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 在城中 , 以其与南台山平 , 故名 , 或曰平州之名取此 , 非也 (案:平州始因辽东之襄平名,后乃移之于此)。 山巅为督学察院 , 自东北迤南为府卫堂 治 。 府治内有黑水井 , 有长石 , 端刻牛首形镇之 。 为其怪 , 久掩之 。 或曰燕谓 水曰龙 , 黑曰卢 , 县名取此 , 非也 (卢龙,古塞名。自隋移此以名县)。 治南又有 井 , 在谯楼前 , 将雨则气出 , 岁旱以此占之 , 颇验 。 旧志称 “ 谯楼飞雨 ”, 是 也 , 今堙 。
南台山 在城南三里 。 左为首阳山 , 右为孤竹山 , 南台中峙 , 形如印 , 亦 名印山 。 上有开元寺 , 为郡人游赏之所 。 有井 , 下通滦江 。 右为龙王坡 , 以祠 名 。 滦水经其下 , 今改而西矣 。 又南山腰有白石曰虎头 , 俗以为汉李将军射虎 处 。 其下滦 、 漆交焉 。 台北为凤头山 (社以之名)。 迤东为试剑石 , 南为烟墩 岭 。 又二里为佛堂峪 。 又三里为鹰窝峪 , 有古洞 , 自峪而青沙岭 , 折西 , 山半 有井 , 为井儿峪 。 其厜 (1) 洞为孤孤岭 。 岭南为范家峪 , 为大王山 、 老虎洞 , 深丈余 。 东为大小岭 , 为昌黎界 , 有河产金 , 曰淘金河 (今名沙金厂)。 沿而西 南为笔架山 , 以形名 。 西为常福山 。 又西为涧子山 , 有三跳涧 。 二山之阴 , 金 流入滦 。 自孤孤岭之北曰孤峰 , 在县东五里 。 又东三里为东岭 、 烟墩山 , 又十 里为部落岭 , 唐时居黑水部于此 。 为大牛山 , 为黑崖峪 , 东南四里为近阳山 , 为芝麻山 。 又三里为阳山 , 首山之阳也 。 山中有大穵寺 , 多溪谷 , 古阳乐县在 焉 , 有狮子岭 , 迤东为黑石 , 坻茄子山 , 与昌黎界 。
城东北里许为千松岭、为马兰坡、为桃花峪。岭东抵分山为青石峪、为韩庄坨。又东为双望堡,孤峰之一舍也。迤北十里为红山则抚宁界矣。
阳山之阴 , 河源出焉 , 入沮达漆 , 为白沟 。 由孤峰东北渡沟五里为铜矿山 (俗云掘之得铜鼓)。 城北二十里曰牛尾岭 , 上为阿罗卜山 。 前十里有烟墩 , 东 北为石虎山 , 其状怪 。 西为四各庄 , 不产蝎 , 有取至者辄死 , 或曰石镇之也 , 故又名蝎虎山 。 又十里为北安山 , 形如鞍 , 下有河焉 , 起白云 , 日出方散 , 故 寺曰白云 , 有堡曰松崖 。 又北陇端为鹰嘴山 , 西北为茶叶山 、 箭杆头 、 架炮 山 。 又西三里 , 厜 北接黑铁林 、 千头岭 , 有岨临青龙河 、 人首山 , 磈礧 (2) 万片 , 远视之若乱 , 近视纵横有章 , 如人垒而成 , 埋柔可凿 , 先修郡城取之 , 后修桃林关桥取石 , 二岁而罄 , 如崩矣 。 其北为龙王岩 , 多林 。 山正北为亭子 岭 、 狼望山 。 又北十里为三角山 , 迤西为梦山 (一云墓山,云高丽王所葬), 下为 井里凹 , 后为黑崖子 , 有河焉 , 流入漆 , 有石花岭 、 晒甲峪 。 又东为杏儿山 、 梯子山 、 盘龙山 。 折而东为神树岭 , 为兵马峪 。 北极塞为桃林山 (旧志云:昔人于此种桃百株成林,故名,非也。盖境外山势参差,重叠有崟,遍产箭杆,桃林故以名关)。
(1)厜 (chuíwēi):山巅。
(2)磈礧:石也。
关西境外半里为瞭望山,嶕峣崒嵂,下有洞,深二十丈,广五六丈,高杀于广,四壁五采如绘,前有水,颇艰涉,刻曰“普陀真境”。关西里许有甑山,巅有孔,周七丈余,深可四十丈,直洞悬峡,下视青龙河如镜,以其象名之。关下城东百步许,高三里余,嵌岩青龙,旁日照之,其色黄,映水如金,产黄羵及金疮草。迤东斥堠相次,逾河为梧桐峪。其南十里为燕河营。营东二里蟠而为卧龙山,西五里许山畔远望如仙人形,旁有盘石梳印迹。城北八里有石门,两山如壁,有龙潭( 万历初,戍卒修边楼,陶甓赤,祈青,许为立庙,其帅未许。及视工,倏云而雹,帅惧许之,甓乃青 ),立祠其巅,南为羇徨岭( 羇旅至此,彷徨焉,因名 )。逾青龙而西为峰山、正水谷,南为鹿尾山,高峰四围,悬绝谷。城西有试剑石二道,东有鸽子崖泉及孤窑寨泉,西入于青龙。有鱼井,在刘家营北一里,满而不溢,鱼常出没。有风洞在佛儿峪。境外十三山,每秋昼夜狂号损稼( 成化三年内官守备赛之而息。正德三年立祠 ),今祀之,名风王庙,是外草地矣。谷沟前有泉三,涌出如瀑布,并流为暖泉河。至徐流营西南入青龙为水田。自南台之龙王坡西,渡漆里许,为南丘、凉水河,自八里坨下过之,坨西北为罗家山、景峰坨、白虻山,前为枣坯。又北为双子山( 南崖下其石黝,刻曰仰止 ),孤竹长君墓在焉,一名长君山。又北为料马台( 以昔征辽兵过此料马,故名 ),有饮马河。其西为石矸山、铁石坨。又北为分水岭,水之从西北来者,其左由挝角山、盘头山入于漆,右由塔盘山、马鞭山入于滦。马鞭山,一名少君山,孤竹少君墓在焉。
渡漆西十里 , 曰石梯子 , 是为滦河渡 , 中流有龙王岛 , 上祠龙王 , 今废 。 西为行虎山 、 刨钱山 、 狑狗峪 、 沙井坡 。 又北有洞山 , 古孤竹山也 , 距城西十 五里 , 其椒产金沙 , 半产银丱 (音“矿”字), 底产铁冶 。 其 有洞 , 麓有青莲 寺 , 孤竹国城在其阴 , 而滦汇之 , 或曰即古卑耳溪 。 其阳曰俞儿山 (《传》称齐桓公伐山戎,过卑耳之溪,见神人,管仲对以为俞儿者,或即此)。 南为周王山 , 距县 二十里 , 滦水绕之 , 为雪峰岛 。 前对钓鱼台 (为邑人韩御史应庚别墅)。 五里为 灰山 , 下有龙潭 , 上有庙 。 又五里为佛洞山 , 一名窟窿山 , 为昌黎 、 滦州界 。
洞山西北有白莲寺 (一名尼姑山)。 又西曰赤烽山 (社以之名)。 前为鹞鹰 崖 。 西南为四穵山 (一名狼窝), 有寺 , 圣水源焉 。 有烽火山 (一名西安), 安河 之源也 。 又为石崖儿 , 连峰数十里 , 北向为瓦礲山 , 雄峙之 , 有门楼山 , 有裂 坡山 , 下有龙潭 (旱岁祷雨有应), 有独子山 , 距县二十五里 , 会圣安之流及清 凉山泉为横河 , 入于滦 。
水入境 , 滦最大 (古作“濡”。濡,乃官反,详《水经注》), 发源于云州北二 舍炭山 , 觱沸濆涌 , 四舍至宣府东北 , 又四舍至云州堡 , 又十舍至桓州道口 北 , 而南入上都开平界 , 土人谓之商都水 (即上都水,盖土音讹耳), 东流七百 里为九流河 , 其西北道也 。 自东口外都山以西 , 有青龙河 , 又西有宽河 (即豹河), 产金沙 , 流百里入滦 。 其铁门关外分水岭 , 东者入长河 , 西者汇大池入 关 , 出喜峰口而会之 , 过潘家口 , 入团亭下 , 与潵合 。
潵河之源正一、旁二:一曰黑水,自龙井口外七十里乔家岭河,多石,溢涸有常,发于半岭,由三台关南入;一曰横水,南自洪山旧关岭西,从三道岭雨溢则深二丈,广倍之,晴则广不过丈,深尺,合关北出口外孤石,西入潵。其正源自黄崖阴,过大安山后黄门子二百余里,会横水而入龙井关,合黑水,过汉儿庄,绕钓台北,至桃源庄入滦,寿星山阴阳诸水亦入之。其流汹涌,名为强河。东麋石有铁椿( 《水经注》:逆流水乱东北注濡,又东南经卢龙塞,是矣 )。此亦郡境之上游也。
其次曰恒河 , 源出三屯城西北景山之阴王四家峪 , 流达城北而东三里 , 会 山麓诸流 , 广二丈 , 深数尺 , 至迁安中峰西 , 与滦合 , 过唐山 , 合长河 。 长河 自口外聂门 、 龙须 、 三岔入董家口 , 会游乡而东下 , 及青山关营 , 合驻操营 南 、 太平寨西二十里而下稔子口 (此《水经注》之黄雒水也)。 又口外水湖洞 、 大岭寨西二里 , 温泉山会入关者为清河 (《水经注》云:敖水) 及口外干河川 , 入城子关 , 名蛤螺河 , 夹过太平寨前长岭峰 , 合长河东出龟口 , 至官寨下入滦 (《水经注》:东得润水,又会敖水,迳令支城东), 此亦郡境之源也 。
其次曰漆水 , 源从境外十八盘北旱落兀素 (1) 百五十里阿老各泉 , 至蔡家 谷 , 合下二百三十里为三岔口 , 洋河源自此隔矣 。 又二十里 , 土人呼乌慎 [ 填 ] 河 , 入桃林关 , 鹿尾山诸流会之南行 , 至峰山西 , 至于燕河 , 谓凉河 者 , 乃青龙也 。《 水经注 》 云 : 玄水迳肥如县故城南而西南 , 右会卢水者沮水 也 (《水经注》:沮有二渠:曰大沮、小沮)。 沮水 , 源从境外都山东南龙王庙 、 豹 崖之三岔 , 而清河源自此隔矣 。 又二十里合寺儿崖三温泉 , 十里入冷口关 , 冬 暖夏凉 , 谓之冷池 。 刘家关西之暖河过徐流营北 , 温泉长流 , 可稻 。 白洋河 , 从境外入关下 , 泉涌不竭 , 南绕及石门 、 白道诸流 , 至建昌营南而干 , 若溢则 并通青龙 , 是小沮也 。 又六里为峰山 , 青龙过而下 , 至孤竹故城之阴 , 中流有 石 , 为砥柱焉 。 其大沮 , 自古阳乐县东北阳山出 , 泉曰白沟 , 过大石如槽 , 俗 谓之驴槽 。 其西南为阳口 。
城北十二里温泉为肥如水 , 曰温溪 , 今淤 (《水经注》:西入玄。玄又迳孤竹城北,西入濡,肥如县南十二里,为水之会也)。 初由上水关入城中 , 行绕出下水关注 漆 , 数经水患 , 乃塞上关堰 , 水由北城外西行 , 南流入漆 。 境内诸水有名四绝 者 : 一 、 石龟峪泉 , 西流至莲花池而绝 ; 一 、 五里塔泉 , 自狼家谷西流至道东 而绝 ; 一 、 白望泉 , 自双子山流至白砂崖 、 青石头而绝 ; 一 、 社台西峪泉 , 自 部落馆阳岛谷合 , 出与肥如水至坛西而绝 。 惟漆为经流近城南 , 合滦又南行三 十里 , 有石矶 , 为钓台 。 潵及长清二河合 , 过迁安县西黄台山之箕石东 , 会要 孤分水 , 四十五里入滦 。
在州东五里,其北七里曰横河,源出卢龙县独子山。及合安河东西山流,南入横山营后、北沙岸下,东至泡石淀,经榆山后刘家庄,至偏凉汀而合。州西一里为玉带河。其源自菉豆湾,转尹家坟,至府君庙,沿沙堤十里,至岩山之岬,折过岩山而下玉带西二里,为金鱼泉,在演武亭东北,南流入莲花池,达别故河。别故河在金鱼泉西,源自州西北二里庙儿山,东经柏树庄、高家庄、演武亭西堰,合玉带及州南五里河。五里河源自刘官营,而东并经岩山石桥入滦,委蛇而南,如龙翔,五十里达岳婆港乐亭界。东岐为二:左曰胡卢河,右曰定流河。夹县而南六十里至刘家墩入海。二十里为绿洋沟,在县西南四十里( 见《乐亭志》 )。
论曰:永平之地,负山带河。其北卢龙之山,上接太行,绵亘数千里,为南北一大界限。而滦水自上都,会诸水至郡城,与漆水合,然后放乎大海。迹其山川雄胜,是以代为名邦,控制东北,而县当其中,又一方之都会也。第兵火之后,林麓荡然,而水性湍悍,夏秋泛涨,往往有崩城坏堤之忧。又闻昔时自天津漕粟由青河、滦河以达府城,是时商贾辐辏,百物骈集,而郡以殷富。今其事久不讲矣。太史公有言甚哉!水之为利害也,然则奠山川而阜民物,岂不在乎人哉?
(1)旱落兀素:蒙古语hara wusu,黑水之意。一作恶木林、敖母林、敖母伦。今辽宁大凌河流域。明代蒙古左翼察哈尔部、朵颜卫等驻牧地。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废大宁卫》记载:“恶河,在卫东南七十里。东南流入辽东大凌河。土名敖母林,今讹为恶木林。”
明景泰七年《寰宇通志》
马鞭山,在府城西北二十里。
漆河,在府城西门外。源自口北,入桃林口,南流至迁安县为青龙河。东流为漆河,与滦河合。
肥如河,在府城东二十里。源出部落岭下,流至城西,入滦河。
滦河,源自口外开平,东南流,经迁安县界,至卢龙县合漆河,又南至乐亭县入于海。
天顺五年《大明一统志》
阳山,在府城东南一十五里。峰峦高耸,下多溪谷,西有李广射虎石。
笔架山,在府城南一十五里。山巅有石如笔架。
洞山,在府城西一十五里。其上产铁,有冶。
双子山,在府城西北一十五里。有孤竹长君之墓。
周王山,在府城西南二十里滦河中,水夹流其下。
马鞭山,在府城西北二十里,山有孤竹少君墓。
团子山,在府城西北二十五里,有孤竹次君之墓。
灰山,在府城东南二十五里,上有龙神庙,下有龙潭。
裂坡山,在府城西南二十五里,下有龙潭,岁旱居民于此祈雨。
北安山,在府城东北三十里。
赤峰岭,在府城西四十里,上有公孙神康墓。
龟谷,在府城东南二里。其形如龟,入其中,暖气勃然,每岁过时花卉方凋。
漆河,在府城西门外。源自口北,入桃林口,南流至迁安县为青龙河。东流为漆河,与滦河合,入于海。
肥如河,在府城东二十里。源出部落岭下,流至城西,入漆河。
滦河,源自口外开平,东南流,经迁安县界,至卢龙县合漆河,又南至乐亭县入于海。
卑耳溪,齐桓公北征孤竹国,将至卑耳溪,见一人长尺许,具冠,右祛衣,走马疾前导,管仲曰:“登山之神有俞儿。霸王之君兴而登山之神见,且走马前导,左祛衣,示前有水。今右祛衣示右方涉也。”及至溪,从左方涉,其深至膝,桓公拜曰:“仲父之圣至此。”今不知所在。
龙鲜水,在府城东九十里。源出辽西新平县马山,东流入封大水。
沮水,在府城北,有二渠:一曰小沮水,一曰大沮水,下流相合,入于滦河。
谯楼前井,在府治南,每天将雨,有气自井中出,居民遇旱则占雨候。
汤泉,在府城北一十二里。温暖如汤,饮之或可愈疾。
清道光九年重刊《大清一统志》
铜鼓山,在卢龙县东二里。
阳山,在卢龙县东南二十五里。《说文》:“首阳山,在辽西。”即此。中多溪谷,相传古阳乐县在焉。有狮子岭,迤东为黑石,抵茄子山,与昌黎接界。按古之言首阳者,一在渭源,一在蒲坂,一在洛阳,今在偃师,各详本县。
南台山,在卢龙县南三里。左为阳山,右为孤竹山,南台中峙,形如印,亦名印山。有井,下通滦河。右为龙王坡,以祠名。山腰有白石,俗传李广射虎处。其下滦漆交焉。
窟窿山,在卢龙县南三十里。一名佛洞山,为昌黎、滦州分界处。
笔架山,在卢龙县西南十里。其西为业福山,又其西为洞子山。淘金河经三山之阴,入滦水。
周王山,在卢龙县西南二十里。滦水绕之。又五里为灰山,下有龙潭。
裂坡山,在卢龙县西南二十五里。下有龙潭,岁旱于此祷雨。
孤竹山,在卢龙县西。《水经注》:孤竹祠在山上,城在山侧。肥如县南十二里,水之会也。旧志:洞山,故孤竹山也。距城西十五里。山椒,产金沙,半产银铁,底产铁冶。其 有洞,孤竹国城在其阴。
泥沟山,在卢龙县西二十五里。又西曰赤烽山,西南为狼窝,圣水源出焉。又有烽火山,一名西安山。安河源出此,连峰数十里。
瓦罐山,在卢龙县西北二十五里。相近有独子山,其水会圣安之流,及清凉山泉,为横河,入滦州界。
部落岭,在卢龙县东十八里。相传唐时居黑水部落于此。
谯楼井,在府治南。每天将雨,有气自井中出,居民以此占雨候。
清雍正十三年《畿辅通志·永平府》
平山,在府城中,以与南台山平故名。
铜鼓山,府城东二里。
茄子山,府城东一十九里。
芝麻山,府城东南一十二里。又东南为城子之烟墩山、阳山,俱距府城十五里。
灰山,府城东南三十五里。
文峰山,府城南四里。
南台山,府城南八里。左为阳山,右为孤竹山,南台中峙,形如印,山有井,下通滦河。
瓦陇山,府城南二十五里。
佛洞山,府城南三十里。一名窟窿山。
笔架山,府城西南十里。
石梯山,府城西南十一里。渡漆西十里曰石梯子,是为滦河,渡中流有龙王岛,山之西为行虎山、刨钱山。府志。
柏木山,府城西南二十里。
周王山,府城西南二十里,滦水绕之。
裂坡山,一作裂坂山。府城西南二十五里,下有龙潭。
清凉山,府城西南九十五里。
孤竹山,府城西一十三里。孤竹祠在山上,城在山侧。《水经注》
洞山,古孤竹(山)也。其 有洞,孤竹国城在其阴,而滦会之,亦名首阳山。《说文》:首阳山在辽西。《县志》
泥沟山,府城西二十五里。
龙山,府城西四十里。又西有赤峰山。
白蟒山,府城西北一十三里。
双子山,府城西北一十五里。
棋盘山,府城西北一十八里。
马鞭山,府城西北二十里。
架炮山,府城北一十五里。
石硢山,府城北二十里。
阿罗卜山,府城北二十里。其下有牛尾岭。
北安山,府城北三十五里。下临河,有寺曰白云,堡曰松崖。
三角山,府城北四十里,西连梦山。
人首山,府城北四十五里。其北为龙王崖,正北为亭子岭、狼望山。
许山,府城北五十五里。
鹿尾山,府城北五十五里。
峰山,府城北五十五里。
铜矿山,府城东北。俗云掘得铜鼓,故名。
石虎山,府城东北。一名蝎虎山。
大牛山,府城东北十八里。
鹰嘴山,府城东北四十里。
桃林山,府城东北五十里。
滦河,源出宣化府炭山东北,流经古北口边外,又东南流,至顺天府遵化州,由团亭塞入迁安县境。又东南经卢龙县南,又东南经滦州东,又南经乐亭县西,又南入于海,即古濡水也。
漆河,在卢龙县西门外。源出口外,土人亦呼为乌填河,入桃林关,鹿尾山诸水会之。又南经燕河营,合青龙河。又南经县西,又南至虎头石,与滦河合。
漆水源从境外十八盘北旱落兀素百五十里阿老各泉至蔡家谷合,下二百三十里为三岔口。又二十里,土人呼乌填河,入桃林关,鹿尾山诸流会之南行,至峰山西,至于燕河。《永平府志》
青龙河入卢沟境,与漆河合,下虎头会滦。《迁安县志》
按漆河,即古元水 (1) 也。《水经注》:元[玄]水出肥如东北元[玄]溪,西南流,右合卢水。肥如故城在卢龙北地界桃林关。元[玄]溪,即府志所云鹿尾山诸水也。卢水,即青龙、白洋二河。桑钦所云卢水二渠:大沮、小沮合而入元[玄]者也。《汉书·地理志》:肥如、卢水南入元[玄]水。元[玄]水东入濡,今青龙、白洋入漆。漆又入滦则漆之为元[玄]无疑。
温河,在卢龙县北十二里。源出部落岭西南,流入漆即古温水也,俗曰肥如水。
温水出肥如城北,西流注于元[玄]。《水经注》
城北十二里温泉,曰肥如水。初由上水关入城中,行绕出下水关注漆,数经水患,乃塞。上关堤水由城外西行南流入漆。《永平府志》
白沟河,在卢龙县东南十五里。源出阳山,绕城东北,西流入青龙河,即古阳乐水也。
阳乐水出东北阳乐县,西南入于沮水,谓之阳口。《水经注》
古阳乐县东北阳山出泉曰白沟,过大石如槽,俗谓之驴槽。其西南为阳口。《永平府志》
淘金河,在卢龙县西南。源出笔架山东北诸山谷中,西流入滦河。其水产金,地名沙金厂。
青龙河,亦曰凉河,在迁安县东北七十里。源出都山东,由冷口关流入,经建昌营南,与白洋河会。又南经卢龙西南,入于漆即古卢水之小沮也。小沮水发冷溪,世谓之冷地。又南得温泉水口注之。又南流,与大沮水合而为卢水也。《水经注》谓凉河者,乃青龙源从都山东南龙王庙豹崖之三岔,又二十里合寺儿崖三温泉,十里入冷口关,冬暖夏凉谓之冷池。至建昌营南六里为峰山,青龙过而下,至孤竹故城之阴,中流有石为砥柱焉。《永平府志》
(1)元水:即玄水,避康熙皇帝玄烨讳改称。
卢龙古八景
康熙十九年增刻本县志有八景图,但无文字描述,今补其缺。
阳山列屏 阳山在城东南十五里。峰峦高耸,下多溪谷,旧有大洼寺、九莲庵。树木茂密,环境优雅,宛若画屏。俗传夷齐采薇处。西有李广射虎石。
虎头唤渡 虎头石在城南六里许。南山腰有白石,状若虎踞,人称南山石虎。旧传为汉李广射虎处,土人立祠祀之。其下滦漆合流,向有渡口,船夫召之即来。
雪岛闻钟 雪峰岛在城南二十里。峰峙滦河内,上有雪峰寺,钟声悠远。
钓台月白 钓鱼台在城南二十五里,一柱峰下,水浒有石矶,北临滦河。明万历间御史韩应庚归隐于此,筑有月白楼别墅,宴客会文。
孤竹风清 古孤竹城在城西北二十里,夷齐庙在焉,庙后为清风台。高踞悬崖,滦水经其下。地多古松,风声乍起,松涛似吼,云影波光,交相辉映。
千松叠翠 千松岭在城东里许(今卢龙镇土门村东南土墩台),周遭青松茂密,遮天蔽日,苍翠欲滴。
万柳含烟 万柳庄在城北门外二里许(今卢龙镇土门村),植柳万余株。明嘉靖中方伯李充浊(号确斋)致仕,筑为别墅,有醉流亭、轻阴阁;又有明光禄寺监事李浣(号思斋,充浊子)祠。肥如河两岸柳树成荫,晨曦暮色中雾气缭绕,恍如仙境。
漆流玉带 漆河流经府城西门外堤岸,西南与滦水合流。每当夕阳返照时,观其迂回澄澈,宛若玉带。