箭射一隅荒丘。自经射后遂现虎头,历汉至今鼻眼油油。同山苍苍并水悠悠,与广俱传与世俱留。

奇哉!嵎虎窥我卧牛,人有恒言虎常斗牛。将军射之功著千秋,转妖为祥永奠金瓯。立祠祀之香火不休,相传到今过者凝眸,后人凭吊万禩千秋。

【补录】

清顾炎武《日知录》

李广射石

今永平府卢龙县南有李广射虎石。广为右北平太守,而此地为辽西郡之肥如,其谬不辨自明。《水经注》言右北平西北百三十里有无终城,亦非也,考右北平郡,前汉治平刚,后汉治土垠。郦氏所引魏氏《土地记》曰:“蓟城东北三百里有右北平城。”此后汉所治之土垠,而平刚则在卢龙塞之东北三四百里,乃武帝时郡治,李广所守,今之塞外,其不在土垠明矣。又考《西京杂记》述此事则云:“猎于冥山之阳。”《庄子》言:“南行者至于郢,北面而不见冥山。”司马彪注:“冥山,北海山名。”是广之出猎乃冥山,而非近郡之山也。《新序》曰:“楚熊渠于夜行,见寝石,以为伏虎,关弓射之,灭矢饮羽。下视,知石也。却复射之,矢摧无迹。”《韩诗外传》、张华《博物志》亦同。是射石者,又熊渠而非李广也,即使二事偶同,而太史公所述本无其地,今必欲指一卷之石以当之,不已惑乎?《后周书·李远传》:“尝校猎于莎栅,见石于丛薄中。以为伏兔,射之,镞人寸馀。就而视之,乃石也。太祖闻而异之,赐书曰:‘昔李将军亲有此事,公今复尔,可谓世载其德,虽熊渠之名不能独羡其美,”李广、熊渠二事并用。

清高士奇《扈从东巡日录》

康熙二十一年二月己亥,渡滦河,经永平府城南。永平,古孤竹国。秦汉时为右北平地。李广曾守北平,夜出,见虎,弯弓射之,没羽。比明,乃知为石。今府城东南十五里,峰峦峭拔,下多溪谷。射虎石,其遗迹也。

清康熙吴乘权《纲鉴易知录·汉纪》

【纲】世宗孝武皇帝癸丑元朔元年(公元前 128 年)秋,匈奴入寇,以李广为右北平太守。(右北平郡治平刚,即今河北平泉县)。

【目】匈奴号广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

清乾隆三十三年《乾隆御批纲鉴》

汉世宗孝武皇帝

癸丑元朔元年秋,匈奴入寇,以李广为右北平(汉郡,治平刚,故城在今热河八沟界)太守。广在郡,匈奴号曰“汉飞将军”,避之,数岁不入界。(广猿臂善射,尝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矢,视之石也。他日射之,终不能入矣。)

清高宗朱批:射石之事,邻子虚以资名谈可耳,余以为不宜入正史。

清朝鲜书状官徐长辅《蓟山纪程》

甲子(嘉庆九年,1804 年)二月初八日戊辰阴。夷齐庙四十里午餐。永平府二十里史氏家宿。

射虎石

自滦河发,行至青龙河。永平府城,西北枕流,此河足为府城之濠。从桥而行,又西行五里许。为见射虎石,沿河而下,有一碣立洞口,即清襄敏蔡公(蔡士英)神道碑。遂入洞而行数三帿,山阜宛转,下竖一碑,刻曰“汉飞将军射虎处”,“康熙壬戌,命绥远将军蔡毓荣重建”。毓荣莫是襄敏耶?当碑前下马,忽抬头流眄,则山腰有白虎,转头贴腹,弩目而视下。其全身则大半隐伏于沙土间,诸人皆肃然而恐。定晴更视之,石也。此是李将军所射之石,而以虎视之,则殆过七分之肖矣。仍溯想千载,当将军醉猎之时,月色荒凉,林路熹微,负隅一物,若将向人而咆哮,无怪将军之以石为虎也。以将军格虎之勇,安得不抽矢一发乎?余遂上山,寻石头没镞处。盖苍苔剥面,枯莎缠身,不可得以详,而物状之彷佛得名者,莫此若焉?古称阴山射虎,此无乃阴山地耶?或以射虎处,称虎头站。

苍鳞白额孰真非?异事阴山射虎归。想象将军凭醉路,黑林中夜月熹微。

清朝鲜使者金景善《燕辕直指·出疆录》

射虎石记

圣申(朝鲜使臣)舍车乘马,独自往见而归。言渡青龙河数百步,遵河而南六七里,踰一小岘,有村落十余户。逢人辄问射虎石,有人指西岸一处曰:“此其地也。”就见之,则只有砂砾累累成块,微有白色。初非一块,浑成之顽石。虽拙射射之,箭可没饮。若非李广醉中壮谈,则必是好事者流传之误也。且旧传:其傍有短碑,刻曰“汉飞将射虎处”,下刻“康熙十六年立”,而碑亦无存云。盖右北平郡治,前汉时在平刚。平刚在今卢龙县东北三四百里,即塞外也。后汉时在土垠。李广为守在于平刚,不在土垠明矣。《西京杂记》述此事云:“李广猎于冥山之阳,即《庄子》所谓南行者。至于郢,北面而不见郢山者。此也。”司马彪注云:“冥山在北海上”。乾隆《通鉴辑览》头评曰:“射石之事,邻子虚而资名谈可耳。余以为不宜入正史云云。”此言甚确。而今欲强指一石,以当之于不当之处,何其妄也?此即无可观,则后之过此者,不必枉道穷寻耳!

【考证】

汉飞将军李广射虎石今何处?

李利锋

李广,西汉名将,猿臂善射。《史记·李将军列传》记载:“乃召拜广为右北平太守。”“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射杀之。”《汉书·李广列传》记载:“于是上乃召拜广为右北平太守。广在郡,匈奴号曰汉飞将军,避之,数岁不入界。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矢,视之,石也,他日射之,终不能入矣。广所居郡闻有虎,常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射杀之。”唐代诗人卢纶《塞下曲》诗将李广射虎情节描述得活灵活现:“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卢龙县城西南 3 公里虎头石村南山坡原有巨石若虎首,俗传汉右北平太守李广射虎处。

早在明代初期,永平府就有李广射虎的传说。明景泰七年(1456 年)《寰宇通志·永平府·古迹》记载:“射虎石:在府城南三里。相传汉将李广夜出见虎,弯弓射之,至没羽。比明,乃知为石。”天顺五年(1461 年)《大明一统志·永平府·古迹》记载:“射虎石:在府城南八里,汉将李广夜出见虎,弯弓射之,至没羽。比明,乃知为石。”“阳山,在府城东南十五里,峰峦高耸,下多溪谷,西有李广射虎石。”弘治十四年(1501 年)《永平府志·古迹》记载:“南山石虎:在府城南五里,山有石,状如伏虎。相传汉李广为右北平太守时,出猎夜归,疑为虎,射之没簇,即而视之,乃石也。今遗痕尚存。”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记载:“阳山,府东南十五里。峰峦高耸,下多溪谷。汉李广守北平,俗传曾射虎于此。山之西麓,有射虎石。”

清康熙十九年《卢龙县志》记载:“虎头石,在城外五里南山之麓。荒草凄凄,白石磷磷,若虎踞之状。《史记》云:李广为右北平太守,猎归,见草中石以为虎,援弓射之,饮矢没羽。次日,寻之,石也,拔矢再射,不能入。土人立祠祀之。今上下有汉飞将军射虎处,石碣尚在。”康熙五十年《永平府志》记载:“其以石名虎头,在府南五里南山之麓,若虎踞状。《史记》云:李广为右北平太守,猎归,见草中石,以为虎,援引射之,饮矢没羽。次日寻之,石也。拔矢再射,不能入。土人立祠祀之。今祠废。”乾隆三十九年《永平府志》记载:“虎头石,城南六里,若虎踞状。旧传为汉李广射虎处,其下漆滦合流。”道光八年(1828)朝鲜正使从事朴思浩《心田稿》写道:“射虎石,在滦河上。山下有‘汉飞将军射虎处’七字碑。匈奴号曰飞将军,不敢入右北平,何等英勇!”光绪五年《永平府志》记载:“虎头石,在(永平)府城南六里,状如虎踞,旧传为汉李广射虎处。其下滦、漆合流。”

民国二十年《卢龙县志》记载:“虎头石在城南六里,状若虎踞。旧传为汉李广射虎处。其下滦、漆合流,向有渡口,故入八景曰虎头唤渡。”

人们为纪念李广射虎,在此修建飞将军祠,直到民国时期尚存。清康熙十八年《永平府志》记载:“李将军庙,在城南八里,祀汉太守李广。”康熙十九年《卢龙县志》记载:“飞将军祠,在虎头石下新店庄。”道光九年《大清一统志》记载:“李将军祠,在卢龙县南虎头石下,祀汉李广。”光绪五年《永平府志》、民国二十年《卢龙县志》记载:“李将军祠,在府城南虎头石下,祀汉太守李广。”

虎头石早已被附近村民开采石料而破坏。

名将善射的故事由来久矣。《吕氏春秋·精通》:“养由基射兕,中石,矢乃饮羽,诚乎兕。”兕:如野牛而青,象形,古书上说雌犀牛。

西汉韩鹦《韩诗外传》:“昔者楚熊渠子夜行,见寝石,以为伏虎,弯弓而射之,没金饮羽,下视,知其石也,因复射之,矢摧无迹。”西汉刘向《新序》:“楚熊渠夜行,见寝石,弯弓射之,没矢饮羽,下视知石也,却复射之。矢摧无迹。”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认为“是射石者又熊渠,而非李广也。即使二事偶同,太史公所述本无其地。”

李广射虎的故事流传甚广,但是射虎处历来有争议。除《史记》、《汉书》记载外,西汉刘歆《西京杂记》说在冥山:“李广与兄弟共猎于冥山之北,见卧虎焉,射之,一矢即毙。……。他日复猎于冥山之阳,又见卧虎,射之,没矢饮羽,进而视之,乃石也。其形类虎,退而更射,镞破竿折而石不伤。余尝以问杨子云,子云曰:‘至诚则金石为开。’”扬子云,即扬雄,西汉著名学者、辞赋家,字子云。成语“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源出于此。

北魏郦道元、北宋乐史认为,李广射虎处当在玉田、无终之间。《水经注》记载:“无终县:秦始皇二十一年,灭燕,置右北平郡,治此。汉世,李广为郡,出遇伏石,谓虎也,射之饮羽,即此处矣。”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记载:蓟州“渔阳县:本汉旧县,古北戎无终子国也。北平故城:《隋图经》云:‘渔阳有北平故城,即汉将军李广为郡守,出猎,遇草中石,谓是伏虎,引弓射,没羽。’即是此处。”后汉时右北平郡治方迁至土垠(唐山市丰润区东),李广所守为西汉时右北平,郡治在平刚,故不在无终。清杨守敬疏曰:“射虎石,郦氏《水经注》言,此石在玉田、无终之间,是以后汉之右北平为李广所治,与东越青陉之说自相矛盾。守敬按:梁玉绳曰:《黄氏日钞》射石事,每载不同,要皆相承之妄言。《西京杂记》五述广此事,云猎于冥山之阳。据《战国策》及《史记·苏秦传》,冥山在韩国,而右北平治平刚,在今塞外,即使广真有其事,亦非守右北平时也。”

《史记》、《汉书》说李广射虎是在任右北平太守之时。西汉时右北平郡治在平刚县附近(一说在今河北平泉县;一说在辽宁凌源县西南 4 公里安杖子村;一说在内蒙古宁城县西南约 10 公里黑城村)。清吴乘权《纲鉴易知录》注曰:“即今河北平泉县。”《乾隆御批纲鉴》注曰:“平刚,故城在今热河八沟界。”而今卢龙县则为西汉时辽西郡肥如县地,因此有学者认为李广射虎石不在卢龙境内。

其实,西汉肥如县(今卢龙县)地处右北平郡与辽西郡交界之区,李广征匈奴,逐水草而居,“广行无部伍、行阵,就善水草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刁斗自卫”,故射虎之处并不一定在右北平郡境内。

另外,隋唐时期,卢龙县为北平郡治,汉右北平郡与隋唐北平郡疆域有重叠,故古人可能将北平郡误作右北平郡,移花接木,附会此说。

清康熙皇帝认同李广射虎石在卢龙的观点。康熙二十一年二月东巡祭祖,路过永平府时,还命绥远将军蔡毓荣立“汉飞将军射虎处”石碑一块。清道光十二年朝鲜使者金景善《燕辕直指·出疆录》记载:“旧传其傍有短碑,刻曰‘汉飞将射虎处’,下刻‘康熙十六年立’,而碑亦无存云。”嘉庆八年朝鲜书状官徐长辅《蓟山纪程》记载:“山阜宛转,下竖一碑,刻曰‘汉飞将军射虎处’,‘康熙壬戌(二十一年,1682 年),命绥远将军蔡毓荣重建’。”

乾隆皇帝不认同李广射虎石在永平府的说法。《乾隆御批纲鉴》高宗朱批:“射石之事,邻子虚而资名谈可耳!余以为不宜入正史。”清朝鲜使者金景善《燕辕直指·出疆录》记载:“逢人辄问射虎石,有人指西岸一处曰:‘此其地也。’就见之,则只有砂砾累累成块,微有白色。初非一块浑成之顽石。虽拙射射之,箭可没饮。若非李广醉中壮谈,则必是好事者流传之误也。……盖右北平郡治,前汉时在平刚。平刚在今卢龙县东北三四百里,即塞外也。后汉时在土垠。李广为守在于平刚,不在土垠明矣。《西京杂记》述此事云:李广猎于冥山之阳,即《庄子》所谓南行者。至于郢,北面而不见郢山者,此也。司马彪注云:冥山在北海上。《乾隆通鉴辑览》头评曰:‘射石之事,邻子虚而资名谈可耳!余以为不宜入正史。’云云。此言甚确。而今欲强指一石,以当之于不当之处,何其妄也。此即无可观,则后之过此者,不必枉道穷寻耳。”也认为指此石为李广射虎石有些牵强附会。

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虎头石村确有一块形如卧虎的石头,但不一定是李广所射之石。李广“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屡立战功,但始终未能封侯,后世多为之鸣不平。唐代文学家王勃在《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中发出感叹:“时运不济,命运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明清两代戍边将士、文人雅士见到虎头石,借古讽今,抱怨朝廷赏罚不明。如今,虎头石已毁,惟村名与历代诗文存焉。

黑石 在城西北十五里。北近迁安县界。石从地生,突兀而出。昔人曾琢“黑石”二字于上。康熙十一年,卢龙县知县魏师段查荒经过,奇其形象,乃更镌“龙唫虎啸”四字于旁,又镌“南宫頫首”四字,石品、字品,苍古可传。后人赞曰:

有石有石,在路之陌。锺天之灵,孕地之脉。忽高涌于平原,倐突生于旷野。若隐若现,若动若歇,曲折乎龙卧之盘桓。

纵横哉!虎悬而飞越,随云露以周旋,因霜雪以黑白。时而朱颜以对乎太阳,时而皓首以伴夫明月。今古难易其居趾,寒暑莫更其颜色。南望卢水兮,为雨为霖;北瞻燕山兮,纪功纪烈。昔刊为黑石兮,名黑而实未黑;今镌为龙虎兮,若长啸于知音之侧。仰松岩兮,云覆八方于四国;祝九如 (1) 兮,愿不迁崩以不竭。一经赏鉴兮,声重夫卢龙之远塞;再加品题兮,高夫仙台之古碣。

卢龙县志卷之一终。

【注释】

(1)九如:天保九如。《诗·小雅·天保》:“天保定尔,以莫不兴。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騫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连用九个“如”字,祝颂福寿绵长。后遂以“天保九如”为祝寿颂词。

【补录】

金平州尊胜陀罗尼经幢

卢龙县城大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迄今尚存,旧县志阙如,今补之。

清光绪五年《永平府志·古迹》

石幢,在府城南街。高三丈,环以石栏,觚棱八面,自下至上凡七层。第一层刻创建石幢记(金大定年间)。第二层、第三层刻佛经,第四层刻明万历年间重修记。以上三层皆佛像。

□□ (大金)国平州石幢记  □□□中都□□僧井述

窃闻自东汉永平年间,摩腾 (1) 入洛,始闻佛教之声。尔复[后]西僧继至,故佛之圣典渐流二京 (2) 。三藏 (3) 真诠大衍九域,比屋 (4) 黔黎 (5) 皆霑甘露。上至王公,下及皂隶,竞为读诵,诚为苦海之舟航矣!然佛教虽著,犹有多门,乃大列三乘 (6) ,高张五教 (7) ,或偏圆不定,或显密 (8) 殊途,虽万派洪波,咸归大海。后至唐仪凤年中,西天神僧曰:“佛陀钦风 (9) ,殉命 (10) 来游清凉 (11) ,参游未遍,遇文殊化身 (12) ,相对言论。”文殊曰:“尊者远来,游礼五顶,欲求圣利,未知将得《尊胜陀罗尼经》来不?”佛陀曰:“不。”老叟曰:“若未将经来,空游何益?”佛陀闻次,便辞老叟,策杖西归。不数年间将经再至,还遇老叟,相慰晤言。叟曰:“若将经至,以利生民,诚为大善。”佛陀乃诣阙陈词,□□ (三藏)真文译讫,朝廷降旨,令于京邑州郡闾阎中建石幢,刻密言于石上,以希尘霑影覆之□ (利),潜滋万古。此乃建石幢之始也。

平州大郡,东□ (望)遥山,西临大水,厥田上中,居民纯厚,有三代遗风。原其所系,尧创九州,属青州。舜添三州,遂隶于幽。武王封召公于燕,故此州属燕。秦并六国,以天下为三十六郡,乃号辽西郡。炎汉御宇,更号右北平。司马氏及曹丕有国,改置卢龙郡,今之县名,乃从古号。元魏、石勒、慕容氏父子建国,皆从卢龙之郡。隋文创业,去郡为平州,盖顺古北平之号。唐乘玉辇,只号平州。后唐、五代□ (迄)辽,皆从平州之名。大金建国,远收淮北之地,正隆迁都于燕京,大修宫殿,建号中都,故我州为大国之东门矣!

平州古城,今之北城是也。南城,辽人筑之,于南城中旧有石幢一座,于正隆四年(1159 年)五月二十日,遭风雷暴至,仆之于地 (13) ,居民秽污,深可悲夫。於戏!万事无恒,荣枯互作。会州中信士王昌吉校尉□ (等)发心再建,遍告州人。□ (阖)邑□ (布)施铜钱二千万,命匠琢石,及刻密言于上。始于大定九年(1169 年)五月间兴工,后至大定十一年(1171 年)九月三十日工毕。奇巧之势,十倍于前。举高三丈,落落风规,实州中之伟望。落成之日,仕庶稽□ (首),咸谓奇哉!众议式昭厥德,万古不泯。乃命都僧井直笔茂实 (14) ,以传不朽。大定十一年九月三十日建。

□□ (平州)医士黄玄书石。

以后三面皆刻当日官爵及邑人姓名,字多漫灭不辨。

(注:载自光绪五年刻本《永平府志》,又与卢龙县文物管理所碑文拓片逐字核校,括号中文字为卢龙县文史专家胡宝珊先生猜测之字)

【注释】

(1)摩腾:摄摩腾,全名迦摄摩腾,中天竺人,精通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 58 ~ 75 年)来到洛阳,传经说法,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2)二京:西汉时长安和东汉时洛阳。

(3)三藏:佛教经典分为经藏、律藏、论藏三部,故称三藏。唐代法师玄奘因精通三藏,故称唐三藏。

(4)比屋:家家户户。

(5)黔黎:黔首黎民,指老百姓。

(6)三乘:小乘(声闻乘),中乘(缘觉乘),大乘(菩萨乘)。

(7)五教:小教、始教、终教、顿教、圆教。

(8)密显:佛教分为密教、显教二教派。

(9)佛陀钦风:佛陀,指佛陀波利,意译觉护,唐代译经家,北印度罽宾国人。忘身徇道,遍拜灵迹。闻文殊菩萨在清凉山,远涉流沙,躬来礼谒,于唐高宗仪凤元年(676)杖锡五台山,虔诚礼拜,逢一神异之老翁,蒙其示教,重返本国,取梵本尊胜陀罗尼经复来京师。仪凤四年,高宗敕令日照及杜行顗译之,译成之后,置于宫中,未流布于世。后应波利之请,还其梵本,以供流布。波利遂持此梵本往西明寺,得精通梵语之僧顺贞共译之,是为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经中所载之佛顶尊胜陀罗尼,为古来密教行者朝夕勤行、回向亡者所必诵读者,且自古有关此陀罗尼之灵验甚多。钦风,谓敬慕其风俗教化。

(10)殉命:冒着生命危险。喻指风尘仆仆,不辞辛苦。

(11)清凉:清凉山,即佛教圣地山西五台山,有东台望海峰、西台挂月峰、南台锦绣峰、北台叶斗峰、中台翠岩峰五座山峰,最高峰北台叶斗峰海拔 3058 米,气温低,故名清凉山。

(12)文殊化身:一老者。佛陀波利尝遍历诸国访寻灵迹,唐仪凤元年来清凉山礼拜文殊菩萨,悲泣雨泪,冀睹圣容,忽有一老者现,谓波利云:“师精诚恳恻,何所求耶?”波利云:“闻文殊菩萨在此山,特由远地来谒。”翁乃问:“汝自彼国带来佛顶尊胜陀罗尼否?此土僧俗共犯诸罪者多,佛顶神咒为除罪秘方,若不赍此经,徒来何益?”说完,老翁忽不见。波利惊叹之余,乃归国取经。再至长安,奏阙下求进见。时,帝赏其精诚,下诏鸿胪寺典客令杜行顗及日照三藏共译。译讫,帝欲留经本于宫中,然波利则奏请流通经本。帝依其奏,留下所译经本,梵本赐回。波利乃又奏请与西明寺顺贞等共译,名曰《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相传其后波利持梵本入清凉山,而不知所终。

(13)仆之于地:倒塌在地面上。仆,向前跌倒。

(14)茂实:茂盛而多实,盛美的德业。

重修北平石幢记

闻不生不灭之理,凭五衍 (1) 而弘□□ (贞风),若亡之规,依四流 (2) 以大展。矧兹边古刹,尤关象教 (3) 涅槃,奈宗镜陵夷 (4) ,致正颓败,烈日流丹,几于坚林就寂,若□火徒尔。遑栖大千,眷忝皂盖 (5) ,朱轮 (6) □□,祥河宝树。于是体玄黄方石之教,了□三乘;顺苍赤恒河之忧,顶礼七宝。乃兹乌府 (7) 西轩韩公者,茂秀气于三明 (8) ,超尘情于六入,眷言兴葺,禅慧攸宅;黄门绍明白公 (9) 者,度玄津 (10) 以重枻,悯释网而□ (更)维。于昭檀林,式杨弘烈。乃命省祭 (11) 马□庀徒揆日,爰续净业,民悦子来,工兢□力。西临雉堞,滦水潆纡;东望岑阁,峰峦耸翠。层石百尺,上廖廓而无□ (天);延袤万丈,下峥嵘而无地。日色照临,则丹雘煌煌,沉影曜金,恍乎阐八宗 (12) 而弘六度 (13) ;风声乍吹,则铃角铿锵,响彻重霄,霭乎振游锡而动法钵;烟雨欲来,则连云结雾,白昼晦冥,俨乎息五蕴而断六根;积雪凝冰,则瑶干亭立,晶光四照,宛乎拥鹳姿而现宝相,以故盱慧目于康衢者,□□夜晓息火宅于俗缘者,飞焰晨消,卒使三十七品 (14) 之疏义,澄结彩于滦江,九十六种 (15) 之善缘,著法林于榆塞。嗟乎!幻世者,空也。空滞则色染,住世则色□,色堕则空顽,然则梵皇回车,四门面壁,六岁良有以耳!敢万言于雕虫,庶仿佛乎鹫岭。其词曰:

于维炎汉,瞿昙渐开。缁流浩伙,福慧漫猜。皇矣能仁,宝刹飞来。空中现色,遂广善才。莲出污泥,泥固莲台。玉铲顽石,石乃玉阶。不垢不净,无福无□。瞩兹宝刹,龙翔凤回。给园多士,电目崔嵬。爱如流海,尘似落梅。象教既辟,呵护风雷。嗟维幡幢,贞珉永哉!

大明万历二十八年岁次庚子(1600)十一月初一日立

赐进士第永平府知府商丘曹代萧撰

同知朝邑王皞如

通判石楼李如宝

婺源江一蔚

上思林瑞芝

推官亳州王之屏

卢龙县知县慈溪叶世英

同立石

书役杨□□写

石匠□□□

胡稳□

(选自 1988 年 12 月邸和顺主编《秦皇岛市文物资料汇编》,经与卢龙县文物管理所碑文拓片核对,括号中为校注者猜测之字)

【注释】

(1)五衍:五乘,即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指运载众生到善处的五种法门。唐释静泰撰《众经目录》:“凭五衍而贞风。”

(2)四流:语出自佛教论书《成实论》(古印度诃梨跋摩著,后秦鸠摩罗什译)。流而不返,谓之流。谓众生由三惑(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之所流转,漂泊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而不能返于涅槃彼岸也。

(3)象教:释迦牟尼离世,诸大弟子想慕不已,刻木为佛,以形象教人,故称佛教为象教。

(4)宗镜陵夷:宗镜,宋代永明禅师撰《宗镜录》,详述诸经之大意与经论之正宗。陵夷,衰败,走下坡路。

(5)皂盖:古代官员所用的黑色蓬伞。《后汉书·舆服志》:“中二千石、二千石皆皂盖,朱两轓。”

(6)朱轮:古代王侯显贵所乘的车子。因用朱红漆轮,故称。借指禄至二千石之官。古代太守乘朱轮车。

(7)乌府:喻指御史。《汉书·朱博传》:“是时御史府吏舍百馀区,井水皆竭;又其府中列柏树,常有野乌数千栖宿其上,晨去暮来,号曰‘朝夕乌’。”后因称御史府为“乌府”。西轩韩公,韩应庚,号西轩,曾任监察御史。

(8)三明:佛教语。指天眼明、宿命明、漏尽明。南齐王屮《头陀寺碑文》:“气茂三明,情超六入。”《文选》注曰:“维摩经曰:佛身即法身也,从六通生,从三明生。僧肇曰:天眼、宿命、漏尽,为三明。维摩经曰:六入无积,眼耳鼻舌身心已过。”佛教谓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为内六入,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为外六入;六根、六尘互相涉入,即眼入色,耳入声,鼻入香,舌入味,身入触,意入法,而生六识。

(9)绍明白公:白瑜,字绍明,东胜左卫人。万历二十三年进士,授兵科给事中,迁工科都给事中。天启初,累官至刑部左侍郎。黄门,给事中的别称。

(10)玄津:指佛法。《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释网更维,玄津重枻。”张铣注:“释网、玄津,并佛法也。”

(11)省祭:省祭官。明代清初未入流闲散官职,负责“纠察”、“督察”等职能。

(12)八宗:佛教八大宗派禅宗、密宗(真言)、唯识(法相)、天台、华严、三论、诚实、净土宗的简称。

(13)六度:六波罗蜜也。旧称波罗蜜,译言度。新称波罗蜜多,译言到彼岸。度为度生死海之义,到彼岸为到涅盘岸之义,其意一也。其波罗蜜之行法有六种: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也。

(14)三十七品:又称三十七觉支、三十七菩提分、三十七助道法、三十七品道法。为追求智慧,进入槃盘境界之三十七种修行方法(四念住(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

(15)九十六种:九十六种外道。佛陀住世前后,印度出现许多反婆罗门的沙门集团,后来佛教称之为外道。

【考证】

卢龙县陀罗尼经幢考

李利锋

大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俗称石塔,因幢身刻有《佛顶尊胜陀罗尼经》而名,坐落于卢龙县古城内南门里十字路口中央,系秦皇岛地区唯一尚存保存较完好的金代石雕经幢。整座经幢用多块巨石精雕细刻后叠砌而成,高大挺拔,秀美壮观。幢高 10. 35 米。耸立在正方形的石砌台基中央,台基四周以石雕栏柱围绕,占地面积 25 平方米。经幢为八棱多层式建筑,幢身分为六节,各节间设置华盖、幢檐及迎莲等石雕饰件。上为莲花宝珠式幢刹,下有须弥幢座,外围龙盘玉柱,呈八龙祥扶状,须弥座上各面雕饰猛兽、佛教人物、经变故事及飞天等,造型古朴,雕刻精细。

经幢创建年代,史料未有记载。考之《平州石幢记》,则说始建于唐高宗仪凤年间(676 ~ 679 年)。唐代佛教盛行,仪凤元年(676 年),北印度罽宾国(今克什米尔一带)沙门佛陀波利礼拜文殊菩萨道场五台山后,与中印度地婆诃罗(日照三藏法师)同译经论,请将《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刊布中外。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是密教经名之一。“佛顶尊胜”,即尊胜佛母,又称顶髻尊胜佛母、佛顶尊胜佛母,乃长寿三尊之一,可主长寿。“陀罗尼”,“总持”之意,即能摄持种种善法不失。在唐代数以万计的佛经中,为何要刻《陀罗尼经》呢?《佛顶尊胜陀罗尼》是释迦牟尼为解救善住天子即将面临短命寿终、受畜身、地狱等苦难而说的。据《佛顶尊胜陀罗尼经》载:“尔时三十三天于善法堂会,有一天子名曰善住,乘大宝宫天女侍从,前后围绕纵逸嬉戏,与诸妓女共相娱乐。时夜后分忽闻空中有声唤言:‘善住天子汝从今数,却后七日汝当舍报,堕于阎浮作七种畜生,常食秽恶不净之物,次堕地狱备受诸苦,经多劫后方得为人。虽得人身生无两目,矬陋粗丑诸根不具,口气常臭恒乏衣食,贫穷下贱人所弃恶。’”天子闻之,大感惊怖,请求于帝释天。帝释天以天衣等广为供养,至祇圆精舍求救于佛,佛乃为其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令善住天子诵之,以延寿转难。善住天子持诵六日六夜,终成善果,修成善住尊者(五百罗汉中第 146 尊)。

佛经说此陀罗尼具有破地狱的神奇功效,能够净除一切恶道——包括地狱、畜牲和饿鬼。最玄妙之处是“尘沾影覆”:凡人接近或见到此陀罗尼,甚至只要书写着此陀罗尼的经幢的影子映到身上,乃至于幢上的灰尘飘落到人身上,就能净除一切罪业恶道。这也是唐人建经幢的主要原因之一。

经文说:“告帝释言:天帝有陀罗尼名为如来佛顶尊胜,能净一切恶道,能净除一切生死苦恼。又能净除诸地狱阎罗王界畜生之苦,又破一切地狱,能回向善道。天帝此佛顶尊胜陀罗尼,若有人闻一经于耳,先世所造一切地狱恶业皆悉消灭。”并且说:“佛告天帝:若人能书写此陀罗尼,安高幢上,或安高山,或安楼上,乃至安置窣堵波(即塔)中。天帝,若有芯刍、芯刍尼、优婆塞、优婆夷、族姓男、族姓女,于幢等上或见或与相近,其影映身,或风吹陀罗尼上幢等上尘落在身上。天帝,彼诸众生所有罪业,应坠恶地道狱、畜生阎罗王界、饿鬼界、阿修罗身恶道之苦,皆悉不受,亦不为罪垢染污,为一切诸佛之所授记。”人们信佛希冀解除苦恼,祛病弭灾,延年益寿。因此,一种新的佛教建筑形式——经幢应运而生,建造尊胜陀罗尼经幢风靡一时。

平州尊胜陀罗尼经幢是否建于唐仪凤年间呢?唐仪凤元年(676 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方传入中国,仪凤四年(679 年)译成汉语。唐定觉寺沙门志静《佛陀波利译本序》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者,婆罗门僧佛陀波利仪凤元年从西国来自至此汉土到五台山次。……至永淳二年(683 年)回至西京……大帝遂将其本入内,请日照三藏法师(地婆诃罗)及敕司宾寺典客令杜行顗等共译此经。”永淳元年沙门彦悰《地婆诃罗译本序》云:“此经以仪凤四年正月五日,朝散郎行鸿胪寺典客令杜行顗与宁远将军度婆等奉诏译进。”但是,“译成之后,置于宫中,未流布于世,后应波利之请,还其梵本,以供流布。”

平州距京师二千六百五十里,佛经从长安传播到卢龙,尚需较长时日。因而平州陀罗尼经幢应建于唐代宗仪凤年间以后。

宋赞宁《高僧传·佛陀波利传》:“天皇赏其精诚崇斯秘典,下诏鸿胪寺典客令杜行顗与日照三藏于内共译。译讫嚫绢三十匹,经留在内。波利垂泣,奏曰:‘委弃身命志在利人,请帝流行是所望也。’帝愍其专切,遂留所译之经,还其梵本。波利得经弥复忻喜,乃向西明寺访得善梵语僧顺贞,奏乞重翻。帝俞其请。波利遂与顺贞对诸大德翻出,名曰《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与前杜令所译者,咒韵经文少有同异。波利所愿既毕,却持梵本入于五台,莫知所之。或云波利隐金刚窟,今永兴龙首冈有波利藏舍利之所焉。大历中,南岳云峰寺沙门法照,入五台山,礼金刚窟。夜之未央克责扑地,忽见一僧长七尺许,梵音朗畅,称是佛陀波利。……俄已入窟见一院,题额云金刚般若寺。……间有秘藏中缄金刚般若并一切经法。……波利引之出去,照苦乞在寺,波利不许,临别勉之,努力修进再来可住。照还至板上蹑履,回眸之际波利隐焉。”据《高僧传·法照传》记载,唐代宗大历五年(770 年)四月六日,衡州湖东寺法照大师远赴五台县佛光寺。四月十三日,与五十余僧同往金刚窟,虔心礼拜三十五佛名,师礼才十遍。乘夜独诣金刚窟所,五体投地,虔诚顶礼,祈愿得见文殊大圣。见梵僧佛陀波利,引入一院,额曰“金刚般若寺”,异宝庄严,光明闪烁。也就是说,日照三藏法师与典客令杜行顗译本留在宫中,佛陀波利携带梵本入五台山金刚窟重新翻译。直到大历五年四月,法照大师谒金刚窟时才发现佛陀波利译本,从此才得以流传。

唐代宗大历十一年(776 年)二月,诏令天下僧尼令诵《佛顶尊胜陀罗尼》,限一月日诵令精熟,每日诵二十一遍。据《代宗朝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三藏和上表制集》记载:“宝应元圣文武皇帝批:天下僧尼令诵佛顶尊胜陀罗尼,限一月日诵令精熟,仍仰每日诵二十一遍。大历十一年二月八日内谒者监李宪诚宣。”这一诏令对中唐以后乃至辽金时期建造陀罗尼经幢影响较大。据此猜测,平州尊胜陀罗尼经幢可能始建于唐大历年间(766~ 779 年)。

卢龙附近的昌黎县、迁安市皆曾建有经幢。据乾隆三十九年《永平府志》记载,昌黎县城北八里“宝峰寺(俗名水岩寺),有《唐佛顶尊胜幢记》,开元灌顶国师不空奉诏译,辽保宁元年(辽景宗耶律贤,公元 969 年)建石。”又据民国二十三年《昌黎县志》载,“石幢系保宁元年岁次己巳四月戊申建,字迹可辨者,‘平州司马刘禹宾母葛氏、前补马城令张报周、崔唐进,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司空使持节营州诸军事作营州判兼新兴铁冶兼御史大夫上柱国张德元’。”乾隆三十九年《永平府志》又载,“石幢:一在迁安城东南隅,明正德间巡按刘士元(刘魁)撤去。幢高三丈,方圆六丈,上有八棱,下有三层,花草人物,雕刻玲珑。”同治十二年《迁安县志》记载:“石幢子:城东南隅察院前。高三丈,方圆六丈,上有八棱,下有三层,花草人物,雕刻玲珑。明正德十二年巡按刘士元撤去。”均未提及始建年代。另外,迁安城西滦河岸边还有一座经幢。据 2008 年第 1 期《文物春秋》“河北迁安发现辽代石刻”一文载,2006 年 5 月,在迁安市迁安镇西夹河村西滦河古道发现辽代经幢、石碑残块等,经幢有“重建陀罗尼幢”、“时统和二十六年岁次戊申四月一日辛卯朔八日戊戌□□建”等字样。经专家考证,经幢始建于辽圣宗耶律隆绪统和二十六年(1008 年)。这些文物遗存表明平州地区早就有兴建陀罗尼经幢的习俗。

历经数百年风雨沧桑之后,平州陀罗尼经幢倾斜颓弊。

契丹人信奉佛教,故辽代佛教寺塔林立,僧侣众多,成为沉重的社会负担。“一岁而饭僧三十六万,一日而祝发三千。”(《辽史·道宗本纪》)“北朝皇帝好佛法,……所在修盖寺院,度僧甚众,因此僧徒纵恣,放债营利,侵夺小民,民甚苦之。”(北宋苏辙《栾城集》)。因此,朝廷不得不限制佛教活动。统和初,诏禁止私建佛寺,凡无额寺院均被视为非法。统和九年(991 年),“诏禁私度僧尼”;统和十五年(997 年),“禁诸山寺毋滥度僧尼”;开泰四年(1015 年),“诏汰东京僧”。在这种情况下,平州陀罗尼经幢因香火不继,难以维修,逐渐损毁。

金代初,对佛教活动仍加以限制。天会八年(1130 年)诏禁私度僧尼。海陵王完颜亮即位,严格控制僧侣人口数量。正隆元年(1156 年)十月癸巳,诏“禁二月八日迎佛”(《金史·海陵王本纪》)。因此,至正隆四年(1159 年)平州陀罗尼经幢彻底圮废。

金世宗完颜雍即位后,由于受母亲李洪愿(辽阳渤海人)信佛的影响,对佛教开始解禁,逐步发展到扶持鼓励。金皇统五年(1145 年),母亲皈依佛门,回东京辽阳主持营建清安寺、垂庆寺,潜心修佛。贞元三年(1155 年),完颜雍晋封赵王,任东京留守。清安、垂庆二寺规模宏大,僧众云集,香火鼎盛。正隆六年(1161 年)五月十六日,李氏圆寂。完颜雍按遗嘱将母亲葬于垂庆寺塔园。当年十月,兄长海陵王完颜亮欲谋害完颜雍,完颜雍与舅父李石于清安寺发动政变,宣告即皇帝位,改元“大定”,是为金世宗。尊谥李氏为贞懿皇后。“大定二年正月甲戌,除迎赛神佛禁令。”(《金史·世宗本纪》)大定二年(1162 年),下令重新增修李氏葬身塔,在塔前另修“奉慈殿”祭祀亡母,又命于清安寺内建“神御殿”以谢佛恩。大定九年(1169 年),改神御殿为“报德殿”。命翰林学士张景仁撰写《清安寺碑》。

在这种大气候下,金世宗大定九年(1169 年)五月平州重建陀罗尼经幢。

明弘治十四年《永平府志》记载:“石幢子,一在府治南,一在迁安县治东,方圆六丈,高三尺,上有八棱碑,刻文皆剥落,金时所建。”清乾隆三十九年《永平府志》记载:“石幢,一在府城南街,今尚存;一在迁安城东南隅,明正德间巡按刘士元撤去。幢高三丈,方圆六丈,上有八棱,下有三层,花草人物,雕刻玲珑。”卢龙城内重修之陀罗尼经幢与迁安城内制式相同。

万历二十八年(1600 年)又进行一次大规模维修。

为何要在此修建这座经幢呢?相传,经幢地下有洞,每逢雨季污水四溢,居民出行不便,苦不堪言。一日,一游方僧途经此地,目睹水害之状,发愿修建经幢以镇水患。僧向附近居民曰:“此乃黑龙作遂,必建幢方能降之。”于是,众人纷纷捐资以助之。果不其然,自从建幢以后,水再不为患。据勘查,经幢位于卢龙古城低洼之处,东面、东北、北面皆高,平山、永丰山、阻山三山之水渗入地下,经地下地质缝隙汇流于经幢之下,而经幢之下恰有缝隙通于地表,形成涌泉。经幢之建恰巧堵住出水口。经幢呈八棱锥形状,共七级,每级之间皆为华丽雕饰。下层为华盖,檐角悬挂风铎,风动铿锵,如今风铎多已遗失;上层为莲花座平台,周以围镂空栏板。经幢底部为一层约 20 厘米厚的垂莲伏地石。其上为须弥座,雕凿有上枋、上枭、束腰、下枭、下枋五个部分,比例匀称。束腰上饰有佛教人物故事浮雕,外围则为八根蟠龙纹柱支撑六级幢身。第一至第四级幢身上刻有文字,书法遒劲美观,堪为佳作。第一级刻金大定十一年(1171 年)《平州石幢记》;第二级刻《大佛顶尊胜陀罗尼经》、《迹神迹咒》;第三级刻《千手眼大悲咒》、《西方弥陀咒》;第四级刻万历二十八年(1600 年)《北平石幢记》;第五、六级皆刻有浅浮雕立式佛像。须弥座与第一级之间下层饰有八角形华盖,八个横长方形立面分别雕有八个不同姿态的飞天;上层则为高浮雕仰莲花瓣座平台,平台东面放置坐佛一尊(早已丢失)。第一级与第二级之间的装饰,下层华盖,亦八角形,每个转角檐部雕有狮子头,转角与转角之间雕有龙头,昂首凝视远方。此外雕有璎珞、帷幔、花结、缠枝莲花纹饰;上层为高浮雕双层莲花瓣座。第二级与第三级之间,下层华盖只雕狮子头八个,亦雕有璎珞、帷幔、花结,空白处还有浮雕缠枝莲花;上层是浅浮雕莲花座平台。第三级与第四级之间,下层华盖上是台雕琢仿木结构八方亭重檐顶;上层是高浮雕仰莲花瓣座平台,围镂空花纹石栏板。第四级与第五级之间装饰和第二级与第三级之间相同。第五级与第六级之间装饰和第三级与第四级之间图案相同。第六级为八角半圆形宝顶,上置宝葫芦一个。经幢四周边长 5. 72 米正方形石栏,栏柱 12 根,其中 5 根赭红色栏柱身雕云龙纹,柱头上饰石狮;7 根青灰色栏柱身雕云龙纹,栏板 12 块,4 块雕龙,8 块雕佛教人物像。

1956 年 9 月,河北省人民委员会将卢龙陀罗尼经幢公布为河北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0 年河北省文物局拨款修葺,1984 年河北省文物局再次拨款加修外铁栏杆保护。2006 年 5 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补录】

明御史韩应庚钓鱼台

卢龙县城南二十里石门镇钓鱼台村西北、滦河岸边有一石矶,名曰“钓台”。明万历间御史韩应庚解绶归里,隐居于此,建有别墅月白楼,时称“钓台月白”。韩应庚家庭富有,热情好客,文人雅士常于此吟诗作赋。

明天顺五年《大明一统志》

钓鱼台,在府城南三十里,水浒有石矶。

清康熙十四年《昌黎县志·古迹》

钓鱼台,在县西境五十里乐安峪右。其山东西横峙,面北下侧滦河后有孤石,直秀雄立千浒,郡人韩侍御筑为别墅,多题咏。

光绪五年《永平府志》

钓鱼台,在卢龙县南一柱峰下,面北临滦。韩御史筑为别墅,有月白楼,在钓台之右,今废。

民国二十年《卢龙县志》

钓鱼台,在城南二十五里一柱峰下,面北临滦河。韩御史筑为别墅,有月白楼,在钓台之右。今俱废,而台座仅存。故八景称为钓台月白。

夷齐读书处

卢龙县城南三十里石门镇高各庄村西六音山之书院山(解放前属昌黎,解放后划卢龙)有“夷齐读书处”摩崖石刻。明清时期古“石门十景”之一“书阁声清”即此。相传商周时孤竹国君二子伯夷、叔齐读书于此。山中云居寺,今为遗址,现存清乾隆二十年《书院山云居寺重修佛堂碑记》青石碑一通。院北有一眼小井,井后数米处石崖下有滴水池,传为夷齐读书洗笔砚之处。井西石壁上镌刻“夷齐读书处”五个大字,下面有款,多已模糊剥蚀,始镌年代无考。作为孤竹文化有机组成部分,故补录于此。

康熙十四年《昌黎县志》

夷齐书院,即书院山,乃夷齐读书之所。

康熙五十年《永平府志·山川·昌黎》

团山北五里许为书院山,两冈合抱,传为夷齐读书处,腰有洞,有寺,后有石岩滴水,名洗心泉。有井,口窄腹侈,触处为泉,名龙泉院。

雍正十三年《畿辅通志》

书院山,昌黎县西四十里。两冈合抱,相传为夷齐读书处。

乾隆三十九年、光绪五年《永平府志·山川·昌黎》

书院山,县西四十五里,两冈合抱,环列石屏,屏下朝阳洞,覆石如厦。一小井,深不满尺,钳入石屏,冬夏不竭。井西大石壁立,镌“夷齐读书处”五字,苔痕剥蚀,摩挲可辨。

道光九年重刊《大清一统志》

书院山,在昌黎县西少北四十里。两冈合抱。相传为夷齐读书处。山半有洞,后有石岩滴水,名洗心泉;有井名龙泉。

同治五年《昌黎县志》

书院山,县西四十五里。两冈合抱,环列石屏。屏下朝阳洞,覆石如厦。一小井深不满尺,嵌石屏,冬夏不竭。井西大石壁立,镌“夷齐读书处”五字,苔痕剥蚀,摩挲可辨。

光绪二十七年《昌黎县乡土志》

书院山,县西四十五里。两冈合抱,环列石屏。屏下朝阳,覆石如厦。一小井深不满尺,冬夏不竭。西壁镌“夷齐读书处” (1) 五字。山后有洗心泉。

夷齐井

光绪五年《永平府志》

夷齐井,在府城北门之西。崇祯初,郡守陈所立勒铭其旁,铭凡三十二字,其词云:“有冽者泉,在城之阴。凿井而甘,浚池而深。柳色花香,式畅予襟。夷齐饮此,当不易心。”又夷齐井古铭,不知何代人撰,有云“夷齐居此,饮之而甘。”今铭已亡,无可考。

民国二十年《卢龙县志》

夷齐井 旧志在治城北门之西。崇祯初,郡守陈所立勒铭其旁,凡三十二字,其词云:“有冽者泉,在城之阴。凿井而甘,浚池而深。柳色花香,式畅予襟。夷齐饮此,当不易心。”又夷齐井古铭,不知何代人撰,有“夷齐居此,饮之而甘”。今铭已亡,无可考。 4aXEh1cLBfEl70IQYj2YQHiwTL1vnCa8ytAatW5/CXFyLDxe1VPsjd/o8J8HObF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